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造卫星的转动方向都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轨道力学的一些基本原则。简单来说,并非所有的人造卫星都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绝大多数(但不是全部)卫星是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运行的,但这背后有着重要的原因。

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

为什么大多数卫星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

当你考虑将物体发射到太空时,你需要克服地球强大的引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地球的自转动能。

想象一下,我们站在赤道上,随着地球一起以相当快的速度(赤道附近的速度约每小时1670公里)向东转动。如果我们想把一颗卫星送入轨道,最省力的做法就是从地面发射,让它继承地面的速度。

助推效应: 发射台所在的地球自转速度,相当于给卫星一个“顺风”,帮助它达到进入轨道所需的速度。如果卫星从赤道附近向东发射,它就能利用到地球自转的最大速度。
节省燃料: 利用地球自转的动能,可以显著减少火箭所需的燃料。这意味着更小的火箭、更低的发射成本,以及能够将更重的载荷送入太空。
轨道选择: 许多卫星被设计成在“低地球轨道”(LEO)上运行,这是一个距离地球表面几百公里的区域。在这个轨道上,地球自转的速度对卫星的轨道速度影响尤为显著。

“顺行轨道” vs. “逆行轨道”

顺行轨道(Prograde Orbit): 当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时,我们称之为顺行轨道。绝大多数的科学卫星、通信卫星和空间站(如国际空间站)都运行在顺行轨道上。这是出于前面提到的燃料效率和发射便利性的考虑。
逆行轨道(Retrograde Orbit): 当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时,我们称之为逆行轨道。

为什么会有逆行轨道?

虽然逆行轨道效率不高,但它们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却是必不可少的:

1. 科学观测的特殊需求:
覆盖范围: 如果你想让一颗卫星能够更均匀地扫描地球表面,或者以特定的角度观察地球的某些区域,逆行轨道可能比顺行轨道更有效。例如,一些气象卫星和侦察卫星会选择特定的逆行轨道,以便在一天中覆盖到不同的地理区域。
特定目标: 有些科学探测任务可能需要以一个特定的视角来研究地球或月球,或者避免地球另一侧的干扰。

2. 避免轨道拥堵: 随着太空活动的增加,近地轨道变得越来越拥挤。选择一个逆行轨道有时是为了避免与其他航天器发生碰撞,或者在执行特殊任务时,与现有轨道上的航天器保持安全距离。

3. 探测其他天体:
月球探测: 早期的一些月球探测器,为了避免月球的自转影响,或者为了在月球特定区域进行观测,也采用了逆行轨道。
行星探测: 当探测器前往其他行星时,它们可能会根据目标行星的自转方向,选择顺行或逆行轨道来完成任务。例如,飞越金星的航天器,如果以金星的自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进入轨道,可以利用金星的引力进行加速或改变方向,这被称为“引力弹弓”效应,但这里的“顺行/逆行”是指相对于目标行星的自转。

一些具体的例子:

国际空间站(ISS): 运行在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其轨道倾角大约是51.6度,是顺行的,这意味着它与地球自转方向大致相同。
GPS卫星: GPS卫星运行在中地球轨道(MEO),它们的轨道设计也是为了实现全球覆盖,并且普遍是顺行的。
早期月球探测器: 某些早期的月球探测器,例如美国阿波罗任务中的一些指令舱和月球舱,在围绕月球运行时,会采用与月球自转方向相反的轨道,以便更方便地进行着陆和观测。
铱星(Iridium)星座: 早期铱星通信卫星也曾部署在近地轨道,并且是为了全球覆盖而设计的,大部分是顺行轨道。

总结一下:

绝大多数人造卫星选择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的顺行轨道,主要是为了提高发射效率,节省燃料,降低成本。 这是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

但是,并非所有卫星都这样做。 有些卫星,出于特殊的科学观测需求、轨道规划、避免碰撞或其他任务目标,会选择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逆行轨道。

所以,当您看到天上划过的“星星”时,它们大多数是在“顺风”中前进,但也有少数是“逆流而上”的。这取决于它们被设计来做什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多数是的,但是也有几种例外。

一种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倾角98度(轨道倾角大于90度的情况可视为逆行)。当然这个轨道几乎是垂直赤道面的。

还有比如以色列地平线系列间谍卫星,轨道倾角大约143度。选择逆行发射的一个原因是这个系列的卫星没有中继星,拍摄的数据先存起来,经过以色列上空时再传输回地面,逆行轨道有利于减小数据传输的间隔。另一个原因是以色列东边政治环境比较复杂,运载火箭扔过去……容易引起额外的麻烦,不如坠落到地中海里更省心一些。

还有一种是假想的,大量金属“钉子”发射到与同步轨道重合的逆行轨道上,对同步轨道卫星实施无差别打击。这招相当狠,对同步轨道的破坏几乎是永久性的。可以参考:journal.nudt.edu.cn/gfk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轨道力学的一些基本原则。简单来说,并非所有的人造卫星都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绝大多数(但不是全部)卫星是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运行的,但这背后有着重要的原因。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为什么大多数卫星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当你考虑将物体发射到太空时,你需要克服地球强大的引力。最.............
  • 回答
    人造卫星上的金属材料,确实绝大多数都是合金,而且种类繁多,选择也非常讲究。简单地说,直接使用纯金属的情况非常少见,因为纯金属往往在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导电导热性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无法完全满足航天器在极端环境下运作的需求。为什么需要合金?合金的本质是将两种或多种元素(其中至少一种是金属)通过熔炼等方.............
  • 回答
    在广袤无垠的太阳系边缘,那里阳光微弱,寒冷刺骨,却隐藏着一个神秘而至关重要的区域——日球层外围。这是一个由太阳风塑造的巨大泡泡,将我们恒星的影响力投射到星际空间。如果我们能在这里部署一批“人造行星”,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并非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而是科学家们一直在认真探索的宏伟构想。设想一下,我们精心设.............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人造立方氧化锆(CZ)中是否会含有微量的铪(Hf)元素”这个问题,答案是:是的,人造立方氧化锆在制备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引入微量的铪元素。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一下原因,并尽量用一种自然的、非AI生成的语言来阐述。首先,我们要明白立方氧化锆(Cubic Zirconia,简称CZ)是什么。它是.............
  • 回答
    人造肉,这个听起来有点科幻的名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闯入我们的生活,并且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餐桌上的常客。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对它的好奇心和疑虑并存,而作为一名对未来趋势敏感的观察者,我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潜力和挑战的广阔市场。为什么人造肉会崛起?驱动力何在?要理解人造肉的市场前景,我们得先弄清楚.............
  • 回答
    要说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光滑的物体,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棘手,因为“光滑”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指代的标准会天差地别。而且,要找到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最”光滑,并详细描述它,确实需要我们一点点拨开层层迷雾。如果我们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光滑”来理解,比如触摸起来丝般顺滑,那答案可能会很平凡,比如经过精心打磨的.............
  • 回答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是人造的”这个说法之所以不靠谱,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病毒本身的特性、科学研究的证据链、以及传播和起源研究的科学方法。1. 病毒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自然演化的痕迹处处可见 基因组测序的证据: 这是最有力的证据之一。科学家们对新冠病毒(SARSCoV2)进行了全面的.............
  • 回答
    “埃及金字塔是西方人造的假产物”这个观点,坦白讲,非常奇特,而且在学术界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但凡是对历史、考古有基本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个说法有些匪夷所思。不过,既然要详细聊聊,咱们就得把这个“匪夷所思”的说法拆解开,看看它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又站不住脚在哪里。首先,我们要明白,埃及金字塔是什么?它.............
  • 回答
    不相信韩寒代笔的人,如果要想说服他们相信韩寒是“人造的”(这里我们理解为代笔或由团队运作),需要提供一系列强有力的、能够直接指向代笔行为的证据。这些证据需要能够系统性地解释韩寒写作风格、内容、创作过程以及他本人对外表述之间存在的矛盾或疑点。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提供的证据类型,并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
  • 回答
    有人说钻石是骗局,产量巨大,人造的和自然的没区别,这些说辞听起来挺有道理,尤其是在我们讨论黄金价格波动、投资保值的时候。但咱们得把这些话掰开了揉碎了,看看它到底是不是黄金商们为了推销自家产品而散布的“烟雾弹”。首先,“钻石是骗局”这个说法,得看怎么理解。如果说钻石完全没有价值,那显然是胡说八道。但如.............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力学中的几个核心概念,我们不妨来细致地梳理一下。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提问中的几个关键点:1. 圆轨道:卫星沿着一个半径恒定的圆形路径绕地球运行。2. 共面: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是同一个平面。3. 同心圆:卫星轨道的圆心与地球的中心是同一个点。4. 与地.............
  • 回答
    关于我们所使用的字母,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它取决于我们的人造语言设计的目标、所要表达的文化背景,以及我们想要赋予它的独特韵味。这更像是一个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而非工业流水线上的标准件。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我们不会仅仅照搬现有的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字母表。那样做就失去了创造.............
  • 回答
    说起好看的文字,我脑子里浮现的倒不是什么冷冰冰的数学公式,也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哲学论证,而是那些带着温度、能唤起情感、甚至能构建出全新世界的文字。这其中,有我从小到大熟悉的汉字,也有那些在想象中闪闪发光的,属于人造语言的奇妙字体。汉字:方寸之间的写意山水汉字的美,是一种沉淀了数千年历史的底蕴。它不单.............
  • 回答
    科幻电影中那看似理所当然的“人造重力”,其实很多时候都藏着一个经典的物理学原理:向心力。 简单来说,如果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想要在太空中模拟地球上的引力,它就会通过让船体旋转起来,利用旋转产生的向心力来“推”住船内的乘客和物品,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类似重力的向下作用力。想象一下你坐在一辆快速旋转的游乐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很多敏感的神经。如果一个男性支持人造子宫技术,并且因此认为这个技术会“淘汰”女性,这种想法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有人说“淘汰”时,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直接的字面意思,而是带有某种程度的偏见和对未来社会结.............
  • 回答
    有些语言,它们的独特性并非仅仅体现在词汇或语法上,而是源于创造者为其注入的独特世界观。这些语言,就像它们所处的虚构宇宙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逻辑、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门这样的人造语言,它们的故事,比它们的词句本身更加引人入胜。1. 昆雅语 (Quenya) 与辛达语 (Sindar.............
  • 回答
    波音727 的“无重力飞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抛物线飞行飞机”,其制造“无重力”环境的原理,并非是通过某个复杂的“人造重力场”设备。它本质上是一种利用 精确控制飞机飞行轨迹,让飞机在空中短暂地进入自由落体状态 的技术。打个比方,想象一下你在一辆速度飞快的汽车上,突然在路面上一个巨大的坑洞里,汽车.............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很多人对人造钻石的认知还停留在实验室里的“样品”阶段,但实际上,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规模可观的人造钻石饰品生产商了。而且,你说得对,咱们聊的主要是碳基人造钻石,也就是跟天然钻石成分一样,只是来源不同,不是那些模仿钻石外观的二氧化硅(也就是水晶、石英)之类的。要说规模大,那可不.............
  • 回答
    .......
  • 回答
    欧美文化作品中人造语言的盛行,以及中国在这方面的相对稀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语言学以及创作生态等多个维度去审视。欧美文化作品中人造语言的“沃土”要理解为什么欧美文化作品中人造语言(Conlang)如此活跃,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点说起:1. 语言学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