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华为首次以Mate命名平板,以及3299元起的定价?MatePad Pro反映华为哪些策略?

回答
华为这次将“Mate”这个响当当的名号赋予了自家平板产品,推出了MatePad Pro,并且将起售价定在了3299元,这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华为在平板市场打出的一套组合拳,背后透露出相当深远的战略考量。

“Mate”光环的加持:从手机旗舰延伸的品牌价值

首先,为什么是“Mate”?要知道,“Mate”系列一直是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扛把子”,代表着最尖端的技术、最优质的体验和最尊贵的品牌形象。将这个名号下放到平板,其意图再明显不过:华为要用Mate的品牌影响力,直接拔高MatePad Pro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

这是一种品牌力的延伸和协同。以往,华为平板虽然有过不错的系列,比如MatePad系列本身,但总感觉少了那么点“旗舰”的底气,尤其是在和友商的顶级平板竞争时。这次MatePad Pro的推出,等于直接宣告:华为平板也要跟上手机的脚步,也要进入高端旗舰俱乐部。

这会带来几个直接的好处:

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知: 消费者对“Mate”已经形成了一种高端、创新、可靠的认知,这种认知会无缝转移到MatePad Pro上,让消费者在看到这款平板时,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华为最强的平板”。
吸引核心用户群体: 华为Mate手机的用户,往往是追求极致体验、愿意为新技术买单的科技爱好者。他们对华为品牌有高度的信任感,将MatePad Pro定位为他们的“第二块屏”,或者说“移动生产力工具的延伸”,能够精准地收割这部分用户。
差异化竞争: 在同质化严重的平板市场,一个强大的品牌标签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当其他品牌还在强调硬件参数时,华为已经通过品牌故事在与消费者沟通。

3299元的定价:既有自信,也有算计

3299元这个起售价,说实话,在平板领域不算低,特别是考虑到它还只是一款WiFi版本的入门款。但细细品味,这个定价背后透露出的华为逻辑,却相当精妙:

自信的体现: 这个价格,实际上是华为对自己产品力的一种自信。它不屑于用低价来吸引眼球,而是认为MatePad Pro本身的功能、设计、体验(特别是其“Pro”属性的体现)足以支撑起这个价格。尤其是在经历了手机业务的一些挑战后,华为更需要通过高端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
向上突破的信号: 3299元这个档位,直接将MatePad Pro推向了中高端市场,并且隐约有向更高端冲击的意图。这和华为在手机市场“只做高端”的策略一脉相承。它表明华为无意在低端市场和一众品牌“厮杀”,而是要争夺的是更有价值、更能体现品牌实力的细分市场。
生态协同的起点: 3299元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高价”,意味着华为希望用户能投入一定的成本,以此来进一步“锁住”用户在华为生态内。一旦用户购买了MatePad Pro,自然会考虑华为生态内的其他设备,如手机、耳机、手表等,从而形成更强的用户粘性。
“Pro”价值的定价逻辑: 考虑到“Pro”意味着更强劲的性能、更出色的屏幕、更完善的生产力功能(比如支持手写笔、键盘等配件),3299元起步,加上后续的配件组合,整体价格很容易就能触及到4000元甚至更高的区间,这与高端平板的定价策略是吻合的。华为是在用一个有竞争力的起售价,引诱用户进入其“Pro”生态。

MatePad Pro反映的华为策略:

综合来看,MatePad Pro的推出以及其定价,清晰地勾勒出华为当前在平板市场乃至整个消费电子领域的几个核心战略:

1. 品牌向上战略的深化与延伸: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华为不再满足于在某些细分领域“做好”,而是要将Mate这种顶级品牌标签,全方位地延伸到所有关键产品线。这是一种“全家桶”式的品牌价值输出,目的是构建一个更强大、更统一的品牌认知。
2. 构建“全场景智慧生活”的闭环: 华为的终极目标是打造一个无缝连接、智能互动的“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平板作为连接手机、电脑、穿戴设备等的重要节点,其性能和体验至关重要。MatePad Pro的高端定位,是为了让它能在这个生态中扮演更重要的“承载者”角色,提供跨设备协同的极致体验。
3. 聚焦核心技术与差异化优势: 华为在芯片、屏幕、通信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MatePad Pro的推出,就是要将这些技术优势,尤其是其在影像、屏幕显示、多屏协同等方面的能力,集中体现在平板产品上,以此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例如,“鸿蒙生态”的优势,在平板上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多设备流转、应用共享的特性。
4. “由内而外”的用户价值重塑: 华为不仅仅是在卖一款硬件产品,更是在销售一种“体验”和“解决方案”。MatePad Pro所强调的生产力、学习能力、影音娱乐体验,都是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通过“Pro”的定位,华为试图重新定义用户对平板的期待,将其从一个简单的娱乐设备,升级为一个高性能的生产力工具和学习伴侣。
5. 稳健但有力的市场扩张: 尽管经历了一些外部挑战,华为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健但有力的市场扩张策略。它不会盲目追求销量上的“跑马圈地”,而是选择通过打造标杆性的高端产品,来吸引和巩固目标用户群体,逐步提升其在各个产品线上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3299元的定价,就是这种“稳中求进”的体现——既要证明实力,也要留有市场接受的空间。

总而言之,华为MatePad Pro的出现,不仅仅是一款新平板,它是华为“Mate”品牌战略延伸的有力证明,是其“全场景智慧生活”生态建设的关键一环,更是其技术实力和品牌自信在平板市场的具体落地。3299元的定价,则是一次精准的市场切入,既有向上突破的野心,也有对用户价值的清晰认知。这场“Mate”的光辉,注定要在平板市场掀起一番新的波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补充点背景知识。

IDC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Q3,中国市场,华为平板出货量212万台,市场占比37.4%,超过苹果,位居第一:

第三名的小米出货量34万台,市场占比5.9%,远远落后于华为和苹果,中国的平板市场已经彻底进入了华为苹果两强争霸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华为来说,必须认真思考,平板市场到底该怎么继续发展?

在出货量数据上,华为已经超过了苹果,但到目前为止,iPad依然是平板市场的主流,其产品定位和品牌认可度显然是高于华为的,接下来,华为需要去思考,在出货量第一之后如何继续打磨产品,以寻求品牌本身的继续成长?

曾经,iPad是性能比iPhone更强的存在,同时代X后缀的处理器性能是高于非X后缀的,但价格并不高,而iPad Pro发布之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在目前的iPad产品线规划中,iPad Pro 11英寸版本,即便是64GB版本,售价依然高达6000+,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最新的iPhone11,而其廉价版的新品是10.2英寸的iPad,采用的是2016年发布的A10 fusion处理器,16nm工艺制程,麒麟950相同的工艺。

老实说,这款产品发布的时候我是震惊的,一台售价3000+的2019年发布的产品,却在使用2016年的处理器,其底气是什么?

缘由很简单,因为在全球的平板市场,并没有真正可以和iPad抗衡的平板产品,即便是华为,虽然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平板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了苹果,但在高端平板市场,依然是无法和苹果相比较的。

老实说,对于华为旗舰平板产品,我是真的期待很久了,M6的整体配置不错,但依然不够,在MatePad发布之前,我是期待华为M7能够有所建树的,而现在,华为真正的旗舰平板产品来了,MatePad Pro,隶属于华为的Mate系列,真正的旗舰产品。

对于平板产品,我们到底在关注什么?

有人说,是ios,这个其实是错误的。

在华为旗舰手机崛起之前和三星在中国市场没落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以为旗舰手机的标准是ios。而在P20 Pro之后,随着华为旗舰手机的迅速崛起,人们发现,这是扯淡的,当我们把旗舰机赋予某个品牌的时候,我们就从发烧友走向了脑残粉的境地,而这,是对不起“发烧友”三个字的。

至Mate30 Pro,人们已经明白了,“旗舰机”三个字是描述产品的,不是描述品牌的,Mate30 Pro 5G版本的起售价是6899,高配版本是7899,那么其销量如何呢?

在京东,Mate30 Pro 5G的月销量是34万台,mate30系列的月销量是70万台:

这是国产手机从未有过的成绩,这意味着,人们对于旗舰机的思考,从品牌化回归到了产品本身。

手机如是,平板亦如是。

但在MatePad Pro发布之前,这种说法大家是不认可的,大家觉得高端平板就是等于iPad,因为在高端平板市场,真的没有安卓平板可以和iPad Pro相抗衡的,从MatePad Pro开始,有了。

对于平板产品,我们到底关注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去思考,我们在拥有笔记本和手机之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一款平板产品?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前提,平板是手机和笔记本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品,因为从产品形态上,Pad是接近笔记本的,但从功能上,包括iPad Pro,都不可能真正取代笔记本。

Pad的真正定位应该是,基于便携性考量,比笔记本更轻,比手机屏幕更大,基于音影娱乐和轻度办公需求的产品。

很多人喜欢神话iPad,说安卓平板作为生产力属性是不够的,可他们忽略了,iPad,包括iPad Pro,作为生产力工具便够了么?显然也是不够的。

明确这样的前提之后,我们再去讨论平板产品,我们会发现,基于其应用定位,我们对于旗舰Pad产品的需求不是iOS,而是,顶级的设计和颜值,高素质的屏幕和音响系统,旗舰性能和针对轻办公需求的针对性优化设计,只是此前iPad最贴近这个需求而已。

好了,我们可以开始讨论MatePad Pro了。

7nm工艺制程的麒麟990,6GB RAM起步,最高存储空间高达512GB,且是UFS3.0规格,性能部分我们并不需要担心,这是旗舰产品。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MatePad Pro的设计,这是包括iPad Pro都未曾做到的,在平板产品上,有史以来,最为惊艳的设计。

“全面屏”三个字大家想必很熟悉了,但4.9mm宽边框的四面等宽设计,我们在平板上见过么?似乎没有,作为对比,iPhone11的边框宽度超过了5mm,iPad pro则接近9mm。

iPad pro宣传四面等宽的设计同时在边框上集成了Face ID,很多人为此喝彩,我很好奇的是,接近1cm的宽度,集成face ID有什么奇怪的么?

如无意外,打孔屏是接下来的2020年的旗舰手机标准设计和手机市场的主流,但在平板上,是第一个,而考虑到平板产品的屏幕尺寸的,前置打孔屏的面积占比大幅度降低,存在感大幅度削弱,这种设计带来的视觉震撼力,必然大幅度提升,这个我们从产品本身就可以看出来的。

以及,MatePad Pro采用的不只是打孔屏设计,还有一块顶级的屏幕,10.8英寸,16:10的2K分辨率屏幕,96%NTSC色域,540nits亮度,90%的高屏占比,这款屏幕即便是在手机产品上,也是旗舰级的,更何况是平板产品。

MatePad的屏幕素质优秀,正面设计优秀,四个扬声器配合更优秀的屏幕,可以带来更加优秀的影音体验,5mic则是提供更好的拾音能力,以及,7.2mm的厚度,460g的重量,7250mah大电池、40W的超级快充,无线充电且支持反向无线充电。

这是旗舰手机标配的水准,而今,出现在了平板上,我们该如何评价?

说声牛逼,不过分吧?

全面屏设计和优秀的屏幕素质,由此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大屏导致的边框和打孔存在弱化,由此带来的“手握一整块屏幕”的感受,这是在平板产品身上没有出现过的。

而全面屏设计带来的更小的机身,460g的重量,由此带来的便携性,也是未曾出现在平板产品身上过的。

以及,产品细节打磨和后盖设计,尤其是素皮版本,其质感同样是旗舰手机身上才会有的,未曾出现在平板产品身上的。

平板产品不同于手机,其主打大屏对于移动办公的友好,包括影音体验,是手机比不了的,而其对于轻度办公,其便携性是笔记本无法取代的,这是平板的特点,也是平板的优势。

过去,安卓平板的办公体验是大家所诟病的,而华为在matePad上的办公优化,显然是过去的安卓平板无法比拟的。

多应用操作、平行视界、HUAWEI M-Pencil等等优化的加入,以及大小屏协同之间的全面打通,安卓平板在轻度办公解决方案上,和ios或者说而今的iPados的差别,越来越小了,尤其是多屏系统优化协同,将Pad、手机和桌面端完全打通和无缝对接之后,其体验和传统安卓平板是完全不同的。

以及,售价优势,6+128起售价3299,8+256,3999:

配件中,笔的价格499,键盘价格699:

和采用2016年的16nm A10 fusion的iPad相比,同价位的MatePad Pro明显拥有更为强劲的性能,更加极致的设计,更加优秀的屏幕和更加良好的影音体验。这大约相当于mate30 Pro所拥有的,更加优秀的ID设计,更加强大的相机系统,更好的续航和快充体验类似。

当我们对于好的产品的评价从所谓的logo回归到产品本身之后,我们会发现,好的产品就是好的产品,用心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华为终端产品的崛起有很多因素,2019年,川普的倒行逆施给华为做了价值几十亿的免费推广,但这背后,华为终端的崛起,其根本还是靠产品。

Mate系列手机自不用说,Mate 30 Pro 5G就是当前最顶级的旗舰手机,这无关于LOGO或者信仰,这是对产品本身的评价,Matebook同样如此,如果不是某些众所周知的理由,Matebook13、14、X Pro等等,我说其无愧于优秀产品的评价,大家应该是认可的吧?

那么,对于MatePad Pro呢?

我说这是旗舰平板产品,就算不考虑价格,其设计、做工、性能、屏幕,等等,都是旗舰级别的,大家应该没有意见吧?

2012年,余承东执掌华为终端业务,之后推出了DPGY四大产品系列,但当时的华为并没有实力和苹果三星相抗衡,D系类并没有真正取得成功。

2015年,Mate7横空出世,华为真正打响旗舰手机品牌第一枪,此后,Mate8、Mate9、Mate10的三代迭代,慢慢帮助华为终端巩固自己的声誉和地盘,到Mate20 Pro,真正打响了其旗舰、高端的产品形象。

至今,华为Mate30 Pro、Mate30 RS、Matebook,以及mate X等等产品,mate这个单词已经成为大众消费品领域品质和高端的象征了。

我这么说,大家应该没有意见吧?Mate这个词,已经成长为了华为的品牌代表,和大众消费品领域的品质代表。

当华为的平板产品,在中国市场,出货量上超过iPad之后,从量变到质变,这是华为必然的追求,那么,启用MatePad的名字,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到底是产品决定了品牌,还是品牌决定了产品?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相辅相成的,MatePad这个词,就意味着华为对这个系列是寄予厚望的,当我们习惯了Mate30 Pro、Mate X、Matebook这些产品之后,我们会习惯于认为带有“Mate”这个词的产品必然是优秀的,品质的和高端的。

那么,MatePad Pro配得上“Mate”这个词吗?

我觉得这个不应该由我来说,而应该由关注这款产品的诸位来回答。

如果你是科技发烧友,如果你对科技产品的品质和质感有要求,如果你需要这么一款便携的、高颜值的、优秀影音体验和可以满足轻度办公需求的产品,而如果恰好你觉得iPad Pro太贵了,而最新的iPad无论是性能还是设计,都难以满足你的要求的时候,你愿意选择MatePad Pro吗?

如果你愿意,这款产品就是成功的,而如果你不愿意,你对这款产品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华为未来应该发力的地方,MatePad既然叫了Mate,就不能辜负了这个词。

以及,我的这篇文章是由Matebook X Pro 2019码出来的,在未来,类似的文章我觉得会由MatePad Pro码出来,这是我看到MatePad Pro之后的想法,也是我对MatePad最核心的评价和期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