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时候,朝鲜半岛北部是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南朝鲜那边是三个部族,分别叫辰韩、马韩、弁韩。
《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曰: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
这个辰韩,大概就是今天庆尚道一带,洛东江以东的这一块。《东夷列传》说辰韩“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辰韩人喜欢扁扁的脑袋,所以婴儿出生之后,把脑袋用石头压住。
这就牵扯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习俗——睡扁头。
坊间传闻,这睡扁头的习惯是满族传下来的。
有一年乾隆皇帝读书读到了这儿,掩卷若有所思:拿石头压脑袋?这有点匪夷所思而且有悖于常理了吧?拿石头压成年壮汉的脑袋人都受不了,何况这呱呱坠地的小孩?所以这里头肯定有问题。
然后乾隆对此进行了一番考证:
首先,“三韩”为什么叫三韩呢?朕认为这是古人读书写书不仔细导致的,这个“韩”啊,应该是“汗”才对,可汗的意思。史书记载“三韩”这地方有数十个国家,当时肯定是有三个大汗分别统治,所以叫三汗,结果平庸鄙俗的中原汉人史学家不学无术,不知道这个“汗”就是君主的意思,于是自作主张用了个不知所云的“韩”字。[1]
其次,这个石头压脑袋是怎么回事呢?这个三汗啊,范晔、陈寿他们不学无术,把位置搞错了,三汗不在南朝鲜,而是在奉天的东北,吉林那一带,挨着朝鲜。这地方朕知道,朕老家就是这儿的,所以这个风俗朕知道,朕老家那边有个习俗,孩子出生之后就把他仰面放在特制的小床里,这样时间一长,小孩的后脑骨就有点平,看着就跟扁了似的,其实这是正常情况,不足为奇,想必这个三汗啊,也是这种情况。范晔没什么文化,不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在这儿胡说八道。[2]
最后,这天底下的事啊,就怕脑补,牵强附会,那能不出错吗?就像这个问题吧,本来是“汗”字,大汗的意思,他们非得给臆断一个“韩”字混淆视听;当然,这还可以说他们是无心之失,没文化嘛,出错也是正常的,但这拿石头压脑袋的事就太荒唐了,一点都不考虑现实情况就在这儿胡说八道。幸亏有朕这样有见识有学问的人来考证,要不然这错误不知道还得流传多久呢。范晔也真是有趣,石头压脑袋,xswl。[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