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行政单位为什么不用州、郡、道等,而是用省?

回答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期间各种名称的设置与废除,都深深烙印着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说到为什么今天我们用“省”而不是“州”、“郡”或“道”,这背后是数千年权力结构、中央集权需求以及地方治理方式不断调整的必然结果。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说起。

“州”的古老渊源与早期概念

“州”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的出现非常早。在遥远的传说时代,就有“九州”之说,虽然具体范围和划分方式已不可考,但它代表了一种将天下划分为不同区域的早期构想。到了夏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和史书记载中,“州”的概念更加清晰,通常与“方”、“牧”等词汇连用,表示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如“牧”)进行管理的区域。

周朝时期的“州”,更接近于一种政治军事划分,比如“九服”之说,将国土按距离王畿的远近分为不同层级。虽然“州”在当时已经是一种行政概念,但它的规模和职能与后来的“省”有很大不同。当时的“州”往往是指由诸侯国组成的大的区域,中央对这些诸侯国的控制力相对有限。

“郡”的崛起:秦汉帝国与中央集权的奠基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推行了“郡县制”。之前诸侯割据的局面被打破,全国被划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设县。郡守、郡尉等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这标志着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汉朝继承并完善了郡县制。虽然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设立了“十三州刺史部”,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刺史负责监督郡国。但需要强调的是,此时的“州”更多是一种监察区,而非独立的行政实体。地方的实际行政基层仍然是“郡”和“县”。

“郡”在秦汉时期,可以说是最主要的、最基础的行政区划单位。它的设置,是为了将帝国划分为可管理的、由中央直接控制的单元。

“道”的出现:魏晋南北朝的动荡与地方管理的新尝试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期。中央集权受到挑战,地方势力崛起。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郡县制在某些时候难以有效应对地方的复杂局面。

“道”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在这个时期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的新尝试。例如,北魏孝文帝时期,为了适应国家疆域的扩大和民族融合,将全国划分为更多层级的行政单位,其中“道”作为比“州”更大的行政单位出现,它类似于监察区域,由“行台”负责管理,但其行政职能和层级并不固定。

到了隋唐时期,“道”的概念依然存在,但其性质又有所变化。唐朝初期,全国被划分为十几个“道”,这些“道”更像是一种区域性的划分,以地理特征或历史沿袭为主,例如“关内道”、“河东道”等。道下设州、县。虽然“道”在唐朝的行政体系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它并非最终的、最基础的行政层级,其职能和层级也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省”的正式确立:元明清的中央集权强化与行政区划的成熟

真正让“省”成为中国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是元朝。在元朝,为了更有效地统治幅员辽阔的帝国,尤其是在征服了西夏、南宋等政权之后,需要在地方设置能够直接对中央负责、并且具有较大管辖权力的行政单位。“行省”(或称“省”)的概念应运而生。

“行省”的设立,意味着其职能和权力与之前的“州”、“郡”、“道”有了质的区别。行省长官(如行中书省的丞相、平章政事)拥有相当大的军政权力,可以直接向中央负责,并且管辖范围也比过去的州、郡要大得多。行省制度的设立,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直接为后来的“省”奠定了基础。

明朝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明朝设立了“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分别掌管民政、司法、军事。这些“三司”的管辖范围,大致与元朝的行省相当。虽然明朝没有直接使用“省”这个词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但“承宣布政使司”等单位的职能和层级,已经与现代意义上的“省”非常接近。而且,“省”这个词也开始更多地出现在行政划分的语境中,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性区域的称谓上。

到了清朝,终于正式将“省”作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例如,直隶省、山东省、山西省等等。清朝将全国划分为二十多个省,每个省由总督、巡回抚院等高级官员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这种以“省”为最高行政单位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为什么是“省”,而不是继续沿用“州”、“郡”或“道”?

1. 权力层级的需求: “省”的设立,是在中央集权日益强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从元朝开始,设立“行省”是为了在中亚、高原、南方等与首都(大都、北京)有一定距离、且需要强大地方官来镇抚和管理的区域,设置一个能够直接对皇帝负责、并能有效调动资源的最高地方权力机构。这比以往的“州”、“郡”、“道”在职能和权力上都要更为集中和强大,更适应帝国庞大疆域和复杂统治的需要。

2. 历史的传承与演变: “省”的概念虽然在元朝才正式成型,但它是在吸收了历代行政区划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的“州”、“郡”、“道”都有其历史局限性。例如,“郡”的规模相对较小,不足以支撑庞大帝国的区域管理;“州”和“道”的职能和层级不够固定,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偏重监察,有时偏重区域划分。而“省”作为一种更稳定、更强大的地方行政单位,能够更好地承载中央政府的指令和权力。

3. 适应帝国规模的变化: 随着疆域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原有的行政区划单位显得过于零散或过于庞大。例如,秦汉的郡,在明清时期已经难以适应管理的需求。设立“省”这种跨越原先数个郡、州的大范围行政区划,使得行政管理更加高效,也更便于中央统一调动资源。

4. 名称的演变与约定俗成: 历史上,行政区划名称的变更往往是循序渐进的。虽然“省”作为最高行政单位的正式确立在元朝,但这个名称本身也可能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被接受和固化的。一旦某种名称的区划制度被证明有效并被广泛实行,就容易形成历史惯性,并被后来的朝代所继承。

总而言之,中国行政单位从“州”、“郡”、“道”到“省”的转变,并非随意为之,而是中国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地方治理模式在漫长历史中不断调整和优化的结果。“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更成熟、更强大的中央集权行政体系,它能够更有效地将中央的意志传递到地方,并管理广袤的国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这涉及行政区划的历史。

我国古代有禹贡九州的说法。

不过这个时候的九州还只是地理概念,不是行政单位。

我国春秋最早设立了县,一开始县的级别比郡大,县相当于现在的市区,郡相当于郊区。

到了战国时,各国在县之上设立了郡,这就是郡作为战国各诸侯国的一级行政单位。

秦灭六国后,郡第一次成为统一王朝时的一级行政单位。秦国一开始先是36郡,后来分了48个郡。

从历史长期来看,如果一直是这样的三四十个郡的区划,我国的历史会简单很多,但是后来西汉时在郡上面设立了一个刺史部,按照禹贡九州的大致逻辑,设立了13个刺史部。

这些刺史部一开始只是地区概念,类似今天的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这样的划分(我国建国时,还有大行政区的划分,就是以地区来划分的,什么华东局、西北局……),还不是一级行政区。

但是刺史是监督郡守/太守们工作的,有点类似现在纪委的感觉。所以刺史的权力比较大,尽管官品级别和薪水还不如太守。

到了东汉,州正式成为政区,而且汉末黄巾起义时,那些刺史变成了州牧,各州诸侯割据。

到了三国、西晋,州越分越细,三国统一后,有19个州,不过这时候州的数量还不是特别多。

到了分裂时代的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那州郡就多如牛毛了。

你看下面这张图,本来在汉朝、三国时,就是冀州和幽州西部(不包括辽西郡、辽东郡以及乐浪郡、玄菟郡)的地区,就分了冀州、相州、瀛洲、定州,幽州、燕州、安州、营洲、平州等9个州!

其实此时的一个州只相当于汉、三国时的一个郡而已。但是,封建官员当了太守,都想升刺史啊。所以在北周、北齐、南陈三国对立是时候,北周、北齐有“州二百一十一,郡五百八”,南陈有“州四十二,郡一百九”!

合计,南北朝末期时,一共有州253,郡770,平均1州辖3郡!实际上版图基本和秦朝的48郡一样大。汉三国西晋是,平均每州领八九郡,每郡领八九县,中国当时有县1500~1600个。而到了南北朝末期,县的数量基本不变,你就知道这时候一个郡辖几个县!

所以,当时的行政单位简直是多于牛毛!官僚机构非常臃肿,冗员太多,税负导致民不聊生,跟南明小朝廷的——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 有得一比。

隋朝灭南陈统一中国后,583年隋文帝废除了郡一级,将实施了四百年的州、郡、县3级改为州、县2级,罢省了很多县。隋炀帝即位后 ,607年改州为郡,到609年灭吐谷浑后,“大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

将近200个郡作为一级行政区,是非常复杂的,不要说老百姓记不住那个那,就是官员们也记不住这200个地名,大家在交流的时候就复杂了。

于是到了唐朝,贞观元年,即627年,因山川便利,将这近200个郡整合为十道,分别是关内道、陇右道、剑南道、岭南道、山南道、江南道、淮南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

“道”这时候才开始成为我国的一级行政区。“”后来在清朝和民国初年作为地级行政区划,比地级市要大,类似现在自治州这样的级别。

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级行政区为道的,就只剩下日本的北海道了。

到了,唐玄宗开元20年,即732年,李隆基感觉初唐时的“道”,特别是江南道等道太大,于是将十道细分为十五道,分关内道为京畿道、关内道,分河南道为都畿道、河南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

接下来,唐玄宗就开始各种分封节度使,直接导致了唐朝快速进入了藩镇割据时代。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朝的“道”级行政区划就完全无效了。一级行政区划越分越细。

经过了残唐和五代十国的乱世后,宋朝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并在唐朝末年藩镇节度使辖区的基础上划分了新的一级行政区划——“路”。

虽然,“路”没有“道”范围大,但是基本确定了我国后来的一级行政区划范围。虽然现在的“省”的名称是源自元朝,但是实体上,或者政区范围上,主要还是沿袭了宋朝的区划,很多现在的省份在当时都有基本雏形了,如福建路、广东路、两浙路(浙江)、河东路(山西)等。

省实际上是金国末年“行台尚书省”的简称,最早是由金国首创,后来蒙古灭金,继承了金国的这种区划设定,不过改成“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有的说读着háng,有的说读着xíng)”

元朝设立的行省基本上被明朝继承了,当时叫什么布政使司,并不是“省”这个名称。不过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省,所以直到清朝,都叫省了。

明清的地图就不放了,因为从元朝一直叫省,700多年没变,所以就不改了,这就是用省的理由。

一级行政区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必然的规律,就是一级行政区划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越分越多,下面是民国末年的中国省区图,其中还有好多直辖市。

新中国成立后,对一级行政区进行了分分合合,整体上是合并为主。如果分太细,就会要重新合并。

跟以前的汉代的州分太细,分出了唐朝的道一样。不断细分,不断整合。

十几年来,网上有好多YY我国50个省的,搞得跟美国五十个州一样。如果我国真的有50个省,那么下一步就是将它们重新整合为30几个省。

…………

2019.8.21


2019.8.22 补充一下

日本的道是从学习唐朝时就有了,直到现在还有。

之前有知友评论说,朝鲜也有道,朝鲜和韩国现在的行政区确实是道,但是我这边不清楚朝鲜的道出自何时,因为之前朝鲜被日本占领了几十年,好像是府这级区划。

朝鲜半岛不是一直有道的,她的道最早好像是源自高丽时代……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看完几件事:

1.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文章

2.欢迎关注我和专栏,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号——起点作家HK君

4.欢迎向我的知乎专栏投稿,谢谢


谢谢你的支持!

user avatar

管辖范围与事项都扩大了,另一条路想一下,万一,我们把中亚与南亚收入囊中,你觉得德干高原周围与河中地区,应该怎样取名比较好?

user avatar

州,是最早的“省一级”的行政单位,为什么现在不用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分裂的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各个割据政权都划分了自己的“省界”,以前的一个州会因为割据、难民侨居等各种原因,分割成好几个州,到南北朝后期,原本是“省一级”的州,已经跟“市一级”的郡差不多大甚至更小了。所以到南北朝后期,这个“州”就被降格了,跟郡一回事了,所以我们看隋唐的东西,都是“州郡”并称,因为隋唐时期,州郡一级了。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晋朝时代的秦州,是“省一级”的。然而这个晋朝的“秦州”到了大分裂时代,经常分属两个政权以上所有,最早在陇南就分出了“南秦州”。然后再进一步变化,一直到北周时期,晋朝的“秦州”上已经出现了十几个州,甚至于比晋朝“秦州”管辖的郡还多了。

所以,现在不会用“州”来做省一级的单位了。


而唐朝的“道”、宋朝的“路”,都只是不具备完整行政权的区域划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省一级政府”这样的概念。所以也没流传到现在。


而元朝的“省”,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变乱时期的派遣机构。“省”这个单位在日本还是中央机构单位,在古代中国也是这样的(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遇到变乱时期,需要整合一片区域的力量,中央就会派出一个机构,在元朝就叫“行中书省”,来暂时统合这片区域的力量。然而元朝是把这种暂时性的行为,一直延续下去了。

这个比较类似的就是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有个很常见的“行台”。这根“行省”最初的性质是一毛一样的。只是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央机构的单位叫“台”而不是“省”(尚书台),所以当时就叫行台。而行台也一直是暂时性的机构,没有长远延续,所以就没有延续到今天。

明代的“省一级”其实官方是不叫“省”的,而是没名字,管辖机构叫布政使司,但基本是按照元朝行省的框架来的。大伙基本因循旧例,依然叫行省。清朝因循旧例的基础上,恢复了行省的称谓,但这个“行省”已经完全变成了地方区域的名称了。


粗略地来说,就好比国务院,在战乱时期给“省一级”的区域,派遣临时性的机构来整合力量,叫“行国务院”,然后稀里糊涂就这么延续了下来。最后导致“省一级”的区域,变成了“院”这样的称呼一样。

user avatar

宜将余勇建新朝,不可沽名学王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行政区划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期间各种名称的设置与废除,都深深烙印着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说到为什么今天我们用“省”而不是“州”、“郡”或“道”,这背后是数千年权力结构、中央集权需求以及地方治理方式不断调整的必然结果。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说起。“州”的古老渊源与早期.............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各地那些响当当的“高新区”、“经开区”,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和我们熟悉的行政区又是什么关系,以及为什么有时候感觉它们就像独立的王国。高新区与经开区:发展引擎的特别设定首先得明确,严格意义上来说,“高新区”和“经开区”并非独立的“行政区划单位”,这一点和街道办、乡镇、县区这些我们日.............
  • 回答
    这事儿啊,还真别说,就像是股股儿盯着那绿油油的K线图,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总想在它涨起来的时候,狠狠地“抄底”一把。结果呢?嘿嘿,往往是刀口舔血,一不留神就被套得死死的。多头行情里扛单做空的人之所以多,其实是多种心态和认知的混合体,咱们一件件儿捋捋:1. 贪婪与侥幸心理:这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咱们中国.............
  • 回答
    在中国当下的行政区划中,能找到以单个汉字命名的县级行政区,这本身就是一种有趣的现象,它们往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文化。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个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目前,中国现存的以单字命名的县级行政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以“山”、“河”、“海”等地理特征命名的县这类县的名称,直接点明.............
  • 回答
    .......
  • 回答
    「谢娜跳单」事件确实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例子,让大家得以近距离审视房地产中介这个职业,也引发了关于其价值认同的广泛讨论。要回答“房地产中介行业的价值认同真的很低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并结合事件本身的影响来理解。一、「谢娜跳单」事件的经过及引发的讨论焦点首先,回顾一下事件的大致情况:.............
  • 回答
    您提供的这句中文牌匾文字——“卞堂爪乔司 库喘棠庖尚 掌庋单韭常 党叶各府右”——并非汉语的正常组合,也无法在字面意义上找到与英王乔治四世建造的布莱顿行宫(Royal Pavilion, Brighton)相关的任何解释。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汉字本身: 卞 (biàn): 姓氏,也指一种古老.............
  • 回答
    程序员里,单个方法(函数)的行数有没有个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极限”?答案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像80、200、500这种,是硬性规定,必须遵守的。但是,这不代表行数多就没问题。恰恰相反,如果一个方法动辄几百行,那基本上就是个危险信号,强烈暗示着代码质量可能出了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
  • 回答
    《单身即地狱》这档节目,近两年真是火得一塌糊涂,尤其是第一季,宋智雅这个名字更是让大家耳熟能详。节目播出后,她简直就是争议的中心,有人爱她爱得不行,有人则对她批评得体无完肤。要说宋智雅在节目里的表现,那真是几个词就能概括: 自信、大胆、有规划,还有点小“心机”。自信和大胆,这是最直观的感受。 她一出.............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又令人着迷的问题!如果把现代中国的行政模式,比如我们熟悉的中央集权、分级管理、层层负责、党管一切、绩效考核、意识形态宣传等等,一股脑儿地塞进古代的社会土壤里,那画面可就太精彩了。我来试着细细道来,尽量勾勒出一幅既荒诞又充满想象的图景。首先,我们得明白,古代社会跟现代中国那可完全是两.............
  • 回答
    .......
  • 回答
    中国的首都北京,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现代活力的城市,近年来也面临着城市规模过大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挑战。从交通拥堵到环境污染,从人口压力到资源紧张,这些问题如同阴影般笼罩着这座古都,也引发了关于是否应该迁都或另设行政首都的讨论。然而,要深入理解为何中国尚未采取如此重大的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其.............
  • 回答
    中国不赋予工商、税务、食药监等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警察权,是基于多方面的历史、法律、政治和实践考量,旨在维护国家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司法公正性和权力边界的清晰性。这个问题的背后,牵涉到国家公权力配置的根本原则。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警察权是国家主权的特殊体现,具有严格的限定性 .............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在中国大陆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都能看到,明明一条铁路线就在自家县市的土地上,但车站却设在了离县城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之外的某个乡镇或村庄。这种“绕道而行”的设计,背后往往交织着复杂的历史、经济、地理、政治以及技术等多重因素。1. 地理条件的限制与选择: 地形的约束: .............
  • 回答
    拜登总统签署的“买美国货”行政令,意在加强美国国内制造业和供应链,并强调了对美国工人的支持。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在于应对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制造业就业流失、全球供应链脆弱性以及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等一系列挑战。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买美国货”和“美国优先”的理念就成为美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拜.............
  • 回答
    “中国行我也行”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它可能指的是一些外国人到中国学习、工作、生活后,认为中国的一些做法或模式是可以借鉴或模仿的,或者在中国的生活经历让他们产生了自己也能做到的自信。反之,也可能是一些中国人认为“中国的模式”或“中国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实际操作中遭遇了失败。这里我尝试从成功(带有一定.............
  • 回答
    要深入了解奥地利帝国在中央行政与地方层面的运作,我们得将其视作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体,而非一个简单的二元结构。它不像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那样,有着清晰统一的权力划分,而是更像一个多层级的、由各种特权、传统和中央意志交织而成的网络。中央行政:维也纳的皇冠与官僚体系奥地利帝国的心脏无疑是维也纳。这里是皇帝.............
  • 回答
    中国法律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是一个深刻且持续演进的现象,它贯穿了法律服务的各个环节,从信息获取、案件处理到法律普及和行业管理。这种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扩大了服务的可及性,并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中国法律行业如何与互联网结合: 一、 法律信息与知识获取的互联网化这是最.............
  • 回答
    中国游戏行业,一个近年来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崛起并占据全球重要地位的庞大生态。当我们谈论这个行业需要什么时,“3A游戏”这个词汇总是绕不开的焦点。那么,中国游戏行业到底需不需要3A游戏?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问题。它牵扯到技术、人才、市场、文化,以及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理解“3A游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