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大分县别府市度过了本科四年的时间,感觉可以算是深度体会了日本偏僻地区的生活。今天就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日本农村的风景,以及可能得到的人生体验。
大分县在九州岛的右上角,所幸别府是一个温泉乡,风景也不错,所以常年有大量的观光客来访,总体建设得不错。
这是路边的沙滩。这种沿海的地方除非开发成旅游景点,不然基本都是这种非常野生的状态。
市内的景观大致如此,非常祥和,没有高楼大厦,过日子也很慢节奏。比较有趣的是,笔者目前在东京常住,但偶尔只要离开高度开发的街区,就基本都会看到类似的风景。因此这和很多留日朋友说的一样:出了东名阪,全国都是农村。
但同样一句话,也可以反向理解为,在日本农村生活,除了离城市太远,基本和住在城郊是一样的生活水平。因此如果非常想躺平的话,无论是环东名阪的城郊区,还是真的远离大城市的乡间,其实都非常合适。
在这样的乡镇度过了四年时间,我自己其实感受特别深刻的一点就是生活的下限非常有保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乡村,也有机场大巴,一小时到机场。半小时内可以坐巴士到火车站,快捷地前往周边小城。其实只要是有电车经过的地区性城市,都基本不会感觉跟外部的社会有什么交通上的脱节。而要去那些必须通过高速公路才能到达的地区,就非常不推荐了,除非你能够接受不开车就约等于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如果想要在农村躺平,你一个人租房大约房租在3万日元左右,生活费各类杂费在主要自己做饭的前提下,一个月也就花11万日元,约6500人民币。因此即使找到一份每天八小时的便利店工作,按照大约900日元的时薪计算,一个月工作22天,也能拿到约16万日元,扣完税之后到手也能基本覆盖花销。
一个人的生存成本大约如此,这一点其实和住在东京近郊差不了特别多,无非就是房租和时薪会有一些出入。这也是日本最神奇的一点,只要离开东京核心区域,租房成本都会断崖式下跌。
同时,由于地价极低,买房子的话主要是房子本身的价格比较高。以一座两层4房的小小独栋举例,面积80平,就能以2000万日元的价格拿下来。这个价格如果按照日本的贷款方式,0首付,做35年贷款的话,大约也就每个月支出5万日元左右。
这虽然比租房贵一些,但如果你能够找到20万日元左右月薪的正式职员工作的话,是肯定供得起的。即使失业,打工咬咬牙也肯定能够撑住,不至于断供。
在这样的生活水平支撑下,无论是双职工还是职业主妇其实都能够维持住家庭的开销。再加上市内也有驱车就能到的大型仓储超市,还有各种温泉,基本上是一切生活需求都能够被满足的。公立的小初高也都在地区内,孩子从小到大也不需要离开家长身边,基本都在非常近的范围内。如果不打算送孩子上非常贵的私立小学和补课的话,大可以非常轻松地供起来。
如果生了孩子,就近上小学幼儿园自然不用说,每个月还有国家或公司给你的补助金:
从出生开始,只要加入了全国健康保险,休产假可以拿到生产日前后约100天的工资的三分之二。同时经过一定的操作,生产时能够拿到42万日元(约2.4万人民币)的临时补助金,称为“出产一时金”。
而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三岁之前一个孩子一个月可以拿到1.5万日元(约900 人民币),三岁以后,在初中毕业之前也能每个月得到1万日元(约600人民币)补助。而一些公司也会有专门的制度,在此之外再用公司的名义每个月发这么多补贴。
《海街日记》剧照
因此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初中毕业,只要不花太多,每个月的吃饭开销其实几乎都能覆盖。而最绝的是,这个补助标准是全国一致的。在收入和花销水平都比东京低的乡下,这种标准待遇还是不变的话,等于是相对收入的比例也提高了。
上高中的时候,如果真的没有什么要求,可以选择进入工业相关的高中,直接开始一些专业技能的学习。在日本虽然主流还是认为孩子应该上了大学再去工作,但在乡下还是有很多人会选择高中毕业就工作。
毕竟在整体以终身雇佣为前提的社会中,如果早出来工作,同样是干到退休的话能够多赚一些。这样就会有很多人从小到大真的一直都在一个地方,连同学小伙伴都一起上班,也不是不可能。然后就继续进入生育下一代的循环。
不过,这样的日子在保证了下限的同时,上限也非常低。虽然没有被时代绞肉机榨干的危险,但也少了很多奋斗创造的梦想。
同时,整体来说,这样的城镇如果没有观光客和大学生,本身也是在衰退的过程中。除开这两种人群,本地的居民大多数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年轻人为了机会,要么去了日本的中心地带,要么至少也是跑到了同在九州的一线城市福冈,最次也是在隔壁的大分县“省会”,大分市:
很明显,就算本地有两个大学,以及不算太少的各类学校,人口整体也还是下降趋势。其中老年人口的比例更是占了绝大多数。
这样的地方,基本就是靠学校和旅游业作为支撑。无论是眼下的疫情,还是长期来看的人口流失,都使得它们的未来非常不明了。而这还是别府作为“还算有名”的地域城市的前提下,呈现的情况:
同时在大分县的深山处,还有不少像前文提到了的,仅有高速公路才能和外界联系的城镇。这些地方例如玖珠町,基本过了晚上8点就连路灯都没多少,能开车五分钟到个便利店已经很不错了。
这种地方的住民,要么是家里有农田,要么是开车去外面上班,遇到更好的机遇就不会回来了……因此这类地方也基本没有未来。更何况还有日本农协这种只会提需求和压价格,以让农民痛苦和抬高日本全国蔬果价格出名的组织在。这就更让住在乡村的人们很难有比较舒适的生活,更愿意一点点往外走。毕竟即使开车时间久一点,只要通勤时间合理,就能够有比较合适的工作,那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的交通环境,在1980年代的时候由于还有经济泡沫存在,能让各地在乡村也大兴土木建造了很多酒店和游乐设施。那会儿日本各地的乡村都在建设自己所谓的特色旅游景点。但随着泡沫消失,人口减少,产业外流的到来,这些酒店都无以为继,沦为了无人场所。在21世纪的别府,我们曾经还可以看到那个时候的酒店,可惜的是到2016年也被拆除了。
笔者祖辈的老家在福建北部靠近内陆的地区,也算是山里的小城镇。但近年来反而交通越来越方便,相比多年前反而越来越容易进出。这是国内农村发展和日本完全不一样的一点。
和日本的一线城市和各大地区的中心城市相比,日本的农村建设几乎停滞。大城市如东京,随时都可以看到城市的主要部分到处都在装修翻新,而只要是非地区中心的乡下,反而就会是上文里提到的那样:老旧房子在慢慢消失,老旧生意还在苟延残喘,直到不得不关门的那一天。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为数不多的乡镇振兴计划,最后相对有效的也就只有所谓“故乡纳税”政策——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各地政府准备一些礼品,吸引客户将一部分税收交给自己有兴趣的地区。但这不仅没有普及,而且最后由于种种原因,都变成了各地通过加大礼品的力度和价值招商引资的途径。极力内卷之余,让整个事情变成了逼迫大家如何极力去接近底线。
其他的政策最为有名的竟然也只有去年的Go To政策,最后也还是因为紧急事态宣言重开而唐突终止了。就按目前这个趋势,日本的农村已经开始有一些极端的案例,有一些村镇真的要消失了。即使别府的生活不错,甚至那些边缘地区的生活也不错,可人口净流出,或者说得更恐怖一些,人口净减少的地区也会越来越多。
在未来,在核心城市持续吸引人口外流的大背景下,那么那些真正边缘的地区要消失也只是时间问题。眼下的岁月静好,恐怕是难以为继的。
在“日本的人口在2100年会减半”的恐惧中,日本政府近年也在各种变相放宽外来劳工的入国条件。无论是大举增加留学生的G30计划,还是2017年开始放宽的所谓技能实习生制度,其实就是增加劳动人口的手段。但最终日本的未来走向会如何,我们也无从知道了。
在富山市生活了两年的人不请自来,注意跟富士山没什么关系。
首先,富山在哪?
富山县在日本北陆地区,我所在的是富山市,不过我的生活区距离富山站大概45分钟左右的车程。从地图可以看出富山是个依山傍海的城市。
日本本州的一个县,位于北陆地区,临日本海,相当于令制国时的越中国。县府所在地为富山市。著名的观光地点有立山与五箇山,而鱼津市内可看见海市蜃楼现象也是闻名。富山县还有稻米、郁金香等特产品。另一方面,富山县也是日本的日本海侧地区少数的工业县。其医药产业的历史尤为悠久。
虽然我强调了如果你认为富山不是乡下请点反对➕没有帮助,不过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了解下我的生活区,我在谷歌上搜了两张图。
(我校,可以看出后面都是山,因为我校就在山上)
(我校周边)
我最初是作为一名交换留学生来到这里。
飞机从大连到名古屋,然后学校租了巴士从名古屋把我们接到富山。我交换留学的学校所在地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虽然之前也听了前辈说这里非常偏僻,但是看到越来越黑的山路,我的内心依然是拒绝的,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日本乡下山上的动植物园(学校里有森林,很多只猴子,蛇,流浪猫,不知名昆虫无数)。
(打工后骑车回家的夜晚)
(秋天,从学校到家的路上)
之前带队的老师告诉我们日本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记得晚上10点左右我终于到了我住的地方,打开水龙头接了一杯水,甘甜。这是我对富山的第一个好印象。(富山水好喝的程度在日本也算有名?)从此,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交换留学生涯。
(从学校的钟楼眺望远处的立山,有点像云彩)
跟很多日本的"乡下"一样,在富山没有车就像没有腿。我住的地方电车不通,巴士一个小时内只有两班,而且极其贵。待的时间比较久的人多数选择考驾照买车。因为我最初只是交换一年的打算所以选择骑自行车。但是这也难倒了当时的我,首先,我不会骑自行车,是现学的。其次,我住在山上下坡非常急,上坡的时候大多数女生都骑不上来只能推车走上来。直到后来买了电动自行车,以及身边小伙伴陆续考到驾照有的时候可以搭顺风车才有所缓解。
(我的电动自行车)
刚到日本的时候总习惯用人民币去计算东西的价格,所以看什么都贵。我现在在神户,在东京也生活过一阵子,觉得出去吃的话同一水准的饭店在日本的任何地方价格差距都不是很大,但是如果看超市的价格的话,富山是会比神户和东京便宜很多,我想这在其他乡下城市应该也是一样的。顺便说一句,离我家最近的便利店走路要半个小时,最近的超市骑电动自行车要25分钟。
整个富山市,在当时,只有一家电影院。虽然我也不是多喜欢看电影,不过只有一家也是震惊到不行。其他的像卡拉OK,ゲームセンター,保龄球馆之类的也是应有尽有,不过数量比较少,而且距离我家大概要25分钟的车程,但可能玩的人也不是特别的多,所以供求还算平衡。
至少富山的风景我觉得很美,四季分明,而且有乡下特有的那种宁静。
评论区里很多人提到了雪景好美啊。
我个人也觉得很美,但是当真正身临其境才知道这种大雪意味着什么。
图中凸起的部分,其实是一辆车。如图所示,雪基本已经没过车轮。
(图右中都是车)
山下的很多停车场都有喷水装置,开始下雪就会自动喷水,这样的话路不会堵住。即使没有这种装置,也会有人专门开铲雪车除雪。
而我们山上并没有喷水装置,也没有铲雪车,只能自己用锹铲雪。想这样的大雪,算上车上的雪和路面的雪(车道),两个人大概要铲半个小时左右。有的时候早上九点开始打工,七点半就要开始铲雪。
所以真的宁愿不欣赏这种美景。
评论里有人提到了黑部峡谷,在此补充几句好啦。
我曾经在立山的室堂打过酒店的工,是一段很神奇的经历,不得不说立山真的很值得一去。春天(四月)可以看雪,夏天是新绿和花,秋天(九,十月份)是红叶,十月中下旬就开始下雪了,所以立山每年只开放到十一月左右。
(黑部湖)
(室堂)
虽然是日语,不过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跟日本很多乡下城市一样富山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车,郊外的大型购物中心都有免费停车场,所以大家更倾向去远离市中心的地方购物玩耍,市中心(指富山车站附近)反而人不是很多。富山车站附近有一条叫总曲轮的商店街,带队老师(当时65岁左右)说他年轻的时候这里非常的繁华,到晚上有很多工薪族在来喝酒,年轻人也倾向到这里来,但是近年来却越来越荒凉。当年我上学的时候还跟研究室的学生一起准备在振兴总曲轮的策划案,虽然最终没有成功,现在振兴总曲轮的活动好像还在继续。
①富山算乡下吗?
题主没有明确定义乡下的意义,我只是对比其他我去过的一些城市,觉得富山算是乡下。对于这个问题请不要撕啦,如果你觉得不算点反对加没有帮助就好。不过真心期待有在特别乡下的地方生活过的人来答题,我也很感兴趣!
②自行车牌子
已经卖光啦,不过真的很好用,如果没有它我估计我已经累死在富山了。
我住的木制二层房。
我家后面的公寓。(就在学校附近,几乎都是学生住)
家门口的柿子树。
回家路上,上坡前。
回家路上的田野。
在日本乡下居住,大概就意味着“距离你110千米的便利店,充满洋葱味的晚风和耳边叫声聒噪的牛蛙大合唱”。
“乡下”这个词在日语里,
几乎就是“土气”“过时”的代名词。
在很多日本人眼里,
并没有《你的名字》形容的那么美好。
东京新宿
乡下单线无人值守车站
最近霓虹国 twitter 上出现了一个标签:
#不用乡下两个字怎么形容乡下#
立即成为热门话题,
各路日本网民直呼中枪!来感受下~
▼
最近的一家汉堡店28公里、
711便利店30公里、
超市30公里,
购物中心84公里
(提醒一下哦,这还是在京都府区域哦)
▼
去个便利店还有个大指示牌:
“711前方右转一公里!”
▼
“最近的永旺超市,前行110千米!!”
(注意是“千米”)
▼
"漆黑的夜,看到便利店那明媚的招牌,
突然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
“连个商店都没有地方,
美容美发店却有三家!”
里面是这个样子
▼
“到任何一个车站,都得先坐车!”
▼
“村头开了一家星巴克,
全村人喜大普奔~”
下面是日本鸟取县第一家星巴克
开业时的盛况
▼
“快递不能指定时间送,
必须全天候守在家里等~”
▼
“无人售货机本来是这样”
实际上是这样
▼
“这里的夜,是真正的夜,
晚风中飘来的气味
也是真正的洋葱味~ (*/ω╲*) ”
▼
晚饭五点就开始了......
▼
“请注意,前方没有手机信号”
▼
“当然pokemon 也没的抓,
因为什么都没有”
▼
“本县人口构成:
七成是老人,两成是猫猫狗狗,
一成是青蛙~”
▼
“一到晚上,就是牛蛙大合唱!”
▼
“小学的时候,
记得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个驱熊的铃铛,
用完还得还回去。”
▼
“每年6月到9月,
螃蟹横穿马路,
司机师傅们请当心~”
▼
“各位旅客朋友们请注意:
因和野猪相撞,电车发生故障,
晚点5分钟”
▼
不过,
当你离开乡下时,
这里的浣熊会目送你离开~
更多有趣内容欢迎
Lens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文化传播品牌
之前的几位你们特么有脸说自己在乡下?????(。・`ω´・)
多图预警,不要怪我没说。
先上图。
所有照片拍摄于去年4月至10月。当时研究生毕业,但是签证还有半年的时间,正好被一个中国社长留下管了半年的研修生。
所谓研修生,就是从国内到日本打工的人,我管理的人都是种圆白菜的,理所当然工作地点在农村。
那里有一个很美的名字,群马县吾妻郡嬬恋村
风景基本上是这样的。
照片里能看到的湖就是地图截图里面红点旁边那个(不是星星),画面正对着的山是浅间山,活火山,偶尔会从火山口往天上冒烟。我站的地方名字更美,叫爱妻之丘(愛妻の丘),这个地名跟这里的历史有关系我不细说了。
从图里可以看出来了我下面还有对面的山脚都是一些农田,其实照片那个地方东南西北山上山下都是农田,而且全种的圆白菜,嬬恋是日本最大的圆白菜产地。照片是五月份照的,插苗刚开始所以还能看到一些土地露在外面。
我的地方和对面的山之间有一个小村落,这便是嬬恋村了。一个非常美丽、安逸与闭塞的村子。
就问你们美不美!(*^ω^*)
其实关于当时的工作,说实话那半年是我过得最难的半年,每天提心吊胆怕出事,还得动不动跟农民吵架。所以那个我真的不提了,还是多写写在农村的生活。
再说一下我住的地方:叫草津。
草津是个不大的地方,但是草津温泉在日本人心中是信仰一样的存在,一到连休会有成千上万的日本人挤到这里,因此这里也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也是只会到东京买东西的土炮们一辈子都找不到的山间仙境。
这边都是各种温泉酒店和饭店,而且根据当地的规定都是本地人经营,禁止外乡人转手经营温泉酒店。再加上这里的温泉管制非常严格,不像热海一样给钱就能买到资源,所以长久以来草津温泉的质量是日本最高的。
就在这么一个地方,公司的专务居然拿到了经营温泉的资格!当时一户温泉旅店急需转手被专务抄底买了下来,接着各种牵线搭桥说服了当地管委会。于是我们那个温泉旅馆成了草津当地第一个由外地人,而且是外国人经营的温泉旅馆。周围其他酒店的老板,邻居,对面711的店长,饮食店的服务员,理发店老板,四周没有一个人不认识我们。
因为房子要装修得有人照应着,正好离嬬恋也不远,所以公司就派我自己住在这里看房子,每天骑着小绵羊翻一座山去嬬恋看研修生。
小绵羊最高60迈,上山的时候也就10多迈,跑一次大概40分钟左右。反正山路也没人,我每天都像拓海征服秋名山一样跑山路。不夸张,骑小摩托翻那个山不会有人比我快~
晚上山路就是这个样子的,刚开始害怕的要命,后来慢慢也习惯了。有一次山上下大雨给我堵在半山腰了,因为一下雨就有浓雾连路都看不见,前面是悬崖,后面是树林(有熊),脑袋顶上是闪电。站那里淋了二十分钟最后没办法打电话叫当地农协的职员开车过来救我。
哦对了,当时专务怕我寂寞,把他们家狗扔给我了。
其实草津还好,毕竟是旅游区,超市饭店一应俱全,生活还算是比较方便。
关于嬬恋村子里面的生活,简单说就是感觉特别不方面,非常非常不方便,主要也是因为我没有汽车。不过就算是有了汽车,无论是去购物还是医院也都非常麻烦。离这边最近的大城市叫上田,开车过去走山路怎么也要将近一小时。村子里稍微熟悉一下的话基本所有人都能认识,非常小的一个地方。村里面小商店有三个,基本上都是卖一些酒或者简单的小吃,价格都比较贵,甚至有的东西已经过期了,主要是卖给在当地干活的外国人的。小饭馆的话只有两个,都是当地的老夫老妻在经营的那种老店,食材都是当地食材,算不上多好吃但是绝对不坏。如果想吃好一点的东西的话,还是要到草津或者大一点的地方去。
因为是小村庄,安静的不得了。与国内村庄相比,最直观的就是干净,即便是农村你也看不到任何的垃圾和杂物,大家依旧遵守垃圾分类及按时按地点倾倒的原则。街上一般都没什么人,只有早上开工晚上下工的时候才会有车出现。此外就是校车送孩子回家的时候,途经村子里有两站,都会有年轻的妈妈三五成群地在车站等孩子。
当地的农民绝对不贫穷,收入要比东京的白领高不少,家里各种几千万的农机也都有。夏天的时候努力种圆白菜,收获之后就打打高尔夫球或者去玩儿弹子球机,冬天下大雪,他们就会跑到滑雪场当滑雪教练,每个人都有教练执照。
剩下的以后在更新,而且我也会讲讲北海道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的。下面这图是北海道夕张一户农家的看门狗。。。。。
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这条哮天犬,再来一张。
上帝视角。。。其实我还拍过几个小视频的。这条狗叫桃子,胖的比桃子还桃子,我们跟厂主说话的时候它就趴在旁边吃草。。。可能除了人什么都敢吃(´⊙ω⊙`)
有一次坐车去厂主家,桃子看到了别就趴在地上嗷嗷叫,毕竟看门狗还是会叫的。然后我下车,桃子在还对着车叫。因为要倒车,我就想把桃子先搬走省的碍事,结果就发现我抱不动它,感觉怎么也得40斤左右了。。。
关于北海道村里的照片不多。下面这个是夕张拍的,日本最优质哈密瓜的产地。村子里面都是大棚,里面就是哈密瓜。
但是同样是农村,夕张的情况跟嬬恋完全不一样。房子很破旧,厕所没有冲水马桶,马桶下面是一个大深坑直接掉下去那种。同样也是买东西不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电车还是有夕张这一站的。但是下午五点半左右站员就下班了,更变态的是连自动售票机都停售,想坐车唯一的方法就是上车补票。
之前还提到北海道的农村平取,跟夕张整体一样。但是由于地点比较远,平取完全是一个民风彪悍的地方,农民跟很愚昧也不怎么讲道理,而且都心怀鬼胎特别油。那里是一个连电车都没有的地方,我没有照片,因为不喜欢。
最后,照片大鉴赏,主要都是嬬恋附近的。
这是离草津和嬬恋还有一个小时的城市叫轻井泽,皇家避暑圣地,非常有名的地方。下了雾就是这样,嬬恋在高原的山里,下雾比这个还要严重的多,非常吓人。
嬬恋附近随便下车拍的景色。
这个地方叫川上,另一个农村,随便一拍都是桌面
以下是我10月份离开时山里四连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