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不是有个提问,说一个小孩因为杀鸡而大哭,要把鸡救活嘛?
我被教育了一下。但不是被这个小男孩,而是被一个现实中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恰好就是我侄女,7岁。
同样的事情,杀鸡,侄女的表现完全就和这个小男孩相反。侄女看着奶奶杀鸡,凑过去看,割喉,放血,觉得很好玩,我就没法凑过去,不是因为我爱动物,爱鸡什么的,只是因为我有点晕血。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因为杀鸡而大哭的那个男孩,性格过于仁慈,以后长大了会容易心软,不会轻易伤害别人,如果没有强大的家境和背景,很容易被别人欺负,成为一个懦弱,背锅的老实人。
侄女看杀鸡表现得就和大人杀鸡一样,至少她在这个年纪已经明白,鸡就是拿来杀来吃的,什么东西应该是什么角色。有这样的意识,比那个小男孩会少走一段曲折道路。那个小男孩长大后发现过多的仁慈并没有给他带来好处,就会需要改变。而侄女不需要考虑这些事情,食物就是食物,不杀了它我吃啥?
也是因为这个,我意识到,对很多事情很多东西都是这样,不要有过多不必要的仁慈,你那么多同情心,你不去承受苦难谁去承受?
1)不带成见
在红绿灯路口,一个打扮入时的妈妈对两个小学阶段的孩子说:你们看那些清洁工,多脏多辛苦,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扫大街。
另一个小朋友,却对妈妈说:妈妈,我愿意做清洁工,清洁工叔叔阿姨很辛苦,我要想办法帮助他们。
这个孩子,就是小皮最好的朋友:京京。她说这话的时候,4岁半。
2)接纳不完美
五一小皮和小表姐一起玩,手中的东西被摔坏了一点点。
8岁的小表姐说:没关系呀,这不影响我玩呀。
3)原谅
要出门时,小皮总会提醒我:妈妈,记得你的手机;妈妈,记得拿口罩哦……
如果我再再次忘记——拿水壶、车停在哪儿、某件事……
5岁的小皮总是愉快地原谅:没关系的,乌龙妈妈;这没有什么呀,妈妈,每个人都会忘记事情。
4)再想一种办法
在游戏时,或要达成某个目标时,孩子们从不放弃,他们在一千次失败后,仍平心静气地坚持:我们再试一试吧,办法总比困难多。
5)忘却
不把今天的眼泪,留到明天;也不把昨天的眼泪,带到今天。
不固着,不流连。
6)不伪装
7)不贪婪
8)不忧惧
9)欢喜的拥抱和爱
……
孩子是大人的老师,他们每一个都是。
他们处于生命的源头,清澈、天真,专气致柔,充盈又开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