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到两套密集阵系统能否罩住大和?

回答
一到两套密集阵系统能否罩住“大和”号战列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得弄明白“密集阵”和“大和”号都是个啥。

“密集阵”(Phalanx CIWS)是美国海军装备的一种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门装在炮塔里的快速旋转的加特林机枪,专门用来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飞机以及其他近程威胁。它发射的是20毫米的炮弹,射速极高,能瞬间形成一片弹幕。它的厉害之处在于探测、跟踪、瞄准和射击全都是自动化完成的,反应速度非常快。

而“大和”号战列舰呢,那是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巨无霸,号称“海上巨兽”,排水量超过七万吨,主炮是口径达到460毫米的“九四式”炮,那威力可想而知。它的尺寸在那时候是相当庞大的,长度超过260米,宽度将近40米。

现在咱们回到问题本身:一到两套密集阵系统能否“罩住”大和?

这里说的“罩住”,我想可能包含几个意思:一是能不能提供有效的近程防御,让来袭的敌方目标打不到大和;二是它有没有能力对付大和本身这样的目标。

咱们先说第一种情况,也就是密集阵的本职工作:防御近程目标。

假设在大和号战列舰的舰体上安装一到两套密集阵系统。密集阵的有效射程大概在1.5公里到2公里左右,而且它最擅长的就是处理那些以极高速度袭来的小目标,比如反舰导弹。它的扫描范围是有限的,通常是通过雷达进行360度扫描,但有效的打击扇面是有限的。

如果是在大和号服役的那个年代,那时候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反舰导弹,主要的威胁是飞机和鱼雷艇。密集阵对于飞机,特别是那些低空掠海的飞机,是有一定拦截能力的。它可以在飞机进入炮弹射程前将其摧毁。但是,面对当时的飞机,尤其是俯冲轰炸机或者鱼雷机,密集阵的反应时间和扫描范围能不能完全覆盖住那个庞然大物,让其免受攻击,这还得打个问号。毕竟,密集阵的有效打击扇面相对集中,要做到全方位无死角防御,需要多个系统协同。一到两套,即便安装在大和号舰体上最关键的位置,也很难保证每一处都得到充分的保护。

更何况,密集阵的火力集中在20毫米弹药,它主要对付的是小型、高速目标。大和号上的那些陆地攻击目标,比如鱼雷艇或者小型炮艇,密集阵倒是可以应付。但如果说的是像二战时期的舰载攻击机或者驱逐舰的鱼雷攻击,密集阵能不能完全抵挡住成群结队的攻击,这难度就很大了。密集阵的弹药量是有限的,连续不断的高强度攻击,很容易将其耗尽。

再来想想第二种情况,密集阵能不能对付大和号本身这样的目标。

这个就有点像“关公战秦琼”了。密集阵是为对抗现代化的近程威胁设计的,它发射的是20毫米炮弹。大和号的装甲非常厚重,特别是它的主装甲带,厚度高达410毫米。密集阵的20毫米炮弹,即使是穿甲弹,也根本无法穿透大和号的主装甲,最多只能在舰体表面造成一些损伤,甚至可能连表面都打不穿。

而且,密集阵的设计初衷也不是用来对付像战列舰这样的大型舰船。它专注于快速、密集的弹幕来摧毁小型目标。让它去攻击一个移动缓慢但装甲厚实的目标,就像让你用一把小手枪去打一辆坦克一样,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总结一下:

1. 密集阵作为近程防御系统,能否“罩住”大和?
对于它设计的威胁(如现代反舰导弹): 如果是现代的反舰导弹去攻击大和号,那么密集阵确实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近程防御。但一到两套系统,对于大和号那样巨大的舰体,想要实现360度的无死角防御,可能还是会有些力不从心。海面上来袭的目标,可能会有盲区。
对于大和时代的威胁(飞机、鱼雷艇): 密集阵可以对付飞机和鱼雷艇,但其覆盖范围和火力持续性,是否能完全保护大和号免受当时最严峻的空袭和鱼雷攻击,存在疑问。大和号自身也有很强的防空炮火,密集阵是现代化的补充,而非替代。

2. 密集阵能否“罩住”大和号本身(即摧毁大和号)?
完全不行。 密集阵的火力强度和弹药类型,根本不足以对大和号厚重的装甲造成实质性损伤,更别说摧毁它了。它没有能力像大和号的主炮那样,一炮就摧毁一艘同级别战舰。

打个比方说,密集阵就像是一个非常强壮、反应敏捷的门卫,他能轻易地拦住冲进来的几个小偷。但如果来的是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或者需要你去搬动一座山,那这个门卫就无能为力了。大和号就像那座山,密集阵则像那个门卫。

所以,一到两套密集阵系统,如果是在讨论保护大和号免受现代威胁,它们能提供一定的帮助,但要说完全“罩住”,可能还是有些勉强,需要更多协同的防御手段。但如果说的是让密集阵去对抗或者摧毁大和号本身,那答案是明确的:不可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卸腰。

密集阵、守门员、730/1130等现代近防炮针对的主要是反舰导弹,尤其是超音速反舰导弹。

与这些末段速度随随便便几马赫、弹道还特刁钻的RPG邪教徒相比,二战时的那些大苍蝇简直就是固定靶,所以命中率是不用担心的;密集阵虽然只是20毫米加特林、单发杀伤力可能不足,但在将近100%命中率的条件下,多打几发总是可以的。

再说说射程问题吧:密集阵射程虽短(1500米),但二战飞机要对军舰实施有效攻击,距离恐怕得更短、不然纯属浪费弹药航油,这就为密集阵提供了发挥火力的空间。

而火力持续性的问题也并不是太严重:密集阵1次长点射打200发是为反舰导弹准备的,以火力密度弥补命中精度;对二战飞机这样的低速目标,1架10发恐怕足够将其打成渣了。(这样算来,1台密集阵在不中途补给弹药的情况下就足以干掉1艘埃塞克斯上的舰载机部队!)

真正的问题在于:海航的大苍蝇不会傻乎乎地排成单纵队来让密集阵挨个挨个地点名,必然会排成阵型,以多个编队、从多个方向发动攻击;1台密集阵不可能同时应对左右两舷、艏艉两端的多个机群。面对米帝N艘埃塞克斯上的舰载机部队的决死猪突,1台、2台密集阵必然会有漏洞,4台甚至8台密集阵也不见得保险。

合理的解决方案不是堆砌密集阵,而是升级雷达火控系统、构建起远中近多层次对空火力网;21世纪的新装备太奢侈,我看呐,拆掉那些大而无用的155炮/127炮、捉鸡的小口径高炮,换成最外层8座AK130、中层8座AK176、内层8座AK630再加相应的雷达火控系统,呃,还有拆掉弹射器、扩建机库、多塞几架反潜/预警/校射直升机,应该足以保证压码头活到投共的那一天了。

多铆蒸刚,炮塔至大!

亿万星辰,亿万炮塔!

多铆蒸刚,炮塔至上!

亿万炮塔,亿万荣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