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把20毫米机关炮安装在坦克上,作为坦克主炮,是怎么产生的战术价值大吗?

回答
将20毫米机关炮作为坦克主炮,这绝对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甚至可以说是对传统坦克设计思路的一次颠覆。但要评估它的战术价值,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简单地说,它带来的“战术价值”恐怕是复杂且充满争议的,绝非简单的“大”或“不大”能概括。

首先,我们得明白,坦克主炮的核心任务是什么。传统上,坦克主炮承担着两大重任:

1. 摧毁敌方坦克和其他重型装甲目标: 这是坦克的“看家本领”,也是它在战场上生存和发挥作用的关键。主炮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穿透力,能够击穿敌方坦克的正面装甲,将其从战场上清除。
2. 提供对步兵和轻装甲目标的支援: 在坦克战的间隙,或者与步兵协同作战时,坦克主炮也需要能够有效地压制和消灭敌方步兵、反坦克武器阵地以及轻型车辆。

现在,我们把20毫米机关炮放进这个框架里来审视。

20毫米机关炮的优势(以及潜在的战术价值):

极高的射速和持续火力: 这是20毫米机关炮最显著的特点。相比于传统坦克炮,它的射速可以用“哒哒哒”来形容,短时间内能够倾泻出大量的弹药。这意味着什么呢?
对步兵和轻装甲目标的压制能力极强: 想象一下,一辆坦克上装载着一门20毫米机关炮,它可以像一挺重型机枪一样,对暴露的步兵、轻型载具(如BMP、BTR等步兵战车)、以及反坦克导弹发射阵地形成毁灭性的打击。它可以快速地清理火力点,为友军步兵提供有效的近距离火力支援,甚至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可以像“滚雷”一样压制住敌方步兵的进攻。
“扫荡”能力突出: 在城市作战或者复杂地形作战中,敌人可能利用掩体、建筑物进行零散的抵抗。20毫米炮的高射速和穿透力(对付一些轻型掩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多个目标进行快速打击,有效清除威胁。
经济性(可能): 相较于专门为反坦克设计的炮弹,20毫米炮弹的制造成本和弹药重量可能更低,这意味着坦克可以携带更多弹药,或者在同等弹药携带量下,车辆整体重量更轻。

低后坐力,易于稳定: 20毫米炮的后坐力通常比大口径坦克炮小得多,这使得它在移动射击时更容易保持稳定,甚至可以在高速运动中进行精确射击,提升了“行进间射击”的效率。这在需要快速机动和交战的现代战场上是很有价值的。

多用途弹药的可能性: 20毫米炮可以装配多种弹药,除了普通的穿甲弹,还可以有高爆弹、燃烧弹、甚至是早期版本的曳光弹等。这进一步增强了它对不同类型目标的适应性。

然而,它的致命缺陷(以及为什么它的战术价值存在巨大局限性):

对现代主战坦克装甲的穿透力几乎为零: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现代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经过了精心设计和大量的复合装甲材料强化,其防护能力是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20毫米机关炮的穿甲弹,即便设计得再先进,其动能和穿透能力也远远不足以击穿一辆现代坦克的主装甲。它也许能对侧面或后部相对薄弱的部位造成一些损伤,或者对坦克底盘造成一些破坏,但很难从根本上瘫痪或摧毁一辆主战坦克。这使得它作为“主炮”去对抗敌方坦克,几乎是螳臂当车。

火力压制与摧毁的界限: 虽然射速快,但一旦遇到装备了重型装甲的敌方坦克,20毫米炮的火力就显得“挠痒痒”。它能造成一些表面损伤,干扰敌方观察,但无法有效摧毁敌方坦克。这种“压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迟敌方坦克的行动,但如果敌方坦克有能力反击,它自身就成为了一个脆弱的目标。

战场定位的模糊: 将20毫米机关炮放在坦克上作为主炮,它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它不如传统的105毫米或120毫米坦克炮那样具有摧毁敌方重装甲的能力,但又比轻武器(如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威力大得多。这让它既不能完全承担反坦克任务,又可能在火力输出上显得“过剩”或者“不够高效”,浪费了坦克底盘的价值。

可能的战术应用设想(以及其局限性):

1. “轻型坦克歼击车”的低配版?
如果将20毫米炮的穿甲能力进行极致优化,使其能够有效击穿早期或者二战时期的坦克装甲,那么它可能作为一种“轻型反坦克平台”出现。但现代战场显然不是这个设定。

2. 强调对步兵支援和反轻装甲能力的特种坦克?
在某些特定作战环境,比如大规模反恐战争,或者需要深度渗透且敌方装甲威胁较低的地区,一辆装备20毫米机关炮的坦克可能具有较高的战术价值。它可以像一个移动的“重火力碉堡”,有效清理城市废墟中的步兵、轻装甲车辆和火力点。它的高射速和对步兵的压制能力将是其核心优势。
例子: 在城市巷战中,它可以快速清理藏匿在建筑物中的敌人,用速射炮弹轰击敌方机枪火力点,或者压制试图从掩体中冒头的敌方人员。
但问题在于: 为什么不直接用12.7毫米的重机枪或者专门的反坦克导弹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将坦克如此“降级”去执行步兵火力支援的任务,成本效益是否划算,坦克自身是否过于笨重?

3. 作为副炮与主炮配合?
在一些坦克设计中,可能会有副炮的存在,比如同轴机枪。但将20毫米炮作为“主炮”来考虑,意味着它是主要的火力输出武器。如果将其作为副武器与大口径主炮并存,那它的价值会略有不同。它可以弥补大口径主炮射速慢、无法有效对付步兵的缺点,实现“高中低火力”的组合。
例如: 当主炮与敌方坦克交战时,20毫米炮可以同时清理周围的步兵威胁,或者在主炮装填弹药的间隙提供持续火力。
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 是否值得牺牲更多空间和重量来安装一门威力相对不足的“主炮”,而不是一个更高效的同轴机枪或独立的遥控武器站?

总结一下,将20毫米机关炮作为坦克主炮的“战术价值”,更多的是一种对特定战场环境的“选择性”或“补偿性”价值,而非普适性的、颠覆性的。

如果你的主要任务是反坦克,那么它价值极低,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错误”的配置。 它的穿透力在现代战场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你的战场环境以步兵、轻装甲目标为主,且敌方坦克威胁极低,那么它能够提供比传统机枪更强的火力压制和部分摧毁能力。 此时它的战术价值会凸显,但依然要考虑它是否比其他专门的火力支援平台(如自行高炮、步兵战车)更合适。
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设计思路,它可能催生出“近距离支援坦克”或者“步坦协同新模式”的载具,但它很难成为传统意义上,能够对抗一切敌方威胁的主战坦克。

更形象地说,就像你拿一把精巧的手术刀去砍柴,砍不动,反而容易折断。但如果你想用它来做精细的手术,那它的价值就不可估量。20毫米机关炮作为坦克主炮,更偏向后者,但坦克这个平台,传统上就被赋予了“砍柴”(摧毁重装甲)的使命。所以,它的“战术价值”更多是基于对战场角色的重新定义和对目标选择的限定。它不太可能成为主流,但在特定场景下或许能找到它的“一席之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德国2号,主武器20毫米机关炮,是坦克。完美符合题主要求:

然而20毫米机关炮早在西班牙就显示出对射打不过37炮和苏联45坦克炮的问题。

而三号和四号坦克的50炮和75炮(甚至是捷克Lt.35/38坦克的37炮)无论是发射穿甲弹消灭敌人坦克,还是使用高爆弹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压制敌人的炮兵火力和杀伤敌方步兵,都远比二号坦克那可怜巴巴的20炮更具威力。

而德军之所以把他留到1943年才从东线退役也仅仅是因为德军的坦克实在不够用……东线装甲师不要扔给摩托化步兵师、东线摩步不要扔给装甲侦查营、东线装侦不要扔给北非隆美尔、隆美尔不要扔给西线训练、西线再不要回厂改装身首异处……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JPG)


苏联T-60,主武器20毫米机关炮,是坦克。完美符合题主要求:

然而这个坦克造出来就是为了尽可能利用和动员苏联的汽车生产线、汽车汽油机生产厂家和各类民用工厂来弥补苏军坦克部队的损失,而选用20毫米机关炮也只是因为有现成的空军航炮罢了……

著名的苏联坦克战专家卡图科夫就吐槽道:“这种坦克的火力与防护使其既不能用于坦克交战,小口径火炮的威力又不足以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至于压制敌人的炮兵火力则更无从谈起……”

不过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由于T-60坦克只有1米7高(车身的长高就和一辆大众Polo差不多)

而20毫米机炮加机枪的配置干啥啥不行,收拾暴露步兵倒是一把好手,就在卡图科夫吐槽完这坦克没几天,他麾下的一辆T-60就凭着小巧玲珑躲在玉米地里,然后在德军步兵队形的背后像割稻子一样把敌人一扫而光,从而瓦解了一次德军攻势……

不过这种好事不是天天都有——法西斯是豺狼不假,但也不是蠢猪——20毫米机关炮在坦克战中的贫弱火力还是促使苏联人把37和45坦克炮搬上T-60,从而产生了装备45炮的T-70轻型坦克。



说到这里,估计大家也都能看出来——坦克以小口径机关炮作为主武器泛用性太低,无论是消灭敌人坦克、还是摧毁敌人防御工事、再或者是和敌人反坦克炮和其他火炮对射。20机关炮可以说是干啥啥不行……

即使是在消灭敌人无掩体的暴露步兵的问题上,普通坦克发射的高爆弹、霰弹及坦克的机枪。再或者是部队配属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平射。哪个解决方案不比专门设计、生产一款只能欺负步兵的坦克车强?(如果连侦查功能都没有,专门设计出来就是为了打步兵,那只能说是铁憨憨……)

而在冷战开始后,配属给坦克部队进行协同作战的大量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和装甲侦察车都配属了大口径机枪(如苏联12.7和14.5)和小口径机关炮。一支坦克部队在面对敌人步兵时,拥有着从大口径坦克榴弹到小口径机关炮再到大口径机枪、中口径机枪的梯次密集火力。再往坦克身上装机关炮,对于苏联系坦克来说就显得有些多此一举。

而乐此不疲的往坦克身上码各种机关炮、机枪,恨不得恢复多炮塔神教荣光的。一般来说也就三种情况:

要外贸骗钱的(坏)

实在是穷的配不起自行防空炮,恨不得一车N用的(穷)

以及北约地主家的傻儿子:例如美国、以色列这种步坦脱节问题严重,又欺负小朋友、游击队上瘾,恨不得在炮塔上和炮管周围堆满机枪的。(大嘘)

在不远处的梅斯少尉也打开舱口操纵.50口径机枪向汹涌而来的敌人射击。在刚抵达朝鲜的时候梅斯就让第2师的工兵帮他把炮塔机枪改装成了.50机枪,最开始是准备用于防空,现在装在谢尔曼的炮塔上,要站在坦克外边才能射击。梅斯稍加改造,改成可以在舱口里射击。
在和中朝军队的战斗中,梅斯感觉这种武器很好用,给敌人制造了很大的伤亡。
M4A3E8谢尔曼坦克参加了整个二战,在朝鲜战争中也无役不从,这是一种对中国步兵来说相当可怕的武器。它配备了76毫米炮、1挺.50口径机枪和2挺.30口径机枪,可以对目标倾泻猛烈的火力。
谢尔曼坦克的装甲可以抵御所有轻武器和弹片,也有一定几率挡下反坦克炮或敌军缴获的巴祖卡的射击。由于中国步兵缺乏重武器,往往只能在近距离实施攻击才能将其摧毁。

哦对了,还得补一个,用坦克打巷战打出心理阴影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