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敌人不一样,成祖皇帝已经做了自己的准备。即使没有维持河套卫所也可以压制鞑靼瓦剌。
首先,明代的蒙古和汉代的匈奴完全是两回事。明代的蒙古是一个正经的王朝,汉代的匈奴是一个部落联盟。
作为一个部落联盟的匈奴,严格上来说是没有君主的,只有首领。即使消灭了部落联盟的那个首领和最强大的部落。其他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小部落又会趁机崛起,形成新的部落联盟。因此汉朝和唐朝打匈奴打突厥,总是胜利。但匈奴和突厥灭了,其他稀奇古怪的部落和民族又出现了。匈奴重创,又有南北匈奴。蓝突厥被唐朝消灭,又有突骑施,葛逻禄,回鹘,十箭部落这些稀奇古怪的势力崛起。汉人唐人打来打去,就好像把海星或者蚯蚓砍成两半,结果断掉的两半又长出头来扭来扭去恶心人。
因此汉人唐人屯垦河套,加强当地的防备也就不奇怪了。既然打不完,那就算了,我就装个防盗门,把你们关在外面。只要不进来就好。
而明朝面对的蒙古或者说北元不一样,蒙古不是一个部落联盟而是一个真正的王朝。严格来说,铁木真对于游牧民族,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实际上是游牧民族版的秦始皇,铁木真征服了大漠上各个部落之后,就把以前基于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比如汪古弘吉剌完全打散。编成四十个万户。这些万户由不同的家族甚至不同的民族组成,由黄金家族或者黄金家族任命的官员统治,这些万户的纽带再也不是血缘。而是基于对黄金家族对成吉思汗的忠诚,对大元帝国的忠诚。
明太祖建立明朝后,四十万户蒙古有三十四个万户被明朝征服,逃到漠北的有六个万户。这六个万户依然是成吉思汗留下的组织,由不同血缘的家族组成,他们依然是效忠于黄金家族。
因此对付蒙古和对付匈奴突厥不同,对付匈奴突厥即使如陈汤一般杀了单于,如李世民一般征服了蓝突厥也只不过起到暂时的作用。而对付蒙古,只要是消灭了或是重创了黄金家族,蒙古人就是一盘散沙,很难再团结起来,有所作为。那个时候即使河套没有防盗门,蒙古也不成气候了。
而永乐皇帝一辈子都在下这一盘棋,消灭黄金家族至少是重创它。如果我们关注一下永乐五次北伐,就可以发现,除了第二次北伐攻打瓦剌。其余四次明军都是和鞑靼也就是蒙古本部和朵颜三卫作战。成祖皇帝更在第一次北伐中,将黄金家族后裔本雅失理打得只剩七个骑兵,最后落魄到被瓦剌偷马贼所杀,活活逼死了一个可汗。
成祖皇帝死后,宣德皇帝北伐也是打的朵颜三卫。甚至到了正统年间,瓦剌已经非常强大,几乎把黄金家族阿带可汗消灭。明军出塞打击的对象还是阿带,是鞑靼本部,最后坐看瓦剌吞鞑靼。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永乐宣德二帝,甚至摄政的太皇太后都明白。黄金家族才是明朝的真威胁,蒙古人只认黄金家族。只要歼灭重创了黄金家族,即使有一个异姓的蒙古人登基为可汗,他也会很快被忠于黄金家族的蒙古人推翻。终究是成不了气候。只要黄金家族不是蒙古部落的主人,大明天下就是太平的。
而大明的前一百五十年,剧本果然是按成祖皇帝的预计在走。瓦剌部绰罗斯氏的也先联合了瓦剌蒙古两部,甚至俘虏了正统帝。然而当他放回正统帝对景泰帝称臣,讨来瓦剌可汗的封号,杀掉黄金家族脱脱不花可汗时。他就被蒙古部落群起而攻之,当了一两年的可汗就被酷刑处死了。蒙古又陷入混乱中,大明有惊无险。
直到成化弘治年间,黄金家族小王子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剧本才脱离了成祖皇帝的盘算。但此时明朝根基已经稳固,蒙古也难有作为。
同样满清在大明之后也明白了蒙古的关键是黄金家族,蒙古只认黄金家族。不过略有不同的是,满清选择自己成为黄金家族。和黄金家族两次通婚获得其血统(皇太极母为叶赫蒙古土默特部,顺治母为科尔沁蒙古)。因此在近代民族主义主义兴起之前,虽然与准噶尔战乱不断,甚至有土默特总管在和通泊之战投降准噶尔,但大体也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因此朱棣不修河套卫所不是他没想到。只不过敌人不同,办法也不同。时代是在变化的。明朝让黄金家族一百多年都不能稳固控制漠北,这效果真不如汉唐修河套城池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