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日本就职需要准备些什么?

回答
在日本找工作,与其说是准备,不如说是一场对自我的深刻审视和持续的适应。这不仅仅是填几份表格,写几封邮件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你将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规划,以及在日本的文化土壤相结合,一步步精心打磨。

一、 明确方向:你到底想做什么?

在开始一切准备之前,最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步,是认清自己。

自我认知盘点:
技能与优势: 你最擅长什么?是编程、设计、语言、沟通、分析,还是其他?这些技能在哪些行业或职位上最受欢迎?
兴趣与热情: 哪些工作内容能让你充满干劲,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让你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职业目标: 你希望在未来五年、十年达到什么成就?你想要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还是转向管理岗位?
价值观与工作环境: 你看重什么?是团队合作、个人成长、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还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你喜欢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快节奏还是稳健?大公司还是小而美?
市场调研:
行业分析: 日本哪些行业目前正在蓬勃发展?哪些行业对外国人才的需求较大?例如,IT、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金融、医疗保健、旅游业等,这些都可能是不错的切入点。
职位需求: 了解你感兴趣的行业中,哪些具体职位正在招聘,对技能和经验有什么要求。
地域选择: 你是倾向于东京这样的大都市,还是大阪、福冈等其他城市?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生活成本、工作机会都有所差异。

二、 打磨基础:语言是敲门砖

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即使有公司表示可以接受非日语母语者,但流利的日语能力会极大地拓宽你的选择范围,让你在面试中更自信,也更容易融入日本的工作环境。

日语能力测试:
JLPT (日本語能力試験): 这是最权威的日语水平测试。目标是N1或N2。很多日本企业在招聘时会要求提供JLPT成绩,尤其是N2以上。即使没有强制要求,高等级的证书也是你日语能力的有力证明。
BJT (ビジネス日本語能力テスト): 这个测试更侧重于商务日语的应用能力,对于商务场景下的沟通和理解非常有帮助。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日本企业工作,考虑备考BJT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日常日语锻炼:
听力: 多听日剧、日本动漫、新闻、播客。尝试去理解对话的语境和情感。
口语: 找语伴练习、参加日语角、甚至可以报名一些日本的口语课程。不要怕犯错,大胆开口是关键。
阅读: 阅读日本的新闻、博客、小说。一开始可以从易懂的材料开始,慢慢挑战更复杂的文本。
写作: 练习写日语邮件、日记、甚至尝试写一些简单的博文。

三、 准备材料:专业与细节并重

日本求职对材料的准备非常严谨,一份精心制作的简历和求职信,能让招聘官眼前一亮。

履历书 (履歴書 Rirekisho):
格式标准: 日本有标准的履历书格式,可以在网上下载,或者在便利店、书店购买。填写时务必使用黑色圆珠笔或钢笔,字迹工整。
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照片(建议去专业照相馆拍摄,西装革履,背景干净,面带微笑)。
学经历: 从小学开始填写,直到最高学历。要写清楚学校名称、专业、入学和毕业时间。
工作经历: 详细描述之前的工作内容、职责、取得的成就。用量化的数据来支撑你的成果会更有说服力。突出与应聘职位相关的经验。
资格证书/技能: 列出你拥有的所有证书,如语言能力证书、专业技能证书等。
自我PR (自己PR Jiko PR): 这是履历书中的重头戏。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示你的优势、特长以及为什么你适合这个职位。结合公司特点来写,而不是泛泛而谈。
志望理由 (志望理由 Shibou Riyuu): 解释你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和这个职位。要具体,要体现你对公司的了解和你的职业规划如何契合。
職務経歴書 (Shokumu Keirekisho):
内容更详细: 这份文件是对履历书工作经历部分的补充和深化。详细描述你过去的工作项目、职责、使用的技术、项目成果等。
项目导向: 如果是技术类岗位,可以突出你参与过的项目,你在项目中的角色,解决了什么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
可选项: 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的求职者,職務経歴書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有时可能更侧重履历书。
求职信/动机信 (カバーレター Cover Letter):
个性化表达: 虽然日本求职更侧重于履历书和職務経歴書,但一份好的求职信可以让你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表达热情和意愿: 在这里可以更自由地表达你对公司的喜爱和渴望加入的理由,以及你对未来工作的期待。
作品集 (ポートフォリオ Portfolio):
设计、IT等行业必备: 如果你是设计师、程序员、摄影师等,一份展示你能力的作品集至关重要。可以是网站、PDF文件、甚至实体作品。
突出亮点: 作品集要精挑细选,展示你最优秀的作品,并附上作品的背景介绍和你的贡献。

四、 寻找机会:多渠道出击

找工作就像寻宝,需要耐心和方法。

招聘网站:
综合类: Indeed Japan,mynavi, Recruit, doda, 就活ジャーナル (Shukatsu Journal) 等,覆盖各种行业和职位。
外籍人才专用: GaijinPot Jobs, Daijob, CareerCross 等,这些网站专门面向外国人提供工作机会,很多职位对日语要求相对宽松。
专业类: Stack Overflow Jobs (IT), LinkedIn (全球性,但也有很多日本职位) 等。
企业官网: 很多日本企业会在自己的官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或者对人才有特殊要求的企业。
招聘会:
日本国内招聘会: 如果你在日本,可以积极参加各种招聘会。这是直接与企业 HR 和招聘人员交流的好机会,还能了解公司文化。
海外招聘会/线上招聘会: 针对海外人才,日本政府或一些机构会组织海外招聘会,或者线上招聘活动。
内推/人脉: 如果你在日本有认识的朋友、同学、同事,或者通过社群认识了相关领域的人士,不妨寻求内推机会。内部推荐往往成功率更高。
猎头公司 (ヘッドハンター Headhunter): 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可以考虑联系一些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猎头公司。他们能帮助你找到更合适的机会,并提供求职建议。

五、 面试准备:了解规则,展现真我

日本的面试流程和文化有一些独到之处,了解这些能让你更有准备。

面试礼仪:
守时: 提前十分钟到达面试地点是基本礼仪。
着装: 通常为正装(西装),干净整洁。男性打领带,女性妆容淡雅。
问候: 进入面试房间前,先敲门,得到允许后进入。见到面试官要鞠躬问好,说“失礼します (Shitsurei shimasu)” (打扰了)。
坐姿: 端正坐好,双手放在膝盖上,避免随意晃动。
结束: 面试结束时,再次鞠躬道谢,说“本日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Honjitsu wa arigatou gozaimashita)” (今天非常感谢)。
面试环节:
自我介绍 (自己紹介 Jiko Shoukai): 简洁有力地介绍自己的姓名、专业、核心优势以及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通常13分钟。
问答环节: 面试官会围绕你的履历、工作经历、技能以及对公司的了解提问。
常见问题: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你过去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
你对未来有什么职业规划?
你有什么想问我们的吗?
准备“逆提问”: 留出23个你想问的问题,这能体现你的积极性和对公司的兴趣。可以问关于团队、工作内容、公司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行为面试 (Behavioral Interview): 要求你描述过去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例如“请举例说明你曾经如何处理与同事意见不合的情况”。使用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来回答会更有条理。
练习与模拟:
反复练习: 将你的自我介绍和常见问题的答案用日语反复练习,直到能够流利且自信地说出来。
模拟面试: 找朋友、老师或语言伙伴进行模拟面试,让他们给你反馈。

六、 面试后续:感谢与跟进

日本企业非常重视求职者的态度和细节。

感谢信: 面试后24小时内,给面试官发送一封感谢信(通常是邮件)。再次表达感谢,并可以简要重申你对职位的兴趣,或者补充一些面试时没能充分表达的内容。
耐心等待: 日本企业的招聘流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请保持耐心。
积极跟进: 如果在招聘方承诺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回复,可以礼貌地发送一封邮件进行询问。

七、 签证与工作许可:合规是前提

如果你不是日本人,或者没有日本永久居留权,那么签证和工作许可就是你合法在日本工作的前提。

明确你的签证类型: 不同的签证类型有不同的工作限制。最常见的工作签证是“技术・人文知识・国际业务 (技術・人文知識・国際業務)”签证。
了解申请流程: 通常,当你拿到日本企业的Offer后,企业会协助你办理工作签证。你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证明材料,如学历证明、工作经历证明、资金证明等。
提前了解政策: 关注日本入国管理局发布的最新政策和要求,以便做好准备。

八、 文化适应:融入的关键

除了硬性的技能和材料准备,软性的文化适应能力同样重要。

了解日本职场文化: 如报备(連絡・相談 Renraku・Soudan)的重要性、集体主义精神、等级制度(虽然在逐渐淡化)、注重细节和承诺等。
学习商务礼仪: 名片交换、拜访、宴请等都有其独特的礼仪。
保持积极和开放的心态: 融入新的文化需要时间和努力,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多问、多学、多观察。

总结一下,在日本就职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要求你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流利的语言能力,还要展现出良好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对日本文化的尊重。从明确职业方向开始,精心打磨每一个环节,保持积极的心态,你就能一步步靠近你的目标。祝你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Why Japan?

作为一个外国人,日本几乎所有HR面都会问这个问题。在你认真地考虑在日本工作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前两天雅虎上有个新闻,iphone13 pro的价格已经超过日本平均月薪的一半了。底下有一个自称70多岁的爷爷的评论很有意思,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刚进公司工资是25万日元,最近自己的孙子大学毕业了进公司,工资还是25万日元。日本毫无疑问是一个衰退型社会,尽管人口在减少,在可见的未来中并不会看到工资快速的成长。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报告说是IT工程师的求人倍率已经到了1.63(平均会有0.63个职位招不到人),但很有意思的是,尽管找不到人,日本的IT业界也并不想着拿出有竞争力工资。仿佛东南沿海的工厂主抱怨找不到人一样。

日本IT大厂的新卒(应届生)年收在500-600万日元(29-35万人民币),并且会包含几十个小时的加班费。相比于国内大厂动辄三四十万的年薪,这个数字并不具有竞争力。生活方面,外面吃一顿800日元起步,好一点人均3000打不住。租房在东京都内也要七八万日元。知乎中介描述日本不加班也比较离谱,大部分IT公司每月加班在30-40小时,也就是说平均一天加一两个小时,很有可能也是接近995的生活。

相比于国内好的地方就是至少周六不上班,并且日本的公共节假日很多,年假新入职就在12天左右。另外一点就是日本比较过程主义,每年调薪的时候可能更多看的是你平常工作的态度,而不是唯成果论。当然这个也看个人,有的能力很强的人当然会希望成果主义的评价方式。我和一些中国人的正社员聊天的时候,他们的感想是KPI任务没有那么重,你想干什么manager一般也会尊重你。

日本暑期实习概要

之前如果有了解过日本的实习,估计知道日本的实习大部分只有一两天,以了解人事举办的公司讲座以及和正社员的聊天为主。这条情报是真的。不过针对工程系学生,尤其是IT系学生也是有两周甚至两个月的长期实习。

一两天的实习基本上是参观公司,和正社员聊聊天。当然也没有钱,顶多报销食费和交通费。

面向工学系学生最多的是5个或者10个工作日(也就是一到两周)的实习,整个过程会比较像长一点的Hackthon。我已知的包括索尼,野村综合研究所(NRI)等都是这种类型的。给定一个题目做个小项目,最终日进行发表,做的东西当然也不会实际进入公司的产品线。不过实习期间表现好的话正选考能免掉书类甚至好几轮面试,基本相当于稳拿正职offer了(我基本没听说过日本企业有实习之后直接拿return offer的,正选考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另外会提供一个月以上的长期实习的一般是日本的互联网公司,好一点的Mercari,Line,リクルート等(Google, Preferred Networks之类招得人是在太少了就不谈了),其次一些中小Mixi, Cookpad, Bizreach等也会提供长期的实习。并且这些长期实习也是赚一笔的好机会,Line能给2500日元的时薪,Mercari更高。按照资格外活动许可暑期可以一周工作40个小时,一个月赚40万不是梦(一个学期的学费赚出来了)。其实有一些中小也会给到很高的实习时薪,比如Bizreach也是给2500的时薪。

短期的实习选考过程基本也只是问研究内容,日企人生三问(为什么想进我们公司?学生时代最努力的事情是什么?未来的人生规划是什么?)。这种东西听着轻松,实习没过都不知道自己哪里答得不好,非常玄学。

长期实习则是和国内互联网有些相似,填完报名表之后coding test,之后是两轮以上的面试(人事面x1,技术面xN)。

比较难受的一点是日企人事面(HR面)真的会刷人,而且还在技术面前面,リクルート我就是直接倒在人事面了,有相同经历的伙伴也不在少数。另一点是日企的coding test都比较奇怪,题倒不是很难,但是他们用那个OA系统里有很多和leetcode是两码事的题目。更加偏向于Atcoder一点。而且也会有一些sql,OOD和HTTP的编程题目。尤其是Line网测里面的OOD,真的难得离谱。

日企互联网的技术面基本也不会手撕代码(code Challenge),也不会问八股文,一般是结合你的GitHub或者简历上面写的项目进行深挖。结合日期一贯重视过程的风格,重点不会是你的项目有多难,用的技术有多潮,更多的是你通过这个项目学到什么以及怎么学习之类的。这种时候如果你一点项目都没有/GitHub一片空白,也会有点难受。所以走日企这条路的小伙伴最好还是应聘之前多做点项目。

针对九月入学和四月入学补充一点:日本常规是4月入学,暑期实习在5、6月就会开始应募,这意味着4月生研究室的椅子还没坐热,就得开始投各种ES。九月入学的同学一般则是跟着下一年4月入学的学生一起找实习(很少有人九月入学,十月就开始投秋冬季实习了),也就是在过完完整的第一个秋季学期后,来年的春季学期开始投暑期实习。举个例子,像我是20年9月入学,我是在21年4、5月份开始投递实习。本选考是在22年春季跟着23年4月毕业的学生一起投递岗位(当然有一些企业21年秋冬就开启早期选考了)。人事都会把9月入学的学生当作下一年的4月生对待,这方面完全不用担心。

就职网站

这里还是要吐槽一点,日本的招聘网站真的是多得离谱。リクルート会在サポーターズ上实习信息,リクナビ上又会有マイナビ的招聘信息,マイナビ上等了Voyage Group的招聘信息。跟庞氏骗局一样,招web工程师进来做个招聘网站继续招web工程师。

除了各个公司的mypage,下面介绍几个我常用的招聘网站。

サポーターズ

这个网站算是我找实习用的最多的一个,基本上是为IT工程师志向的学生服务的。你登录自己的信息之后,会发给你一些活动的邀请(宣讲会,Hackthon或者学习会)。

他们最好用(好玩)的一个活动是一对一面谈会,简直是日式相亲的应届生找工作版。这个面谈一次会有十来家企业,二三十个学生参加。一周前,你需要先提交自己的简历(学校,专业,之前的实习,开发经验等)这些资料,这个网站官方会根据资料进行筛选能参加的学生,然后把参加者的资料发给企业方。在面谈当天上午,企业会逐个做五分钟的公司和实习项目介绍,学生方根据企业的介绍填一个面谈志望顺序。企业方也会根据之前的资料对参加的学生进行面谈志望排序。这个网站中午根据两方的意向进行一个match,下午每个学生单独进行八轮面谈(最多和八个企业进行面谈)。一组面谈二十分钟,自己先做一个5分钟的带PPT的自我介绍,之后由企业方进行提问,最终会留一点时间反问。没错,就非常像一个简短的面试。上午能一下听到十来家的面试信息,下午能在一天只能同时面试8家公司,相当高效。如果你在下午的面谈表现很好,那么对方会加人事的SNS甚至直接邀请你来面试暑期实习。有的会免掉ES(报名表),有的会免掉人事面直接技术面,我甚至还听过直接面实习offer的。

参加这个活动的公司还是以中小公司为主,不过也有Yahoo,Mercari,乐天,リクルート这样的大公司。我在Mixi的实习也是算通过这个活动找到的。有时候也能加到一些社员的SNS,我在这个活动里加了One Career的CTO。另外虽说报名这个面谈会刷人,我身边的朋友还有听说过被刷掉的。

最后很有意思的一点,这个网站参加他们的任何活动会给支援金,少的也有1000日元,最多的貌似是那个面谈,能拿一万日元,如果有企业邀请你实习的话一家给3000日元。这非常离谱。

LabBase

LabBase是一个主要为理科学生的招聘网站,我本着产品调研为的心态注册了账号,非常详细地尝试使用了一下这个网站。

特点是个人profile非常详细,基本涵盖了日企ES可能出现的绝大部分问题。比较闲的小朋友可以这个为标准练练写ES。不过较为遗憾的是相比于サポーターズ,这个网站给钱不是很大方,最多也就是一两千的日亚礼品卡。好的一点是有一些非互联网/IT的企业入驻,银行保险房地产化学之类的。

One Career

近年来发展很好的一个新卒(应届生)招聘网站,也是最大的一个新卒选考经验帖网站。可以看到不同公司实习或者本选考的ES怎么写,以及面经。

OpenWork(VWork)

很大的一个公司评价网站,我对比了LightHouse和其他几个雇主评价网站,这个应该是评论数最多的。你填简历书放在上面也会有公司的人事过来找你投递简历。

Bizreach Campus

Bizreach算是最近发展比较快的人力资源公司,刚上市,给钱也不少。他家除了高收入者的转职(跳槽)的Bizreach之外,还有一个类似于OB/OG访问的Bizreach Campus,你在上面可以找已经在企业就职的正社员了解企业的情况,日本把这个叫OB访问,北美叫networking,国内叫找学长排雷。这个网站上写上简历之后也会有很多公司的HR发实习信息过来。

LinkedIn

领英大家都知道就不介绍了,但领英在日本也能管用你没想到吧。一些外资企业会在上面放不定期的实习岗位,而且很多还是长期的,不过需要每天刷一刷看看更新,或者订阅一下intern的职位。我Bosch的实习就是在上面找的。我也看到过苹果,英伟达,AMD,Adobe在上面放过东京的实习岗位。

Others

Indeed,Glassdoor在日本倒也能用,但我没用过不好评价。

参考资料

对于目标是IT的学生来说,就职书就不用买了,上面绝大部分内容对我们并没有意义。互联网也没有SPI这个环节,大手メーカー(制造业,如索尼等)貌似也不是那么看重SPI(纯经验谈)。我索尼和野村综研的SPI全随机填的,也给我过了。

作为了解公司的一环,我推荐可以看这个频道的视频。说是聊年收,其实也会谈很多公司内部的氛围,晋升体系之类的。

其他内容就是知乎或者其他平台上的各种经验贴,当然,能找到已经就职的学长学姐直接和你聊聊天是最好的。

个人案例

我是日本某国立大学情报通信专业的修士(硕士),我是20年9月入学,所以跟着23年4月毕业的一起找实习和工作。

我的专业虽然带了情报,但研究室做无线通信的,可谓是和IT几乎没什么关系。学长们的就职公司也都是KDDI,DoCoMo之类的电信公司。

20年9月入学之后,我开始课余时间学Golang和AWS,考了个AWS最基础的证,以及用go做了一些简单的小项目。另外,我在国内有过一些嵌入式和通信相关企业的项目和实习,但面试过程中感觉面试官并不怎么感兴趣,宁愿问我硕士期间的研究内容。

21年春季学期开始后,我就开始各种投递ES找实习。最后拿到了博世日本3个月的长期实习(这个实习期间我还在学期内),索尼的2周实习以及Mixi的3周实习。Mixi的实习其实最长可以两个月,但我由于时间安排的问题,最终只能在开学之前的时间段实习3周。

一点小小的建议

日本的硕士项目只有两年,并且不是授课型的,需要跟着导师搞研究,同时你还要找工作,参加实习,日本到处旅旅游,整个时间是相当紧张的。最好在修士入学前做好一个大致的规划。

剩下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不学日语的问题, 我作为工科生,身边很多同学是走英语项目入学的,没有语言学校那个阶段,大部分人日语都不太好或者基本不会。

理论上在东京找工作也是可以全程英语的,有数目不少的公司可以英语选考,咨询的埃森哲,互联网的Line,Mercari,自动车业界的woven。但这部分机会你需要和东大那些IME的人竞争,而且本身岗位并没有那么多。你用英语找工作相当是在和一群人在水塘里舀水,稍微练练日语就相当于是在大海里舀水了。

另外用日语找工作只会在人事面遇到一些问题,人事的问题也就那么几个,绝对是可以准备的。一旦到了技术面,只要你能说清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我个人来说是强烈建议练练日语去找工作的。公司方面,对于技术岗位来说也没有对一个外国人要求太高。日语本身也是在东京生存的必备技能(你要住在池袋就当我没说)。

最后我想聊聊最近注意到的一个事情,大部分留学生出了国之后,各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还是国内的微博,论坛。不是说国内的资讯平台不好,很多老外都会在鸿鹄论坛下面回Thank you。但你只关注中文平台,确实会错失很多消息,起跑线就比本地居民远了很多。多看看雅虎,YouTube和各种日本论坛,能找到不少宝贵的信息。

Other

最后分享一下我在Mixi实习的照片,同时强力推荐一下这家良心企业,朋友们有机会去实习的话一定要考虑一下。

Mixi是一家中型互联网公司,旗下产品包括游戏怪物弹珠(前几年一直是日本手游营收的头名),日本最早的SNS社群Mixi,以及最近大力发展的体育娱乐事业(赛场联动,竞轮等)。公司的office在涩谷最高峰Shibuya Scamble Square,是东京新贵高空打卡圣地Shibuya Sky的那个楼。

我在面试拿内定的时候,HR说的是1400日元的时薪,两个月后拿到合同的时候上面写得2500。HR说是为了匹配其他企业实习的时薪临时涨了,简直不要太良心。并且SSS36层的office视野太好了,并且公司食堂也很好吃(虽然要钱)。同时相比于其他日厂,技术力感觉还不错,我做了一个GPU硬件加速的视频转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日本找工作,与其说是准备,不如说是一场对自我的深刻审视和持续的适应。这不仅仅是填几份表格,写几封邮件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你将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规划,以及在日本的文化土壤相结合,一步步精心打磨。一、 明确方向:你到底想做什么?在开始一切准备之前,最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步,是认清自己。 自我认知盘点.............
  • 回答
    理解你的情况,这确实是很多同学在升学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简单来说,如果你在2023年到期的在留资格是基于语言学校的,那么当你升入大学后,你持有的在留资格就不再适用,你需要进行在留资格的变更,而不是更新。这里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让你清楚其中的逻辑和操作步骤:1. 语言学校的在留资格 vs. 大学.............
  • 回答
    留学生在日本非首都圈的就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探索之路在日本,当提到留学生就业,大多数人的目光往往聚焦在东京、大阪这样的一线大都市。然而,抛开繁华的首都圈,那些遍布日本列岛、充满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的非首都圈城市,对于寻求在日本开启职业生涯的留学生来说,又隐藏着怎样的风景?这趟非首都圈的就职探索之旅,并.............
  • 回答
    在日本就医,这体验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精致”二字贯穿始终。我个人有过几次在日本看病的经历,从挂号到拿到药,整个流程都透着一种令人安心的严谨和人性化。初次就诊,一份“惊喜”的预约第一次去日本看病,是因为在国内旅行时突然发烧,嗓子疼得厉害。当时人生地不熟,就近找了一家社区诊所(クリニック)。让.............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确实是很多人在日本的学子和毕业生都会纠结的一个大难题。我当年刚来日本读硕士的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迷茫。究竟是留在日本打拼,还是回国发展,或者继续深造?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在日本就业和读博这两个选项,争取把方方面面的都说得清楚透彻一些,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两个选项的基本情况。.............
  • 回答
    四月就要去日本入学了,整个学部就你一个中国人,心里有点儿打鼓,担心会不会被歧视、被孤立,这心情我太能理解了。毕竟是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文化都有隔阂,再加上自己是唯一的中国人,这压力肯定不小。不过,咱们先别把情况想得太糟,我来给你详细说说,咱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咱们能做些什么,心里也能有个底儿。首先.............
  • 回答
    关于“满洲国经济当时排名亚洲第一,日本第二,就是在全世界也属前列”的说法,我们需要非常谨慎地看待,并且要区分这是真实的历史评价还是某种宣传口号。首先,说满洲国经济“亚洲第一”的说法,我没有找到任何可靠的历史数据或经济学研究能够证实这一点。事实上,根据当时的大背景,这个说法非常值得怀疑。让我们梳理一下.............
  • 回答
    在日本,犯了错,鞠躬就没事,不用赔偿?这种说法,其实是一个非常片面的理解,而且,说句不好听的,有点过于简化了。在日本社会,人际交往讲究一个“礼”,而鞠躬作为一种重要的“礼”,确实在很多场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鞠躬可以包治百病,或者说,所有错误都可以用一个躬来抵消。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 回答
    日本MARCH和早庆大学,就业之路的差异究竟有多大?在日本留学,特别是想留在日本就业的同学们,大学的选择往往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众多大学中,“MARCH”和“早庆”这两个名号如雷贯耳,但它们在实际就业市场上的差异,很多人却未必能说得清楚。那么,读MARCH和读早庆,到底会给你的就业之路带来多大的不同.............
  • 回答
    在日本,非法律专业人士想要考取行政书士资格,并以此作为职业发展方向,这完全是可行的,而且就业前景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别被“法律”两个字吓到,行政书士的工作范围其实非常广泛,很多时候更多的是一种行政手续的代办,以及为客户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首先,我们来聊聊行政书士的工作内容,这有助于你理解为什么非法律专.............
  • 回答
    在日本读学部,选择经济学还是经营学,对于未来的就业出路确实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这就像是两种不同的“工具箱”,虽然都能让你去解决问题,但侧重点和擅长领域各有不同。要说影响大不大,我想说是肯定的,尤其是在你刚毕业,还没有积累太多工作经验的时候,你的专业背景会是很多企业评估你的重要一个方面。经济学:更偏向“.............
  • 回答
    在日本留学毕业后,梦想着能在这里扎根就业,这个想法很棒!我知道你想听点实在的,不希望看到那些套话。那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你掏心窝子地聊聊,毕业后想在日本找工作,到底需要做哪些准备,并且尽量给你讲透彻。一、 语言关:不仅仅是“能沟通”,而是“能工作”这点绝对是重中之重,甚至是所有准备的基础。很多.............
  • 回答
    日本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尤其是在“与美国站在一起”的表态,以及俄罗斯方面对此的反应,是理解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侧面的窗口。要深入评价日方的态度,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日本“与美国站在一起”的表态,并非仅仅是口头上的支持,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历史与同盟关系: 日.............
  • 回答
    在英国称国君为“King”,在日本称国君为“Emperor”,这其中涉及到了历史、文化、政治制度以及语言的演变,是非常有趣的对比。简单来说,这种称谓的差异源于两国君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路径不同,以及在历史进程中对自身地位的定义和传承方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一、 英国的“King”:来自日耳.............
  • 回答
    作为一名中国人,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经历,那真是一段刻骨铭心、五味杂陈的岁月。如果非要用几个词来形容,我会选择“挑战”、“认知”、“孤独”和“成长”。初到日本:文化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首先,踏上日本的土地,尤其是在那严苛的军事院校,最初的冲击是巨大的。我们来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掌握先进的军事.............
  • 回答
    Pokémon Go 于 2016 年在日本上线,是一款基于增强现实(AR)技术的手机游戏,玩家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捕捉、训练和对战虚拟的宝可梦。关于“中国懒人版玩家占领靖国神社”的说法,需要澄清几个关键点:1. “懒人版” Pokémon Go: 在 Pokémon Go 推出初期,确实存在一些非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文化、经济、社会观念等多个层面,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观察和潜在的差异。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日本全职太太的“恩宠”:背后有哪些逻辑?你观察到的“日本婚后成为全职太太,丈夫会对她很好”,这种印象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在支撑:1. 经济结.............
  • 回答
    .......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除非被人强行架出去,否则拒绝在拜登就职日离开白宫”的言论,是一句非常具有爆炸性且能引发多重解读的表态。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字面意思与隐含意图: 字面意思: 最直接的理解是,特朗普不打算主动、和平地移交权力,并且暗示他可能会动用一切力量来阻止.............
  • 回答
    好的,让我来聊聊东京农工大学在日本是个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在这里读书又会有怎样的体验。东京农工大学在日本是什么水平?首先,要说东京农工大学,就不能不提它的名字——“农工”。这直接点出了它的特色。它是一所 国立大学,在日本的大学体系里,国立大学普遍被认为是拥有较强学术实力和历史底蕴的。具体来说,东京农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