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公式1.0=小鲜肉流量明星+大IP+疯狂热搜
烂片公式2.0=大导演+老戏骨+疯狂营销服化道
因为一部剧的经费就这么多,钱都被导演和演员拿走了,剩下一部分拿去买水军,自然没钱给其他人。
这剧如果早20年播出,分分钟被某些人营销为神剧。
只是观众不是十几年前没有见过世面的观众,这些年观众看了这么多历史剧、纪录片、B站各路up主科普历史故事。
要么走玛丽苏偶像剧路线,要么走严肃的路线。
走中间路线,只有死路一条,谁来都不行。
一边看一边吐槽,目前吐槽到第三集。
开幕雷击:“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其弟赵匡义继位,改名赵光义”
——赵匡义改名“光义”是太祖一登基以后,避讳的是兄长的“匡”,大哥都死了他还改个屁啊?赵光义登基后改的名叫“赵炅”。另外一个点是宋太宗两次北伐,第一次高粱河驴车漂移那是御驾亲征不假,但第二次北伐压根人就没去过。
“启禀陛下,云州奏报”
——你们还记得上一段说宋朝想收复哪里没有成功吗?——幽云十六州!云州什么时候收复了?!
这一段槽点比较多,我就不一一截图了,挑重点:
开封地震,远在山西的皇子大地开裂掉下悬崖(这地震够大的),开封的皇上和皇弟被压在一个屋子下(老赵家挺节省的),觉得自己快死的皇上承认“我杀死了二哥,伪造了母后遗诏”(这咱也先不吐槽了),许诺出去之后“立德昭为太子”
——您说的是死了十几年的太祖之子赵德昭吗?您打算追封太子吗?最后皇上和皇弟被救出,但是透露了这么一个惊天秘密,皇上竟然没有杀人灭口……
大女主来了来了!终于来了!
远征在外的皇子被辽国云州人妻刘娥捡到,恋爱过程几个闪回快速交待,然后皇子一回国就要带该辽国人妻上朝面见父皇讨要一个封号……
这一段必须要一张纸截图!太经典了!
前情提要:男主的儿子小皇孙出生,皇上很高兴让带到大街上让老百姓们都摸一摸(?)这一摸就遇到杀手了,混乱之中女主主动要求保护小皇孙——回头她抱着小皇孙就被坏人捅死了(??)
这里皇上大怒要降罪女主,男主不顾丧子之痛,给女主求情:“我老婆只是死了一个儿子,她还有家人,可女主没有!她只有我!”
皇上继续跳出来反对男主和女主这门亲事,理由是:“你老婆郭妃是桃李满天下的郭翰林最疼爱的女儿,你有了她就有士子的支持,你日后登基就有文官的拥护……你娶妾会让你老婆不爽。”
首先,历史上郭氏的父亲郭守文是世代丘八的武将——编导之所以误认为是翰林,因为郭守文曾任翰林使,可这个“翰林使”是一个武官,源自五代宦官常任的翰林茶酒使,和我们所熟知的文官翰林学士不是一回事。
其次,就算亲家是个翰林又怎么了?堂堂皇子娶个翰林的女儿怎么就搞的像赘婿似的?(这个下面还会提起)
等等!为什么你们老赵家的宗族势力要由王妃郭氏掌握啊?还要靠王妃掌握大半个朝廷?
——敢情你们赵家还真的是赘婿啊!编导为了表现男主破除封建包办婚姻阻力坚持和女主走到一起的决心我理解了,可你们玩的是不是有点瞎啊?
太祖还有祭典,捞金鱼和吃章鱼丸吗?
还“循例应该让德昭回来主持或参加祭典”……赵德昭在高粱河驴车漂移那年就死了,到这会儿坟头草都三尺高了,一起参加祭典可能还凑合,主持实在是不可能……
继续前情提要:原本历史位面中早就死了的赵德昭回京了,可是就在和男主一起喝酒的时候被下毒暗杀了。皇上为了平息舆论,决定钦点一位名侦探来破案——大理寺少卿寇准!
编导估计觉得找了《神探狄仁杰》的梁冠华老师不演探案戏可惜了,翻了下寇准的百度百科看到有个“大理评事”就望文生义了~历史上寇准十九岁进士及第,确实被授了“大理评事”,但这官只是低品官僚级别,不用在大理寺上班,他实际是去四川做知县了。
且不说二十上下的寇准长的着急,剧里的探案桥段竟然是:寇准为了揪出幕后主谋,把未来储君的男主下入大牢做诱饵——要不说宋真宗以后要往死里整他呢,敢情应在这儿呢
继续前情提要:皇弟自从地震时听到了惊天大秘密后,就整天要挟皇上要做储君。皇上提到不能传位给皇弟,传给他难道以后再传给怪物儿子吗?然后对着女主揭秘:皇弟对外都说自己没有儿子,其实有一个得了疯病的儿子不敢公开云云……
然而历史上的这位皇弟赵廷美算是老赵家最能生的,光儿子就生了十个,还不算夭折的(《宋史·廷美传》:子十人:德恭、德隆、德彝、德雍、德钧、德钦、德润、德文、德愿、德存) 。
历史上宋太宗和赵廷美闹翻了之后,用的办法是造谣他的同胞兄弟其实是婢女所生的庶子,这么好的桥段不用,却花力气编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真实可惜了。
这里女主开始诉说身世,说自己前夫是个秀才,教她读书写字,后来不幸病死云云……
我先吐个和剧情无关的槽:宋代压根就没有“秀才”这个身份,读书人只有考中进士或者落榜生两种。
继续吐槽刘娥身世。按宋朝官方口径,刘娥是出身清白将门虎女……可是同时代的笔记普遍认为她就是个卖唱的歌姬,她嫁的第一个老公是个银匠,没教她读书写字,光教怎么勾搭男人了。这老公后来把她卖给了尚未登基的宋真宗,之后靠献老婆还一路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女尊网文有个不好的习惯,要求男女主“双洁双处”,本篇的编导也沾上了这种恶习,于是一方面不愿完全舍弃传奇身世一方面又疯狂给女主洗地洗成白莲花。
(土鳖扛铁牛)
《大宋宫词》,播出当天,豆瓣6.1分,此后更在观众的一片差评声中,狂降到3.8分,
也是同一类型的“古装大女主剧”,评分最低、口碑最差劲的一部剧。
当下电视剧的投资方与出品方,普遍有一种盲目自信:现代剧拖一年,剧中的时装道具到台词,就过时了。而古装剧哪怕多拖几年播出,好像也没什么关系。而2021年初,章子怡《上阳赋》与刘涛《大宋宫词》相继折戟沉沙,这一无情事实证明:大错特错了!
这种 “古装大女主剧”的源起,当然是2011年底~2012年初,30岁的孙俪凭《甄嬛传》大爆特爆,越过一众同龄青衣视后,就此登顶“电视剧一姐”至今,依旧保持着同辈女演员无人能及的国民度与观众缘。
2015年,一部粗制滥造、剧情奇葩的《芈月传》,乘着《甄嬛传》原班主创团队的东风,双台破2%的年冠收视,居然还在白玉兰奖和金鹰奖大获丰收,收获了一大堆奖项与提名。
女一号孙俪获得白玉兰视后,女二号刘涛获得白玉兰最佳女配、金鹰节最佳人气奖。
同一时期,质量等而下之的《武媚娘传奇》,更是收视平均3%,最高收视破5%,让出品方赚了几个亿,让主演兼出品人范冰冰一度风光无限,谁不眼红?
与此同时,热钱纷纷涌进电视剧圈,动辄给一部剧的主角开出几千万的天价片酬,甚至电影圈的一线中生、大花旦们,也纷纷“下凡”来到电视剧领域捞钱,而且拍的就是这种动辄投资几个亿的“大男主”“大女主”古装剧,
说白了,就是想复制《甄嬛传》《琅琊榜》的成功,甚至能如这两部剧大爆后的孙俪、胡歌那样,给自己再吸一波死忠粉丝,在流量和饭圈时代,尽可能延续自己的星光耀眼的职业生涯。
在很多出品方和大明星看来: 做一部剧情越狗血越悬浮的古装大剧,再找来一群老戏骨和演技派做配角,众星捧月的阵容,顶级幕后团队,服化道尽可能华美考究,岂不就能集《琅琊榜》《甄嬛传》与《芈月传》《武媚娘》之长,名利双收?
陈坤的《天盛长歌》,周迅的《如懿传》,汤唯的《大明风华》,章子怡的《上阳赋》,也包括吴秀波的《军师联盟》,王凯的《清平乐》,唐嫣的《燕云台》,刘涛的《大宋宫词》等,这些服化道看似做工考究、精致异常的古装“伪正剧”,本质都是这种创作思维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然而,他们唯独不明白的,观众的口味从来不是故步自封,一成不变的,等到他们精心打造的此类“古装大制作”一一播出上映,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年,观众的喜好早就和《芈月传》《武媚娘》大行其道时,大不相同了。
因此,这股持续数年“古装大制作伪正剧”热潮,随着一部部成品的折戟沉沙, 也到了尾声。而最后播出这部《大宋宫词》,压剧了整整三年,老套的剧情直接过时而落伍,到了没有受众能看得下去的地步。
近几年来,《大明风华》《清平乐》《燕云台》《大秦赋》这几部古装大剧播出时,都因各种细节不符合历史处,被各路历史爱好者喷得不行,但和这部戏比,简直都成了“极其尊重历史”的正剧了。
而这部《大宋宫词》,纯粹是套历史的壳子,讲了个无比老套过时的玛丽苏女主故事,里面除了人名,和真实的北宋初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宋太宗赵光义对四弟赵廷美承认,是自己亲手杀害了宋太祖赵匡胤,伪造母后遗诏和金匮之盟……
根据金匮之盟,名义上的皇储赵廷美还在,赵光义就对三个皇子说、谁诞下皇孙就立谁为太子,
皇宫地震,赵光义一时失联,大皇子和二皇子就直接兵刃相见,用小学生的方式抢皇位了,
宋真宗赵恒当皇子时,率军抗辽,突遇地震,险死还生,因此带回民女刘娥,
赵恒刚刚即位,宋辽两国就已经和谈了,互送皇子为质子,
刘娥居然还生下了亲生儿子,死在去辽国当质子事件,
后面还吹嘘,男主角赵恒最大的“功绩”,给天下结束征战,带回了百年和平……
第一集就可以劝退所有稍微知道宋史的人,大约退回到了几年前《女医明妃传》这种胡编乱改剧的时代。
而赵恒对地震中为自己生下儿子的正妻冷漠无情,一心只顾着萍水相逢的刘娥,
甚至在因刘娥的失误导致自己亲生儿子遇害时,竭力为刘娥求情,说出「郭妃还有家人,刘娥只有我了」这种可以被钉在电视剧耻辱柱上的【渣男】语录,更是连那些完全无所谓历史、古装剧爱情剧的主体受众们也尽数劝退了。
即使在电视剧的服化道方面,和其他几部戏同样有着档次差,如果和创立了国产古装剧服化道新标杆的《长安12时辰》相比,更是直接被比成了渣。
而整部戏奇葩的剪辑、飞快到完全无序化的节奏,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近期另一部豆瓣3分电视剧:2020年播出的张一山版《鹿鼎记》,
而且和这部《鹿鼎》一样,都是不止一个过往演技有口皆碑的演员,演技发挥出了明显问题,甚至直接“翻车”:
比如涂门老师一代影帝,饰演的宋太宗赵光义,和他在各种口碑电影中的发挥大相径庭,
一如20版《鹿鼎》中同样大失水准的田雨(海公公),王阳(陈近南),一个比一个地崩坏……
整个剧组、多少优秀演员参与的项目,就此草草收场,辜负了被其主创阵容而吸引的观众的热情和期许。 这自然只可能是编导的缘故了。
对一部电视剧的成败来说,剧本剧本,才是一剧之本,也不知道这些出品方究竟要浪费多少开支,才能明白这最简单的道理。
至于这部《大宋宫词》——直接埋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