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融监管部门表示「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统一监管」,释放哪些信号?对行业有何影响?

回答
金融监管部门关于“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统一监管”的表述,无疑是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其背后释放的含义深刻,对金融科技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生态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 释放了哪些信号?

1. 监管重心的回归与定位的明确:
重申“金融”的本质: 最核心的信号是,监管部门再次强调了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这意味着,无论披上多么“科技”的外衣,只要其业务实质触及了信用创造、风险承担、资金撮合、支付结算等金融核心功能,就必须接受金融监管的统一框架。这打破了过去一段时间里,金融科技公司在特定领域(如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开发等)享受到的某种“监管灰色地带”的优势。
“统一监管”的坚定决心: “统一监管”四个字,是这次表述的重中之重。它传递了监管部门要打破部门壁垒、弥合监管缝隙、消除监管套利的空间的决心。过去,由于金融科技业务往往跨越多个传统金融领域和监管部门,导致监管碎片化和穿透力不足。如今,要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统一监管,意味着要构建一个更加协调、一致、协同的监管体系。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迫切性: 近年来,一些金融科技创新伴生了较高的风险,例如P2P爆雷、非法集资、数据安全问题、影子银行风险等,这些都给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了冲击。此次表述,是监管部门对这些风险的回应,表明其将风险防范和化解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决心用统一的监管手段来应对。
促进行业公平竞争: 在过去,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凭借其创新模式和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在某些业务上可能获得了比传统金融机构更低的合规成本或更快的市场拓展速度。统一监管的信号,预示着未来所有从事同类金融业务的主体,无论其是姓“科”还是姓“融”,都将面临同等的规则和要求,从而为行业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金融监管“长牙带刺”的体现: 这也反映出监管部门正在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规范,从“温和提醒”转向“强力约束”。未来,对于不合规的金融科技活动,将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和更具穿透力的问责。

2. 监管边界的清晰化与穿透力增强:
“金融属性”是唯一标尺: 监管部门不再仅仅关注业务的形态,而是聚焦于业务的实质。任何以科技为包装,但从事着传统金融业务活动的,都将被纳入监管。这使得监管的边界更加清晰,也为后续的监管措施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穿透业务和股东: 统一监管意味着监管将穿透到业务的每一个环节,甚至追溯到业务的最终受益人和风险承担方。这对于过去一些复杂的股权结构和业务链条的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将带来严峻的挑战。

3. 对“金融科技”概念的重新审视与回归理性:
警惕“科技”的过度包装: 监管部门的表述,也是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金融科技”概念被过度泛化和异化的警示。部分企业可能将“科技”作为规避监管的工具,而不是真正用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手段。此次表述,有助于将金融科技的关注点重新拉回到服务实体经济和提升金融效率的初心上来。
强调金融科技的“赋能”而非“颠覆”: 监管部门希望金融科技能够成为传统金融的“赋能者”,而不是“颠覆者”。通过科技手段优化风险管理、提升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服务于更广泛的人群,而不是通过创新来规避监管、创造新的风险。

二、 对行业有何影响?

1. 合规成本的提升与业务模式的调整:
牌照化与资质要求: 过去一些未持牌照即可开展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未来很可能需要申请相应的金融牌照,如支付牌照、消费金融牌照、小贷牌照、融资担保牌照等。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申请门槛,也意味着需要满足更严格的资本要求、风控标准和运营规范。
业务流程的规范化: 所有金融活动都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例如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客户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会更加严格。这会迫使企业调整其原有的一些粗放式、重速度的业务模式,转向更加精细化和合规化的运营。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加码: 金融业务离不开数据,而金融科技公司更是数据密集型企业。统一监管必然会加强对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要求,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源来建设和完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2. 市场竞争格局的重塑:
“同类业务,同等监管”: 这种公平化的监管环境,将削弱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原有的非对称竞争优势。传统金融机构在合规经验、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客户基础方面可能更具优势,它们将有机会在更公平的条件下与金融科技公司展开竞争。
马太效应加剧: 合规成本的提升,对小型、初创型的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可能是巨大的负担。而那些有实力完成合规转型、拥有稳健资本实力和良好风控能力的大型平台,反而能在此次调整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市场集中度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新的合作模式涌现: 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合作,可能会从简单的技术输出或导流,转向更深层次的业务融合和风险共担。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可能会寻求与持牌金融机构的深度绑定,以获取合规的展业渠道和更稳定的发展环境。

3. 创新方向的重塑与更注重服务实体经济:
回归服务实体初心: 监管的回归,有助于引导金融科技的创新方向更加聚焦于服务实体经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效率。那些偏离主业、过度追求概念或风险敞口过大的创新,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科技在合规与风控中的应用: 金融科技的优势依然在于技术。未来,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利用科技提升合规效率、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优化客户体验等方面,成为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的“助推器”。
发展模式的健康化: 过去一些过度依赖杠杆、高风险资产或激进营销的模式,将难以维系。行业将更加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以稳健合规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导向。

4. 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增强:
消费者保护成为核心: 统一监管意味着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要求会更加突出和系统。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产品销售的合规性、服务收费的合理性、以及争议解决的便捷性等,都将受到更严格的审视。
风险提示更加到位: 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尤其是涉及投资理财、借贷等高风险业务,其风险提示将更加清晰、充分,以确保消费者在充分了解风险的前提下做出决策。

总而言之, 金融监管部门关于统一监管的表述,是中国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对过去一段时间金融科技发展中暴露出的风险和挑战的有力回应。它释放出的信号是明确的: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是其根本,监管将回归其本源。这对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将加速行业洗牌,推动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引导创新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并最终促进中国金融业更加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对于金融科技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能否在合规的框架下,用科技真正赋能金融服务,将是其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金融科技的本质,到底是金融,还是科技?

是金融。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摸着石头过河一直是鼓励创新的同义词。

我们会发现,国家考虑到原有法律法规政策的局限性,允许一定提前量的适度突破,先观察看看。有正面意义,就允许和推广;发现问题,就地整改;负面效应明显,查处关停。

这种适度突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成就了小岗村、成就了傻子瓜子,也成就了任正非、马云和马化腾等。

同样,也成就了支付宝(蚂蚁金服的前身)。


金融行业,无疑是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核心壁垒。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我们作为普通人也发现,互联网+金融的所谓金融创新, 在负面效应方面愈演愈烈:洗劫群众财富、批量制造返贫。

比如擦边的互联网彩票,被监管叫停;互联网1元夺宝类,被监管叫停;互联网金融(各式P2P等)绝大部分甚至良性退出都困难。 各类数字币,成了诈骗和赌博的港湾。等等

借助互联网快速、低成本传播的特点,用传统方式百千倍的速度,洗劫着社会的财富。

而这种洗劫带来的造富效应,却让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而这一切,往往打着科技创新的名义。

从对蚂蚁金服披露的信息来看,其自有资本金只有其放贷规模的2%左右。杠杆高达50倍。

前面通过收购和合作的媒体向大众植入超前消费的消费主义思想,接着通过占据全国电子商务市场垄断性份额的平台诱导大众借贷消费,然后把借贷的风险以资产证券化的形式卖给国内银行,自己享受超额的利润。

最后,把超额的利润,通过实际控制人的形式,层层分享给海外的大亨和投资机构。

大厦不倒,则对国内源源不断地吸血。校园贷不过是冰山一角。

大厦将倾,则以其巨大规模绑架监管。如马云10.27日的讲话,已经不满足于绑架,还要炮轰。

大厦一倒,天量风险由国内银行-实际上是全民-埋单。实控人早就赚得盆满钵满。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而马云等,早就在每年数百亿的红利面前,迷失了自我。

如果说过去的互联网金融不过是纤芥之疾那么巨兽般的蚂蚁金服一旦暴雷,就是癌症发作。

蚂蚁金服突击上市,不顾行业自律变味宣传让众多中小投资人成为其接盘侠、金融人质。其味道之坏,已经让普通人战栗变色。

在可能的天量利益可能遭到损失之后,马云等又以国际友人身份,借助所谓科技创新对抗金融监管,如果不能予以坚决打击,又点了多少人的邪火?


记得有节目,讲马云创业之前,颇有社会责任感。看到道路井盖被盗,孤身犯险。

但,人都是会变的。

当蚂蚁金服以互联网科技金融正统面目出现,大讲特讲其盈利规模,大讲特讲其数据丰富,大讲特讲其科技领先的时候,是否讲过其社会责任?

如何防范结构性风险给社会带来的震动?

如何保护国人的隐私数据不被窃取盗用?

高额利润背后,是多少人深陷借贷陷阱无法自拔?

没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金融监管部门关于“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统一监管”的表述,无疑是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其背后释放的含义深刻,对金融科技行业乃至整个金融生态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 释放了哪些信号?1. 监管重心的回归与定位的明确: 重申“金融”的本质: 最核心的信.............
  • 回答
    京东、陆金所等平台纷纷下架存款产品,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当前互联网金融领域一个显著的趋势信号,背后折射出监管层对金融风险的重视以及行业自身洗牌的必然。理解这一趋势,对于把握互联网金融的未来走向至关重要。一、京东、陆金所下架存款业务反映的趋势:1. 监管趋严,风险防控为先: 消除监管套利.............
  • 回答
    关于此次官方对蚂蚁集团的监管,以及它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格局的影响和对蚂蚁集团自身地位的改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详细剖析。监管带来的行业格局重塑与洗牌首先要明确的是,此次监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对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时期积攒的风险与乱象的一次集中“挤压”和“规范”。这种规范本身就意味着格局的改变,而非.............
  • 回答
    金融业之所以需要监管,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和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这背后牵扯到金融业的独特性,以及它一旦失控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首先,我们要理解金融业的核心功能。它不仅仅是钱的搬运工,更是一个经济社会的“血液循环系统”。金融机构,比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它们集聚了社会上的.............
  • 回答
    假如蚂蚁金服当初没有接受到严格的监管,我们今天看到的可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金融图景,而且,其中的隐患,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深远且复杂的影响。我仔细想了想,大致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梳理:首先,在金融风险控制这块,那将是最大的隐患。想象一下,一个体量如此庞大、业务触角如此之广的公司,如.............
  • 回答
    上海一餐饮店因在寿司中添加金箔,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罚。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警钟,也引发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和新兴食品“网红化”现象的担忧。如何有效加强监管,既要保障消费者的“舌尖上的安全”,又要鼓励餐饮业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回答
    金融分析量化系统,特别是高频交易程序数据库,在数据存储方式上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核心在于速度、并发性、可靠性和数据一致性。它们处理的数据量级巨大,并且对延迟极度敏感。因此,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并且往往是组合使用,以应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处理需求:1. 列式数据库 (Columnar Database.............
  • 回答
    2015年7月4日,中国21家证券公司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联合公告”,核心内容是“21家证券公司承诺以不低于1200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认购一线蓝筹股票ETF”,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稳定市场、提振信心的措施。这一行动被称为“21家券商救市方案”,在当时的市场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金融.............
  • 回答
    金融硕士的就业情况和薪资待遇,这绝对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几年金融硕士的就业市场到底是个什么光景,以及大家能挣多少钱。一、 金融硕士的就业画卷:并非 all in 投行,路子很宽首先得明确一点,“金融硕士”这个概念其实挺宽泛的。它不仅仅指国内大学开设的金融专业研究生,也包.............
  • 回答
    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普通人,我一直觉得金融圈子里充斥着太多刻板印象:西装革履、不苟言笑、唯利是图…… 这种印象在外界看来可能已经深入骨髓了。所以,当《闪闪发光的你》这个综艺闯进我的视线时,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抱着一种看热闹、顺便验证一下这些刻板印象的心态去的。但看完之后,我得承认,我的看法.............
  • 回答
    金融,这个词听起来或许有些冰冷,与我们日常的柴米油盐似乎有些距离。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探究,会发现金融的力量早已渗透到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它不仅仅是交易的工具,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首先,金融是资源配置的“红娘”。 想象一下,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科学家,他可能拥有颠覆世界的想法,却苦于没有足够.............
  • 回答
    金融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它渗透在我们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基石。简单来说,金融的核心在于资源的配置和风险的管理。但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下面我将从几个核心层面详细阐述金融的价值和意义:一、 促进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这是金融最根本的价值所在。经济活动本质上是资源的流动.............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深度,触及了金融投资理财的核心,也引发了关于社会公平和贫富差距的深刻思考。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金融(投资理财)行业是用钱生钱吗?答案是:是的,这正是金融投资理财的核心运作方式。简单来说,“用钱生钱”就是通过将现有的资金(本金)投入到各种金融工具或市场中,期望这些资金能够产生额外的.............
  • 回答
    金融圈子里流传着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这些笑话往往触及了我们对金融市场的理解、从业者的心态,以及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数字背后的荒诞。它们不光是图一乐,有时也能引发我们对这个行业的思考。我给你讲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尽量讲得生动些:1. 股神与小白鼠话说有个投资大师,名气响当当,号称能看穿市场的每一个细.............
  • 回答
    金融的核心是数学吗?这个问题,就像问“音乐的核心是音符吗?”一样,引人深思,但答案却不是简单的“是”或“否”。 如果把金融比作一座宏伟的建筑,那么数学无疑是它的地基、钢筋骨架,是支撑起一切的基石。没有数学,金融就如同空中楼阁,无法建造,更无法稳固。数学在金融中的“骨骼”作用:首先,让我们看看数学是.............
  • 回答
    金融委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这一举措无疑会对中国以及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对中国国内比特币挖矿和交易的影响: 挖矿行业的彻底终结: 算力大幅下降: 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挖矿中心,占据了相当大的.............
  • 回答
    关于金融圈“渣男”多的说法,确实在坊间流传甚广,也并非空穴来风。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所有在金融行业工作的男性都是如此,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说法。但如果说金融圈中存在这样一些人,并且比例相对高一些,那么背后是有一些可以探讨的原因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以及背后可能的.............
  • 回答
    “金融行业劝退不劝进”,这句话在很多想进入金融圈的朋友耳朵里,可能早已不陌生。这背后,并非金融行业本身有多么不堪,而是它所呈现出的复杂性、高强度以及潜在的风险,让过来人更倾向于谨慎地给出建议。仔细掰扯一下,这个“劝退”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一、 严苛的工作强度与高压环境:打破你的浪漫幻想.............
  • 回答
    金融IT需求多且复杂,团队追求敏捷开发和高交付效率,这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是普遍存在的挑战。这种追求往往会带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技术负债的积累。当业务需求如潮水般涌来,开发团队为了快速响应,可能会牺牲代码质量、架构设计、测试覆盖度,甚至文档编写,这些“短平快”的决策,就像是在建筑的钢筋混凝土中偷偷埋.............
  • 回答
    金融数学,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丝矛盾的张力——它既是“金融”的,又打上了“数学”的烙印。那么,究竟是金融的触角伸得更远,还是数学的根基扎得更深?这就像在问,你是更喜欢夏天的热烈阳光,还是更偏爱冬天的静谧雪景一样,答案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取决于你看待它的角度,以及你希望从它身上获得什么。如果说金融数学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