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炮弹飞出去会上下摆动?

回答
你说的炮弹“上下摆动”的现象,其实是炮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力学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复杂运动。把它想象成你在投掷一个小石子,它不会笔直地飞出去,而是会划出一道弧线,并且在空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干扰而晃动一下。炮弹这个过程要复杂得多,但原理有些是相通的。

最主要的让炮弹飞出去会“上下摆动”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1. 发射时的初速和角度不完美:

初始速度的细微偏差: 炮弹发射出去的速度并不是一个绝对恒定的值。即使是同一批次、同一门炮,每次发射的装药量、火药燃烧的均匀程度、炮膛内的摩擦力等等,都会存在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炮弹的初速在设计值的基础上有一点点偏差。如果初速略大,炮弹会飞得更高更远一些;如果略小,则反之。这种不精确会直接影响炮弹的飞行轨迹。
仰角和方位角的偏差: 火炮在瞄准时,炮管的仰角(控制炮弹的射程和高度)和方位角(控制炮弹的落点方向)也并非绝对精确。微小的仰角误差,比如瞄准了30度,但实际倾斜了30度零点零几度,就会导致炮弹在垂直方向上的飞行轨迹出现显著变化。同样,方位角的微小误差会影响水平方向的偏离,但间接来说,如果火炮本身就带有轻微的横向晃动,也可能在垂直方向上引入一些微小的运动。
炮身震动: 火药爆炸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个冲击力作用在炮身上,会引起炮身本身的震动和形变。虽然火炮的设计会尽量减小这种影响,但这种震动在炮弹离开炮口的一瞬间,会给炮弹一个额外的、不均匀的推力,影响其初始状态,从而导致飞行中的摆动。

2. 空气动力学效应:

这是影响炮弹飞行姿态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且非常关键。

弹道稳定(膛线的作用): 为了让炮弹在飞行中保持稳定,现代火炮都会在炮膛内刻有膛线。炮弹在离开炮膛时,膛线会赋予它一个高速旋转的运动。就像陀螺一样,这个旋转会产生一个“角动量”,使得炮弹在受到外界扰动时,倾向于保持其飞行轴线方向。理论上,如果一切都完美,这个旋转应该让炮弹笔直地飞出去。
马格努斯效应(Magnus Effect): 这是导致炮弹“摆动”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直接原因。当一个旋转的物体(如炮弹)在空气中运动时,如果它的旋转轴线与飞行方向不完全垂直,或者旋转速度与空气流速存在相对差异,就会产生一个垂直于旋转轴和飞行方向的侧向力。
想象一下,如果炮弹在离开炮口时,它的旋转并不是完美的,或者在飞行过程中因为某些原因(如炮管不平整、空气密度不均)导致旋转轴线出现微小的倾斜,那么马格努斯效应就会出现。
如果炮弹的旋转稍微有些“歪”,一侧的旋转速度会与空气相对速度叠加,导致该侧空气压力降低,另一侧则相反。这个压力差就会产生一个力,迫使炮弹偏离直线飞行。
“上下摆动”的形成: 如果这个引起马格努斯效应的倾斜角度是周期性地在某个方向上变化,或者炮弹本身的旋转轴线存在一个小的、周期性的“摆动”,那么马格努斯效应就会周期性地将炮弹向上或向下推,从而形成上下摆动。
阻力不均匀: 炮弹在空气中飞行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空气的密度、温度、湿度并非处处均匀。如果炮弹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空气密度突然变大或变小的地方,或者有阵风,这些都会导致空气阻力在不同时刻产生变化。当阻力分布不均匀时,也会对炮弹产生不平衡的力,使其产生偏航或俯仰,进而可能引起摆动。
“抛摆”(Pitch and Yaw): 炮弹在飞行中受到各种微小扰动,可能会导致其绕横轴(俯仰)或竖轴(偏航)发生转动。如果这些转动没有被旋转稳定住,或者旋转本身也不是绝对完美的,那么空气动力就会放大这些转动,产生持续的摆动。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不完全平衡的风筝在空中会怎么样晃动。

3. 炮弹自身的制造精度:

重心偏移: 炮弹的重心并非总是位于其几何中心。如果炮弹在制造过程中,装药不均匀、弹体材料密度不一致、或者引信安装有细微偏差,都可能导致其重心偏离几何中心。
弹体不对称: 即使重心大致在中心,如果弹体本身的形状也不是绝对对称,或者表面有微小的凹凸不平,在高速飞行时也会受到不均匀的空气动力作用,产生不平衡的力,导致其飞行轨迹不稳定。

4. 环境因素:

风: 前面提到过风的影响。迎面风、侧风、以及在不同高度风速和方向的变化,都会对炮弹产生作用力,迫使它偏离预定弹道。如果风速或者风向在炮弹飞行过程中发生变化,这种力的变化也会导致炮弹在不同方向上进行调整,表现为摆动。
大气密度和温度变化: 大气密度和温度会影响空气的粘滞性和对炮弹的阻力。不均匀的大气层会导致炮弹在不同高度感受到的阻力不同,这也会影响其飞行姿态。

总结一下,炮弹的“上下摆动”是一个多因素叠加的结果:

1. 初始条件的不完美: 发射速度、角度的微小偏差是根本原因。
2. 空气动力学效应是放大器: 马格努斯效应、不均匀阻力等会放大这些初始偏差,使其表现为飞行中的摆动。炮弹的旋转虽然是为了稳定,但如果旋转不完美或受到扰动,反而会与空气产生不均衡的力。
3. 炮弹自身制造缺陷是诱因: 重心偏移、不对称会使炮弹更容易受到空气动力的影响而产生不稳定。
4. 环境因素是外部扰动: 风等外部力量会进一步加剧不稳定性。

所以,你看,一个看似简单的“上下摆动”,背后是物理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学和精密制造等多方面的复杂作用在起作用。炮弹的设计者们会通过精心计算弹道、优化弹体外形、增加旋转稳定性等方式来尽量减小这些不良效应,让炮弹飞得更准。但要做到绝对笔直地飞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微小的摆动,在远距离弹道上累积起来,就会导致弹着点产生偏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由於彈炮匹配間隙的原因,弹丸出炮口前在膛内并不是只有想象的一个自旋和轴向运动两个自由度运动。

视频中弹丸出膛后的六自由度运动被称为弹丸飞行起始扰动,是弹丸膛内六自由度运动的结果同时也是外弹道的起始条件,根据弹丸飞行稳定性理论,其中诸多参数在飞行中都是逐步收敛的,飞行一段距离后可以一个达到动态稳定状态,并最终影响着靶密集度,如果把身管看作柔性体,其实炮口扰动也是要考虑的。

对于坦克炮等在弹丸飞行上升段着靶直射武器来说,弹丸起始扰动相比炮口扰动来说对着靶密集度的影响要更大;但对于靠下降段着靶的曲射武器譬如榴弹炮来说,炮口起始扰动对地面密集度的影响权重要大于弹丸起始扰动。

不过按照视频里谢馒头夸张的弹丸出膛姿态,这个炮的弹道寿命基本已经到头了。

而且,像M4A3E8谢馒头这种冲击式炮口制退器比М1939苏85mm高炮为代表的反作用式炮口制退器更容易发生弹丸出炮口时的撞弹现象,制退器形状会影响炮口扰动,但炮口扰动大的一般是效率较高的,反之未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说的炮弹“上下摆动”的现象,其实是炮弹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力学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复杂运动。把它想象成你在投掷一个小石子,它不会笔直地飞出去,而是会划出一道弧线,并且在空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干扰而晃动一下。炮弹这个过程要复杂得多,但原理有些是相通的。最主要的让炮弹飞出去会“上下摆动”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
  • 回答
    朝鲜的军事体制,尤其是其陆军组织结构,确实将“坦克军”和“炮兵军”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反映了其独特的军事思想和历史发展轨迹。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朝鲜的战略需求、军事传统以及其对战争形态的认知。核心原因:以重装甲和火力压制为基础的战术思想朝鲜人民军的陆军组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支撑其“主体性军事路.............
  • 回答
    考研这条路,很多人挤破了头往里钻,期待着金光闪闪的未来。可现实往往骨感,那些拼尽全力、熬干了无数瓶眼药水的人,最终却可能成了无数考生中的“炮灰”,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有些人付出了巨额努力,最后还是沦为了那个不被看见的“炮灰”。首先,得承认一个残酷的.............
  • 回答
    “娘炮”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标签,通常用来形容男性言行举止过于柔弱、精致,缺乏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男性化”的特质。当很多人说某些男明星“娘炮”时,背后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对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和文化期望。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何为“传统男性气质”?在解释“娘.............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啥“山上架着炮”能让人琢磨半天,而“车上装着酒”却一眼看透。这事儿说起来,就牵扯到语言这玩意儿的精妙之处,也得怪咱汉语这俩字儿太能干,把太多意思都往一块儿装了。先说“山上架着炮”。你看,“架”这个字,它就有点意思了。 “架”可以指一种放置或安装的动作。 比如,你把书本架在桌子.............
  • 回答
    在有关海军的回答中加上“多铆蒸刚,大舰巨炮。 亿万炮塔,亿万荣光”这句话,并非是一个普遍的规定或强制性的要求,也不是所有回答都会加上。 它更像是一种在特定的网络社区(尤其是与军事、历史,特别是战舰拟人化游戏相关的社区)中流传开来的、带有戏谑和“梗”性质的口号,用来表达对某种特定类型战舰或海军风格的喜.............
  • 回答
    您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明朝海战战术和造船理念的一个关键点。为什么明朝的双甲板炮船要在上层甲板放那么多“甲板小炮”(我们通常称之为“火炮”,“甲板小炮”这个说法不太准确,但能理解您说的意思),而不是把这些位置都用来装载威力更大的主炮呢?这背后 আসলে (āshí actually, in.............
  • 回答
    话说咱中国陆军的99式主战坦克,那可真是咱们的“陆地骄子”,威风凛凛。你可能注意到,跟早期的一些坦克不一样,99式装备的炮塔,造型上跟以前的“半蛋形”有些区别,变得更棱角分明了。这可不是随随便便改的,里面大有讲究。那咱就得先说说,到底什么是“半蛋形炮塔”?你可以想象一下,早期的一些坦克炮塔,尤其是苏.............
  • 回答
    关于“没良心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使用,需要先澄清一个概念。“没良心炮”并非一种正式的、官方命名的武器装备,而是民间一种形象且略带贬义的称呼,通常指的是苏式BM13火箭炮( Katiusha,卡秋莎火箭炮)。那么,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志愿军)是否使用了“没良心炮”(即BM13火箭.............
  • 回答
    关于055型驱逐舰上装备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您提到“只有一座1130近防炮和一座24联红旗10”,这其实是对055舰配置的一种误解。实际上,055型驱逐舰在近程防御方面拥有更为强大和全面的配置,远不止您所说的数量。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让您更清晰地了解055舰在这方面的能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
  • 回答
    UC系高达后期,尤其是从Z高达之后,浮游炮(Funnel)的使用频率确实相较于早期作品有所下降,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是简单的“很少”或者“突然消失”,而是技术发展、战术演变、故事叙事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一、 技术可行性与成熟度的考量: 技术壁垒依然存在: 尽管“浮游炮”的概念在《机动战.............
  • 回答
    您好!关于二战德国坦克炮塔后方舱门的设计,我将为您详细解答,并尽量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来描述,避免AI生成的痕迹。为何二战德国坦克炮塔后方会有那个舱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您留心观察过德国坦克的炮塔后方,可能会发现那里通常会有一个小小的舱门。这个设计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实战经验总结出的一系列重要的考.............
  • 回答
    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背后可藏着不少道道儿呢。为啥我们会有这种“双标”的看法,甚至觉得有点不公平?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咱们社会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说起。历史与文化的烙印:男主女从的旧秩序打从咱们有历史记载以来,大部分社会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人负责“在外打拼”,女人则多半“在家相夫教子.............
  • 回答
    现代主战坦克炮塔尺寸相比二战时期有了质的飞跃,这背后是技术进步、战术需求和设计理念的全面革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首先,火炮的进步是炮塔尺寸增加最直接的驱动力。 二战时期的坦克炮主要依靠弹道性能和炮弹本身的装药量来获取穿透力,口径多在75毫米至122毫米之间。而现代主战坦.............
  • 回答
    除了撞角和火炮的直接升级之外,在应对早期铁甲舰的炮弹设计上也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进,这些改进在战场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炮弹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矛与盾的直接较量,每一项改进都旨在突破对方的防御或穿透更厚的装甲。1. 从实心弹到穿甲弹的革命性飞跃:早期铁甲舰刚出现时,使用的炮弹主要是实.............
  • 回答
    咱们聊聊那个楔形炮塔和圆形炮塔的事儿。老实说,坦克炮塔的设计从来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它背后可是有一堆工程上的考量。你说的楔形炮塔,其实很多老家伙,特别是二战时期的坦克上都能找到它的影子。跟咱们熟悉的圆形炮塔比起来,楔形炮塔确实有一些它自己的“独门绝技”。首先,防护性是它最拿得出手的本事。你想想看,一个.............
  • 回答
    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这俩玩意儿名字听着都挺猛,都是用来轰击远距离目标的,但打法和门道上,其实有挺大的区别。简单说,一个是用“推”的,一个是用“拉”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火箭筒:追着目标屁股走的“冲锋枪”你把火箭筒想象成一把带了翅膀的冲锋枪。它的核心是个“火箭弹”。这火箭弹厉害在哪儿呢?它自己带动力.............
  • 回答
    巴基斯坦军队最近迎来了一批崭新的军事装备——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SH15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这标志着巴基斯坦陆军炮兵力量的一次重要升级,也为两国军事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这款来自东方的“钢铁巨兽”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吸引巴基斯坦的目光呢?让我们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从它的“.............
  • 回答
    要说山炮、野炮和步兵炮的区别,咱得先聊聊它们各自的出身和用途,这样才够味儿,也能把它们放在一个更容易理解的架子上。别以为它们都是大炮就一样,那可差远了,就像人有当兵的,有种地的,有做生意的,虽然都是人,但本事和活计可不一样。山炮:高原上的精灵,灵活机动是王道咱先说说这“山炮”。名字里带个“山”字,你.............
  • 回答
    中国“娘炮文化”这个话题,确实挺有意思,也挺复杂,触及到很多层面的东西。要说见解,咱们得一点点来拆解。首先,“娘炮”这个词本身,就是个标签,带着一种评价。 它通常用来形容男性,但不是指那些温柔、有艺术气质的男性,而是指那些在传统观念里被认为“不够男性化”的男性。比如,他们可能在穿衣打扮上更讲究,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