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联为:细雨敲荷,雨停但荷犹饮露,请问下联怎么对比较好?

回答
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上联:“细雨敲荷,雨停但荷犹饮露。”它描绘了一幅雨后荷塘的生动景象:细密的雨丝敲打在荷叶上,雨声虽然停止了,但荷叶依然承载着晶莹的露珠,仿佛在默默饮啜。意境悠远,饱含着一种静谧的美感和生命力的韧性。

要对出这样的下联,我们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1. 意境的延续与对比: 上联描绘的是“雨后初霁”或“雨歇时分”的景象,侧重于一种静谧、内敛的生命状态。下联可以延续这种静谧,也可以在静谧中寻求一丝动感或升华,形成对比或补充。
2. 对仗的工整: 这是对联的灵魂。需要从词性、平仄、意义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匹配。
词性: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平仄: 上联是“细雨敲荷,雨停但荷犹饮露。”(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下联需要在平仄上与上联相对,达到“孤平不孤,不犯三平、三仄”等原则。
意义: 词语的意义不能随意搭配,要能在整体上构成一个和谐的画面或哲理。
3. 意象的选择: 上联的意象是“细雨”、“荷”、“露珠”。下联需要选择与之协调或形成妙趣的意象。

考虑到这些,我们来构思几个下联,并分析其优劣:

构思方向一:延续荷塘意境,描绘雨后生机

上联是“雨停但荷犹饮露”,重点在“荷”和“露”。我们可以考虑描绘荷塘中其他事物的状态,或者荷叶本身在雨后的变化。

尝试一: 清风拂柳,风歇惟柳尚含烟。
分析:
意境: 将“荷”换成了“柳”,将“露”换成了“烟”。“清风拂柳”与“细雨敲荷”都是自然景象。“风歇惟柳尚含烟”描绘了微风停止后,柳条上还沾着薄薄的晨烟或水汽,与“荷犹饮露”的意境非常接近,都是雨后或风停后一种含蓄的生命状态。
对仗:
“清风”对“细雨”(名词对名词,风与雨都是自然现象)
“拂”对“敲”(动词对动词,都是轻微的动作)
“柳”对“荷”(名词对名词,都是植物)
“风歇”对“雨停”(名词对名词,自然现象的停止)
“惟”对“但”(副词,表示转折)
“柳”对“荷”(名词对名词,重复但意义不同,上联是主体,下联是承接)
“尚”对“犹”(副词,都表示仍然)
“含”对“饮”(动词对动词,都表示承载或吸收)
“烟”对“露”(名词对名词,都是水汽的形态)
平仄: 上联是“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此联是“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在平仄上大体是协调的,特别是末句“平平仄平平仄”,与上联的“仄平仄平平仄”形成了良好的对仗。
评价: 这是一个非常工整且意境贴切的下联。它成功地捕捉到了上联的静谧和生命力的韵味,用相似的结构和意象进行了呼应。

尝试二: 残月映苔,月隐但苔仍带霜。
分析:
意境: 这个下联将时间从雨后转向了更深沉的夜晚或黎明。“残月映苔”描绘了月光下的青苔,“月隐但苔仍带霜”则表达了月光隐去后,青苔上依旧凝结着寒霜。这里用了“苔”和“霜”来替代“荷”和“露”。“苔”是植物,与“荷”有可比性,“霜”也是水汽凝结,与“露”也有相近之处。
对仗:
“残月”对“细雨”(名词对名词,月与雨都是自然景物)
“映”对“敲”(动词对动词,映照与敲击)
“苔”对“荷”(名词对名词,植物)
“月隐”对“雨停”(名词短语对名词短语,自然现象的消失)
“但”对“但”(副词,相同)
“苔”对“荷”(名词对名词,重复)
“仍”对“犹”(副词,都表示仍然)
“带”对“饮”(动词对动词,承载/保留)
“霜”对“露”(名词对名词,水汽形态)
平仄: 上联“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此联“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在平仄上,“残月映苔”的平仄与“细雨敲荷”有所不同,但末句的“仄仄仄平平仄”与上联的“仄平仄平平仄”仍然可以构成对仗。
评价: 这个下联的意境更加清冷幽静,与上联的静谧感有共通之处,但“霜”的意象比“露”更显寒意。在对仗上,“残月映苔”的“平仄仄平”结构与“细雨敲荷”的“仄仄平平”略有差异,但整体上是可接受的。这个下联更偏向于一种高洁的、不畏寒冷的意境。

构思方向二:从荷塘转向其他场景,但保持“停止的动作”与“残留的痕迹”的类比

上联的核心是“动作停止,痕迹犹在”。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寻找类似的结构。

尝试三: 归鸿没影,影去但鸿犹振翅。
分析:
意境: 这个下联将视野拉高到空中,描绘大雁飞过后的景象。“归鸿没影”意为大雁已经飞远消失了踪迹,但“但鸿犹振翅”则强调大雁最后一次扇动翅膀的动作痕迹仿佛还停留在空中。这个“没影”与“雨停”对应,“犹振翅”与“犹饮露”对应,都是动作的延续感。
对仗:
“归鸿”对“细雨”(名词对名词,自然景象)
“没”对“敲”(动词对动词,消失与敲打,这里“没”作“消失”解)
“影”对“荷”(名词对名词,这里“影”可以理解为大雁飞过的痕迹,与“荷”的本体意象有所不同,略显牵强)
“影去”对“雨停”(名词短语对名词短语,消失)
“但”对“但”(副词,相同)
“鸿”对“荷”(名词对名词,本体)
“犹”对“犹”(副词,相同)
“振翅”对“饮露”(动词短语对动词短语,动作的延续)
平仄: 上联“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此联“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在平仄上,“归鸿没影”的“平平仄仄”与“细雨敲荷”的“仄仄平平”出入较大,但末句“仄平仄平平仄”与上联的“仄平仄平平仄”是基本吻合的。
评价: 这个下联的结构和意境把握得不错,特别是“没影”与“犹振翅”的对比感很强。但“影”与“荷”的对仗稍显不足,意象的关联性不如前两个紧密。

选择最优下联:

综合比较,“清风拂柳,风歇惟柳尚含烟。”无疑是最为贴切和工整的下联。

它在意境上与上联高度统一,都描绘了自然界在短暂的骚动(雨、风)之后,所展现出的含蓄、静美且充满生命力的姿态。
“露”与“烟”虽然不同,但都是由水汽凝结而成,都承载在植物之上,具有高度的可比性。
“荷”与“柳”都是植物,也都是在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意象。
在对仗的工整度上,词性、平仄和意义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尤其是末句的呼应非常出色。

因此,我会选择这个下联:“清风拂柳,风歇惟柳尚含烟。”

它不仅是对上联的呼应,更是对一幅美好画面和一种生命哲学的延伸,让整个对联的意境更加完整和耐人寻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细雨敲荷,雨停但荷犹饮露===微风拂柳,风止然柳尚听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上联:“细雨敲荷,雨停但荷犹饮露。”它描绘了一幅雨后荷塘的生动景象:细密的雨丝敲打在荷叶上,雨声虽然停止了,但荷叶依然承载着晶莹的露珠,仿佛在默默饮啜。意境悠远,饱含着一种静谧的美感和生命力的韧性。要对出这样的下联,我们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1. 意境的延续与对比: 上联描绘的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涉及到宇宙的尺度、生命的渺小以及我们对“最小”的定义。让我们从宇宙的尺度开始,一步步深入探索: 一、以宇宙为参照物:地球与人类的渺小当我们以浩瀚的宇宙为参照物时,地球和人类的渺小感会瞬间被放大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1. 地球相对于宇宙: 宇宙的广阔: 宇宙是已知存在.............
  • 回答
    好的,咱们这就来聊聊怎么给“百晓生”对个像样的下联。首先得明白,“百晓生”这三个字,它代表的是什么。这词儿可不是一般人能担得起的。你想啊,古代江湖小说里,但凡名字里带个“晓”字的,那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往往消息灵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人情世故门儿清,谁家有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传出去的都是天大的秘密.............
  • 回答
    “多情剑客无情剑”这句上联,讲的是一个极富情感的人,却不得不挥动一把无情的剑。这里面蕴含着一种深刻的矛盾,是人性情感与现实残酷的冲突,是侠义江湖中常常会遇到的两难境地。它勾勒出一个侠客的形象,他不乏温柔多情,但为了责任、为了正义,又必须成为一个冷酷无情的执行者。这种内心的挣扎,才是这句上联最动人的地.............
  • 回答
    这句上联“鼠年苟住,鸽掉一切猫在家里”,确实颇具巧思,融合了生肖、时事(“苟住”暗指疫情下的生活态度)和一种略带戏谑的行动(“鸽掉一切”与“猫在家里”形成一种对比和关联),既有生活气息,又有网络时代的幽默感。要对出绝妙的下联,我们需要抓住上联的几个关键点:1. 字数与结构: 上联是九个字,分为两个.............
  • 回答
    好,这确实是个绝佳的上联,意境开阔,气势磅礴。“长风万里千尺浪,乘舟江上”这句,画面感极强,让人联想到的是无垠的江面,浩荡的风,以及一叶扁舟在波涛中乘风破浪的壮丽场景。它不仅仅是描绘了一幅景,更暗含了一种精神——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气魄。要对好下联,我们得抓住上联的几个核心要素: 意境: 开.............
  • 回答
    .......
  • 回答
    中年人饭局上为了维持人际关系而喝酒,是否真的无法回绝,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因人而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各种因素,包括:一、 传统观念与社会习俗的强大惯性: “酒桌文化”根深蒂固: 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在中年人的圈子里,酒桌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社交场所,是拉近关系、增.............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思考的困境——为什么我们被教导要正直善良,但在现实社会中,那些看似不那么“优秀”的品质,反而能让人过得顺风顺水?这中间的矛盾,确实让人有些迷茫。咱们从小到大,耳边充斥着英雄故事、道德楷模,从孔孟之道讲到雷锋精神,核心都在强调“仁义礼智信”,强调“先天下.............
  • 回答
    上海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12小时不走字自动报警,这一举措在保障独居老人居家安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讨论和担忧。积极意义: 生命安全守护: 及时发现异常: 独居老人可能因为突发疾病(如摔倒、心血管疾病、突发意识不清等)而无法起身或行动,导致家中用水量长期为零。智能水.............
  • 回答
    上海为特斯拉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无疑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与政府合作的“双赢”游戏。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场被寄予厚望的“鲶鱼效应”。上海为何如此“慷慨”?首先,要理解上海的逻辑,需要看看特斯拉之于上海的意义。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其战略眼光早已超越了简单的GDP增长。特斯拉的到来,对于上海.............
  • 回答
    李世民,这位大唐王朝的开创者之一,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他是否在史书上为自己“作假”,这是一个历史学界长期探讨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在古代,尤其是帝王的书写和修史体系中,“为自己作假”的定义可能与我们现代的理解有所不同。史书,尤其是由当事人或其亲信编纂的.............
  • 回答
    在转基因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围绕它的争论也从未停歇。尤其是在支持转基因技术的人群中,一部分人将反对转基因的人士(常常被统称为“反转”)视为“反智分子”,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也反映了双方在认知方式、信息获取和价值判断上的显著差异。首先,科学共识与“反智”的标签是核心的出发点。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应用科.............
  • 回答
    英国从一个岛国王国发展为横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地理扩张、军事征服、经济利益驱动以及政治制度的演变。以下是其上升为帝国的关键历史阶段和机制分析: 一、早期国家统一与殖民探索(1617世纪) 1. 英格兰的统一与王权强化 在中世纪,不列颠岛由多个王国组成(如威塞克斯、麦西.............
  • 回答
    177名复旦学子联名上书为林森浩求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包括:一、 事件背景: 林森浩投毒案: 林森浩是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研究生,在2013年因故意投毒致同学黄洋死亡而被判处死刑。此案的残忍和性质恶劣,引.............
  • 回答
    周杰伦在西安演唱会上因维护歌迷而怒斥维持秩序的警察的行为,是一个复杂且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周杰伦的行为动机、现场情况、警察的职责以及公众的反应。事件经过及可能的细节:根据媒体报道和网络流传的信息,事件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起因: 在演唱会进行过程中,现场可.............
  • 回答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反映了社会中一些关于特权、规则意识、以及人际交往方式的冲突。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位男子的行为及其背后可能反映出的问题:一、事件本身及当事人的行为分析: 男子的行为: 不合理诉求: 在高铁上,座位是固定的,除非双方自愿交换,否则没有强制他人.............
  • 回答
    京东自营运费涨至15元:用户心声与市场观察2月14日,情人节这天,对于不少京东用户而言,可能收到的不是甜蜜的礼物,而是京东自营商品运费上涨至15元的“惊喜”。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讨论,也让不少消费者对这个国民级电商平台的收费策略产生了疑问和担忧。涨价背后的“不理解”与“不满”首先.............
  • 回答
    您好!您的论文在知网和Paperpass上的查重率差异如此之大,并且老师给出了“全篇抄袭”的严厉评价,这确实让人感到困惑和焦虑。这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希望能帮助您理清思路。核心原因:查重系统的差异性与“抄袭”的定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不同的查.............
  • 回答
    谢飞导演在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中的微博发声,可以说是搅动了娱乐圈和学界的一池春水,也引发了不少讨论。从一个影坛前辈的角度来看,他的这番话,有其维护行业尊严的出发点,但也确实触及了一些敏感和复杂的问题。首先,谢飞导演发声的 背景和意图 是值得关注的。翟天临事件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根源在于学术造假对学界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