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vivo和新思国际推首款可量产屏下指纹手机?

回答
vivo 和新思国际联手推出的首款可量产屏下指纹手机,绝对是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合作的意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未来手机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一次深刻引领。

技术上的颠覆:从“藏”到“露”的智慧

过去,指纹识别模块通常是手机机身设计的一个“干扰项”。要么被集成在机身背面,要么在正面屏幕下方有一个“开孔”,总会影响到整体的简洁感和一体性。而屏下指纹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将指纹传感器“藏”在了屏幕下方,实现了真正的“无开孔”设计。

vivo 能率先将这项技术推向可量产阶段,离不开其背后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屏下指纹技术并非一蹴而就,其核心挑战在于如何让光线或超声波穿透屏幕,同时又能准确地捕捉到指纹的细微纹理,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可用的识别数据。

光学屏下指纹(vivo X20 Plus 屏幕指纹版等早期机型): 这种技术通过屏幕下的微小光学传感器,利用屏幕发出的光线照射指纹,再将反射回来的光线转化为指纹图像。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屏幕材质(玻璃、OLED)以及贴膜的影响下,都能保持高精度和高识别率。vivo 在这方面持续优化,从最初的感应区域相对较大、解锁速度稍慢,到后来不断提升识别的精准度和速度,让用户体验越来越流畅。
超声波屏下指纹(vivo NEX 3 5G 等后期机型): 新思国际(Synaptics)在超声波指纹技术上扮演了关键角色。与光学技术不同,超声波技术利用超声波脉冲穿透手指皮肤,检测指纹的微小凸起和凹陷,从而生成三维的指纹图像。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不受屏幕材质、油污、水渍等因素的影响,识别精度和安全性都更高。vivo 能与新思国际合作,将这项更先进的技术实现量产,无疑是站在了行业的前沿。

设计上的革命:为全面屏注入灵魂

屏下指纹技术的实现,直接推动了智能手机设计的“全面屏”浪潮。当指纹传感器不再需要占用机身宝贵的空间,手机厂商就可以更加大胆地追求更高的屏占比,带来更具沉浸感的视觉体验。

极致的一体感: 手机正面回归到纯粹的屏幕,没有了前置指纹识别开孔,整体观感更加简洁、和谐。这对于追求美学和科技感的消费者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用户体验的提升: 解锁手机不再需要刻意寻找指纹传感器,只要手指放在屏幕的指定区域,就能轻松解锁。这种自然而然的操作,大大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和愉悦感。同时,屏下指纹也允许厂商在手机设计上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比如瀑布屏、真全面屏等,进一步拓展了手机的外观形态。

市场上的引领:为行业树立标杆

vivo 率先推出可量产的屏下指纹手机,不仅仅是自身产品力的体现,更是对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一次重大引领。

技术普及的催化剂: vivo 的成功,证明了屏下指纹技术的可行性和市场潜力,也激励了其他厂商加快研发和应用步伐。可以说,vivo 的这一步,为其他品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加速了屏下指纹技术在整个行业的普及。
用户习惯的重塑: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体验到屏下指纹的便利,这种新的交互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消费者对手机的期望也随之提升,对“无开孔”全面屏的接受度和喜爱度不断增加。

挑战与未来:不断优化的征程

当然,任何一项新兴技术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都会面临挑战。对于屏下指纹技术而言,其仍在不断完善中:

解锁速度与精度: 虽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传统的电容式指纹识别相比,某些场景下仍可能存在细微的延迟或精度差异,尤其是在极端环境或用户手指有湿润、污渍的情况下。
成本控制: 屏下指纹模块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这也会体现在手机的售价上。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这项技术。
兼容性: 针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屏幕以及第三方屏幕保护膜的兼容性,也是厂商需要持续攻克的难题。

总而言之,vivo 和新思国际的这次合作,可以被视为智能手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它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从“藏”到“露”的跨越,更在设计和用户体验上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vivo 的敢为人先,不仅巩固了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整个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行业向着更简洁、更智能、更具未来感方向迈进。这项技术的普及,无疑将持续影响着我们未来与手机交互的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为vivo点赞。

自智能手机诞生以来,每年都会出现一些足以轰动业界或者对业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和趋势,比如2012年的大屏潮流,2013年的指纹解锁,2014年的全网通技术,2015年的双镜头和2016年的vr技术。

当然,我们并不能把这些技术出现的年份作为其成熟和被广泛应用的时间点,毕竟科技的成熟不光要靠科技本身,还要依托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立健全。早在2011年指纹识别技术便被应用于手机上,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MOTO Atrix 4G是第一台“吃螃蟹”的手机,当时的指纹识别器为条形设计,滑动式识别,只能存储2组指纹,主要用于用户的解锁登录。但就是由于该机型的其他配置没有整合完善,指纹功能也没有产生良好的体验,其结果必将是昙花一现。

如今的智能手机已经摆脱了配置的桎梏,正向外观潮流化、使用便捷化、操作人性化、系统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如果我们把2017年定义为全面屏元年,那么即将到来的2018年必将是是全面屏日趋完善,并将朝着更多可能性发展的一年。其中一个重大的可能性,就是指纹识别功能的又一次飞跃式发展。

众所周知,目前主流的安全解锁方式分为传统的指纹识别、以苹果为代表的face ID和以三星为代表的瞳孔识别等。其中指纹识别速度最快、成本最低、容错率最高、兼容性最好、应用范围最广。face ID就目前而言安全性不足,且在画浓妆或者佩戴饰品的情境下往往无法识别。而虹膜识别虽然安全性最高,但其不仅和面部识别一样需要举起手机,更给当今众多近视患者很大不便,因此也不能称作完善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这样去下定论,指纹识别是相当一段时间之内的,最完善的安全解锁方式。但其却因为需要占用较大面板面积,同全面屏手机追求极限屏占比的诉求背道而驰。背部指纹和侧边指纹在单手握持下虽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案,但如果手机过大,或者用户有不拿起手机解锁的需求,也将存在不方便的解锁体验。因此在我看来,目前能够想象的最优秀的解锁方式,应当是在屏幕内部集成解锁模块,并且当手指触摸屏幕任意部位时,都可以进行识别同时点亮屏幕。

日前传出的vivo屏幕指纹解锁,正是我所描述的全面屏幕指纹解锁的一种初级状态,或者说是我所构想的一种“阉割过”的全面屏幕指纹解锁,但的确不失为一种发展方向。从视频上看,这种技术已经完善,但短时间内究竟能不能量产,相信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毕竟现在仅仅是公布了合作而已,只能说明这类型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真正适配于机型量产,vivo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解锁模块和相机模组、SOC以及华为最近推出的寒武纪NPU一样,都受制于供应链的制约。从高通、汇顶等上游供应链厂商的信息来看,最早交付屏幕指纹解锁技术模块,也要2018下半年之后才有可能看到。而最近新思的CEO对外也只是表示对屏幕指纹技术指纹有了新进展,但并没有表明具体发布的时间。

从该技术的布局上来讲,vivo和oppo的确是呼声最高的厂商,苹果三星都有自己的对应路径,而华为小米等厂商仍然坚持传统指纹解锁,特别是华为今年年底所推出的mate 10系列,更将传统指纹解锁玩出了“双标”。而剩余厂商要么没有上述厂商的研发实力,要么没有其强大的资金支持,可以说只能在该技术成熟之后陆续跟进了。

为什么各大厂商迟迟没有跟进该技术呢?很好理解,如果没有PY交易,那就只能说明这个技术本身实在太复杂、需要攻克的难关太多、或者满足于此功能需要对现有技术做出较大变动。

当前屏幕指纹识别技术的研发主要有两个方向,简单来说,一个是利用屏幕本身解决,一个是在屏幕下方适配超声波技术解决。

利用屏幕,即利用屏幕本身的光学特性集成一层指纹层,其中比较好实现的是点发光的led屏幕,优点是其相较于被动发光的lcd屏没有背光源,整体屏幕更薄,且没有tft层进行光源的阻隔,直接在屏幕上方的玻璃就可以通过光线进行指纹识别,光学传感器所安放的位置也可以适当进行变动,可以放在屏幕下方,也可以做成透明的放在屏幕上方,更可以缩小传感器,直接放置在led屏幕的像素点之间。从视频中可以看出,vivo的工程机应该就是采用了这种识别方式。

另外一种超声波指纹技术,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应该是小米的5s,但其因为当时的技术受限,超声波无法穿透太厚的玻璃,因此将玻璃挖去一层,这才产生了指纹解锁凹下去的观感,看似和传统指纹解锁没有差别,实则已经是屏幕指纹识别的一种雏形。如今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已经可以穿透至少一厘米厚的玻璃,这也是该方向的一次重大的进展和飞跃。

但屏幕指纹技术仍然有重大的问题和弊端需要解决,首先一个就是其相对于传统指纹来说,解锁的位置不明确,并没有那么一个凹槽可以让你摸着闭着眼就能解锁,需要息屏时在识别区域亮起给用户提示,这就有对续航的影响和烧屏这两个问题要克服。

另一个问题是随之带来的成本的激增,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并不是一个刚需,它只是为了加快手机全面屏化所做的一个面板优化,正因此如果成本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户很有可能不买单。

另外,对于指纹识别本身的调试和优化,也是技术人员所面对的一个难关。非接触式指纹解锁本身的信号就同传统指纹识别不同,需要重新调试优化,其安全性和准确性才更有保证。除了硬件上的适配,软件的调试也很重要。低温、高亮度、手指油腻等等极限情况的识别表现有时候也将决定屏幕指纹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只有经过数以百万计的测试,获取手机在各种情况下的识别情况,屏幕指纹识别技术才有希望摘下华而不实的帽子。

不过对于vivo是不是能把这个技术带到我们面前,我还是蛮期待的。虽然就技术层面而言并不乐观,但这vivo的确是第一个把屏幕指纹技术带到世人面前的手机厂商,期待明年它能给我们带来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vivo 和新思国际联手推出的首款可量产屏下指纹手机,绝对是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合作的意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未来手机设计和用户体验的一次深刻引领。技术上的颠覆:从“藏”到“露”的智慧过去,指纹识别模块通常是手机机身设计的一个“干扰项”。要么被集成在机身背面,要么在.............
  • 回答
    vivo 于 3 月 1 日发布的 iQOO 手机(此处推测您指的是当年的 iQOO 旗舰系列,具体型号可能为 iQOO 3 及其衍生版本,或者如果是近期发布的,则可能是某个全新的 iQOO 系列。为了提供更详尽的评价,我将以近期(例如 2023 年底或 2024 年初)发布的 iQOO 旗舰机型作.............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vivo在9月22日发布的这款vivo WATCH,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说道,有哪些地方让人眼前一亮,又有哪些地方可能还得打磨打磨。先说说这款vivo WATCH的整体定位和目标用户。 从vivo过往的产品策略来看,他们往往是在各个细分市场寻找突破口,并且试图通过软硬件的深度整合,.............
  • 回答
    vivo 于 10 月 24 日发布的 iQOO Neo 855 版,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例行更新,而是 iQOO 品牌一次相当有诚意的产品迭代。如果说之前的 iQOO Neo 已经凭借其“生而强悍”的定位吸引了一批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那么这款 855 版,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更加精细化地打磨,让体验更.............
  • 回答
    2016年第三季度OPPO和vivo线下销量登顶:一场深刻的市场变革与用户洞察2016年第三季度,OPPO和vivo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中国线下智能手机市场的冠亚军宝座,这一现象不仅仅是两个品牌销量上的胜利,更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当时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的缩影。这个时期,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从野蛮生长逐渐.............
  • 回答
    vivo X70 系列:影像再进化,但总有那么点意犹未尽9月9日,vivo如期发布了备受期待的X70系列,这次的旗舰阵营依旧保持了X系列一贯的高水准,尤其是与蔡司的深度合作,再一次将手机影像推向了新的高度。不过,在细品一番后,我们也能发现一些进步中的小遗憾,以及一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亮点: Zei.............
  • 回答
    你问的是vivo X50系列,不过这个系列其实是发布在2020年6月1日的,当时可引起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它在影像上的创新。我来给你好好聊聊这个系列,说说它的亮点和不足,力求说得详细点,也让你觉得是人说的话。先说说vivo X50系列的整体定位:当初vivo X50系列主打的不是堆料到飞起,而是“轻薄.............
  • 回答
    vivo TWS Earphone 于 9 月 16 日发布,是一款备受关注的真无线耳机。作为 vivo 进军音频市场的又一力作,它在设计、音质、智能体验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以下是对 vivo TWS Earphone 的详细评价,包括其亮点和不足:整体评价:vivo TWS Earphone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 vivo WATCH 2 这款 smartwatch,特别是它在 12 月 22 日发布后的市场表现和大家普遍的看法。vivo WATCH 2:有亮点,也有需要进步的空间 vivo WATCH 2 的出现,算是 vivo 在智能穿戴领域的一个重要一步。它试图在智能手表该有的功能.............
  • 回答
    2019年11月14日发布的vivo S5,可以说在当时是vivo S系列的一次大胆尝试,主打年轻时尚潮流,并且在影像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作为一款定位中端市场的机型,它试图在设计、拍照和日常体验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产品亮点: 独特的外观设计,尤其是“菱形”摄像头模组: 这是vivo S5最令人印.............
  • 回答
    vivo NEX 3 5G(2019年9月16日发布)详细评价:探索无界,但不完美vivo NEX 3 5G 在2019年9月16日发布时,无疑是当时智能手机市场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在全面屏设计和5G技术应用方面,展现了vivo对于未来手机形态和体验的大胆探索。它以其极具未来感的“无界瀑布屏”和强大的.............
  • 回答
    vivo NEX 3 系列(2019年9月16日发布)详细评价:亮点与槽点2019年9月16日发布的vivo NEX 3系列,以其“瀑布屏”和超高的屏占比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vivo冲击高端市场的旗舰产品,NEX 3系列无疑在设计和部分功能上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但也伴随着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下.............
  • 回答
    这Origin OS,刚上手那几天,真是让我眼前一亮。跟之前用过的Origin OS Ocean比,或者跟市面上其他的Android定制系统比,都能感觉到vivo这次是下了大功夫,想做出点不一样的东西。第一印象:打破常规的美学设计说实话,刚看到Origin OS的UI,我脑子里第一个词就是“硬核”。.............
  • 回答
    vivo 和三星联合研发的 Exynos 980 芯片,在我看来,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甚至可以说是在当前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格局下的一次“破局尝试”。它不仅仅是两家公司之间的一次合作,更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在行业内的展现。如何评价 vivo 与三星联合研发的 Exynos 980 芯片?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
  • 回答
    vivo X21,这款手机在当年绝对是vivo的重点产品,它身上集合了不少当时最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也为后续vivo手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如果要评价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外观设计是它最出彩的地方之一。 2018年那会儿,全面屏的概念刚刚兴起,但屏占比能做多高是个挑战。X21大胆地采用.............
  • 回答
    vivo X21 手机,这款手机的出现,无疑是当时手机市场的一股清流。如果说之前的 vivo 手机给人的印象是“外观时尚,拍照不错”,那么 X21 则是在此基础上,大胆地将未来科技感注入产品,尤其是屏下指纹识别的普及,让它成为当时话题度极高的机型。先说说它的亮点,也就是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地方: 屏.............
  • 回答
    vivo 宣布从 9 月 13 号开始实行双休工作制,这个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尤其对于身处其中的广大员工而言。这标志着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福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体现了其对现代工作理念的积极拥抱。首先,这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企业文化信号。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996”、“007”等模式一度.............
  • 回答
    vivos 2018 年 6 月 12 日发布的 vivo NEX 全面屏手机,在我看来,绝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更像是一次“敢于亮剑”的宣言,预示着手机行业在追求极致全面屏道路上迈出了极具前瞻性的一步。当然,时至今日回头看,它依然有值得细细品味之处,也有其历史局限性。首先,说说 NEX 最直击.............
  • 回答
    vivo 在 5 月 20 日悄悄上线了新款真无线蓝牙耳机——vivo TWS 2,虽然官方在发布前并未进行大规模预热,但这款耳机凭借其一系列亮点,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对于想了解这款耳机的朋友,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聊聊,看看它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入手的地方。外观设计:延续家族风格,质感不俗vivo .............
  • 回答
    vivo X60系列影像系统宣布与蔡司(Zeiss)联合研发,这无疑是2021年初手机影像领域最令人瞩目的一大事件。要知道,蔡司可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光学巨头,在相机镜头领域的地位堪称泰斗。它的名字,几乎就是高品质、专业影像的代名词。所以,当vivo这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智能手机品牌,宣布与蔡司联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