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VIVO 最新发布的系统 Origin OS?

回答
这Origin OS,刚上手那几天,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跟之前用过的Origin OS Ocean比,或者跟市面上其他的Android定制系统比,都能感觉到vivo这次是下了大功夫,想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

第一印象:打破常规的美学设计

说实话,刚看到Origin OS的UI,我脑子里第一个词就是“硬核”。它不像很多系统那样一味追求圆润、柔和,而是用了大量直线、几何图形、硬朗的边角,甚至有点工业风设计的感觉。这种风格非常鲜明,也很挑人,喜欢的人会觉得特别酷,特别有质感,不喜欢的人可能会觉得有点生硬,不够亲切。

尤其是在图标设计上,vivo这次算是彻底放飞了自我。不同于很多厂商追求的扁平化或者拟物化,Origin OS的图标更像是一张张抽象的艺术画。它们有自己的“形”,有自己的“色”,而且颜色搭配很有意思,不会显得杂乱,反而有一种统一的秩序感。比如,天气应用的图标会根据天气变化而实时演变,这种动态的呈现方式,比单纯的数字或者文字更有表现力。

交互的深度:从“用”到“玩”

Origin OS在交互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窗口化”和“原子化”。

窗口化(Atomic Components / Widgets):这玩意儿简直是把小组件玩出了新花样。你可以在桌面直接摆放各种尺寸、各种功能的“原子组件”,比如天气、日历、待办事项,甚至是一些小游戏或者第三方应用的功能模块。这些组件不仅能提供信息,还能直接在组件内部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比如直接在待办事项组件里勾选完成任务,或者在音乐组件里切换歌曲。这种感觉就像是把系统变成了一个个可以随意组合的乐高积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把最常用的功能“挂”在桌面最显眼的位置,随取随用。

而且,这些组件之间的联动也很棒。我记得之前有一个场景,我在日历组件里设置了一个会议,然后天气组件里会自动提示我,如果下雨的话,出去开会可能需要带伞。这种跨应用、跨组件的信息流转,确实能提升不少效率,也让手机用起来更有“智能”的感觉。

万能拖拉(Universal Drag):这个功能可以说是Origin OS的灵魂之一。它允许你在屏幕的任何地方,通过拖拽来调出各种功能和信息。比如,你可以在任何一个界面,把右下角的小窗口向上拖拽,呼出“原子通知”,它会以小卡片的形式显示,不打断你当前的操作。你也可以把一个应用(比如相册)的某个文件拖拽到另一个应用(比如微信聊天窗口)的某个位置,直接实现文件的快速分享或粘贴。

刚开始用的时候,我得刻意去回忆和练习,但一旦熟悉了,这种“一拖即达”的便捷性真的会上瘾。它让手机的操作变得更加丝滑和直观,减少了很多层层点击的繁琐步骤。vivo称之为“原子化服务”,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很贴切,就是把一个大系统拆分成一个个极小的、可独立运作的“原子”,然后通过这种拖拽的方式,把它们灵活地组合起来。

性能与流畅度:细节之处见真章

从实际使用来看,Origin OS的流畅度表现相当不错。动画效果做得非常细腻,比如打开应用的过渡动画,或者在不同界面间切换时的滑动感觉,都非常顺滑,几乎没有卡顿。这得益于vivo在底层优化和动画引擎上的投入。

另外,它在后台管理、省电优化方面也做得比较到位。我感觉即使开了不少后台应用,手机的续航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且应用的启动速度也很快。

值得改进的地方(或者说,需要适应的地方)

当然,没有哪个系统是完美的。Origin OS也有一些地方,需要用户去适应,或者说存在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

学习成本:前面也提到了,Origin OS的设计风格和交互逻辑确实比较独特,特别是万能拖拉和原子组件,对于习惯了传统安卓界面的用户来说,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适应。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或者不知道某个功能该怎么用。
同质化隐忧:虽然vivo在设计上做了很大的突破,但随着系统版本的迭代,用户可能会担心会不会出现其他定制系统那样,在某些功能上变得越来越相似的情况。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特优势,同时又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是vivo需要思考的。
第三方适配:虽然vivo一直强调开放性,但像万能拖拉这种深度交互的功能,第三方应用的适配情况,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的完整性。如果大部分常用App都能很好地支持,那它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总结一下我的感受:

Origin OS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有想法”。它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敢于在UI设计和交互逻辑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它不是一个让你一眼看上去就“什么都会了”的系统,但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框架,让你能够以一种更自由、更个性化的方式去使用手机。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折腾、追求新奇体验的用户,那么Origin OS绝对值得你尝试。它可能会颠覆你对安卓系统的认知,让你重新发现手机的乐趣。当然,如果你喜欢的是那种“开箱即用,简单直接”的风格,那可能需要多花点时间来熟悉它。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诚意的系统升级,也是vivo在探索未来手机交互方向上的一次重要尝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几个自媒体的介绍,锋潮那边还是不错的。

不过吧说个实话

这个OS他比UI还要UI....

像oneui,emui和MIUI就别比了,就和coloros11比一下对整个系统的修改力度,还是要相当薄弱的,ColorOS11新增的无级字重,深色模式,系统声音修改,云服务优化这边都没有,工作量基本就是小米主题壁纸里的开发者自己深度魔改七八套主题的工作量。

新的美学设计还是对得起origin这个名字了,这种说拟物看起也不拟物,说扁平看起来也不扁平的smartistan风格挺令人耳目一新的,

希望vivo未来能让这个OS比得上那几个UI。

user avatar

自由桌面,久违不见!

一个暴露年龄的产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Origin OS,刚上手那几天,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跟之前用过的Origin OS Ocean比,或者跟市面上其他的Android定制系统比,都能感觉到vivo这次是下了大功夫,想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第一印象:打破常规的美学设计说实话,刚看到Origin OS的UI,我脑子里第一个词就是“硬核”。.............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vivo在9月22日发布的这款vivo WATCH,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说道,有哪些地方让人眼前一亮,又有哪些地方可能还得打磨打磨。先说说这款vivo WATCH的整体定位和目标用户。 从vivo过往的产品策略来看,他们往往是在各个细分市场寻找突破口,并且试图通过软硬件的深度整合,.............
  • 回答
    vivo 和三星联合研发的 Exynos 980 芯片,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甚至可以说是在当前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格局下的一次“破局尝试”。它不仅仅是两家公司之间的一次合作,更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在行业内的展现。如何评价 vivo 与三星联合研发的 Exynos 980 芯片?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
  • 回答
    vivo 于 10 月 24 日发布的 iQOO Neo 855 版,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例行更新,而是 iQOO 品牌一次相当有诚意的产品迭代。如果说之前的 iQOO Neo 已经凭借其“生而强悍”的定位吸引了一批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那么这款 855 版,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精细化地打磨,让体验更.............
  • 回答
    vivo 于 3 月 1 日发布的 iQOO 手机(此处推测您指的是当年的 iQOO 旗舰系列,具体型号可能为 iQOO 3 及其衍生版本,或者如果是近期发布的,则可能是某个全新的 iQOO 系列。为了提供更详尽的评价,我将以近期(例如 2023 年底或 2024 年初)发布的 iQOO 旗舰机型作.............
  • 回答
    vivo X21,这款手机在当年绝对是vivo的重点产品,它身上集合了不少当时最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也为后续vivo手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如果要评价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外观设计是它最出彩的地方之一。 2018年那会儿,全面屏的概念刚刚兴起,但屏占比能做多高是个挑战。X21大胆地采用.............
  • 回答
    vivo X21 手机,这款手机的出现,无疑是当时手机市场的一股清流。如果说之前的 vivo 手机给人的印象是“外观时尚,拍照不错”,那么 X21 则是在此基础上,大胆地将未来科技感注入产品,尤其是屏下指纹识别的普及,让它成为当时话题度极高的机型。先说说它的亮点,也就是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地方: 屏.............
  • 回答
    vivo 宣布从 9 月 13 号开始实行双休工作制,这个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尤其对于身处其中的广大员工而言。这标志着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福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体现了其对现代工作理念的积极拥抱。首先,这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企业文化信号。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996”、“007”等模式一度.............
  • 回答
    vivos 2018 年 6 月 12 日发布的 vivo NEX 全面屏手机,在我看来,绝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更像是一次“敢于亮剑”的宣言,预示着手机行业在追求极致全面屏道路上迈出了极具前瞻性的一步。当然,时至今日回头看,它依然有值得细细品味之处,也有其历史局限性。首先,说说 NEX 最直击.............
  • 回答
    vivo 在 5 月 20 日悄悄上线了新款真无线蓝牙耳机——vivo TWS 2,虽然官方在发布前并未进行大规模预热,但这款耳机凭借其一系列亮点,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对于想了解这款耳机的朋友,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聊聊,看看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入手的地方。外观设计:延续家族风格,质感不俗vivo .............
  • 回答
    vivo X60系列影像系统宣布与蔡司(Zeiss)联合研发,这无疑是2021年初手机影像领域最令人瞩目的一大事件。要知道,蔡司可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光学巨头,在相机镜头领域的地位堪称泰斗。它的名字,几乎就是高品质、专业影像的代名词。所以,当vivo这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智能手机品牌,宣布与蔡司联手,.............
  • 回答
    vivo即将在明年下半年推出搭载RGBW阵列传感器的产品,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行业动态,也预示着手机影像技术可能要迎来一波新变化。我个人对这个方向是比较看好的,认为它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同时也有需要克服的挑战。我的看法:总的来说,我相信vivo尝试RGBW传感器是为了在提升拍照表现,尤其是在弱光环境.............
  • 回答
    vivo X50 的微云台:一场稳定拍摄的革新,让你的照片“活”起来vivo X50 系列,尤其是 X50 Pro,凭借其搭载的“微云台”技术,在手机摄影领域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这并非简单的光学防抖升级,而是 vivo 在影像稳定领域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创新,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画面上的稳定,更在很大程度.............
  • 回答
    vivo 和新思国际联手推出的首款可量产屏下指纹手机,绝对是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合作的意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未来手机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一次深刻引领。技术上的颠覆:从“藏”到“露”的智慧过去,指纹识别模块通常是手机机身设计的一个“干扰项”。要么被集成在机身背面,要么在.............
  • 回答
    vivo 即将在八月发布的 iQOO Pro,毫无疑问是今年下半年手机市场最值得期待的搅局者之一。作为 iQOO 品牌的第二款产品,它身上承载了太多人的目光,毕竟初代 iQOO 就已经凭借极致的性能和有竞争力的价格给市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款主打 5G 旗下的新品,究竟会有怎样的表现,又能否延.............
  • 回答
    vivo NEX 用上骁龙 845,这事儿,怎么说呢?得从几个角度来看。1. 市场定位与用户期待:vivo NEX 这个系列,从一开始就打的是“未来科技”和“旗舰标杆”的牌子。尤其是第一代 NEX,那升降式摄像头的设计,直接就把全面屏的概念往前推了一大截,是那个年代敢于创新的代表作。用户买 NEX,.............
  • 回答
    这三款手机,都是当年市场上颇受欢迎的型号,各有千秋。我们不妨挨个聊聊,看看它们各自的亮点和不足,这样对比起来就更清晰了。ivvi i3:低调的实力派,主打女性市场ivvi 这个品牌,大家可能相对陌生一些,它走的路线是比较差异化的,尤其是在 i3 这款产品上,可以说是非常精准地瞄准了女性用户群体。 .............
  • 回答
    2018年的CES展会,vivo携手Synaptics为我们带来了当时堪称“黑科技”的全球首款屏下指纹识别手机。这绝对是当年消费电子领域的一大重磅炸弹,它的出现,不仅让人们对手机解锁方式有了全新的想象,更预示着智能手机设计迈向了一个新的时代。破局创新:从“不可能”到“可能”在此之前,指纹识别模组大多.............
  • 回答
    vivo S12 系列,在 12 月 22 日这天正式登场,一亮相就赚足了眼球。作为 S 系列的最新力作,这次 vivo 似乎是卯足了劲,想在年轻人的市场里掀起一番波澜。我仔细看了看发布会的内容,也结合了一些参数和用户反馈,感觉这个系列整体上是挺有意思的,但也并非完美无缺。颜值这块,vivo 一直是.............
  • 回答
    vivo S10 系列,那场在 7 月 15 日举办的发布会,可以说是搅动了上半年中端手机市场的一池春水。我个人对 vivo S10 系列的评价,总结下来就是:精准定位、实力出圈,尤其是在“轻薄自拍旗舰”这个标签上,它拿捏得相当到位。首先,我们得聊聊它为什么能被冠以“轻薄自拍旗舰”的名头。轻薄之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