一部分是因为经费不足(浪费在余茂春这类人身上太多了),造成写手团队招聘不到能写出煽动性强而又完全合法合规的话来(比如当初等等你的人民),只好改用脑白金这样的宣传战术,恶心人是够的,可对自身目标达成起不到什么帮助作用。
另一部分其实就是“嬉皮士”的中国版,年轻人在缺少个人明确目标后,就转向对正常社会的怨恨,用反社会的行为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换来一些满足感。这部分人虽然看上去让人“反感”,但其大面积出现的确是社会文化引导与社会财富分配机制都出问题造成的。主要责任在上,而不是这些人。
对于前者,不用管,甚至能更好找找自己内部(金融,教育,文化,法律等领域)的双面人。
对于后者,的确是社会治理不到位造成的,需要反思和改进,要引导年轻人建立与国家大方向一致,又具备现实性的个人目标,并加快财富分配平衡调整。
可怜撒
大多是一些现实生活中输麻了的个体面对一些高位面信息的自嘲罢了
比如我自己就是
赢麻了赢麻了
挺好的。
说明敌人们是真的没招儿了。从当年的丑陋的中国人,到之前的启蒙失败,变成了只能yygq,感恩赢麻。
为什么感恩赢麻党不直接run呢?是run不了还是干这个活儿钱拿得多呢?
挺可怜的,又不能run,呆着又难受,还不能骂,只能被按头感恩,真的惨。
更新一下,今天看到了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正确:
如果一个人的言论被删除了,那么他用密码,用拼音,各种黑话也要写出来,因为他是想表达。他想说话,想对某些事情发表看法。
而只是一味地刷赢麻了,感恩的这些人,只是想发泄,无关这件事情具体是什么,自己发泄情绪同时干扰想好好讨论的人,他就爽到了。
还有个同学宣称这些快乐不是虚幻的,要“走着瞧”。说明大的要来了?好可怕。输麻了!
反对“如果能大大方方说话,谁会阴阳怪气”的说法。
这是一种逃避举证的办法,跳过了自己想表达的真实意见和推理过程,直接一步跨到结论,问就是大大方方说话说不出来。
柯南里有一集,一个字反复出现,会使人出现视觉崩坏现象。比如现在你把三国演义里所有姓刘的人列举一遍,最后发现你好像不认识刘这个字了。
赢麻了这种污染讨论环境的做法既没有建设性,也看不出来批判性。属实是把公共空间当公共厕所的下作行为。
一群赢麻党刷屏,谁知道你们到底想说啥?我不信你们想说的话都千篇一律地发不出来。
所以其实根本就是“如果能阴阳怪气,我才懒得大大方方说话”。
走向共和 大概就是这个感觉
写新文案是需要成本的,而且写出有用的文案并不容易。
如果找到一个看上去很有用的文案,最好的方法是在他失效以前,一直反复用下去。
“正在公知化”,是因为公知从前说的话,都不能说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