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7年iphone诞生。
苹果用了四年,iphone4,把它做成了业内一线;
再花了四年,iphone6,把它做到了业界独一档。
这是2015年。这一年,国产手机业界,还笼罩在华强北山寨时代的余晖中,名人纷纷下海做手机,只要是个人、手里有钱能买到元件,就能入场。
仅仅是三年后。
全球拍照最好的手机,没有之一,是中国品牌;
在业界共识的全面屏竞赛中跑在最前列的手机,没有之一,也是中国品牌。
作为一个后进生,这样的成绩,真的是可以骄傲一下下的。
2
有人觉得,国产手机有什么进步吗,无非就是堆料。
三摄是堆料,升降相机是堆料,全面屏是堆料,屏下指纹是堆料。什么中国手机厂商,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
但是呢,怎么说来,苹果也是堆料啊。
摄像头是三星的,实现无下巴的COP封装技术是三星的(只有用三星的柔性屏才能实现),3D结构光是微软kinect玩剩下的,苹果收购给kinect提供3d结构光技术的公司已经是2013年的事儿了。
智者借力而行,从来如此。不丢人。
而且能把料堆在一起也是能耐。就好像苹果花了四年时间只为了把“3D结构光堆在手机上”一样,”堆三摄“”堆全面屏“都是听起来简单。
你行你上。可你就是上不去。
3
说说nex这个手机吧。
关于这个不够彻底的下巴。我认为按照apex展现出的vivo的技术力,去掉下巴是技术上完全ok的,但成本应该是个问题。
目前市面去掉下巴的手机只有iphonex一家,售价达到了8000元往上,三星提供的柔性屏COP封装成本应该占到不小的比例。
事实上,三星自家的S8就已经用上了COP封装,理论上S8是可以实现无下巴的,没实现的原因,一是因为三星还没想好去掉额头的方式,有额头没下巴很丑;二则是成本因素,毕竟S系列已经售价不菲,再拉高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
所以我大胆猜测,如果vivo敢把nex叫价到7000以上,是能够实现所谓完美全面屏的——
但目前4600元8+128的方案,无疑更为务实。
另外,vivo——准确说是蓝绿厂——真的是很懂,如何把料堆到消费者感知度最高的地方。这是他们的独门绝活。
nex配备了耳机孔;延续了手机hifi;配备了MIX2s同款感光元件——“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双摄摄像头”柜姐可以毫不心虚地这样吹;配备了3900mah的大电池,如果你买的是骁龙710的低配版,加上A屏加持我担心续航要起飞。
但它没有配备NFC,没有配备无线充电,同时机身重量达到200g——我认为这就是它不配备nfc和无线充电模块的原因
但说实话,NFC可以通过手环解决,无线充电目前来看噱头远大于实用。
vivo割舍这些功能以换来可接受重量下最大的电池,以及最实惠的价格,拿捏可以说是寸土寸金。
这部手机完全有资格站在国产手机5000元价位的位置,和华为p20pro一起:
“世界上唯一全面屏手机;世界上拍照最好的手机”
4
对未来手机技术的前瞻,由此分出了两大阵营。
其一是苹果,3D结构光技术用来解锁,也因此锁定了手机的“刘海”部件。因为结构光摄像头用于解锁需要随时待机,不可能模仿nex也做成升降式——也就是说,只要苹果不放弃3D结构光,就永远离不开额头和刘海(除非有屏下摄像头这样的黑科技,这支科技树目前还看不到)。
其二是nex引领的、在全面屏上下足功夫,利用屏下指纹解锁。同样的,我们也不太可能看到全面屏上3D结构光的那一天。
事实上,在人类对手机的想象里,“全面屏”是最初、最常见的想象;“手机必须有3D结构光技术”则是苹果最早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没人觉得手机装上kinect能有什么卵用。
两条注定不相交的科技树,究竟谁会是“真香”的那一个?是人类想象直觉的胜利,还是苹果又一次创造了需求?
我很期待看这场结局。
/*没想到一顿吐槽竟然这么多人点赞*/
当年在金山因为不懂营销把WPS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今天小米因为不懂营销把mix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小米的故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没有前瞻性的营销和产品设计都是走不远的,在正确的时间发布正确的产品 很 重 要 !!!
去年mix系列一出来,全世界都被惊艳了,一时间小米风头无两,那时候的小米妥妥一个行业颠覆者形象,大家都以为小米要逆天了,要反超华为ov甚至反超iPhone了。然而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小米造出全面屏设计的噱头,成为华为ov利润的最重要增长点之一,先是ov率先搞出上下窄边框的18:9伪全面屏设计,打了行业一个错手不及,大量蚕食小米制造出来的市场。小米反应显然慢一拍,等华为ov都搞了,才姗姗来迟搞了个红米note5来应对。红米note5的低配置的限制显然市场覆盖面太窄,面对1500到2000多左右价位的市场是完全覆盖不了的。于是,小米接着搞了个小米6x,等小米搞出小米6x,市场已经对上下窄边框的18:9全面屏不感冒了,行业热点已经变成刘海屏。小米6x虽然配置不差但面对刘海屏多少有点给人一种“过时”设计的味道,小米自己也明白小米6x的局限。于是,小米利用成立8周年的契机跟风搞了个刘海屏的小米8和小米8se。配置肯定没得说,把刚出个把月的小米6x都搞凉了。作为米粉,从mix横空出世时的期待,到看到这两件产品时,说实话,确实有些失望,但看一下超高的性价比,聊以自慰,还是接受了,或许全面屏是真的很难做吧,直至昨天看到vivo nex,vivo nex把我想象中的mix 3该有的样子给呈现出来。一个微型步进电机,一个曲柄连杆将圆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轻而易举,云淡风轻地把问题给解决……
小米没有最快速度把mix的设计落实到中低端机上,大半年时间竟然没有出一款mix的跑量型产品,也没有在全面屏的探索上更追求极致,而是将时间花在山寨iPhoneX上,这是问题的关键。在8周年奋斗之际,小米竟然把时间和研发浪费在跟风造上下窄边框(小米6x)还有研究和山寨“iPhone x”的刘海上。你可以说刚出来的时候产业链跟不上,但大半年过去了产业链还跟不上吗?半年时间从一个领跑者变成一个追随者,一副好牌打得稀烂,创业8年,自身的核心产品还要靠性价比和模仿抄袭来打市场。好不容易出了mix,竟然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半路跑去山寨iPhoneX,还跑慢了。大哥,那些18:9上下窄边框、还有刘海屏设计他们本质上都是在蹭你造出的全面屏的这个概念的热度,是你的mix系列手机把全面屏这个概念给带火的,我们米粉都把你当作行业的颠覆者,你怎么能反过来抄袭他们的设计呢?
说回现实,vivo nex的出现,全面屏的代表变成vivo nex,mix的设计稍显落伍,市面也缺乏类似的竞品(本文写于OPPO find x发布之前),而且vivo有生产线,消费者不需要抢购,vivo可以无压力收割一波(现在要加上OPPO find x),低配的vivo nex即使上骁龙710都敢大摇大摆卖三千多块(了解工业设计的都知道那个步进电机和曲柄连杆到底值多少钱)。小米这边,刘海屏的小米8和小米8se甚至是小米6x都是刚出的,肯定需要出货量来回收成本,最近三个月内这4000块以内的价位小米大概率不能发布什么颠覆性的机型了,等到九月十月秋季发布会,那时候估计已经很多款vivo nex这样类型的手机,苹果的秋季发布会也会出什么引领潮流的机型。小米如果等到那时候再发布新机型,比得过还好,比不过大概率只能跟着别人后面吃土了,小米的当务之急是赶紧出个全面屏手机应急,刚好小米note4这个型号空出来,设计要能跟vivo nex和OPPO find x刚一波,配置做得比vivo nex的好,价位定在4000左右,这个价位对比华为p20还是值,既可以避免跟mix和米8的竞争,让米8继续跑量,同时也算是一种补救吧
作为米粉,恨铁不成钢啊
/*没想到小米8创造纪录地在18天内就销量破百万了……大概是因为这款产品性价比确实做到了无与伦比吧,消费者不是傻逼,vivo NEX用个骁龙710就敢卖三千,真当消费者傻啊*/
26号手机到手,用了三四天之后,感觉各方面都很完善,但是还是有几个小缺点:
1、第三方应用调用主摄像头的时候,大概会有半秒的延迟,比如扫码的时候,无论是微信、支付宝,还是共享单车,都有延迟;
2、屏下的体验不如传统指纹按键,首先是解锁速度明显慢于我的小米一加;其次,解锁的条件有点苛刻,手潮一点、角度歪一点都无法顺利解锁;
3、息屏解锁的逻辑很有意思。nex全息屏状态下,是不能解锁的;官方宣称的息屏解锁,是指手机或桌面受到轻微震荡后,屏幕解锁区域会亮起,此时可以解锁。比一加的纯息屏解锁差点意思;
4、有点重;
5、Jovi生活助理不够完善,我的快件信息显示不完全。
====================================================
看到这款手机的时候,这种感觉就好比:
不到一岁的时候人生第一次吃到橙子;
两岁的时候摸到了电动小火车;
6岁的时候用双手遥控飞机上天;
18岁的时候有了生平第一个手机;
21岁的时候遇见了小米1;
26岁的时候用大疆的视角观察身边的世界……
现在是nex……
无刘海、屏下指纹、电子与机械的融合,这一切都把我撩的不要不要的……
至于性能、续航、屏幕素质、成像效果,一边去,我tm氪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