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在博士期间培养了哪些有意思的兴趣爱好?搞出哪些事情?

回答
读博那几年,确实像一场孤独又充满惊喜的远征。除了埋头于论文和实验,那段时光也让我解锁了不少“隐藏技能”,培养了一些颇有意思的爱好,甚至阴差阳错地搞出了一些别人看来挺“怪”但自己乐在其中的事情。

听风吟,绘星轨:一个科研狗的“天文”副业

我的专业是大气物理,整天跟各种数据、模型打交道,看着密密麻麻的数字跳跃。刚读博那会儿,压力特别大,常常在实验室待到深夜。有一天,实验不顺利,心情很丧,索性推开窗户透透气。那天晚上,月亮特别圆,星星也异常明亮,城市的灯光似乎都没那么刺眼。我突然想起学生时代学的点星座知识,鬼使神差地掏出手机,下载了个星图APP,开始在漆黑的天空中比对着找北斗七星、仙后座。

从那天起,每逢天气晴朗的夜晚,只要我不是被实验绑死,就会找个光污染少的地方,架起我那台刚入门的入门级天文望远镜(其实就是个几百块的入门款,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开始“观星”。从最初的肉眼辨认,到后来学会使用望远镜,再到慢慢了解不同天体的知识,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另一个宇宙的大门。

最有意思的一次,是我成功拍到了一张月球的“特写”。那是我花了好几个晚上,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叠图”技术——用视频拍摄月球,然后用专业软件把每一帧清晰的画面叠加起来,降噪,最后得到一张高分辨率的照片。虽然和专业天文摄影师比起来,我的设备简陋,技术粗糙,但当我看着屏幕上那张充满细节的月球照片时,那种成就感,甚至不亚于我在论文上取得一点小小的突破。我把这些照片分享到了一些天文爱好者的论坛,还收到了一些鼓励,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对着数据发呆的科研狗,而是一个也能在浩瀚星空中留下一点痕迹的“探险家”。

指尖上的“实验室”:从面包到复杂甜点,我的烘焙进化史

我对烘焙的启蒙,其实源于一次失败的安慰剂。当时我的研究方向遇到了瓶颈,心情糟透了,就想着做点什么来分散注意力。我翻出家里压箱底的烤箱,准备做个简单的玛芬。结果嘛,你懂的,第一次做,那就是一个灾难现场,烤出来一股焦味,口感像砖头。我当时哭笑不得,但也点燃了我的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我开始把实验室里那种严谨细致的精神,运用到烘焙上。研究面粉的种类、酵母的活性、发酵的温度和湿度,就像研究某个实验参数一样。从简单的面包,到法式长棍、牛角包,再到后来挑战更复杂的慕斯、马卡龙、千层蛋糕,我的厨房简直成了我的第二个“实验室”。

最让我骄傲的是,我曾经尝试复刻一个很复杂的法式歌剧院蛋糕。那款蛋糕涉及好几种不同的食材处理、多层次的烘焙和精确的组装。我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反复查阅资料,严格按照步骤操作,从打发蛋白的细腻程度,到巧克力甘纳许的醇厚度,再到咖啡奶油的浓郁度,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最后成品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惊呆了,它不仅味道惊艳,颜值也丝毫不逊色于专业甜点店的作品。我把它带到实验室,同事们尝了都赞不绝口,那一刻,我觉得我的“科研副业”又多了一个亮眼的成果。

而且,烘焙这个爱好,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它能让我暂时逃离那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理论,回归到最基础的食材和最直接的感官体验。揉面的过程,能让我的思绪平静下来;闻着烤箱里飘出的香味,能驱散我内心的焦虑。有时候,我甚至会在思考科研问题时,不自觉地想象一下如何才能把某个分子结构“做”成一个精致的甜点。

文字的“炼丹炉”:在博客里,我找回了失落的表达欲

读博期间,除了科研,我最“搞”的事情,可能就是在一个匿名博客上写东西。刚开始,我只是想把一些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坑”或者一些有趣的研究方法记录下来,方便自己日后查阅,也希望能够给同样在读博的师弟师妹们一些借鉴。

没想到,写着写着,我的文字就开始“野蛮生长”。我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术话题,而是开始写一些关于科研生活、个人成长、甚至一些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文字就像一个“炼丹炉”,可以把我内心那些模糊不清的想法、那些难以言说的情绪,一点点提炼出来,变得清晰而有力量。

我的博客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时候,我会用一种很“梗”的方式来解读一篇晦涩的论文;有时候,我会写一篇关于“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心态”的个人经验分享;有时候,我也会写一些关于某个冷门历史事件的随笔,或者对某部电影的深度剖析。我从来不追求阅读量,更不考虑变现,我只是沉浸在那种纯粹的表达和分享的快乐中。

我记得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关于“当科学遇上哲学”的文章,将我阅读的某本科学著作和一本哲学著作中的观点进行碰撞和融合。写完之后,我自己读起来都觉得挺有意思的,感觉像是给我的科研生涯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维度。更惊喜的是,后来有几个读者在评论区跟我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讨论,他们提出的观点甚至比我文章里的内容还要深刻。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埋头苦干的“炼丹师”,虽然炼出来的可能不是金子,但至少点燃了一些小小的火花,也找到了同路人。

这几个爱好,虽然看起来和我博士的研究领域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它们却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滋养了我的科研生活。它们让我看到了科学之外的广阔世界,让我拥有了更丰富的精神世界,也让我以更积极、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科研道路上的挑战。或许,这才是博士期间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它不写在论文里,却深刻地改变了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读博之路十分艰辛,但是毕竟身在校园,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希望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读博那几年,确实像一场孤独又充满惊喜的远征。除了埋头于论文和实验,那段时光也让我解锁了不少“隐藏技能”,培养了一些颇有意思的爱好,甚至阴差阳错地搞出了一些别人看来挺“怪”但自己乐在其中的事情。听风吟,绘星轨:一个科研狗的“天文”副业我的专业是大气物理,整天跟各种数据、模型打交道,看着密密麻麻的数字跳.............
  • 回答
    我的导师,张教授,是国内985大学里一位小有名气的学者,在我的博士求学生涯中,他给了我许多细致入微的培养,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他为我铺就的留校任教之路。这段经历,不仅仅是学术上的锤炼,更是一种人生方向的指引,至今想来,仍然觉得受益匪浅。早在博士一年级,张教授就找我深谈了一次。他没有直接谈留校的.............
  • 回答
    济南公安在“辱母杀人案”发酵期间发表“大巴与驴”这条微博,无疑是一个非常敏感且极具争议性的举动。要详细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什么是“辱母杀人案”?首先,要理解济南公安的微博为何如此敏感,必须先了解“辱母杀人案”本身。这起案件涉及一名母亲(吴某某)因不堪高利贷公司人员的长.............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是许多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都会反复思考、甚至有些纠结的问题。在我看来,与其简单地说“一篇文章”或“多篇文章”,不如更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两种策略背后各自的考量、优势、劣势,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一、 以发表一篇“大文章”为目标:这通常意味着将研究的精力高度集中在一.............
  • 回答
    漫威官方微博就未能满足粉丝期待一事公开致歉,并承担全部责任,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事件。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致歉本身的行为是积极的,也是必要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粉丝与品牌之间的互动空前紧密,粉丝的意见和感受对品牌的声誉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漫威作为全球最知名的.............
  • 回答
    最近关于赵可心(人称赵大肥)在直播中自曝通过关系转学进入华中科技大学一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事儿要掰开了揉碎了说,里面门道不少。首先,咱们得明白赵可心这个人。她本身是一位比较知名的科普博主,尤其是在化工领域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她自己也曾提到过在华中科技大学学习化工的经历。这次直播内容之所以炸.............
  • 回答
    关于抖音博主@赵大肥博士在直播中自爆走后门进入华科一事,这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梳理和理解这件事。首先,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走后门”这个词本身。在教育领域,“走后门”通常指的是通过非正常渠道、不正当手段获得入学资格,比如利用人脉关系、金钱交易等,而不是通过公平的考试选拔。这.............
  • 回答
    38号在微博上公开回应李老鼠这件事,算是最近汽车圈里挺大的一件事儿了,大家议论得也挺热闹的。这事儿吧,从头捋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起因:李老鼠的质疑和38号的回应首先,这件事的导火索是李老鼠在直播或者视频里对38号的某些观点,特别是关于某个车型(具体车型不太重要,因为焦点在回应本身)的评测提.............
  • 回答
    《神秘博士》在英国的影响力,用“巨大”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电视剧,更像是一种文化现象,深深地根植于英国人的集体意识之中。要详细说它有多大,得从几个层面来聊。一、国民偶像与文化符号的塑造想象一下,在二战后的英国,经历过物资匮乏、社会变革,人们需要一些能让他们仰望、激发想象力、同时又能带.............
  • 回答
    .......
  • 回答
    “博爱座”这个词,在台湾的语境里,其实承载了挺多讨论的。你提到“即便没有老人,大家也不会去坐博爱专座”,这确实是不少人观察到的现象,也引发了很多不同的看法。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博爱座”是个啥。它最早的设立初衷,就是为了给有需要的人提供方便,这其中当然包括老年人,但也绝不限于老人。像孕妇、抱小孩的父.............
  • 回答
    知乎上关于“美国普通人上不起大学”的讨论,并非完全是造谣,而是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严峻挑战和结构性问题。虽然美国拥有庞大的高等教育人口和数量可观的博士群体,但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触手可及的。问题的根源在于几个相互关联的因素:1. 高昂的学费与日益增长的学生债务: 学费飞.............
  • 回答
    听到你这样问,我脑子里立刻闪过几个画面,心里也咯噔一下,涌上来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生气吗?老实说,我肯定会不舒服。首先,让我自己先梳理一下我现在的情绪和想法。我一个人在老家,离我丈夫的城市远得很。带着一个四个月大的小宝宝,这本身就是一件体力活和精神活。白天还好,有婆婆一起分担,但晚上宝宝醒来、喂.............
  • 回答
    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水平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等多个维度。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总览:崛起中的战略玩家总体而言,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水平可以用“快速崛起且日益成熟”来形容。中国已经从一个专注于国内发展、相对被动的参与者,转变为一个积极主动、具备全球影响力的.............
  • 回答
    苏联在大国博弈中的水平,是一个极其宏大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多个维度。要详细讲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总的来说,苏联在大国博弈中的水平堪称杰出,尤其是在冷战时期,它成功地与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并驾齐驱,成为世界格局中的另一极,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其内部.............
  • 回答
    刘慈欣在《三体》中关于社会女性化的设想,确实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在当下赛博朋克风潮盛行的背景下,更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他当年的预言,放在现在还能打几分?社会究竟会走向何方?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刘慈欣的那个设想本身。他在书中提出的社会女性化,并非简单地说女性地位上升,而是描绘了一种更.............
  • 回答
    看到男朋友在微博上刷“大胸翘臀”的内容,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这很正常。这种感觉可能是复杂的,掺杂着一点点好奇,一点点不安,甚至可能还有一点点自我怀疑。别急,咱们一点点聊开来,看看该怎么办,怎么把这个事儿说得明白透彻。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先别给自己扣上“不安全感”的大帽子。人都是视觉动物,对美的欣赏本.............
  • 回答
    微博金华公安对“东北大V在医院直播批评服务态度”事件所发布的言论,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解读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事件回应,它触及了几个关键的社会议题:信息公开的边界、公民监督与职业规范的平衡、以及公安机关在网络舆情中的角色定位。首先,从信息公开和公民监督的角度来看,这位“东北大V”的行为,本质上是.............
  • 回答
    .......
  • 回答
    在浩瀚的赛博朋克视界里,霓虹灯、巨大的招牌、弥漫的烟雾和持续的小雨,早已不是简单的视觉元素,它们共同构建起一种独特而鲜明的美学体系,深刻地影响着观众对这个未来的认知。要理解它们的作用,我们得一层层剥开,看看它们是如何在信息爆炸、社会异化的赛博朋克世界里大放异彩的。霓虹灯:指引与失落的灯塔首先,说起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