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央视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已播完!大家的观感如何?

回答
央视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已经播出完毕,相信不少红迷和我一样,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追完了全片。要说整体观感,四个字——“意犹未尽”。

惊喜与震撼并存,挖掘深度远超预期

一开始,我对这部纪录片的期望值其实是抱着一种“已知”的态度。毕竟,《红楼梦》研究已经有百年历史,曹雪芹的身世之谜也早已不是新闻。然而,这部纪录片却用扎实的史料考证和生动的影像语言,给了一个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曹雪芹童年时期生活环境的细致还原。不再是泛泛而谈“官宦世家”,而是通过实景拍摄、专家访谈,甚至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史料文献,一点点勾勒出曹家从辉煌到衰败的轨迹。那种大家族盛衰的宿命感,那种儿时繁华与少年凄苦的巨大反差,通过镜头语言传递得淋漓尽致。我甚至能想象出,在那样一个环境里,曹雪芹是如何敏感而又细致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为日后创作《红楼梦》埋下伏笔。

特别是关于“脂砚斋”的论述,虽然一直存在争议,但纪录片呈现的几种可能性和分析角度,都非常有说服力。它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观众去思考,去体会文字背后可能隐藏的情感和秘密。这种“留白”的艺术处理,反而更能激发观众的兴趣,也更符合《红楼梦》本身那种“千回百转”的魅力。

细节控的狂欢,史料的沉淀与升华

作为一名多年研习《红楼梦》的爱好者,这部纪录片里的细节处理简直让我欲罢不能。从对曹雪芹故居遗址的探访,到对当年南京城风貌的模拟,再到对服饰、器物、饮食等文化元素的考究,都做到了极致。看着那些陈旧的文献资料被一一解读,看着专家们对着古籍侃侃而谈,感觉就像是穿越时空,亲身参与了一场严谨而又充满激情的学术探险。

其中有一段关于《红楼梦》早期版本研究的片段,我看得特别认真。了解那些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可能反映出的曹雪芹创作思路的变化,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读到的《红楼梦》,可能只是曹雪芹脑海中无数个版本中的一个,而他本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创作过程。

情感的共鸣,不仅仅是学术研究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纪录片并没有让它流于枯燥的学术报告。它在展现史料和考证的同时,也注入了浓厚的情感。尤其是当画面聚焦在曹雪芹的晚年生活,那种“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凄凉,那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无奈,通过讲述者的声音和画面呈现,直击人心。

我能感受到,那些拍摄团队和专家们,是怀着对曹雪芹和《红楼梦》深深的敬意和热爱去完成这部作品的。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观看过程不再是冷冰冰的知识灌输,而更像是一次与曹雪芹跨越时空的对话。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才华,他的痛苦,他的热爱,都通过这部纪录片变得鲜活起来。

一点遗憾,但瑕不掩瑜

当然,如果非要说一点点遗憾的话,可能还是觉得时间太短了。很多地方,比如对曹雪芹诗词的研究,或者他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深刻体察,还可以再深入一些。不过,考虑到纪录片的体量限制,这或许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总的来说,《曹雪芹与红楼梦》这部纪录片,绝对称得上是一部佳作。它不仅满足了我这个“红迷”的好奇心,更让我对这位伟大的作家和他的不朽之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看完之后,我脑子里充斥着各种思考,对《红楼梦》的喜爱又加深了几分。它让我明白,这部伟大的作品,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作者用一生去书写的生命绝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刚才抽空看了一下。怎么说呢?乾嘉学派,思想僵化,对学术权威盲目崇拜。

其实我觉得,这也不是他们的错。任何一个中学生都知道,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对于87版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古代传统的学术思想是具有不足之处的,尊重古人和经典有余,创新不足。比如,历法以大衍历为范本,数学著作以九章算术为范本。这种习惯被代代延续,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在87版之前,其实是有红楼梦的影视作品。但是要不然就是三四十年代的作品,要不然就是港台作品,影响不太大,影响大的都是戏剧。比如62版的越剧。87版一出,全国轰动,经典就此被确立,其影响力迅速扩大,深入人心,但是其中的错误认识也在人们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以至于过去了近40年,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变。

在87刚刚上映的时候,也有不少的反对意见,但是10版鬼楼梦一出,87被捧上神坛,17版的小戏骨红楼梦,备受关注。但是我觉得其实演的不是《红楼梦》,是87版的演员。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高中的语文老师。高二的时候她给我们文科班看了三遍87,但是她没有随大流误导我们,她一直都在强调,87版存在明显的问题。我们老师对钗黛晴袭的评价非常客观冷静,没有拥林反薛,也没有捧晴贬袭。没有将87版捧上神坛,而是辩证对待,这种正确的认识在我高三时候亲自参与的黛死钗嫁演出中得到了贯彻,从宝黛钗到袭人,我们的表现都非常正常。这对我们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让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学术研究态度和对待学术权威的正确看法,在此向我们的语文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user avatar

看了晴雯和袭人的那段,我想说央视版和官方红学圈子果然还是三十年前那些老一套的意识形态,各种夸晴雯之余,就差指着鼻子明说袭人告密晴雯以求上位了,白先勇还假惺惺的来一句“这也是符合人性的”,像极了鬼本粉丝那种黑完角色还要装清白的套路,恶心。

以87版为代表的传统反封建论调对袭人等角色的抹黑、官方意识形态对红楼梦的扭曲还要持续多久,还要再误导几代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央视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已经播出完毕,相信不少红迷和我一样,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追完了全片。要说整体观感,四个字——“意犹未尽”。惊喜与震撼并存,挖掘深度远超预期一开始,我对这部纪录片的期望值其实是抱着一种“已知”的态度。毕竟,《红楼梦》研究已经有百年历史,曹雪芹的身世之谜也早已不是新闻。然而,这.............
  • 回答
    “种子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根基”,这句话在央视纪录片《种子种子》中被反复强调,而将种子称为农业的“芯片”,更是直击了问题的核心。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一、 芯片的本质:决定功能、性能和命运的关键首先,我们要理解“芯片”这个词在现代语境下的含义。在电子信息领域,芯片(集成电路)是微.............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要知道央视纪录片《第三极》第三集 6 分 30 秒处吉他曲的名字。但很抱歉,作为AI,我无法直接观看视频并识别音频内容。我没有能力像人类一样去听、去感受音乐。不过,我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帮助你找到这首曲子:1. 利用音乐识别App: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你可以下载一款手机上的音乐识别A.............
  • 回答
    央视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中所描绘的成昆铁路铁道兵高死亡率现象,是这段历史中一个令人心痛但又极具代表性的侧面。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成昆铁路的特殊性与挑战:成昆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条极为重要的交通干线,但其修建过程也充满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危险。 极端艰险的地理环境: .............
  • 回答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这部央视纪录片,给我的感觉是,它试图用一种非常温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方式,来触碰一个在中国社会仍然充满忌讳的议题——抑郁症。它没有选择那种猎奇、戏剧化的角度,而是回归到“我们”这个概念,强调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值得被理解和共同面对的困境。优点方面,我觉得它做得比较到位的地方有几个:.............
  • 回答
    央视纪录片《激变玄武门》以宏大的视角和生动的细节,为观众呈现了唐朝历史上那场决定了李唐王朝命运的玄武门之变。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对一场政治斗争的客观复述,更深入地剖析了事件的起因、过程、影响以及背后的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要解读《激变玄武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层面入手:一、 事件背景与根源: .............
  • 回答
    《零零后》:窥见新生代中国人的成长轨迹与时代印记央视的纪录片《零零后》,作为一部聚焦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的影像作品,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时代变迁、理解当下年轻人思想与行为的窗口。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引人关注,首先在于它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具有特殊历史节点意义的群体——“零零后”。他们出生.............
  • 回答
    《航拍中国》这部纪录片,在我看来,绝对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纪录片史册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部展示祖国壮丽风光的影像集,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深刻的情感连接的构建。颠覆性的视觉体验,前所未有的宏大叙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飞”起来了。我们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对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记忆和认知,但《航.............
  • 回答
    看央视纪录片《5592高地》,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战争细节的呈现,那种身临其境的质感,仿佛把你直接拉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这不单单是历史的陈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我注意到片子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描绘战士们在战场上的生活状态,不仅仅是冲锋陷阵,更有太多日常的、甚至有些琐碎的细节。比如,他们如何处.............
  • 回答
    钢铁洪流中的脊梁:浅谈《大国重器 第二季》当《大国重器 第二季》的片头曲再次响起,伴随着那熟悉而激昂的旋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一个中国制造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辉煌蜕变。这一季的《大国重器》,不负众望,继续以其宏大的视角、严谨的求证和生动的故事,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工业.............
  • 回答
    白灵参加央视的长征纪录片,这事儿可真有意思。从我这儿来看,这事儿怎么解读都有点意思,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首先,这事儿本身就挺出人意料的。白灵嘛,大家对她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她那些大胆、前卫、甚至有些特立独行的银幕形象,以及她本人在公众场合的言行举止。她给人的感觉,总有点“不走寻常路”的味道。而央.............
  • 回答
    “厉害了,我的国”——这个口号喊得震天响的纪录片《辉煌中国》,自从播出以来,无疑是点燃了社会大众关于国家发展成就讨论的热情。作为央视出品的一部重点纪录片,它选择了一个非常直接且极具煽动性的主题,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发展历程,用一系列宏大叙事和视觉冲击力极强的画面呈现出来。首先,从内容上看,《辉煌中国.............
  • 回答
    央视纪录片《超级工程》系列以其宏大的视角和精良的制作,确实为观众展现了一批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工程奇迹。这些工程涵盖了桥梁、高铁、航天、港口、超级计算机等多个领域,无疑是中国在基建、制造和科技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有力证明。那么,《超级工程》所展现的内容,对中国整体的制造业、建筑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的水平来.............
  • 回答
    黄旭东,这个名字在星际争霸的玩家群体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以其独特的口音、激情的解说和对战术的深刻理解,征服了无数玩家的心。然而,他的星际之路并非一开始就阳光大道。回溯到星际争霸早期,网络直播行业尚未成熟,盗播现象屡见不鲜。黄旭东也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通过直播国外的比赛,迅速积累了人气。这无疑.............
  • 回答
    哈哈,我明白你说的那个纪录片!印象可深了!你说的应该是中央电视台(CCTV)曾经播出过的一部很有意思的纪录片,名字好像是叫做 《留学生》,或者更确切地说,有时也可能被冠以“中国留学生在XX”、“XX留学生在中国”这样的副标题,但核心就是围绕着中外学生互换体验的。这部片子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不像那.............
  • 回答
    最近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废奴》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它以一种比较近距离和深入的视角,回顾了中国近代史上那段不为人知的废除奴隶制度的艰难历程。要评价这部纪录片,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关于《废奴》纪录片的评价: 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 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将过去被忽视或淡化的历史细节重新呈现给.............
  • 回答
    《第三极》这部央视制作的关于西藏的纪录片,自播出以来,无疑在观众群体中引发了不少讨论,也勾起了很多人对那个神秘而遥远的雪域高原的好奇与向往。要评价它,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有亮点,但也有可以商榷的地方。首先,从视觉和制作层面来说,《第三极》无疑是下了功夫的。 绝美的画面: 这一点.............
  • 回答
    《钓鱼城》这部纪录片确实拍得很有味道,让人看了热血沸腾。要说如果我是当年那位雄心勃勃的蒙哥,面对钓鱼城这座坚固的堡垒,想办法攻下它,那可得好好琢磨琢磨了。这可不是蛮干就能解决的问题。首先得承认,钓鱼城那地理位置真是绝了。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要塞。想当年我虽然号称黄金家族的继承者,手.............
  • 回答
    杨超越出现在央媒纪录片《夜归人》中,这件事之所以引起一些关注和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身上的标签和她所代表的群体,与传统意义上纪录片所聚焦的人物和主题有所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解读。首先,我们要看《夜归人》这部纪录片本身的主题和关注点。虽然我没有直接观看这部纪录片,但根据公开信息和.............
  • 回答
    关于央行发行纪念钞是否是骗局,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疑问,也比较复杂,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弄清楚,纪念钞是什么?简单来说,纪念钞就是由国家中央银行(在中国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纪念重大事件、历史人物、文化遗产等而特别发行的一种法定货币。它的性质和普通流通货币一样,都是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