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世纪刚开始,欧洲各国王的王位法理性从何而来?

回答
中世纪初期(大约公元5世纪到10世纪),欧洲各国王的王位法理性来源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变的问题。与现代社会清晰的法律和宪法框架不同,中世纪初期的欧洲缺乏统一的法律体系,王权的合法性主要建立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传统、宗教、军事和政治因素之上。

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中世纪初期欧洲国王王位法理性的来源:

1. 继承性(Bloodline and Succession)

日耳曼部落传统: 罗马帝国衰亡后,原罗马帝国疆域内的各个日耳曼王国(如法兰克王国、西哥特王国、汪达尔王国等)继承了部分日耳曼部落的政治传统。在这些传统中,王位通常是选任制和世袭制的混合体。
选任制的影响: 部落的军事首领(即后来的国王)通常需要得到部族战士或贵族的推举和同意。这体现了早期权力并非完全集中在血脉,而是需要一定程度的集体认可。
世袭制的影响: 尽管有选任因素,但王位仍然倾向于在特定家族内部传承。国王的儿子(尤其是在男性继承人中)通常被视为最自然的继任者。这种血缘联系为王位提供了初步的合法性基础,因为人们相信神灵或祖先的力量会保佑特定家族的统治。
王国继承的复杂性: 中世纪初期的继承法并不像后世那样严谨。经常出现以下情况:
男性继承人优先: 虽然女性有时也能继承王位(例如,卡洛林王朝的某些继承纠纷),但男性继承人通常拥有优先权。
长子继承与均分继承: 有时是长子继承制,有时则会将王国按人数均分给所有儿子,这常常导致王国分裂和内战。
亲属之间的继承: 当直系继承人断绝时,国王的兄弟、侄子等近亲也可能继承王位。这种亲属关系是重要的法理性来源。

2. 军事征服与权力(Military Might and Conquest)

武力是基础: 在一个充满战争和冲突的时代,国王最直接的法理性来源就是他拥有并能够有效运用军事力量。能够保卫王国免受外敌入侵,维护国内秩序,并通过战争扩张领土,都是国王合法性的重要证明。
军事领袖的身份: 早期的国王往往既是部落的首领,也是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军事才能和所能集结的军队。能够赢得战斗并为追随者带来战利品,是他们维持支持和合法性的关键。
征服者的正当性: 新建立的王国,其国王的权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征服获得的。这种征服被视为一种“实力即是权利”的体现,并通过后续的统治来巩固。例如,查理曼大帝的加洛林帝国,其疆域的扩张和统治的建立都与他的军事征服息息相关。

3. 宗教合法性(Religious Sanction)

宗教在确立和巩固中世纪国王王位法理性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上帝的恩典(Divine Grace): 基督教是当时欧洲占据主导地位的宗教。国王的统治被视为上帝的旨意,国王本人是上帝在地上的代理人或被上帝选中的人。
加冕仪式(Coronation): 这是最强大的宗教合法性来源之一。由大主教或主教主持的加冕仪式,通过涂圣油、授予权杖和宝剑等象征性物品,以及宣誓等环节,将国王的世俗权力与神圣的权威联系起来。这被认为是对国王“神授”地位的公开承认。
教皇的认可: 教皇作为基督教世界的最高精神领袖,对国王的加冕或册封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例如,教皇利奥三世在公元800年加冕查理曼为“罗马人的皇帝”,极大地提升了查理曼的威望和合法性。这种教皇的背书,尤其是在面临内部反对或外部挑战时,为国王提供了强大的宗教支持。
圣徒的庇佑: 有些国王会宣称自己是某个圣徒的后裔,或者将国家的命运与某个圣徒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强王权的神秘感和合法性。
教会的财产和支持: 教会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地主和最有影响力的机构之一。国王与教会保持良好的关系,并支持教会,可以获得教会的土地、税收减免、以及重要的政治支持和宣传。

4. 传统与习俗(Tradition and Custom)

延续罗马帝国: 一些王国试图延续罗马帝国的合法性。例如,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一直声称自己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在西欧,查理曼大帝被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就是试图恢复和继承罗马帝国的遗产,从而赋予其统治以更古老和更广泛的合法性。
历史先例: 对过去成功统治者的模仿和对历史传统的遵循,也是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国王会强调自己与某些受人尊敬的先祖之间的联系,或模仿他们成功的统治方式。
地方习俗的融合: 日耳曼部落的习俗与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和凯尔特等地的习俗相互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性传统和法律,国王的统治需要遵循这些已有的习俗才能获得认可。

5. 领主封臣关系(LordVassal Relationship)

在中世纪早期,尤其是封建制度开始形成后,国王的合法性也体现在其作为最高领主(Sovereign Lord)的地位上。

契约性的忠诚: 国王将土地(封地)分封给忠诚的贵族(封臣)。封臣宣誓效忠国王,并提供军事援助、资金和政治支持。国王则承诺保护封臣,并授予他们土地和权力。这种契约关系是国王权力运作的基础。
封臣的效忠是合法性的一部分: 当众多的贵族都向国王宣誓效忠,并愿意为他服务时,这构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合法性证明,表明国王在贵族阶层中拥有广泛的支持。

总结:

中世纪初期欧洲国王的王位法理性来源是多元且相互交织的:

血缘和继承提供了最初的世袭基础。
军事实力保证了国王能够控制国家,并应对内外部威胁,这是最直接和实际的合法性来源。
宗教权威(特别是上帝的恩典和教会的认可)赋予了国王统治以神圣的色彩和至高无上的道德基础,这是当时人们最普遍接受和尊重的合法性来源。
遵循和延续传统习俗确保了统治的稳定性和被接受度。
封建关系则构成了国王在具体政治运作中获得支持和权力的结构基础。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国王能够在其统治区域内宣称并维持其权力的合法性,尽管这种合法性常常受到挑战,并且需要不断地通过实际行动(如军事胜利、政治恩赐、宗教仪式等)来维护和强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一直都很好奇,这么多人言必称法理,有几个能够对自己口中的法理做个名词解释,看看在这个语境下是否有意义?

回到题主的问题,那么请告诉我,克洛维的父亲希尔德里克,还有被君士坦丁扔进特里尔的斗兽场喂狮子的两位“法兰克王”,他们是不是法兰克国王?他们的是由谁“分封”的?

事实上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无论是法兰克的克洛维、西哥特的狄奥多里克还是勃艮第的贡迪奥克和汪达尔的盖萨里克,他们都是部族首领的自然延伸,当部族开始转变为国家,那么部族首领也就成为了国王,这显然不是他人的封赏,但是这是一种自封么?他们依然是由他们的部族认可的首领,他们的合法性来自他们的部族。

当然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值得单独拿出来,他进军意大利是在芝诺皇帝名义下的行为,东哥特王国也是一种二元的体制。一方面狄奥多里克是西部的执政官,接管了罗马帝国在意大利残留的官僚体系和意大利的罗马人,他比照罗马皇帝来安排自己的位置,他的合法性来自君士坦丁堡的罗马皇帝的支持;另一方面狄奥多里克又是东哥特人的部族首领/国王,作为东哥特人的首领他的合法性也来自自己的部族。

那么再看第二个问题。

如果国王不低于皇帝,为什么他们要用一个更陌生的词汇而不是更熟悉的词汇来称呼自己呢?这点适用于西哥特人和汪达尔人,475年西哥特国王尤里克便放弃了对罗马的同盟者身份,宣布自己是独立而与罗马皇帝平等的国王;而汪达尔人刚在435年获得了罗马同盟者的身份之后四年就迅速背叛了罗马并洗劫了新迦太基,之后他们更是成为了罗马人在海上最头疼的敌人。

而对于另外三个王国,他们很在意自己的罗马同盟者身份,有很深的罗马记忆(法兰克人的这种记忆一直在延续,弗莱德加编年史中依然在记载君士坦丁堡的诸位罗马皇帝,直到希拉克略),也对罗马皇帝有所求,克洛维和狄奥多里克先后获得了西部执政官的头衔从而更好的统治他们治下的罗马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就更没有必要谋求一个皇帝的称号了。

最后还有一点,事实上是否使用“皇帝”这一称呼,是具有很强的偶然性的,英格兰的威廉一世曾经自称basileus,伊比利亚的菲迪南曾经自称imperator,可是这种称呼意味着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天下至尊么?显然不是。

user avatar

强答,不知道能不能清楚地解释这个问题。

按照Patrick Geary的意见,在晚期古典与罗马帝国互动的日耳曼族群按照其组织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以核心的领袖家族为身份认同来源的部落,哥特人、法兰克人以及伦巴第人都属于此类;另一种是去中心化的,由诸多小群体组成的部落,比如阿勒曼尼人和巴伐利亚人。

后者姑且不论,在古典晚期的大冒险里取得胜利的大多数是前一种部族。以罗马人的角度来看,在1-2世纪以后他们接触的日耳曼人部族的领袖可能基本上都出身于武士,依靠军事胜利取得部落的领导权,并使得自己的部族不断扩张。

同时拥有王权的人不只一个,在一个部族里可能会有诸多因种种原因而宣称自己具有王权/部分王权的人,更不用说那些由诸多二级部落组成的族群。在罗马人的记载里阿勒曼尼人的各种国王可能有十余个,图尔的格雷戈里就记载了诸多关于法兰克王克洛维诛戮其它同宗的法兰克王并鲸吞其部众的故事。克洛维晚年感叹亲族(被他自己杀得)凋零殆尽,以至于自己如同异乡羁旅一般。这些被克洛维杀戮的法兰克王究竟是不是墨洛温王室的同宗,甚至有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这不好说。但是至少可以说明当时对法兰克人各部族集体执政的历史记忆仍在,而且在这种历史记忆里,各支原本可能来源混杂的法兰克人已经被建构为一个拥有共同血缘的部族。

法兰克人在高卢走向胜利的同时,其民族神话里也开始了重塑。墨洛温王族可能的祖先墨洛维成了有神力的人与海妖之子。墨洛温王族成为了有魔力的家族:他们只要不剪发就能为国家和土地带来各种神异——几百年后象征墨洛温人王权的长发将会成为加洛林王朝讥笑的对象,犹如清代的辫子。法兰克人的北欧来源被遗忘,在新的神话里,他们先是潘诺尼亚人——哥特人的乡党,而后又成为了特洛伊人的后代,罗马人的同族。

最后针对题主在评论区的发言说两句,在古典晚期蛮族与罗马的关系并非是简单的对立关系。各支日耳曼人也并不是搭乘着ufo来到地球的外星人。蛮族与罗马之间的经历了长时间的频繁互动。对蛮族来说,想统治罗马故地,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当然是利用现成的罗马统治的框架,并把自己整合进罗马秩序里去,以利用罗马的政治资源和政治遗产。抛开罗马体制的例子不是没有,比如汪达尔人。所以汪达尔人的王国几乎是蛮族王国里最失败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