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宪法、尊重人权,遵守劳动法、税法、知识产权法和其他法律,是企业最大的本分。
所以遵守法律不是一家企业的“本分”咯?
「本分」的原意是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做了该做的事。
但是所有上位者,在片面要求下位者「本分」的同时,自己却从来不本分,他们攫取了规则的制定权,同时自己就是规则的破坏者,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于是这种单方面对下要求的「本分」内涵就变了。
这种「本分」要求的,无非就是服从、听话、易控制。
我之前就听说过拼多多的「本分计算器」,也就是记录每月工作时间是否超过 300 小时的程序。
昨天,拼多多发表官方「辟谣」声明,否认它的存在。
也是在昨天,我通过知乎,邀请到了一名熟悉拼多多买菜业务情况的前员工,进行了问答交流。他表示,本分计算器的确存在,员工满足 300 小时工作时间的要求后,就会记录下来,表示自己完成了「本分」。我在《蒙眼拉磨的瓦尔特 —— 拼多多前员工眼中的「本分」》中有相关介绍:
本分计算器,不是公司要求填写的,而是员工自己发起的一种黑色幽默。他把「本分」解释为「蒙着眼睛拉磨」,为了不从原文的语言习惯暴露瓦尔特的身份,我用自己的语言尝试解释一下这个比喻:
如果驴子的主人说,「你每天需要拉 300 圈,够了就可以停下」,这样符合主人的利益吗?未必。主人希望驴子拉 350 圈,400 圈,一直走下去,走到忘记自己工作了多久为止。他当然不希望驴子记录圈数,不希望驴子数满 300 下之后就躺下来打个滚,停止一天的劳碌。
本分计算器,就是驴子的一种自嘲。
至于什么是本分,拼多多的解释是,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但在现实中,「本分」却成为了员工对于超长时间加班的一种调侃。
在和「瓦尔特」的交流中,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给消费者创造价值,要以加班为代价?
简单来说,就是在快者生、慢者死但互联网行业中,让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而不是雇三个人,几乎是追求速度、实现「本分」的唯一解。
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大家一种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
我也期待把这样的对话继续进行下去,和更多从业者一起,推动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这个“本分”可不得了,“宇”指无限的空间,“宙”指无限的时间,宇宙是“时间无尽永前、空间无界永在、质量无限永有”的存在。然后整个宇宙都可以装进这个“本分”里。
简单来说,当一家企业想让员工做“分外之事”,却又不想支付相应对价的时候,这些“分外之事”就变成了员工的“本分”。
955不能满足企业的时候,996就成了本分(乃至福报);996还不行的时候,9117就成了本分。
公事公办不能满足领导的时候,“为领导分忧”就成了本分;“为领导分忧”还不行的时候呢?你看看你们这些青春靓丽的小姑娘小伙子,去给那些正当年的男女领导们“出出火”,是不是也是本分?
你无权定义“本分”的时候,什么都有可能是你的“本分”。你以为那天的秒删回答真的是疯言疯语?我看在写的人看来,为拼多多加班到猝死,也是“本分”。
不过说句公道话,这种“本分”也不仅仅存在于拼多多这种企业里。比如,王攀就觉得学生“坦坦荡荡”地叫他一声“爸爸”就是本分,其他一些叫兽觉得研究生去给他们当牛做马也是本分。
由此追溯到封建王朝,“君让臣死,臣不能不死;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哪个不是本分。
教化是个大杀器,只要把权力握在手里,配合上教化,让领主享有初夜权就是百姓的本分;为资本家加班到猝死就是打工人的本分;发展得“好”了,让奴隶主把自己折腾成畜牲样,也自然就是奴隶的本分。
自上而下的打破本分是简单的,企业可以让员工“本分”,国家自然能让企业“本分”,遵守劳动法嘛。
自下而上的打破本分更简单——不辩经,干!
举个例子
每个月十万,我接受9117,公司与我共存亡
每个月一万,我可以选择996,毕竟还有房贷车贷,老婆孩子
每个月5k,非必要我不加班
每个月3k,该干嘛干嘛,谁也不能阻止我放假休息
这就是一般人的本分,给多少钱,办多少事。
另外以上是到手的钱,不是综合工资。
大家都是成年人
贱命一条,就看你出多少价了。
这就是大多数人面对的狗屎现实
而拼多多的本分是
希望你主动加班,多创造剩余价值,多被剥削,少要点钱。
这个就尴尬了23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