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视剧《大秦赋》(《大秦帝国之天下》)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细节?

回答
《大秦赋》这部剧,说实话,看了之后能让人咂摸出不少东西,它不像那种快餐式的爽剧,更像是让你沉浸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我个人觉得,里面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不是那种一扫而过就能明白的,需要你带着点儿心思去看。

首先,就是人物塑造的“真实感”。 很多历史剧喜欢把角色塑造成完美英雄或者纯粹的反派,但《大秦赋》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细腻。

嬴政的成长: 很多人看《大秦赋》会觉得嬴政一开始有点幼稚,甚至有点窝囊,尤其是在赵国为质的那段日子。他会哭,会抱怨,会因为吕不韦和赵姬的压制而感到憋屈。这恰恰是真实的。你想想,一个孩子,身处异国他乡,父母对他又时好时坏,而且还背负着复国和统一的重担,他怎么可能一开始就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的成长轨迹,那种从一个被掌控的小男孩,一步步变成一个雷厉风行的君王,是通过一系列的挫折、学习和自我斗争才完成的。特别是他逐渐明白自己作为“王”的责任,那种内心的挣扎,是看得见的。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开始学习律法,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学习兵法,那不是别人强塞给他的,而是他主动去钻研,去思考,去摸索。这种“学霸”式的成长,让这个角色更立体。

吕不韦的“复杂性”: 吕不韦这个角色,可以说是剧中最具争议也最值得玩味的角色之一。他既是权臣,又是商人,更是赵姬的情人。他聪明绝顶,眼光毒辣,辅佐了秦王登基,但也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甚至觊觎王位。剧中很多场景,他看嬴政的眼神,带着赞赏,带着期盼,但也夹杂着掌控和试探。他给嬴政的东西,不仅仅是权力,还有他对政治的理解,对人心的洞察,甚至是他的“哲学”。但他那种商人本色,那种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以及他对赵姬那种纠缠不清的情感,都让他的形象更加饱满。他最终的结局,被赐死,也是一种必然,因为他的野心和能力,已经触碰到了王权的底线。

赵姬的“悲剧色彩”: 赵姬这个角色,她的身份很复杂,作为秦王之母,又曾是吕不韦的姘妇。她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被男人操控的。在赵国为质时的颠沛流离,嫁给子楚后的身份转变,再到后来与吕不韦的关系,她的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无奈。她对嬴政的母爱,有时也被她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所干扰。她的身上,你能看到那个时代女性的局限性,她们的美貌和出身,都可能成为她们命运的筹码。

其次,就是历史细节的“考究”和“还原”。 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严谨,但《大秦赋》在很多方面确实下了功夫,让观众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质感。

服饰和妆容: 剧中的服饰,从秦王室的衮冕、章服,到普通士人的衣袍,都力求还原那个时代的特点。秦朝的服饰风格相对粗犷、大气,颜色也比较沉稳,不像后来的汉朝那么华丽。嬴政作为太子时穿的衣服,和成为秦王后的衣服,在细节上是有变化的。还有妆容,秦朝以淡雅为主,不会像后来的唐朝那样浓妆艳抹。这些虽然是小细节,但能让观众更容易代入。

礼仪和规制: 剧里很多朝堂上的礼仪,比如君臣之间的奏对、朝会上的站位、赐坐、赐酒等,都尽量遵循了史书的记载。嬴政即位后,那些登基大典、封赏仪式,都显得非常庄重。还有秦朝特有的“锸”,即加盖印信的木牍,在剧中也有体现,这是当时重要的文书传递和凭证。

建筑和场景: 咸阳城的宏伟,章台宫的威严,甚至一些宫廷的器物,都看得出制作团队的用心。秦朝的建筑风格,以雄浑、厚重为主,这点在场景设计上有所体现。例如,宫殿的布局、屋顶的样式,都尽可能参考了考古发现和史学研究。

兵器和战争场面: 秦朝军队的装备,比如车马、弓弩、刀剑,都有一定的考究。剧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虽然不像某些纯粹的战争片那样血腥暴力的展示,但那种严谨的阵法、步调一致的军队,能让人感受到秦军的强大和纪律性。特别是“秦弩”的威力,在战场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再者,就是“国家发展”和“制度建设”的体现。 《大秦赋》不只是讲帝王将相的故事,它也展现了秦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一步步走向统一。

法家的影响: 剧中的许多政策和思想,都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嬴政推崇法家,李斯也极力推崇法家思想。法家的核心就是“以法治国”,强调君主集权,严刑峻法。剧中嬴政在处理朝政、赏罚分明时,都能看到这种思想的影子。比如,他整顿朝纲,打击吕不韦的势力,推行郡县制,都是法家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

统一的决心和措施: 剧集的核心就是统一六国。你看到嬴政为了这个目标,是如何制定策略,如何运用外交、军事手段的。他对六国的了解,对人才的招揽,对军粮的筹备,对战争的准备,都是为了最终的统一。比如,攻打赵国、燕国,灭亡韩国,每一步都显得有条不紊。

文化和思想的整合: 统一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也包括文化和思想上的。比如,虽然剧中关于“焚书坑儒”的描写有争议,但统一文字(小篆)、统一度量衡等措施,都是为了巩固统一。这些虽然在剧中没有被过于放大,但作为历史背景,是存在的。

最后,一些“小而美”的细节:

马车的细节: 秦朝的马车,特别是用于战争的战车,以及用于出行的礼仪性马车,都有其特定的形制。剧中对这些细节的还原,虽然可能不易察觉,但增加了真实感。
器皿和生活用品: 宫廷宴饮使用的器皿,案几,以及一些生活用品,都能看出当时工艺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语言的运用: 剧中的台词,虽然是现代汉语,但尽量往古朴、正式的方向靠拢,避免了过于口语化的表达,这使得对话更符合那个时代的语境。

总的来说,《大秦赋》的魅力就在于它没有把历史事件和人物简单化。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伟大君王的成长过程,看到一个帝国如何崛起,也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挣扎和追求。如果你带着耐心去体会,会发现里面隐藏着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作为一个原著粉,讲点你们可能不知道的:

原著孙皓晖先生,陕西咸阳三原人,西北大学法学院前教授,这部小说基本上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90年代开始写起,到2000年后成文,一举成名。土生土长的老陕,而且是地地道道的咸阳人,所以这部片子的原著,原作者,是有非常厚重的使命感的。

导演,第一部,目前这部,陕西绥德,绥德是哪里呢,陕西榆林的(虽然这一地区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关中,但是目前来看,也是陕派)。你注意,他的名字叫-延艺。

然后,这一块,我再更深入的讲点:

柳青的创业史,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这些都是这一块的,前后不少翻拍成电视剧,电影的。然后,贾平凹的影视剧反而好像少一些?

这部原著刚出来那会儿,我也就初高中?当时应该是高一,第一步片子出来了-《大秦帝国-黑色裂变》。看了一集,直接追了一个寒假,当时是哪个细节呢?

杀兔子:

那跟着一部对应的,是哪个细节?是摔狼崽。摔狼崽的视频我就不上了,可以去看电视。

这一部,启用了不少第一部的老演员。

第一部的嬴驷,后几部,包括这一部,都跑对面去了。喏,就是他:

你们猜猜,这一部,这哥们是谁?知道的评论区可以点出来,哈哈哈。

秦始皇的祖宗,秦献公,这一部也出来了,演的谁,你们认出来了吗?哈哈哈。知道的评论区给大家点出来。

我其实觉着,这一部,一直缺一个人,谁呢?

当然是大魏王李立群啦,哈哈哈。

老戏骨就是老戏骨,李立群的视频,来一段,哈哈哈,笑死!!!


这个片段,是大秦帝国三后边的,新老秦王对戏,个人一直感觉,大秦帝国系列,第三部的秦王,应该是最到位的,第一部的秦孝公,太一本正经;第二部的富大龙,太夸张了;第三部,还可以;到了目前第四部,也就是张鲁一版本的,两个地方影响发挥了,一个就是张鲁一颜值太高,导致内涵反而表现不出来,二个就是,太单薄,太瘦了,够高但是不够威猛,要知道秦始皇这一脉,一开始是养马的,像秦武王这种,直接都去扛鼎了,所以秦始皇,不会这么单薄。

讲到演秦始皇,就不得不提李雪健,个人目前认为,要超越李雪健,基本不可能了。插两段李雪健的《荆轲刺秦王》进来,你们注意看:那句-你们都听清楚了,燕王,他想要杀寡人。你们看眼神,体会下那个张力,真的是活的!眼神中,有的是愤怒+惊喜(终于有口实灭燕国)+狡诈(虎狼之君)。这段,算点睛之笔。

来,再看看这段,你瞅瞅,秦始皇那如痴如醉的眼神,真的是绝了!然后图穷匕见,眼神一转,慌慌张张的样子,一般人,演不出来。

我再来一点解说,关于片头的,有人说,这片头,有权游那味儿,是的,一个味道。但是,权游是权游,是故事,而大秦赋,是史实,也是史诗:秦王扫六合!!!

还是借用李雪健的荆轲刺秦王:仔细看下这段,这段看完,我要放大招,讲《大秦赋》的片头!!!

重点解说下这个回答的重头戏,大秦赋个人认为最亮眼的地方-片头:

这是六国,也是天下。

这是蓄势阶段,奋六世之余烈,几百年了,终于!

你们还记得吗?百余年前,秦孝公的《求贤令》: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往上数,赢氏是跟着大禹治水的贵族,是有商一朝的大族显族,但是在周朝,就不行了,现在虽然是个诸侯,但是人家也看不起你。

奋进百余年,无数鲜血,无数人头,终于换来了最后胜利的曙光!!!

现在,化了它!!!金戈铁马,王者将至:始秦与周合而别,别500载而复合,合17载而霸王者出。他来了!!!

这就是铁与血!!!几百年前:“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这个大父是谁?死去了多少大父?这个大父就是一把手,对,一把手当年就被敌人杀了。第一部中,第一场战争,秦献公VS公叔痤,一个堂堂国君,要去打仗,这能说明什么,不是这国君多猛,而是国中无人,无粮,不出马不足以摆平局面。

这之后,秦国还有谁哪个国君去过前线?灭六国都是始皇帝坐镇咸阳的,而国君出战,在秦孝公之前,是常态,太惨了。

无数鲜血,凝聚成一顶王冠。

天下!!!

user avatar

每天一个投降礼仪小技巧。

感觉有趣但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呢。

这是东周君出门投降秦人的场景。

从小历史知识匮乏的我看到这一幕,心里还想,我去,这是要切腹还是怎的?

难道武士道精神也要算作中国的自古以来?

然后嘴里衔的是什么?好像是块玉。

查了查资料[1]

原来当时确有“肉袒”,“衔璧”的投降礼仪。不过文献中也说了,这是春秋时期流行的投降法。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太多,礼仪用不过来了,所以大家都是意思意思,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赶紧拿城拿地才是最实在的。

不过考虑到电视剧中场景是东周在历史舞台上最后的绝唱一幕,所以在礼仪上郑重安排下老祖宗的传统艺能应该也不为过吧。


再加一个。

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演技不错。

尤其是在听闻嬴柱死后,知道自己辛苦护送回来的嬴异人要上台了。多年的风投终于要迎来收益,那内心爽的一批,但表面不敢表现出来,还要故作悲痛的样子,被老段演绎得很生动啊~


再加一个。

“从小到大,为什么你那么照顾我?为什么你那么关心我?”

听到谣言说吕不韦可能是自己亲生父亲,愤怒而又崩溃的“40岁”嬴政来质问“47”岁吕不韦。

当时的嬴政应该是13岁,结果剧组提前让张鲁一上线,这张饱经沧桑的脸,隐隐可见的鱼尾纹,时时不在摧毁你的代入感,让你尴尬地几乎能用脚趾原地抠出一个防空洞。


再更。感觉我这个要变成各种细节扫盲贴了。

李斯前往丞相府,怀里还抱着一只羊羔。我心想果然文人,就是讲究,走哪都带着宠物。

结果进入屋内,我才发现原来其他人也都抱着一只羊羔。

好家伙,这是战国的时尚吗?

原来是因为这个《仪礼 · 士相见礼》:“上大夫相见以羔,饰之以布,四维之,结于面;左头,如麛执之。如士相见之礼。

翻译: 上大夫相见,用羊羔作见面礼,以布缝衣为饰,并用绳索栓上羊羔的前足和后足,从腹下交出其背上,在胸前结上绳子。如执小鹿一样,两手执前后足,横捧羊羔,羊头朝左。礼节与士相见礼相同。

妈呀,这古代礼真的是如手术刀般精细复杂呢。

以上。


我是 @户人 ,一个魔性与尿性共存,头脑里有一个沙雕宇宙的宝藏男孩,听说有品味的魔头都关注了呢。

看到这里的你,不妨再看看这个:

如何看待美国国家情报总监称「中国对士兵做人体实验,进行生化增强」?

参考

  1. ^ 王进锋:春秋战国投降礼仪述论
user avatar

————————12月5日再更————————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和激烈讨论。

电视剧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剧本、服化道、摄像、特效、灯光等等。

本人的回答也只是针对道具方面的、我能看得出来且颇感满意的细节做出回答。

对,我的回答只针对道具部分。欲以剧本情节等驳斥我的,我们不在同一个范围内讨论,恕不回应。

另:本剧当然还存在诸多硬伤,哪怕是道具方面依然有进步的空间。这无需赘言。

但我们应当正视:剧组的确立足了出土文物,花费了一番心思,比起一些烂剧神剧已经有了可喜的进步。剧组的诚意,应该得到鼓励和肯定。

(我非专业人士,只是涉猎广泛,略知一二。评论区已有不少朋友指出:发型问题所配图片是架空历史的剧,算不上历史错误。对此,表示认同!我依旧没有修改图片,因为一方面,我也有知识盲区,做不出高大全的回答,这是我的错误,我不能狡辩,留待各位网友批判,挨打要立正;另一方面,留着原图不改,是因为已有朋友们在评论区指正了我的错误,我偷偷改了,会让朋友们的指正付之东流,所以,就让有心人在评论区里去知道一个高赞的答案也有错误,评论区里除了戾气,也还有细心、细节和知识点吧。向对我批评、指正的朋友们,再道一声感谢!)

最后,祝越来越多的电视剧人能在剧本、服化道、摄影、特效、灯光方面更加认真,多多出品让大家都满意的作品!祝我们的电视剧事业繁荣发展!

以下为原回答:


细节党大喜:

看将军的造型:

一毛一样!而且,不光是盔甲一毛一样,你们细看,连胡子都一毛一样!哈哈哈

再看下级军官(百夫长):

又一毛一样!

再看看发型:





相比之下,各种古代洗剪吹简直辣眼睛



继续,鞋子:

高度还原!

这种不论朝代,各种出现的靴子,简直让人审美疲劳。

继续细节,蹶张秦弩。

以下,高能!

苍天啊!大地啊!先秦时代的农耕骑兵终于会骑射了!不再是清一色刀剑、矛戈了!

饿滴神啊!无马镫时代的骑兵终于是画圈骑射了!不再是野蛮冲阵了!

当然,拍戏为了安全,还是有马镫的,这无可厚非,没什么可吐槽的。真的无马镫出了事,谁负责?

但是,这部剧就良心在:虽然演员装备了马镫,但还是把先秦时代无马镫骑兵作战的方式还原给观众看!(骑兵从辅助性兵种成长为正面主力,真正把建立在高速度基础上的动能发挥出来是马鞍和马镫发明出来的时候。)

————————再更新——————

立足出土文物的细节:


秦军箭簇的形制完美还原,这个细节可能就一秒钟不到的镜头,但对历史的尊重,我们不得不服。


盾牌,第一张是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盾牌

剧里的盾牌和实物高度相似。

再然后,我低估了服化道的诚意,真是讲究的剧组啊!



人家道具组是真的尊重观众的智商啊!

人家真的知道先秦时代没有马镫啊!

不需要剧烈马戏的镜头,演员是真的没有马镫啊!是真的没有马镫啊!是真的没有马镫啊!

是真的用腿夹着马肚子骑啊!

这是诚意啊!!!!

请朋友们把泪目打在评论区。

user avatar

?换个视角看,赵王在得知赢稷死后,那句老贼终于死了,说出了多少心酸与无奈。

一个虎狼之君在位将近六十年,熬死了几代人,抓过楚国国王,灭过齐国,灭了周朝,还把六国中最强大的赵国四十万成年男人几乎全部杀光。

恐怕在得知赢稷死时,六国国君都得骂一句,老贼终于死了吧。

还有气死平原君时说的寡人要励精图治,又是憋了他多少年。

虎狼在侧,每日活的都得小心翼翼,想做昏君难,想做个明君更tm的难。

感觉赢稷活着颇有《遮天》里,一代大帝镇压一世的感觉。

而最无奈的的地方是,平原君临死之前,竟然把大魔王嬴政,一个比老贼赢稷更狠的角色,亲手送回了秦国。

……………………

看完嫪毐进宫这一集,我才明白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会觉得前面的赵姬演技会差了。

原来并不是演员的问题。

而是赵姬人物的问题,这个水性杨花的人物在前面要做出一副贞洁烈女的样子所以才会表现的那么尴尬。

等后面赢异人死了,赵姬就逐渐露出本来面目,到彻底放飞自我,变得越来越风骚,反而让人看的越来越顺眼了。

再结合赵姬本身是舞女,突然成了贵族。

这一波,只能说,演员朱珠再第三层,导演在第五层。

…………

所以说甘罗就这么死了?

还是被嬴政亲手砍死的?

怎么感觉这么不对呢,再怎么说也是甘茂的孙子,唉!看的头疼。

…………

大魏王终于出来了。

可这都说的什么话,有韩国顶着,无论暴秦还是恶赵都不至于把气撒到我魏国头上。

想当年大魏王合纵攻秦时,多么意气风发,现在咋就这么废了。

…………

吐槽一句,这都演得啥玩意儿,马上三十集了,嫪毐还没捏死,后面还有吕不韦罢相,这么下去给灭六国留下几集?

不会最后两集,嬴政站在阶梯上,拿剑一指大地图上画个尖头六国就灭了吧。

最后封禅修长城,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泰山封禅,巡游列国都用文字表述吧。

………………

印象里秦始皇应该是个威猛的大胖子。

导演找个麻杆演我忍了。

可是今天这集真有点受不了了。

嬴政唉!

秦始皇唉!

你这秦始皇三天两头就咧着嘴是什么意思?

走路的时候弓着腰、驼着背、是啥意思。

动不动就要哭哭啼啼又是啥意思?

说好的胸怀天下呢?说好的帝王之相呢?

这可是一统八荒,扫除六合的千古一帝啊。

这个比尔康还不如的扮相,你怎么能让我相信。

瞎了!

真瞎了!

………………

44集嫪毐依旧在蹦哒,看样子灭嫪毐可能还要两集,我现在都怀疑导演是不是压根没拍灭六国的戏?????

………………

等啊等终于把嫪毐等死了,以为可以出关了。

结果你又来氏族闹事儿。

终于懂了这电视剧是啥意思了,这是要拍两季,78集之前估计韩国都灭不了。

也不对按照,这导演的尿性,得拍三季,第一季统一前,第二季统一,第三季统一后,按照78集一季算,一共要234集。

所以,第一季秦始皇最大也就三十岁,导演为啥要找个四十多岁的大叔来演呢,你找鹿晗也比这老头强吧。

至少看鹿晗三天两头的哭,总比看个大叔装嫩少点尴尬。

………………

破剧终于看完了。

总结一下,这剧名字改成《我家大王是废

》应该更好。

全剧里唯一认认真真做国王的只有赵王,还被人认作二傻子。

《我家丞相脑子有坑》剧里丞相一个比一个奇葩,秦国丞相49年入国军,韩国丞相脑子有坑,赵国丞相是间谍还亲自杀了李牧,楚国第一任令尹绿国王,二代是只猪,齐国丞相目光短浅。唯一一个干实事儿的是是大全臣吕不韦。

《我家公子心真累》这剧里六国貌似只有公子们还有点儿脑子,但为啥国王和公子都是一个爹生的差距这么大呢。

《能力平庸姚贾》这是李斯评价姚贾时说的话,但是纵观全剧姚贾一直任劳任怨,出使各国,每次都把问题解决,这个能力平庸是从哪方面说的?

《李斯说的都对》全剧里,李斯就是一个预言家的存在,无论多少次会议,李斯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皇帝听了,问题顺利解决,始皇帝不听问题解决不了,最后还是按李斯说的做。

貌似全图就你李斯一人能,大秦朝堂都是废物似的。

看的我真想让赵高把这个预言家给刀了。

《救火队员王翦》要是说李斯是预言家,那么王翦肯定有挂,每次出事儿,王翦绝对是第一个传送过去。

最后吐槽一下嬴政,就不说算是违和感的演技了,整部剧里嬴政都干了什么?

每天喊喊口号,就把六国给灭了?

前面天天说什么为了天下生灵,你看到一句赵国败类,就把周围五里的人全坑杀了?

你秦法的威严去哪儿了?

????

导演你不觉得这人物转变的太快吗?

你要是真想表现秦始皇是个仁君你就干脆别提这茬。

你要是想说嬴政暴虐,哪嫪毐之乱为什么没杀其三族?

成蛟之乱为什么没把所有跟着造反的士兵都杀了?

秦法森严,可以随意杀甘罗,不能随意杀嫪毐?

这人物设定跟个神经病似的,秦法什么样?都由着性子来是吧?

唉,一个破剧!

失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大秦赋》这部剧,说实话,看了之后能让人咂摸出不少东西,它不像那种快餐式的爽剧,更像是让你沉浸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我个人觉得,里面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不是那种一扫而过就能明白的,需要你带着点儿心思去看。首先,就是人物塑造的“真实感”。 很多历史剧喜欢把角色塑造成完美英雄或者纯粹的反派,但《大秦.............
  • 回答
    《大秦赋》这部剧,说是波澜壮阔、气势磅礴,那是真的没得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业摆在那里,怎么拍都能撑起场子。但要说它是部完美无瑕的史诗级巨作,那可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细究起来,这剧的槽点还真不少,而且有些还挺扎人的,让我这种看了好几遍的观众,每次重温都忍不住要翻白眼。首先,最让人诟病的,就是吕不韦.............
  • 回答
    《大秦赋》中吕不韦的故事,与其说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史诗,不如说是一位普通人如何冲破层层壁垒,在复杂社会结构中寻求上升的生动教材。吕不韦的出身,在那个时代是毫不起眼的,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天生的权柄。然而,他却能从一个普通的商人,一步步走向权倾朝野,甚至影响秦国历史的进程。这其中蕴含的智慧,对于我们今天.............
  • 回答
    说到《大秦赋》的结局,这真是一个让人心情复杂的话题。我记得当时追剧的时候,那种期待和看完后的失落,至今还挺鲜明的。首先,整体来说,我觉得结局的处理,嗯,怎么说呢,它想做到波澜壮阔,史诗感十足,但最终给我的感觉是,有点“用力过猛”,又有点“意犹未尽”的矛盾。从剧情走向来看,最后一集是嬴政统一六国,建立.............
  • 回答
    《大秦帝国之裂变》这部电视剧,在展现商鞅变法时,可以说对商鞅这个人物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英雄化”处理。要说有没有“夸大美化”?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多方面的。首先,电视剧的艺术创作本身就有扬抑抑扬的倾向。为了塑造一个鲜活、令人信服的英雄人物,往往会选取他身上最闪光、最具有戏剧冲突的部分进行放大,而将一些.............
  • 回答
    《法医秦明之无声的证词》:瑕瑜互见,但值得一看的职场悬疑剧作为《法医秦明》系列的衍生作品,《法医秦明之无声的证词》在播出前就承载了不少期待。这次,我们将视角聚焦在法医助理秦明(张雨剑饰)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与新搭档林当(周雨彤饰)之间的合作与碰撞。整体来说,这部剧瑕瑜互见,虽然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但其.............
  • 回答
    《猎狼者》这部剧,说实话,初看海报和简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硬汉警匪片,再加上秦昊和尹昉这两位演员,就更让人期待了。然而,当你真正沉浸其中,会发现它远不止于此,它更像是一场在大山深处,关于正义、人性与生存的残酷博弈。首先,从演员表现上说,秦昊和尹昉这组合,绝对是实力的保证。秦昊饰演的魏东,作为一名.............
  • 回答
    电视剧《大明王朝 1566》中,嘉靖皇帝之所以动辄说自己生活俭朴,并且会提到“四季常服不过八套”,其背后原因复杂而深刻,既有他个人性格和政治考量的体现,也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回应。要详细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嘉靖皇帝的个人性格与修养: 道家思想的影响: 嘉靖皇帝是一位虔诚的.............
  • 回答
    《大宋宫词》这部剧,说实话,播出的时候争议挺大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要我说值不值得追,这得看你对宋朝宫廷剧的期待是什么,以及你愿意包容它的哪些方面了。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希望能帮你自己判断。首先,从制作和画面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精良了。毕竟是花了大手笔的,服装、道具、场景还原都下了不少功夫。你.............
  • 回答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这部剧以其精良的制作和对三国时期权谋斗争的细致描绘,俘获了不少观众,也成功地将司马懿这个角色立体化。不过,作为一部艺术创作,它在遵循历史大方向的同时,也为了戏剧冲突和人物塑造,加入了不少改编和虚构,其中也夹杂着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细节。咱们就掰扯掰扯里面比较明显的一些“历史错误.............
  • 回答
    .......
  • 回答
    评价一部电视剧,尤其像《大明王朝 1566》这样深入人心的作品,总让人有点不知从何说起。因为它太沉甸甸了,每一帧都充满了历史的重量和人性的复杂。如果非要我说,那它绝对不是一部随便看看就能打发时间的剧,它更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一部深刻的哲学著作,一部对官场百态淋漓尽致的写照。首先, 历史的厚重感和还原.............
  • 回答
    2017 年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深度评价2017 年播出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以下简称《军师联盟》)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历史权谋剧,它以司马懿为主角,却并非简单地将他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人物,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作为一个人在乱世中的挣扎、成长与蜕变。这部剧凭借其精良的制作、深刻的人.............
  • 回答
    要说《大宋宫词》,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一言难尽。想当年,海报一出来,李少红导演,刘涛、周渝民主演,再加上“宋风”这几个字,我那叫一个期待啊!感觉是要拍一部真正的“国产大剧”,能把宋朝那种文雅、内敛、充满智慧的气息给还原出来。结果呢?看完之后,那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跌宕起伏。先说好的地方,也是我当初期待.............
  • 回答
    土耳其成为全球第二大电视剧出口国的现象,近年来备受关注。这一成就不仅反映了土耳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其在文化输出和全球化传播中的独特优势。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与产业崛起1. 传统影视基础 土耳其的电视剧产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家庭伦理剧为主,内容多.............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不少人都有这个感觉,课本里的海瑞和《大明王朝1566》里的海瑞,简直像是两个人。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咱们一样一样说开来。首先,咱们得明白课本和电视剧在内容选择上的根本区别。 课本: 课本是历史教育的载体,它的核心任务是向学生传达基础、主流、公认的历史事实和人物评价。对于像海.............
  • 回答
    在《安家》第七集里,王子健卖出的那个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大单子”,是位于静宜公寓的“幸福家”小区一套临街的商铺,具体成交价格是2000万。王子健能谈下这笔生意,确实是费了一番周折。客户一开始看中的是一个老洋房的底商,位置更好,租金也高,但价格同样不菲,而且条件比较苛刻,比如要求有挑高,并且要能做餐饮。.............
  • 回答
    《都挺好》这部剧,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咱们苏州人来说,看这部剧的心情,那叫一个复杂,既有认同感,也有一些哭笑不得。首先,说实话,这部剧把苏大强一家设定在苏州,这地理位置选得太对了。苏州的市井生活、小巷子、老房子,还有那些慢悠悠的节奏,都被它拍得特别真实,特别有烟火气。很多在苏州生活过的人,或者现.............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作为一部史诗级的历史剧,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艺术水准,许多观众和评论家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是,如果要鸡蛋里挑骨头,或者站在更苛刻的角度去审视,总能找到一些可以进一步打磨的细节。下面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也尽量避免一些空泛的评价。一、人物塑造的“留白”与“深度”:.............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