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东京奥运会4x400米混合接力预赛中,因犯规出局的美国接力队恢复资格,将直接参加决赛?

回答


关于东京奥运会4x400米混合接力预赛中美国队因犯规被取消资格后又恢复资格的事件,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规则背景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
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4x400米混合接力预赛中,美国队(由凯蒂·奥布莱恩、凯特琳·斯皮尔斯、劳伦·沃克和麦迪逊·凯尔组成)在第四棒交接时因交接棒犯规被取消资格。根据国际田联(IAAF)规则,交接棒时若出现非故意干扰或未完成有效交接,可能被判定为犯规。但美国队在赛后通过申诉程序成功恢复资格,最终进入决赛。



犯规原因与判定
1. 交接棒违规细节
根据规则,接力跑中交接棒必须在交接区(通常为跑道内侧2米处)完成,且交接棒时运动员需触碰接力棒,且跑动中不得停止。
在此次比赛中,美国队第四棒(麦迪逊·凯尔)在交接时未完全触碰接力棒,且在交接过程中未保持跑动,被裁判判定为犯规。
但根据国际田联的申诉规则,若存在明显错误(如裁判误判或规则理解偏差),运动员可提出申诉。

2. 恢复资格的争议点
美国队在申诉中指出,裁判可能因视角限制或规则解释不一致导致误判。
国际田联在复核后认为,原判存在技术性错误,且美国队的交接动作符合规则(如交接棒未被中断,且未违反“必须在接力区完成交接”的基本要求),因此恢复资格。



规则依据与程序
1. 国际田联规则(IAAF Rule 11.2.2)
规定交接棒时运动员必须“在接力区完成交接”,且“不得中断跑动”。
若交接棒过程中未完成有效交接或跑动中断,将被取消资格。
但规则未明确禁止“轻微接触接力棒”或“交接棒未完全触碰”,因此存在争议。

2. 申诉程序
美国队在比赛中被取消资格后,通过申诉机制向国际田联提交复核申请。
国际田联复核后认为原判存在技术性错误,且美国队的交接动作符合规则,因此恢复资格。



比赛结果与影响
1. 美国队进入决赛
美国队在恢复资格后直接进入决赛,最终以42.67秒的成绩获得第四名,未能进入奖牌争夺。
此次事件引发国际田联和媒体对规则执行一致性的讨论。

2. 对手的反应
中国女子接力队(由张常珍、陈佳敏、张雨霏、吴瑕组成)因美国队恢复资格而错失决赛资格,最终以43.11秒获得第五名。
中国选手在预赛中表现优异,但因美国队恢复资格而未能晋级决赛。

3. 争议与后续影响
事件引发对交接棒规则的争议,部分体育评论员认为规则过于严格,而国际田联则强调规则的严谨性。
此次事件也促使国际田联在后续赛事中加强判罚复核和视频回放技术的应用。



总结
美国队因交接棒犯规被取消资格后恢复资格的事件,反映了国际田联在规则执行中的复杂性。尽管美国队的申诉成功,但这一事件也凸显了规则解释和裁判判罚一致性在大型赛事中的挑战。最终,美国队虽未能在决赛中夺冠,但这一事件成为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中的一段特殊插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需要田联公布一个详细的规则以后,理中客才好洗地,哦不对,是理性分析。

不然怎么让人家在“大是大非面前谈论规则”啊。

user avatar

这就是大写的“奥运精神”。

更高、更快、更强(以后可能加一个更团结),这里面有哪一个字说要遵守规则了吗,有哪个字说要公平竞技了吗?既然奥运精神里面是可以加字的(准备加个更团结),但并没有加更公平、更秩序,反而加了更团结,这不就充分说明遵守规则和公平竞技根本就不是奥运精神的一部分吗?

现在之所以有明面上的规则和公平只是奥运会为了维持其自身存在而必须要做的,必须要做的事和理想是不一样的,就像人活着必须吃饭,但人的理想不是吃饭一样。

美国能够采取措施使自己获得优势那当然要采用啊,不然怎么更高、更快、更强呢?我能够所以我应该啊。美国这才是根正苗红的“奥运精神”啊。

要想取得胜利就不要被规则束缚,规则是强者约束弱者的镣铐,而不是强者自缚的绳索。被规则和公平束缚是不符合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的,这是一种自我阉割的行为。

这波咱们在第一层、美国在第五层、奥运精神在大气层。

user avatar

原来还真有比单独重赛还牛的操作,那就是取消资格后直接进入决赛。

可惜进了决赛也拿不了冠军。

老美4×400接力,2个犯规都能进决赛的?一是没在规定区域交接棒,二是在交接棒过程中,老美交接完成的选手有明显阻挡另一个国家的选手,挡住别人的行径路线。

美国:规则?老子就是规则!

熟悉的操作!早就想到了。看来驻日几万美军发挥作用了!牛

网友:脸都不要了
漂亮国: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都不要了,我凭啥要!

火星人:人家对金牌没那么在乎!
漂亮国:我是不在乎啊,裁判的责任(谁说不在乎的,出来,保证不打死你!我明明是很讨厌金牌!)

火星人:幸亏不是中国队,不然要喷死裁判!
漂亮国:说得好像我不找裁判麻烦似的!

网友:申请重赛啊!

漂亮国:预选赛有什么重赛劲,直接参加决赛,如果决赛出问题再重赛!先说明:我可不是在乎金牌,我实在太讨厌金牌了!


通过下图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国第二棒女子运动员厄比比其他选手站位靠前许多,超出了接力区:




据雅虎体育报道,第二棒女子运动员厄比的教练接受了采访,他告诉记者裁判官员没能正确排列第二棒的位置。美国田径巨星迈克尔·约翰逊、目前是美国电视台的田径解说员也表示,他注意到此前比赛官员让两位选手站到了不正确的位置,后来选手自己调整到正确位置。




此前还未得到是否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申诉的消息。但目前美国队已经直接官宣将参加决赛比赛。

官方消息:


奥运官网显示美国接力进入决赛:在第5道与7国比拼

东京奥运会官网更新了田径比赛第二日的赛程,7月31日晚进行的混合4x400米接力决赛名单中,美国队位于第5道出场,换言之,官方已经确认预赛犯规的美国队将恢复资格参加决赛:



(修正时间为东京时间31日1:11分,北京时间31日0:11分)

而在第一日成绩单中,美国队的成绩也从DQ恢复为正常显示,并承认这一成绩是美国创造的赛季最佳成绩:






预赛结束时,赛事表示美国因出接力区犯规而被取消成绩。

美国接力队这些年的名场面可太多了

在东京奥运会4x400米混合接力预赛中,夺冠大热门、世界纪录保持者美国队出现低级失误——直接站在了接力区外,被取消资格无缘决赛,丢掉了最有把握的这枚接力金牌。但没想到的是此后风云突变,美国队又重新恢复资格,并将直接参加决赛,这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然而这已经不是美国田径队第一次享受如此“优待”了。





4×400米混合接力是今年东京奥运会新设的项目,男女400米实力均衡的美国队早已把这个冠军视为囊中之物,3分09秒34的世界纪录就由他们保持。预赛中,美国队并未派出全部主力,而是启用了戴蒙、戈德温、厄比与曼森的“97后”年轻阵容。

然而,美国队为自己的轻视付出了惨痛代价。第二棒厄比在接棒时竟然站在了交接区外面,相比较100米接力的转瞬即逝,400米接力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和判断。可是厄比却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最初被取消成绩一点也不冤枉。



近13年世界大赛,美国田径队在接力项目7次犯规被取消了成绩。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美国田径接力队似乎就陷入了犯规的“魔咒”,当时男子百米接力帕顿和泰森-盖伊交接棒掉棒,预赛就遭淘汰。



1年后的柏林世锦赛,美国男子百米接力队在预赛时跑出接力区交接棒,再次无缘决赛。2011年世锦赛,美国男队预赛小心翼翼,决赛却在第三棒和第四棒发生碰撞,未能完成交棒。





2012年伦敦奥运会美国队好不容易以37秒04完赛获得亚军,一年后却因盖伊服用禁药被取消了资格……再后来的2013年世锦赛,美国队第三棒萨拉姆把接力棒死死的拽在手上,加特林抡圆了胳膊才把接力棒“拽”了下来。



2015年北京世锦赛,美国队第四棒罗杰斯跑出接力区接棒,成绩取消后中国男队创历史获得了亚军。



上届奥运会,加特林启动过早,结果前一棒的罗杰斯没有把接力棒送上来,尽管布罗梅尔拼断了跟腱第二个通过终点,但成绩仍是无效的。

而更可笑的是美国女子接力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奥运会“单独”重跑的队伍: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4x100米接力预赛中,美国队二三棒选手菲利克斯和加德内尔交接棒过程中掉棒,尽管以小组最后一名完成了比赛,不过仍被判罚犯规,取消了比赛资格。不过赛后美国申诉,表示巴西队第三棒启动影响到了菲利克斯,所以导致她失去重心未能完成交棒。





最终美国队申诉成功,并单独重跑预赛,以重跑成绩刷掉了原本排在第八的中国队进入决赛,并最终夺得了冠军。

时隔5年,与里约奥运近似的一幕在东京重演,尽管场面没有那么滑稽,依然令人迷惑。

user avatar

这就算要脸了,别忘了上届直接单独比赛那么好孝的名场面。

要说不要脸这种事,美国还真是日韩的祖宗,日韩不论88汉城还是今年东京,那真都是小场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东京奥运会4x400米混合接力预赛中美国队因犯规被取消资格后又恢复资格的事件,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规则背景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4x400米混合接力预赛中,美国队(由凯蒂·奥布莱恩、凯特琳·斯皮尔斯、劳伦·沃克和麦迪逊·凯尔组成)在第四棒交接时因交接棒犯规被取消资格。根据.............
  • 回答
    东京奥运会期间,确实出现了一股颇为微妙的舆论现象:一部分中国网民将自己定位为“理中客”,对那些在比赛中对日本队表现出激烈批评或负面情绪的同胞进行“反智”的标签化。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和认知差异。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为什么会在奥运这样一个本应是体育盛会、促进交流的场合,会激起如此强烈.............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看完,确实是一场充满争议,同时也引发了大量讨论的盛宴。你说文化差异,这绝对是关键。但除了文化层面,日本国内外的看法,以及背后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值得我们仔细梳理一下。开幕式“内涵”的尝试性解读(理性视角):要理解这场开幕式,我们得先摆脱对传统意义上“宏大叙事”的期待,它更像是一次反思与.............
  • 回答
    中国队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特别是金牌数超过了里约奥运会,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也反映了中国体育多年来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成果。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读这一成就的意义:一、 综合实力的体现:多个项目开花结果 传统优势项目保持强势: 乒乓球、跳水、举重、体操、羽毛球等中国队的传统优势.............
  • 回答
    2021年东京奥运会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不少争议和批评,并非仅仅是艺术观点不同就能概括的。这场奥运会背负着太多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挑战,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网上汹涌的批评浪潮。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无疑是新冠疫情的阴影。 2020年就应该举办的奥运会被推迟了一年,但疫情的阴霾并未散去.............
  • 回答
    王楠夫妇要给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女单打冠亚军各送一套房,总共需要7套房产,花费至少3500万元的消息,着实让人惊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这绝对是一笔巨额的财富展示。 3500万元是什么概念?即使在普通人的认知里,这笔钱也足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轨迹。对于奥运冠军来说,国家和社会层面都有丰厚的奖励和保障.............
  • 回答
    91岁泰斗、中国女排元老级人物袁心玥(这里假设一位91岁的泰斗,为方便叙述,姑且称之为“王老”,一位在排球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近日的一篇剖析中国女排折戟东京奥运会的文章,在排球圈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文章的观点犀利、直指痛处,而排协的深夜回应,更是将这场讨论推向了高潮。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位91岁泰斗的“.............
  • 回答
    外媒关于“国际奥委会将从中国采购疫苗,提供给东京奥运会及北京冬奥会参赛者”的消息,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消息的来源与可靠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条消息是外媒报道。具体是哪些外媒,报道了什么内容,其信源是否明确(例如是否是国际奥委会官方发言人透露).............
  • 回答
    东京奥运会男子十米跳台比赛结束后,杨健的表现无疑成为了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焦点。虽然最终未能实现金牌梦想,但他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充满看点、极具统治力的表现,特别是夺银之后的反应和态度,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赛场上的耀眼光芒,与那份遗憾的“完美”杨健在东京奥运男子十米跳台比赛中的表现堪称惊艳。他在预赛、半决.............
  • 回答
    东京奥运会(2020年举办)期间,确实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在所有项目中未能获得任何奖牌。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种复杂因素,并非简单地“凑热闹”所能概括。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小国/发展中国家的资源限制1. 经济与基础设施不足 许多国家因经济落后,缺乏现代化训练设施和专业教练团队。例如.............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确实是众说纷纭,尤其是在欧美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多样的评价光谱。与其说是一致的赞美或批评,不如说是一种基于文化视角、对疫情背景的考量以及对表演本身的解读所产生的差异化声音。普遍认同的亮点与创新:不少欧美媒体都对开幕式中融入的日本传统文化元素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从.............
  • 回答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那些“巨型恐怖人偶”和“发光人头气球”,确实让不少观众感到意外,甚至有些不适。要评价这件事,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视觉冲击力的角度说,它们无疑是成功的。 这么说并不是说它们美观,而是说它们确实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引发了讨论。你想想,在那么多精心设计的环节中,这些元素脱.............
  • 回答
    东京奥运会金牌数追不上中国,这事儿在美国可不是个小话题,尤其是在体育迷圈子里,更是引发了不少讨论和思考。你问美国人会怎么想?这想法其实挺多元的,但大致可以归结为这么几个方向,而且每个方向背后都有不少细节可以聊:1. 惊叹与认可:中国体育实力的飞跃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美国人会对中国在金牌榜上的表现.............
  • 回答
    关于国际奥委会(IOC)禁止朝鲜参加北京冬奥会一事,其原因确实是朝鲜未能参加原定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背后的原因和连锁反应是相当复杂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朝鲜原本是要参加东京奥运会的,但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对疫情在运动员和观众中传播的担忧,朝鲜政府做出了一个重.............
  • 回答
    要说东北的女生,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聊聊的话题!别看她们在外头可能给人一种“硬朗”、“豪爽”的印象,但深入了解一下,你会发现她们身上有着太多值得品味和欣赏的地方。首先,性格上,那叫一个“直”! 东北的女生,说话做事很少拐弯抹角。她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什么不满或者喜欢,也不会藏着掖着。这不代表她们没.............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作为一个东北人,我当然得好好聊聊这个事儿,还得把南方朋友们怎么看待咱东北也说道说道。这话题,我一人就能唠一宿!关于我,一个东北人的选择:留在家乡还是外出拼搏?说实话,这个问题就像问我晚饭吃锅包肉还是小鸡炖蘑菇一样纠结。咱们东北人,骨子里都有股子“实在”劲儿,也有股子“闯”.............
  • 回答
    最近东北和南方在舆论上出现了一些对立的苗头,这其实是一个挺复杂但又不算新鲜的现象。你想了解得详细一些,那咱们就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对立?这事儿不能简单归结于地域歧视,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差异的“刻板印象”加剧: 东北: 长期以来.............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这次东北人在海南和人发生口角的事儿,以及为什么有人会觉得“上升到东北人”是错的。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里面牵扯到的东西不少,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说。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咱们先还原一下大体情况)具体是哪次事件,大家心里大概都有数,通常都是因为一些生活小事,比如停车、排队、公共.............
  • 回答
    关于疫情区或受灾区遭受网络暴力这件事,我是真的觉得挺让人心寒,尤其是看到东北,特别是吉林的朋友们因为这些事受到委屈,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咱们先说这网络暴力本身吧。说白了,就是一群人躲在屏幕后面,仗着没人知道是谁,就肆无忌惮地攻击、指责、辱骂他人。这种行为,无论发生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都是不对的。.............
  • 回答
    教育部出台禁止东部高校从中西部高校“挖人才”的新政,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和值得深入探讨的政策。要理解这项政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出台的背景、核心内容、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存在的挑战。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这项政策的出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不平衡和人才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