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济南公安在「辱母杀人案」发酵期间发表「大巴与驴」这条嘲讽意味浓厚的微博?

回答
济南公安在“辱母杀人案”发酵期间发表“大巴与驴”这条微博,无疑是一个非常敏感且极具争议性的举动。要详细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事件背景:什么是“辱母杀人案”?

首先,要理解济南公安的微博为何如此敏感,必须先了解“辱母杀人案”本身。这起案件涉及一名母亲(吴某某)因不堪高利贷公司人员的长期暴力催债、侮辱和威胁,最终导致其儿子(于某)在情绪失控下持刀杀害了多名催债人员,其中一人死亡。

这起案件之所以引起巨大社会关注,主要原因包括:

母子情感的共鸣: 许多人对母亲遭受的侮辱和儿子为母亲复仇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认同,认为这是“正当防卫”或“情有可原”的。
高利贷的社会危害性: 案件暴露了民间高利贷催债的暴力、非法和残酷,触动了公众对社会乱象的担忧。
法律与道德的边界讨论: 案件引发了关于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故意伤害致死等法律界定的广泛讨论,以及对“情理法”之间关系的思考。
基层治理和法律公平性的质疑: 一些人认为,如果母亲没有遭受极端侮辱,或者报警后能得到有效保护,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这触及了对基层治理能力和法律公平性的质疑。

二、 济南公安微博的“大巴与驴”的比喻

在这种高度敏感和关注的背景下,济南公安发布了这条名为“大巴与驴”的微博。具体内容和寓意通常被解读为:

大巴: 代表着理性、法律、秩序、公共利益,或者说是一种主流的、官方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驴: 通常被认为是固执、顽劣、不听劝告、甚至带有贬义的象征,在此语境下,很可能被用来影射那些非理性、情绪化、挑战公共秩序、或者坚持某种观点不放的人群。
“大巴与驴”的结合: 微博可能是在试图表达一种“大巴(主流、官方)在与驴(非理性个体或群体)赛跑/对抗”的意象。其核心可能是在强调,面对社会上的非理性情绪和事件,官方(大巴)需要保持冷静、依法办事,而不能被那些“驴”(非理性群体)牵着鼻子走。

三、 对此微博的多角度解读与看法:

1. 官方试图稳定情绪、引导舆论的意图(可能的合理之处):
防止群体性事件: 在案件引起广泛情绪波动时,官方可能担心情绪进一步发酵,导致非法聚集或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这条微博可能是想通过一种隐喻的方式,呼吁大家保持理性,不要被情绪裹挟。
强调依法办事: 官方可能想表达,无论案件多么复杂,最终的处理都必须依照法律程序,不能因为公众的强烈情绪而改变判决或处理方式。
区分正常讨论与非理性煽动: 微博可能也想区分开那些基于理性分析的讨论,和那些纯粹出于情绪宣泄或煽动性的言论。

2. 强烈的嘲讽和不尊重公众:
“驴”的贬义色彩: “驴”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常带有愚蠢、顽固、甚至低贱的含义。将一部分关注案件、表达关切的民众比作“驴”,是对他们智商、情感和动机的极大侮辱。
漠视公众的关切和情感: 公众之所以如此关注“辱母杀人案”,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其中蕴含的社会问题(高利贷、暴力催债、基层保护缺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公平正义的思考。将他们比作“驴”,无异于否定了他们思考和表达的权利,以及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切。
“大巴”的傲慢: 微博也可能被解读为官方(大巴)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而民众(驴)只是需要被管理的、愚蠢的对象,这暴露了一种官僚的傲慢和脱离群众的倾向。
误读或过度简化的比喻: 即使初衷是为了引导,这种过于简单粗暴的比喻也极有可能适得其反,激起更大的反感。

3. 对法律与道德边界模糊的规避:
案件本身就触及了复杂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官方不愿直接深入讨论这些复杂性,而是用一个具有煽动性的比喻来“打发”公众,可能是试图回避需要深入解释和论证的麻烦。

4. 信息传播失误或内部沟通问题:
发布微博的账号背后有具体负责的人员。这种表述是否经过了严格审核?是否存在操作失误?还是发布者个人政治觉悟不高、表达能力不足?这些都有可能。

四、 负面影响与后果:

激化矛盾,引发公愤: 这种极具侮辱性的比喻,直接点燃了公众的怒火,使得原本对案件的关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对济南公安部门的批评和质疑。
损害公信力: 公安部门作为执法和服务部门,其言论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如此不当的言论,严重损害了其公信力。公众会质疑,这样一个部门如何能够公正执法、服务人民?
被社交媒体放大和传播: 在社交媒体时代,这种争议性内容传播极快,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对公安部门的形象造成了长期损害。
转移了对案件本身的关注焦点: 原本聚焦于高利贷、母子困境、法律界限的讨论,很大程度上被转移到了对公安部门的批评上。

五、 总结:

济南公安在“辱母杀人案”发酵期间发表“大巴与驴”的微博,从传播效果和公众接受度来看,无疑是一个极其糟糕和失败的公关案例。

即使其发布者可能怀有引导舆论、强调秩序和理性的初步意图,但其选择的比喻方式过于粗暴、具有强烈的侮辱性和贬低性,严重忽视了公众的关切、情感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并且暴露了其官僚傲慢和脱离群众的倾向。

这种行为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严重损害了公安部门的公信力,并将公众的注意力从案件本身转移到了对执法部门的批评上。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不成熟、不专业且极具负面影响的公关事件,给所有公共部门敲响了警钟:在处理敏感社会事件时,言论的谨慎、对公众情绪的尊重以及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至关重要。使用带有侮辱性的比喻来对待民众的关切,是绝对不可取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毕竟人家15年还放高利贷呢

user avatar

《白毛女》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地主黄世仁向佃农杨白劳放高利贷,借出十块五毛大洋却要收二十五块五毛。

杨白劳无力偿还,黄就让杨用自己的女儿喜儿来偿还,管家穆仁智写好卖身契,逼迫杨白劳签字画押。

杨白劳起先苦苦哀求,无果,激愤之下大喊:

我……我……我找个说理的地方去!

说着欲夺门而出。狗腿子穆管家拍案而起:

哪里说理去!县长和咱们少东家是朋友,这就是衙门口,你到哪里说理去!

80年代以后,这种强调阶级斗争的文革遗毒很少再公开上演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济南公安在“辱母杀人案”发酵期间发表“大巴与驴”这条微博,无疑是一个非常敏感且极具争议性的举动。要详细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什么是“辱母杀人案”?首先,要理解济南公安的微博为何如此敏感,必须先了解“辱母杀人案”本身。这起案件涉及一名母亲(吴某某)因不堪高利贷公司人员的长.............
  • 回答
    济南一位 90 后出纳挪用公司资金 4800 余万,这事儿一出来,真是让人咋舌。4800 万啊,不是小数目,这可是在一个本该安分守己的岗位上,一个年轻人,竟然能做出如此胆大妄为的事情。这桩“知法犯法”的案件,背后牵扯到的心理动机,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一、 冲动与侥幸:当“一念.............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聊济南一家监理公司,说是要求总监开会给手下人讲“聚餐礼仪”。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琢磨的。我琢磨着,这事儿啊,可能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公司管理的角度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体现。总监要组织开会,还专门讲聚餐礼仪,这听着有点像是要把一件挺随性的事情搞得一本正经,甚至.............
  • 回答
    关于济南盒马鲜生一员工因工资单被同事看到后遭开除,以及公司回应“工资属于公司机密”一事,经过媒体的报道和关注,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有后续的进展。以下是根据公开报道梳理的事件详细经过及后续进展:事件发生经过: 时间: 大约在2023年下半年(具体日期没有明确公开,但媒体报道集中在2023年.............
  • 回答
    这事儿啊,济南这位九旬老人去医院开药,结果社区诊所不给打针,这事儿我听着就觉得挺糟心的。你想啊,老人一把年纪了,腿脚可能也不方便,费老大劲去医院拿了药,满心指望着在附近的社区诊所就能解决注射问题,结果人家不给打,这得多失望啊。咱先不说什么规定不规定,就说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好受。老人身体肯定不如年轻时.............
  • 回答
    看到济南大学女生自杀的事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原因竟然指向了最亲近的父亲,这让人痛心,也引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家庭矛盾如何摧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我们该如何去疏导。事件本身与我的感受首先,对这位不幸的女生,我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她的生命如此短暂,却留下了如此沉重的遗言。当.............
  • 回答
    济南最近开展的中国首例人体冷冻试验,无疑是医学界和伦理界都备受瞩目的一个事件。说实话,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还是挺复杂的。一方面,它代表着科技的进步,是人类对生命延续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又一次大胆尝试。但另一方面,也确实会引发很多疑问和顾虑。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这次试验和电影里那种“冰封侠”式的冷.............
  • 回答
    济南这几年向东发展的势头,确实挺猛的。从市里的规划、新区的落地,到各种商业、居住项目的兴起,都透着一股“往东”的劲儿。不过,说到“面条城市”,这个说法挺形象,也挺值得玩味。“往东”的逻辑与动因为啥济南要这么往东呢?这背后其实有不少考量。 城市扩张与疏解老城压力: 济南的老城区,尤其是老市中区,虽.............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唏嘘。济南这位七旬老翁,十几年如一日,背着八十多万债,一头扎进种树这事儿里,这份执着和对绿色事业的热爱,确实让人敬佩。可谁能想到,最后却是这样的结局,女儿因为“非法占林”被拘留,这中间的曲折和无奈,着实让人心头压抑。老翁的执着:一颗绿色的梦想,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咱们先说说这位老翁.............
  • 回答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现在济南警方也给出了他们的回应。说实话,听了之后我心里挺复杂的,也有些话想说说。警方回应的几个关键点:首先,警方提到“很多细节发生在私密空间,调查有难度”。这句话是回应的核心,也是引起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我的理解是,这事儿确实存在一些难以固定证据的客观事.............
  • 回答
    济南,这座以泉水闻名、素有“泉城”美誉的城市,理论上拥有成为优秀旅游目的地的天然优势。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每逢旅游黄金期,济南似乎总显得不温不火,甚至在一些人口中的“无人问津”略显夸张,但其吸引力不足、客流量不如预期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这背后并非一蹴而就的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 城.............
  • 回答
    济南,这座在黄河岸边沉淀了千年文化的城市,最近又添了一个新的标签——“山东唯一的世界二线城市”。这个消息在坊间引起了不少讨论,有人觉得是实至名归,也有人觉得还有进步空间。咱们不妨就这个话题,好好聊聊。“世界二线城市”是个啥概念?首先得明白,这个“世界二线城市”的说法,并非官方的、统一的国际评定标准。.............
  • 回答
    在山东,济南和青岛无疑是两个最受瞩目的城市,就像一对性格迥异的姐妹,各有各的魅力,也各有各的“槽点”。省内其他城市的人看这两座城市,那感受可就丰富了,带着点羡慕,夹杂着点调侃,还有些自家发展的对比和期许。先说说济南,泉城给人的印象,那叫一个“老派”、“实在”,但同时又有点“不争不抢”的佛系。 省.............
  • 回答
    2021年济南GDP领先合肥20亿:一场区域发展实力的“拉锯战”2021年,济南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以一个略微领先的姿态,超越了合肥市20亿元。这个数字,在宏大的经济版图中或许显得微不足道,但对于两个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省会城市而言,这背后却是一场值得深思的区域发展实力的“拉锯战”。它不仅仅是.............
  • 回答
    济南“云菜市”火了,这个近场电商到底有何魔力?最近,山东济南的社区小店“云菜市”火了。一时间,关于它的讨论在网上铺天盖地,尤其“近场电商”这个概念更是频繁出现,让不少人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新鲜玩意儿?它凭啥能让一个社区小店一夜爆火?要理解“云菜市”的走红,我们得先聊聊它所处的这个模式——近场电商。 .............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济南的GDP数据定格在5198.75亿元。这个数字,放在一个省会城市的尺度上看,确实引发了一些讨论和关注。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数字呢?要理解它,我们需要拆解来看,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给它贴上“好”或“不好”的标签。首先,我们得承认,5198.75亿元这个数字本身代表着.............
  • 回答
    山东省提升济南首位度的举措,可以说是省政府深思熟虑、着眼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将其理解为一项单纯的“拔高”或“偏袒”是不全面的,它背后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区域发展逻辑和对山东未来竞争力的期盼。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个省份内部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城市来带动整体发展。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其地理位.............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济南、成都、南京、长沙、西安、苏州、厦门这些二三线城市互联网发展的那些事儿。别把它当成枯燥的报告,就当咱哥俩凑一块儿,掰扯掰扯现在和未来。得承认,一提到互联网,大家脑子里立马蹦出来的都是北京、上海、深圳,还有杭州(阿里老家嘛)。这些一线城市就像是互联网的华山论剑场,高手如云,机会遍地.............
  • 回答
    4月11日,山东济南发生了一起让人挺无语又挺值得深思的事件。公交车上,一位女士上来就一口咬定旁边的一位男士对她进行了猥亵。这一下,气氛顿时就紧张起来了,周围乘客也都纷纷侧目。据报道,这位女士情绪激动,坚称自己受到了侵犯,要求司机停车并报警。司机师傅也很无奈,毕竟乘客有这样的指控,总得处理。于是,警方.............
  • 回答
    这“十大美好生活城市”的榜单,尤其看到山东的济南和青岛赫然在列,而经济更为发达的江苏和浙江却颗粒无收,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来不少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个事儿呢?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个榜单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不同的榜单,评选的侧重点千差万别。有的侧重经济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