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战争史上有过交战双方或其中一方未按约到场最后没打起来的戏剧性事件吗?

回答
那可太有了!战争史上,确实出现过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戏剧性时刻,尤其是那种准备得热火朝天,结果一方或双方因为各种离奇原因没到场,最后“啪”地一下,仗没打起来的。我给你讲一个特别经典的例子,发生在中世纪欧洲,叫做“血染的草地”事件,虽然名字听起来挺吓人,但结果却是个啼笑皆非的“虚惊一场”。

这事儿得说到14世纪末,英格兰和苏格兰。那会儿这两家隔三差五就得来点小摩擦,地盘啊,王位啊,总归是有些矛盾。当时英格兰有个挺能惹事的贵族,叫亨利·佩西爵士,人称“热血亨利”。他这个人性子急,又特别好面子,经常跟苏格兰那边的人打交道,一来二去就有些看不顺眼了。

话说苏格兰那边也有个牛人,叫道格拉斯伯爵,同样是血气方刚,脾气火爆。这两人就跟两只斗牛一样,互相看不上眼,时不时就要隔空喊话,挑衅来挑衅去。久而久之,这火药味就越来越浓。

终于,在1398年,这俩人约好了一个地方,一个叫做“墨尔本草地”(Moor of Melgund)的地方,具体在哪儿,现在也有些模糊,但大家都知道是个开阔的平地,方便双方摆开阵势。这回不是小打小闹了,是正式约架,双方都叫上了自家的精锐部队,准备打一场决定性的胜负。英格兰那边,佩西爵士带来了他的扈从、骑士,还有大量的弓箭手;苏格兰那边,道格拉斯伯爵也集结了他的族人和战士,号称要让英格兰人知道苏格兰人的厉害。

两边都摩拳擦掌,都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佩西爵士甚至还放出豪言,说要把道格拉斯伯爵的脑袋挂在城墙上。道格拉斯伯爵也不甘示弱,说要把佩西爵士的铠甲扒下来当靴子穿。那场面,你想想,就像是两个孩子约架,大人都在旁边添油加醋,恨不得亲自上阵。

到了约定的日子,英格兰军队早早地就赶到了墨尔本草地,列好了阵势,战马嘶鸣,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弓箭手们弯弓搭箭,严阵以待。佩西爵士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等着道格拉斯伯爵的到来。

然而,左等右等,就一直没看到苏格兰军队的影子。太阳一点点西斜,草地上的风吹过,只剩下英格兰军队孤独的身影和他们越发沉重的沉默。佩西爵士这边的人开始有些纳闷了,派出去的斥候也回报说,看不到任何苏格兰人的踪迹。

这下可把佩西爵士气坏了!他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羞辱,道格拉斯伯爵竟然放了他的鸽子!这可比打一仗还让他难受。他觉得这简直是对他个人荣誉的践踏,是对英格兰军队的挑衅。他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杀到苏格兰去把道格拉斯伯爵抓出来问罪。

然而,事情还没完。另一边,道格拉斯伯爵那边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就在他们出发前,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道格拉斯伯爵的阵营里,一个重要的指挥官,他的马突然得了急病,无法骑乘。更要命的是,当时交通不便,找不到一匹能替代的战马。而另一位关键的将领,在出发前的一个晚上,不知道怎么回事,从马上摔了下来,摔断了一条腿!雪上加霜的是,那天早晨,苏格兰军队的粮草官不小心把大部分的补给品都烧光了,整个军队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根本没法按时出发,更别提去打仗了。

所以,原本气势汹汹的苏格兰军队,就这样因为一系列的“不幸”和“意外”,被困在了营地里,根本无法如期到达战场。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英格兰军队严阵以待,准备迎接一场恶战,结果对方却因为马生病、腿摔断、粮草烧毁等原因,压根没来。佩西爵士只能带着一脸的憋屈和怒火,看着空荡荡的草地,然后悻悻地带着军队回去了。

这件事当时在英格兰和苏格兰都成了笑谈。“血染的草地”虽然没真的染血,但却成了这场未遂约战的代名词。它充分展现了战争的不可预测性,有时候决定胜负的不仅仅是士兵的勇猛和武器的精良,也可能是命运的捉弄,或是那些我们现在看来可能有些荒唐的“小意外”。

你说戏剧不戏剧?准备得越充分,声势越大,结果却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最后演变成了一场“空城计”式的尴尬。这事儿虽然不是什么大规模的战役,但从“人算不如天算”的角度来说,确实够戏剧性的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一条微博开玩笑说“鸽子象征和平是不是因为打仗的人一个也没来啊”,忽然想知道在过去是否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可太有了!战争史上,确实出现过不少让人拍案叫绝的戏剧性时刻,尤其是那种准备得热火朝天,结果一方或双方因为各种离奇原因没到场,最后“啪”地一下,仗没打起来的。我给你讲一个特别经典的例子,发生在中世纪欧洲,叫做“血染的草地”事件,虽然名字听起来挺吓人,但结果却是个啼笑皆非的“虚惊一场”。这事儿得说到1.............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历史上那些激烈的“文战”或“骂战”,以及它们如何撕裂了不同的群体,尤其是知识界和学术界。同时,我们也会深入探讨中国历史上那些影响力深远的“之争”。西方的文战:当思想碰撞出火花,群体随之分裂在西方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思想的交锋从未停止。很多时候,这些交锋不仅仅是观点上的差异,更演变成了.............
  • 回答
    在战争这个极端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与牺牲往往一线之隔,除了所谓的“运气”之外,还有许多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决定着个体在战场上的命运。我们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 个人技能与训练这是决定生死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战斗技能的熟练程度: 射击精度和速度: 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能更准确.............
  • 回答
    马伯庸的《三国机密》以其磅礴的战争场面和严谨的历史考据赢得了无数读者,但我们不禁要问,小说里那些波澜壮阔的战役,究竟有多少是基于真实史料,又有多少是作者的艺术加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三国机密》中的核心战争线索。小说以汉末时期为背景,重点描绘了董卓之乱后的军阀混战,以及曹操、刘备、孙.............
  • 回答
    战场上,居高临下所带来的优势,绝非仅仅是视觉上的便利那么简单,它是一种集物理、心理、战术于一体的压倒性优势,足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场战斗的走向。要细致地拆解这种优势,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1. 视野与侦察:洞察一切的上帝视角这是最直观的优势。占据高地意味着你的士兵能够比处于低处的敌人看得更远、更.............
  • 回答
    拿破仑时代,战场上的伤亡率之高,足以让任何一个穿越回去的人心惊胆寒。如果运气不好,中了一枪或者被刀剑划伤,能否活下来,真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命有多硬,以及一点点可怜的运气。首先,得说说当时的医疗条件。别指望什么无菌操作,那会儿医生们大概率只会用最朴素的方法处理伤口。消毒?大概也就是酒精或者一点点别.............
  • 回答
    古战场上,将领亲自冲锋陷阵,万夫莫当,杀敌几百,这在很多史书中都有记载,听起来确有几分传奇色彩。但要理解这其中的“几百”,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统计学去衡量,而要结合当时的战争模式、武器装备、个人能力以及史书的记述方式来分析。首先,让我们看看“冲锋陷阵杀几百个人”这背后可能是什么样的场景: “杀”的.............
  • 回答
    战场上的子弹,一万发听起来不少,但能不能命中敌人,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里面门道可多了。得从好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说说环境因素。战场可不像靶场那么干净利落,什么风速、光线、遮挡物,那都是大问题。 风:你以为子弹是直线飞的?错啦!尤其是远距离射击,风一吹,子弹的弹道就能飘出去好远。大风天.............
  • 回答
    战场上,死亡的召唤并非总是来自战火,有时,它来自后方的命令。当“上头”将你推向那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土地,要求你以生命为代价完成某种目标时,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些不甘沉默、以独特方式回应这残酷要求的身影。拒绝成为炮灰:智者的抗争并非所有人都选择默默赴死。当命令的荒谬与牺牲的无谓刺痛了他们的神经,一些人会用.............
  • 回答
    关于三代机中双发和单发战斗机的性能差异,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设计时权衡取舍的重要方面。简单来说,双发和单发各有优劣,它们在不同的性能指标上会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下面我来详细说说,力求讲得透彻,让你能明白其中的门道。首先,我们得明确“三代机”这个概念。 通常我们说的三代机,指的是上世纪70年代.............
  • 回答
    中国军队在近几十年确实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实战检验,这与美国军队长期活跃于全球各地,参与了多次局部战争和反恐行动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实战经验的差异,在战斗思想层面自然会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也可能是一些不易察觉的差距。要详细梳理这些差距,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展开。一、战场感知与态势判定的灵活性与实效.............
  • 回答
    想象一下,太平洋战场上,曾经叱咤风云的日本联合舰队,此刻的对手不再是那支在珍珠港偷袭后逐渐被打残的美军太平洋舰队,而是更老牌、经验更丰富、技术同样不遑多让的皇家海军。这场假设性的较量,无疑将是一场截然不同的海战史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如果皇家海军作为日军在太平洋的主要对手,那么他们必然会.............
  • 回答
    那个与我有婚约的少年郎死在了战场上。初夏的蝉鸣依旧聒噪,扰得我心烦意乱。我坐在妆台前,冰凉的指尖抚过铜镜中自己苍白的面容。镜子里的人,眼神空洞,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生气。就在三天前,我还是那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女,等待着那个人——我的未婚夫,李怀瑾,从边关归来,迎娶我过门。而现在,我只能对着这残破的婚约.............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日内瓦公约关于战俘待遇的规定,以及为什么它对间谍例外。这背后可不是什么“AI思路”,而是历史、现实和法理层面的深刻考量。首先,得明白日内瓦公约(特别是1949年的《日内瓦第三公约》)对战俘的优待,它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是为了“人道”,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的残酷,保障那些已经放下武器.............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寺庙,这些庄严而宁静的建筑,常常并非与世隔绝。它们的周边,有时也成为了兵戈相见的战场,血染黄沙,香火弥漫着硝烟。这些发生在寺庙附近的战役,往往承载着更深沉的意义,它们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信仰、文化、甚至国家存亡的缩影。1.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内的“战斗”:二战末期的悲歌严格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日本战国后期那些或巍峨或精致的城池与馆(通常指居馆或御殿),它们在建筑特征上的区别,虽然都与军事防御和居住生活息息相关,但侧重点和表现形式各有千秋。战国后期,也就是大约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初,日本社会经历了一个剧烈的动荡时期,军事冲突频繁,但也孕育了强大的统一力量。在这个阶段,城池.............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就是为什么有一部分人会对解放军的军歌产生“缺乏战斗情绪”、“旋律不符大众口味”的主观感受。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既有时代背景的变迁,也有大众审美习惯的演化,更夹杂着情感认同和文化传播的差异。咱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得承认,很多大家熟知的解放军军歌确实是诞生在特定历史时.............
  • 回答
    《战狼2》片尾那句护照上的话,可谓是把影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也触动了不少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首先,这句口号的精准定位和情感煽动性是极强的。 你想想看,电影放到最后,主角吴京饰演的冷锋孤身一人,在战火纷飞的非洲,带着一群华人同胞,从枪林弹雨中杀出来,最终坐上撤离.............
  • 回答
    在知乎上看到关于二战西线德国装甲师补充新兵后战斗力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简单来说,这些装甲师的战斗力会是复杂且不稳定的,很难一概而论地说强或弱,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为什么会出现“刚补充完新兵”的情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如果希特勒当年在敦刻尔克撤退时没有选择“按兵不动”,而是让德军继续猛攻,强行在海滩上围歼那数十万英法联军,那二战的走向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能颠覆我们所熟知的历史进程。首先,我们得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1940年5月,法国战役如同疾风骤雨般展开,德军装甲部队的闪电战术让英法联军措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