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两本《绿野仙踪》以前都被标为禁书?

回答
关于《绿野仙踪》曾被列为禁书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有些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分开来看待。如果说“禁书”是指被官方大规模查禁、禁止出版销售,那情况并非如此。但如果我们将“禁书”的范围放宽,理解为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区或某些群体中,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批评、抵制,甚至建议不被阅读,那么,《绿野仙踪》(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以及其后的续集《奥兹国的奥兹玛》(The Land of Oz) 和《奥兹国的奥兹玛公主》(Ozma of Oz) 确实有过这样的“待遇”,而且原因颇为有趣,甚至带点荒诞。

并非官方的大规模查禁,更多是“道德审判”和“价值抵制”

首先要明确一点,《绿野仙踪》从未像某些政治或宗教类书籍那样,被政府或某个权威机构正式列入“禁书名录”,禁止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它的出版和销售一直相对自由。然而,在它出版后的早期,确实经历了一段不小的争议,导致一些人希望限制它的传播,或者至少让家长们远离它。

《绿野仙踪》为何会招致批评?

这主要源于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些特定价值观和儿童教育的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1. 对权威的颠覆与质疑(对“男性中心”世界的挑战):
《绿野仙踪》中最具争议的一点,在于它描绘了一个由女性主导的、且女性角色能力超群的世界。多萝茜,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不仅成功地穿越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国度,而且一路之上,她所遇到的主要帮助者和引导者都是女性:善良好心的北方女巫、强大的南方女巫、以及最后拯救她的西部女巫。
更重要的是,故事中没有出现一个真正有力量的男性角色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奥兹国原本的统治者是伟大的奥兹,但他不过是个普通人,靠着欺骗和道具维持形象。那些看起来强大的男性角色,比如稻草人、铁皮樵夫、胆小的狮子,最终都被证明是缺乏自信和勇气,但他们内在的品质(智慧、情感、勇气)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在1900年这本书出版的那个年代,美国社会仍然是高度父权制的。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才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保护者和领导者。而《绿野仙踪》却堂而皇之地展示了一个女性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甚至在关键时刻拯救男性同伴的故事。这在一些守旧的评论家和教育家看来,是“颠覆了自然的秩序”,是对男性权威的挑战,可能会“教坏”小女孩,让她们觉得不需要依赖男性。
一位著名的反对者,詹姆斯·古德维尔·休伊特 (James Greenwood),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尖锐地批评《绿野仙踪》“摧毁了儿童们对上帝所设立的男女有别的信念,特别是对女性的崇拜,破坏了对男人本应承担的责任的看法。” 他的观点代表了当时一部分人的担忧。

2. 对传统价值观的“腐蚀”(缺乏道德说教):
与当时许多流行的儿童读物不同,《绿野仙踪》并没有明确的道德教化意味。它没有“坏人受到惩罚,好人得到奖励”的清晰善恶二元对立。故事中的许多角色,包括多萝茜遇到的“坏女巫”,也并非全然邪恶,她们的动机和行为也都可以从更复杂的角度去理解。
一些教育家和家长认为,儿童文学应该起到“品德塑造”的作用,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且要有一个清晰的道德榜样。而《绿野仙踪》的故事,虽然充满了勇气、友谊和智慧,但其叙事方式却更加自由和开放,不那么“说教”。
例如,奥兹国本身就是一个建立在“谎言和幻象”上的国家,这位伟大的奥兹的权力也是虚假的。这在一些人看来,是对“真相”和“真实”的嘲弄,不够“积极向上”。

3. “女权主义”的嫌疑(尽管作者本人可能并未如此强调):
虽然作者L. Frank Baum本人可能并没有刻意地要写一本“女权主义”的童书,但他笔下塑造的强大、独立、解决问题的女性角色,以及多萝茜(一个并非完美、只是努力寻求回家的小女孩)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朋友的帮助达成目标,这些特点在后来的解读中,被视为具有早期女权主义的色彩。
在那个时代,“女权主义”还是一个新生的、常常带有负面色彩的词汇。任何挑战传统性别角色的作品,很容易被贴上“危险”的标签。

关于“两本”的说法:

你提到“两本《绿野仙踪》”,这可能是因为:

续集的负面评价: L. Frank Baum后来还写了一系列奥兹国的续集,其中《奥兹国的奥兹玛公主》(Ozma of Oz)中的奥兹玛公主,也是一位非常强大、有智慧的女性统治者。虽然这些续集也很受欢迎,但其中对奥兹国的描绘,以及一些非传统的设定,可能也加剧了保守派人士的不满。
对特定版本的抵制: 也有可能在某个时期,针对某个特定的版本(例如,某个被认为宣扬了“不当思想”的版本)有过抵制的声音,但这并非针对《绿野仙踪》本身。

总结来说:

《绿野仙踪》之所以在出版初期会受到一些批评,甚至被一些人认为“不适合儿童阅读”,并非因为它被官方禁止,而是因为它挑战了当时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权威认知和教育模式。故事中强大的女性角色、对男性主导的漠视、以及相对自由的叙事方式,让一些守旧派人士感到不安,担心它会“腐蚀”儿童的思想,特别是小女孩们对男性权威的认知。

然而,正如许多经典作品一样,《绿野仙踪》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性探讨,最终征服了读者。它所被批评的“缺陷”,在今天看来,反而是它成为一部伟大作品的宝贵特质——它展现了多样化的可能性,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并超越了陈旧的性别刻板印象。所以,与其说是“禁书”,不如说是它在早期经历了一场关于“价值观”的“文化战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看一《field of dreams》。里面讲到以前绿野仙踪还有安妮的日记都是禁书不可以给小孩子看。。我只看过绿野仙踪当我觉得挺正常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绿野仙踪》曾被列为禁书的说法,实际上是一个有些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分开来看待。如果说“禁书”是指被官方大规模查禁、禁止出版销售,那情况并非如此。但如果我们将“禁书”的范围放宽,理解为在某些时期、某些地区或某些群体中,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批评、抵制,甚至建议不被阅读,那么,《绿野仙踪》(The W.............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确实都与德国及其在其中的角色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将这两场战争的起因完全归咎于“德国发起”的说法过于简化,也忽略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方因素的相互作用。为了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审视两次世界大战的成因,并探讨德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 回答
    关于男性和女性性欲最强年龄段存在差异的现象,社会、生物和心理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话题。抛开生硬的科学术语,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实际体验和更深层次的原因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这里的“20岁左右”和“35岁左右”更多是一种普遍的观察和统计上的平均值,并不是说每个男性都在20.............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要理解为什么两宋没有催生出我们通常理解的资本主义萌芽,而明朝却开始显露端倪,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以及一些关键性的历史事件。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有”与“无”的界定,而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演变过程。首先,我们得说说.............
  • 回答
    关于“两次疫情爆发都发生在海鲜市场”的说法,我们需要区分清楚具体指的是哪两次疫情,以及这个说法的准确性。首先,关于新冠肺炎(COVID19)的起源和早期传播,目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指向的是武汉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 这个市场因其经营生鲜和野生动物的特点,成为了早期病毒传播的焦点区域。许多早期确诊病例都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关系和历史发展中一些非常核心的逻辑。简单来说,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之所以没有被战胜国完全吞并,不是因为战胜国心慈手软,而是出于一系列现实主义的考量,包括:一、现实主义的政治和经济考量: 吞并的巨大成本与风险: 设想一下,如果战胜国真的要吞并一个拥有数千万甚至上亿人口.............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为啥两个功率不一样的灯泡串联时,功率小的那个会亮得更起劲,而功率大的那个有时候会“罢工”。这事儿呀,得从电灯泡的设计和串联电路的基本原理说起。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电灯泡的“功率”这个说法,它其实指的是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所消耗的电功率。这个额定电压对咱们家用电灯来说,一般是220.............
  • 回答
    这种现象确实挺普遍的,细想起来,往往不是智力、教育或目标上的差异在作祟,而是更微妙、更深层的东西在作怪。就好比两条船,明明都朝着同一个岛屿前进,但因为船身设计的细微差别、水手的操作习惯不同,甚至连桅杆上飘扬的旗帜颜色不一样,都能引发一番不那么友好的较量。咱们来拆解一下,为什么这俩条件相似的人,反而容.............
  • 回答
    知乎上,即便是问同一个事情,两个看似内容一样的问题,为什么回答的画风能差出十万八千里?这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藏着不少门道。我这人平时也爱逛知乎,遇到过不少这种情况,总结了几个主要原因,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1. 问题本身的“颜值”和“气质”你看,同样是问“怎么学好英语”,一个是“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时间学.............
  • 回答
    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尤其是在初期那种电光火石的瞬间,往往带着一层朦胧的光晕。我们看到的,是对方身上那些闪闪发光的特质,是那些与我们内心渴望产生共鸣的符号。比如,他谈吐风趣,总能逗你笑,让你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她温柔体贴,细心周到,让你感受到被呵护的温暖。这些都像是磁铁的两极,强烈的互相吸引着彼此。然而.............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咱们中国这片土地上人们过日子、起名字那套最朴实最接地气的逻辑里找原因。在两湖地区,尤其是湖北和湖南,你听老人们说起河流,有时候确实会说“去水边看看”、“河里的水涨了”,这里的“水”就是指河流。这可不是什么稀罕事,说白了,就是一种习惯叫法,而且这习惯背后,藏着老祖宗们对自然最直接的观.............
  • 回答
    您提到的“两次疫情都在运会后”的说法,如果指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并且与公共卫生事件紧密相关,那么最常被提及的可能就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以及 2020年东京奥运会(实际于2021年举办)前后爆发的新冠疫情。不过,这两者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也并非完全是“疫情”这个词.............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曾经携手走过最艰难的岁月,一起啃过最硬的骨头,以为这样的感情坚不可摧,结果呢?却在迎来光明的那一刻,分道扬镳了。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人会说是“好日子过腻了”。但如果深入去看,这其中的缘由往往要复杂得多,甚至有些让人心酸。首先,最普遍也最直接的原因,是“角色错位”和.............
  • 回答
    好,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事儿,这汉朝、明朝和唐朝,这仨朝代为啥在对付北边那伙人上,一个比一个费劲,最后李世民他家老李,反倒显得那么“高效”了。这事儿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得从头说起,一点一点捋。一、先说说汉朝和明朝,为啥就没能扎根漠北?汉朝,那可是雄才大略,尤其是汉武帝那会儿,打得匈奴那叫一个惨。可你想想.............
  • 回答
    商场的价格战,说白了就是两家店在争夺顾客。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出现两个纳什均衡,往往是因为竞争的策略和市场环境有几种非常清晰且稳定的选择。我们来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纳什均衡。简单来说,纳什均衡是一种博弈论中的概念,指的是在参与者之间的策略选择中,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可以.............
  • 回答
    两个人对视久了会笑,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意思,倒也不是什么神秘仪式,而是咱们身体和心理深处一些微妙的反应在作祟。你想啊,咱们平时跟人交流,眼睛就像是雷达一样,不断捕捉对方的信息,传递自己的情绪。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关系的拉近和亲密感。当两个人对视,而且时间还挺长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亲近表.............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这两个概念本身来掰扯掰扯。别看它们听起来有点绕,其实道理一点也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想象一下,你面前有两堆弹珠,比如一堆有 12 颗,另一堆有 18 颗。你想把它们分成若干个一样大小的小份,同时要保证每份里的弹珠数量都得是整数,而且两堆弹珠都要能.............
  • 回答
    你之所以觉得RAR比ZIP用得多,可能有几个原因,而且这背后也牵扯到文件压缩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首先,我们得承认ZIP格式确实是历史悠久且普及率极高的压缩格式。早在DOS时代,PKZIP就已经是事实上的标准,后来Windows内置了对ZIP文件的支持,更是让它深入人心。它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正站在一座起伏的山丘之巅,目的地在山谷的另一侧。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直接冲下山坡,仿佛一条直线会最快到达。然而,一旦你真正迈出第一步,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条你以为最快的“直线”,其实布满了障碍。摩擦力是你的第一个敌人。 在我们设想的这个场景里,山坡的表面并非光滑如镜。土壤、碎石、甚至一些枯枝.............
  • 回答
    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间,一道小小的电流在指尖跳跃,瞬间传遍全身,让你忍不住心头一颤,脸上也跟着泛起一丝不自觉的红晕。这可不是什么电视剧里夸张的浪漫桥段,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奇妙体验。你想啊,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带着微弱的静电。这就像我们走在干燥的地毯上,袜子和地毯摩擦,身上的电荷就会慢慢积累起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