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有没有苏军损失比德军少的战役?

回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与德军在多个关键战役中的伤亡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是苏军损失比德军少的典型案例。以下从战役背景、双方伤亡对比、历史意义等方面详细分析:



1. 库尔斯克会战:苏军损失低于德军
战役背景
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德军试图通过“堡垒行动”(Operation Citadel)突破苏军防线,夺取库尔斯克地区,以切断苏军的补给线并推进至莫斯科。但苏军在库尔斯克以南的“天王星行动”(Operation Uranus)中成功反攻,摧毁了德军第5军团,最终迫使德军撤退。

伤亡对比
德军:
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损失约15万人(包括阵亡、受伤和被俘),其中约8.5万人被苏军歼灭,另有6.5万人被俘或投降。
关键原因: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攻势因后勤不足、天气恶劣(夏季高温和蚊虫侵扰)以及苏军顽强抵抗而受挫。
德军损失比例: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损失了约40%的部队(约15万人),而其总兵力在1943年约为38万人。

苏军:
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损失约12万人(包括阵亡、受伤和被俘),其中约6.5万人被德军歼灭,另有5.5万人被俘或投降。
苏军损失比例: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损失了约30%的部队(约12万人),但其总兵力在1943年约为40万人。

结论
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的伤亡(12万)少于德军(15万),且苏军在反攻中取得重大胜利,成为苏德战场从防御转向反攻的转折点。



2. 莫斯科保卫战:德军损失惨重,苏军损失相对可控
战役背景
1941年12月,德军发动“台风行动”(Operation Typhoon)进攻莫斯科,试图在冬季前占领苏联首都。尽管德军一度逼近莫斯科,但因严寒、补给不足和苏军顽强抵抗,最终未能攻陷莫斯科。

伤亡对比
德军: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损失约10万人(约40%的部队),包括因严寒冻伤、疾病和战斗死亡。
关键原因: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因冬季严寒导致30%的士兵冻伤死亡,且后勤补给线被苏军切断。

苏军:
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损失约7万人(包括阵亡、受伤和被俘),但其总兵力在1941年约为110万人,损失比例约为6%。
苏军优势: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成功组织防御,且在德军撤退后迅速恢复战斗力。

结论
莫斯科保卫战中,德军损失(10万)远高于苏军(7万),但苏军的损失相对可控,且成功保卫了莫斯科,为后续反攻奠定基础。



3. 明斯克战役:苏军被包围,但德军损失更惨重
战役背景
1941年7月,德军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在明斯克地区包围苏军第3集团军,试图歼灭苏军主力。但苏军在1941年8月突围,成功撤退。

伤亡对比
德军:
德军在明斯克战役中损失约12万人(包括被苏军歼灭的约8万人,以及因后勤不足和天气导致的减员)。
关键原因:德军在包围圈内补给不足,且苏军的灵活撤退打乱了德军计划。

苏军:
苏军在明斯克战役中损失约6万人(包括被俘和阵亡),但成功突围,避免了更大损失。
苏军优势:苏军通过快速机动和欺骗战术(如“明斯克包围”)避免了被完全歼灭。

结论
明斯克战役中,德军损失(12万)多于苏军(6万),但苏军的撤退避免了更惨重的损失。



4. 其他战役对比
斯大林格勒战役:双方损失均惨重,苏军损失约110万人,德军损失约150万人,苏军损失略少,但整体伤亡规模远超其他战役。
诺门罕战役(1939年):苏军与日军交战,德军未参战,因此不适用于苏德对比。
库尔斯克会战:苏军损失(12万)少于德军(15万),是唯一明确符合“苏军损失低于德军”的案例。



历史意义
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苏军的胜利标志着其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反攻。尽管苏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损失比德军少,但其战略意义远大于伤亡数字,为后续东线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总结
在苏德战争中,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是唯一明确记录苏军损失少于德军的战役。其他战役(如莫斯科保卫战、明斯克战役)中,德军损失均多于苏军,但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对苏德战场格局具有决定性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十次斯大林打击中的第3、5、6、7次都是苏军战损比较低的战斗。

第三次是1944年4月8日-5月12日的克里木进攻战役,苏军解放了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和整个克里木半岛,苏联南部不再有德军的威胁,且苏军能够前出至仆从国的领地。

第五次是著名的白俄罗斯战役“巴格拉季昂行动”(1944年6月23日-8月29日),这场战役的战损有争议,不过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苏军损失较小;

第六次是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1944年7月13日-8月29日),属于巴格拉季昂行动的后续,由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单独实施;

第七次是我重点要说的,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944年8月20日-29日)。


最典型的就是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1944年8月20日-29日),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德国第6集团军(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和罗马尼亚第3、6集团军,被马利诺夫斯基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托尔布欣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干跨。

苏军伤亡67,130,但实际不可恢复损失只有13,197,相比之下,德军+罗军损失超过40万,顺便还丢了普洛耶什蒂油田,罗马尼亚转而投入同盟国阵营。

同年9月5日,苏联对保加利亚宣战,6日保加利亚军队全线放弃抵抗,8日黑海舰队抵达保加利亚的港口,德国海军自沉舰队逃亡。

9日保加利亚工人党推翻亲德政府,建立“祖国阵线”,同日21时,苏军停止在保加利亚的推进。

损失比为,1比5.9


巴拉顿湖战役(1945年3月6日-15日),迪特里希的党卫军第6装甲集团军(1月才从阿登撤下来),第6集团军,第2装甲集团军,围攻托尔布欣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

克里沃舍耶夫《损失》第228页认为苏军在巴拉顿湖战役中的损失为32,899人(其中死亡失踪8,492人,卫生减员24,407人)。

拉基茨基文中第119页宣称德军在反击中损失了40,000人、500辆坦克和突击炮、300门火炮和迫击炮。

根据德方的数据统计,“春醒行动”中,德军坦克及自行火炮损失不少于256,而苏军的损失只有165辆,包括84辆T-34和48辆SU-100坦克歼击车。

精锐的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全程梦游,都不知道在干嘛。

另外,巴拉顿湖战役之前,英美盟军在情报上坑过苏联一次,为此苏联还专门抗议过,不过语气还算委婉。

总损失比为,1比1.2

坦克损失比为,1比1.5

不过,关于巴拉顿湖战役苏德双方谁损失更大还是有一定的争议的,维基百科的说法是,德军只损失了1万人。

不过维基百科玩了春秋笔法,德军这个1万人的损失只统计了3月8-31日,苏军从3月8日-4月15日,苏军多算半个月。


柏林战役中苏军损失为死亡失踪78,291人,卫生减员274,484人。

波兰军队的损失为死亡失踪2,825人,卫生减员6,067人。

苏军在战役中还损失了1,997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108门火炮以及917架飞机。

红军的总不可恢复损失为81,116人,伤亡36,1367人。

德军被击毙458,080人,俘虏479,298人,摧毁坦克和突击炮4,183辆,火炮20,475门,飞机4,995架。总伤亡高达937,378人,接近百万。

总损失比为,1比2.7

不可恢复比为,1比5.6

坦克损失比为,1比2.0

火炮损失比为,1比9.7

飞机损失比为,1比5.4


苏德战场的最后一战,布拉格战役。

对阵双方为:

科涅夫元帅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

罗季翁·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元帅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

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元帅的乌克兰第4方面军

德国陆军元帅舍尔纳的中央集团军群。

苏军兵力2,208,100人、1,96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0,452门火炮和迫击炮、3,014架飞机。

舍尔纳手上900,000人、1,900辆坦克和突击炮、9,700门火炮和迫击炮、1,000架飞机。

最终舍尔纳全军覆没,85万人被俘,苏联大叛徒弗拉索夫也在其中。

苏军仅仅有11,997的不可恢复损失,40,501人负伤生病,总伤亡52,498人。

损失比为,1比16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