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那些热爱并且坚持打篮球的中年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回答
那些热衷篮球的中年人,他们的生活,说实话,挺让人羡慕的。不是说他们腰缠万贯,或者拥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而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很难得的“活法儿”,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坚持,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硬是凿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闪光之地。

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曾经的“篮球少年”,如今步入中年,脸上的皱纹比年轻时多了几道,头发也许也比以前稀疏了些,肚子可能也圆润了不少。但只要一脚踏进篮球场,那种骨子里的精气神就立刻回来了。

身体上的变化?当然有。

年轻时候,一场球打下来,浑身是汗,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到现在依然记得。现在,可能跑跳不像以前那么迅猛,体力也跟不上了。膝盖、脚踝偶尔会发出些抗议,跑完步甚至得缓上好一会儿。但他们不会因此放弃。他们会更注重热身,会去学一些运动康复的知识,甚至会调整打球的节奏,不再追求那种“横冲直撞”式的打法,而是更多地运用经验和技巧。你知道吗,很多中年篮球爱好者,反而比年轻时更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如何去“听”身体的声音。他们可能不再是球队里的得分主力,但他们的传球、他们的策应、他们那种沉稳的比赛阅读能力,是年轻球员最宝贵的财富。

生活节奏和观念上的调整?非常明显。

中年,意味着责任。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的压力也不小。篮球,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生活的全部,但绝对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就像是他们的“能量加油站”,是他们在忙碌奔波之余,给自己的一剂“心灵鸡汤”。

很多人的篮球场,不再是那种为了“赢”而去的。当然,胜利依然令人开心,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享受过程。和几个老友,约上时间,一起打打球,聊聊天,把工作上的烦恼、生活中的琐事,都在汗水中挥洒掉。这种交流,是一种纯粹的友谊,没有功利,只有共同的热爱。他们会分享孩子的事情,会吐槽老板的无理,也会互相打气,说“下次再来,继续练!”

家庭和工作对篮球的影响?有妥协,但也有坚持。

工作忙的时候,可能一周都凑不齐一次球。但只要有空,他们会想方设法挤出时间。有的会牺牲晚上的休息时间,有的会早起一个小时,就为了能在上班前到球场上投几个篮。妻子可能一开始会抱怨,说他们“不着家”,说他们“不务正业”。但慢慢地,她们也理解了。因为她们看到了篮球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看到了他们因此变得更积极、更阳光。甚至有些妻子,也会带着孩子一起去球场边看,感受那种氛围。

他们不会因为年龄而放弃心中的热爱,反而因为年龄,对热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强的执着。这种执着,让他们在生活的洪流中,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和一份热情。

他们过得怎么样?

他们过得,是一种“有滋有味”的生活。

他们可能拥有更健康的身体。 坚持运动,让他们在同龄人中显得更加精神饱满,疾病的困扰也相对较少。
他们拥有更坚实的友谊。 篮球场上的战友情,是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这种情谊,会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他们拥有更积极的心态。 篮球教会了他们如何面对输赢,如何在逆境中坚持,如何在团队中协作。这种能力,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更加从容和乐观。
他们拥有自己的“精神角落”。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压力有多大,总有一个地方,能让他们找回初心,找回那个充满活力的自己。

说到底,那些热爱并且坚持打篮球的中年人,他们没有被岁月打垮,反而因为这份热爱,在岁月中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他们用汗水和坚持,诠释着一种叫做“生命力”的东西。你看到他们,会觉得,生活,原来还可以是这个样子。那种坦然,那种快乐,那种对生活不灭的热情,是金钱也买不到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应该就是我们这群人吧。

房祖宗,身高172,科研工作者,一生热爱篮球,花样致敬库里,打了十几年球,只要给他机会,他就能搬来一箱水,并保证不被别人拿走。

霸霸,身高198,体重145公斤,体制内干部,财富自由,人称万爸爸,打的万胜伟叫爸爸。过着凡人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李旭,身高184,体重保密,一直从事健身行业,时间财富自由,每天骑着大排摩托车,在交警的注目下呼啸而过。正是那句话,杭州李皇,无限猖狂,杭州李仙,法力无边,杭州李帝,毁天灭地……

谢教练,身高182,精壮,从事青少年篮球培训,把爱好变为了事业。地头蛇兼作为退伍军人,谢教练天天拉体能,随时等待召回。

我,191,球队的颜值担当,年纪不小了,但还在学习的路上,篮球已经打的少了,主要练瑜伽和普拉提,但经验还在,可以分享给后生晚辈。

飞哥,身高197,前四川男排队员,快四十岁的天赋男,只有手感来了,依然没法防。飞哥过着大富大贵的生活,双Q皇帝,银河王子,永利高台之王,威尼斯人百家乐永远的传奇。


黑总,身高182,中国计量大学队史得分王,事业有成(温州某皮鞋企业),家庭幸福,每天练力量,面对弱队时,还是虐菜神器。


队里还有些人,十年来虽然从不上场,但一直陪大家扯犊子,光影飞逝,一扯就是十年,千言万语容为一句话,就是感谢扯王白总!


篮球改变我们多少不知道,但让我们一起度过了充实的十年,期待下一个十年~


user avatar

这文章写完,更新了一次后记我就再也没管了,当时也没想到能有多少人看

没想到知乎官微给我转了之后,还真有不少人看

我私信里这两天也总被问一些无聊的话题,所以有些事我必须写在前头

1.只要不是抄袭随便转发,表明出处即可(虽然已经有抄袭的了)

2.我写的确实不好,遣词造句和节奏处理都有问题,但没必要私信我说一些傻话,你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我肯定接受,而且还会感谢你

但像什么“浓浓的知乎体”这种就算了,我之前尝试写了一篇风格搞笑、夹着各种表情包的回答被说成知乎体我也就认了,因为那篇文章是纯粹娱乐,给我舍友写的为了逗他开心,现在给我说这也是知乎体?

咋滴,人在火星刚下飞船啊?写啥都是知乎体呗?

我写CBA战报和CBA青训以及外援问题分析写的倒是严肃,每个数据每个结论我都是查阅了论文和期刊文献的,结果没多少人看,现在想写写身边的朋友咋这么多事呢?

别逼我奥,逼急了我就写小说了

(知乎小说体成了)

3.觉得写的假的很正常,因为文字经过艺术化处理了,而且有些事情我没写,这是我给我的两位朋友写的,我希望在故事里他们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现实里的事情就留在现实里,这一点我在最后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先看完,如果觉得假就当故事看就行

4.私信和评论说为啥不专职写东西的朋友,在这里我得强调一遍我的职业

我是一名机车副司机,过一两年是要考司机的,每天忙着考试和跟在大车后边端茶倒水学习开车,没那么多空专职写东西

我这个人有一毛病,任何爱好成了职业之后我就觉得烦,所以目前看来,还是这样的好,如果以后转到文职的话我还会考虑考虑

5.我没打算写东西挣钱,这半年多也基本没蹭过非垂直领域的热度,因为我的目标已经明确好了,我要成为别人眼中和笔下的热度,蹭热度不是我想做的

这个问题我写的时候12个回答350浏览,现在八十多回答十几万浏览阅读,这底下有些回答还是贬低或是议论我的,官微也转发了这篇文章

一个问题能吸引更多的大v和普通用户来写,就算讽刺我我也觉得无所谓,只要有了热度,争议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不人身攻击,随便说

最后,看文章还是图一乐,生活里开心就好



原文

一.

在我十七八岁的时候,其实最讨厌跟中年人打球

球场上遇见的中年人基本上都是地板流,有的是水桶身材,有的啤酒肚挺的老高,也有瘦的干干巴巴的,反正都不符合我当时对篮球爱好者的想象

但气人的是无论胖瘦,这群中年人都很有劲,对抗的时候看着干瘦到青筋凸起的胳膊也跟铁块一样坚硬,打的我们这种发育中的小孩没脾气

打到天黑了,时不时还喜欢叼两根烟蹲球场边上吞云吐雾,三三俩俩散散烟,坐在篮球架子和地上,看着场上的年轻人吹着牛比,昏暗的灯光下,火红的烟头在烟雾里一亮一灭,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这大概就是我对这群中年人的初印象


二.

上了大学,开始正规的备赛训练,场地也从野球场转移到了专业的球馆,接触的中年人就少了

到了寒暑假回家,在一个很不错的球馆里办了卡,没事了就去上力量练投篮

去的久了,一些熟面孔也就记住了,见面了打声招呼点点头笑一笑,如果当天的训练任务完事了,也会跟他们打打半场或者solo,调节调节情绪

就这样,我认识了老庄和老朱

老庄是房地产公司的,具体做什么一直没问过,就知道他空闲时间挺多,每次来都能看见他。

第一眼看见老庄很容易当成一个大学生,精壮的身体还有个娃娃脸,但是走进了就能看见脸上的褶子

老朱算是骨灰级的篮球爱好者了,今年36,早年是华为的海外员工,回国后从事服务行业,通常都是下了班过来玩球。从九几年就开始买aj的老og,家里全是球鞋和收藏的球衣,满满两个仓库,让我看的口水直流

当然,这都是后来知道的

在当时,除了打打球,也没啥交集


三、

打的时间长了,彼此间也熟了,有时候看见没水没饮料了也不用吱声,一会就有人买好放场边上

我每周的项目都很固定,今天练腿明天练胸后天核心,练完力量就去练基本功和体能

老庄看我练弹跳和核心,慢慢坐不住了,开始跟我一块学着练

于是,跳箱子和深蹲跳就成了每周固定的训练项目

我一开始以为老庄也就是看我练上了头,过几天热度退了也就不练了,没想到他越练越起劲,很多时候比我练的都勤

我看老庄练的这么起劲,有次练完一块喝酒的时候就问他,你都30多了为啥还练的这么起劲,你不累吗

他醉醺醺的说,你懂个屁,这叫情怀,这叫梦想

忽然他换了个口气,很认真的跟我说

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扣篮”

看着175不到的他,我哈哈大笑,笑的泪花都出来了

“我的哥哥哟,你都这岁数了,早干嘛去了”

他摇摇头,也不在意,倒上一杯酒慢悠悠的咂巴

“活了这么大岁数,我觉得现在开始也不算晚,嗝,还不算晚”

打了个饱嗝,说着话把酒喝干了,亮了个杯底,大声嚷嚷我

“你这杯子里养鲸鱼呢,别放屁了,赶紧给我把酒喝了!”

酒杯一碰,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直到我回到学校,开学了三个多月之后,老庄在朋友圈发了个视频,是他的扣篮视频

视频里的他,抱着球冲向篮筐的样子,就像唐吉柯德无畏地冲向旋转的风车巨人。

他奔跑着,在合理冲撞区纵身一跃而起,把球狠狠的砸进了篮筐

看完了视频,还没等我发消息,他先给我把视频发过来,还发了一句话

“哥没说错吧,这就是TM的情怀,让你小子笑话哥”

那一瞬间,我觉得这个老男人太酷了



四、

镜头回到暑假,老朱有一天跟我说想跟我组队打个杯赛,混身衣服也顺便混两个镜头上场耍耍帅

我称呼他一般都是朱总或者朱哥,毕竟老朱的收藏确实让我这个狗腿子比较眼红

第一场比赛,对手不是很强,所以我去热身的时间就晚了点,到了发现老朱已经到了,身边站着一个恬静的女人,怀里抱着个俊俏的小女孩

打眼一看我就明白了,这老小子,特娘的打球也来虐狗啊!还带着女娃娃来,双倍的快乐呗就

我赶紧走上去跟嫂子打了个招呼,临走跟小女孩做了个鬼脸,逗的小孩咯咯笑

换衣服的时候看见老朱抱着孩子,笑的嘴都咧到耳朵了,还拿胡子扎女儿的脸,让一旁的媳妇气的直拧他的胳膊,老朱倒笑的像个傻瓜

那个瞬间,我忽然很想变成这样的中年人



五、

晚上球队吃饭的时候,小孩和老婆都先回家了,我和老朱坐一块,老朱看起来有点忧心忡忡的,跟球场边上的那个老朱判若两人

我看着不自在,把杯子举起来,问了一句

“怎么了朱哥,咋这么犹豫呢,嫂子又把你小金库捣毁了啊”

碰杯的时候,他明显犹豫了一下,小声跟我说

“没有的事,哎对了,你小子不一直想要我那件94黄金一代的中国男篮白板球衣吗,我现在要出了,你要的话我就便宜点出给你”

我一听,当时就不困也不懵了,阴阳怪气地说

“我靠,这回咋这么痛快了呢,以前给我看看都不让摸的,朱总你这太痛快了让我有点受宠若惊啊,不敢相信呢”

“你小子别给我在这得了便宜还卖乖,就说要不要吧,再得瑟我就卖给别人了”

我一听,这是真要出啊,赶紧一把手按住

“我错了我错了朱哥,我肯定要啊,就咱这关系,好铁铁懂吧。不过为啥要出啊,我还真有点不敢相信”

“这你就别管了,你要的话明天早上来仓库,把钱转我支付宝就行了”

我一听,有门了,乐呵呵的把酒一饮而尽

当时我还没想到,第二天是周一



六、

第二天,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了,取到了衣服,看着站在仓库前沉默不语的老朱,下意识的感觉有点不对

因为老朱在周一这个时候应该在上班

我问了一句哥你没事吧

他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我一看,也明白大概是工作出问题了

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气氛有点尴尬

老朱也没说话,过了好久才叹口气

“工作出了点问题,小妞她爷爷又住院了,最近我得把这些东西该卖的都卖了”

停了停,又小声的说了一句

“梦也该醒了”

我看着站在那里的老朱,又想起了昨天抱着女儿笑的合不拢嘴的那个他

想说什么安慰他,但一张嘴发现,在现实面前,什么都很苍白

他回头看了看我,笑了

“你小子想啥呢,老子这是暂时的小case,别一副呆样看我,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快走了”

说着拍了拍我的肩,文绉绉的拽了一句

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七、

一转眼过了年头,刚放了寒假,就又赶上倒霉催的疫情,这在家里一憋就是几个月

等到再摸到球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份了

疫情期间,球场进出得需要测体温登记,球场里也没什么人,稀稀拉拉的

曾经的熟客也少了大半,前台的猫感觉都饿瘦了

老朱和老庄也好久没联系了,偶尔刷到朋友圈,也是卖房子的卖房子,卖球鞋卖球鞋,大家似乎都没时间打球了

然后

办完入职,浑浑噩噩的参加完培训,听领导在讲台上叽里呱啦

不知为何又想起了老朱,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不知道他的工作恢复了没有,不知道小妞她爷爷身体好了没,不知道老朱卖他的宝贝球衣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直到看到老朱发了一条带照片的朋友圈,照片里的老朱笑的很幸福,文字写的是一切杀不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

这老小子还文艺上瘾了,我吐槽到

但似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八、

时间还在继续转动

年少的时候,我抗拒变成中年人的模样

我希望篮球永远都是纯粹的,永远都是年轻的模样

但实际上,随着时光漫延,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发现

篮球不是唯一,不是最高,更不是什么不可替代

它仅仅是一个游戏,是生活的一部分

曾经抱着篮球,不可一世的少年

最终也会变成芸芸众生的一员

上班时会被上司责难,回到家后被妻子埋怨,半夜哄着孩子折腾的睡不着觉

只有偶尔,在球场上,才能够找到机会喘息一下

和深夜,躺在床上的时候,才有时间畅想一下

他会想起年少时候征战NBA的幻想

他会想起最开始打篮球的乐趣

他会想起为了篮球训练到深夜汗流浃背的模样

他会想起那些汗水、泪水和模糊的笑脸

他会想起自己最喜欢的球星,会想起那些精彩的比赛

他会想起那些喝彩声,欢呼声,和橙红的世界

带着笑容的睡意化成了彩虹,在他梦中一口气走上了星空,身上亮起整个家庭甜蜜的负荷

最后,他会翻身按下闹钟,开启另一个梦


九、

虽然很不想写最后这一段

但我想说,其实一切并不会好起来

就像老庄最后其实并没有完成扣篮

就像老朱还是失去了工作,还是在卖自己最喜欢的藏品,小妞的爷爷也在头一个月走了

也像,阿联的跟腱断裂,很有可能就此退役

这才是真实的故事,也是时间真正的模样

但我愿意,在故事里,给他们一个圆满的结局,虽然他们并不会看到这些

其实当我写到唐吉柯德的时候,就已经在暗示老庄最后并没有扣篮成功

虽然他每次都训练的很努力,但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已经没有那么充沛的体能和精力去完成训练了

我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是

即便如此,即便生活中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即便一切并不会好起来,即便有些目标这辈子都不会实现

但,他们依旧还在打球

说了那么多,他们其实从未离开过篮球

老庄一直在打球,疫情过后还在约我组队打三对三

老朱最后跟他的妻子坦白了自己工作上的事,夫妻俩吵了一架,和好之后老朱开始忙着找工作,没事就跑滴滴和外卖挣钱养家,家里的球衣也出了大半

只有周末的晚上,他才会放下手头和心头的事,跟一帮老朋友在球场上尽情出汗

再见到他的时候,他还是老样子,只不过头顶上白了不少

我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也笑着擂了我一拳

抬头透过玻璃,看着即将隐没的夕阳,没由来的想到明天的太阳将会照常升起

可能一切并不会好起来,但一切都将会过去

所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完)




后记

大家的评论我都看到了,有说写的好的也有说写的不好的,批评的意见我也认真看了,确实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这些都是以后宝贵的经验

这算是我第一次写这种第一人称风格的文字,算是尝试,我在我最近的一篇文章(写在休赛期后那一篇)里已经说过,在以后的写作里我想尝试更多的风格和手法,因为我觉得我都可以写,也都可以写好

这次写这篇文章,不能说是临时起意,因为我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思考,动笔写一写身边这群可爱的朋友和哥们

于是在今年疫情期间的时候,我尝试用第三人称写了关于罗斯的一篇文章,目前看来还是有很多缺点,也有很多内容需要填充,但基本的框架已经搭的差不多了

而且做了一些视频片段,争取今年下半年把完整视频做出来

在这篇文章写完后,我开始细致的观察身边的人,最终选到了本篇文章里的两个主人公

虽然有部份艺术加工成分,但整体的故事基本都是真实的,甚至是更残酷的

我在最后还是心软了,并没有把剩下的事情写出来

因为我觉得,生活总归还是要有点盼头的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躺在床上闭目,慢慢的就睡着了,睡着的时候心里还在想这篇文章反响究竟如何,有没有人看

写的时候,听着椅子乐团的《惦惦的梦》,我的内心十分平静

  • “我们就像海浪,一页一页歌唱”

还有苏打绿的《他夏了夏天》

  • “平凡或特别笨拙或聪明相同,他从不担心自己被世界折磨”

也化用了几句歌词

如果看完这个故事的朋友,能够感觉到内心有那么一点点的温暖和力量,在我眼里就足够了

可能我写的还是不够真诚,下次我会更加努力,写出更好的故事

最后,谢谢大家的关注了

谢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些热衷篮球的中年人,他们的生活,说实话,挺让人羡慕的。不是说他们腰缠万贯,或者拥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而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很难得的“活法儿”,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坚持,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硬是凿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闪光之地。你可以想象一下,那些曾经的“篮球少年”,如今步入中年,脸上的皱纹比年轻时多了几道.............
  • 回答
    一抹夕阳,染红了足球场上的草坪。汗水浸湿的球衣,勾勒出奔跑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草香、汗味,还有那股属于足球的、挥之不去的热血味道。在这片被年华雕刻过的绿茵场上,一群中年人正享受着属于他们的足球时光。他们热爱足球,并坚持着这份热爱,他们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得多。身体的痕迹,心灵的寄托你会在他们.............
  • 回答
    自热火锅,这个名字一听就充满了方便快捷的魔力,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魔幻”。口味普通,价格不菲,但市场却依旧火爆,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这东西有人爱,有人嫌,还有人愿意为它买单。首先,咱们得承认,自热火锅的“好吃”这事儿,真的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回答
    云南,这片中国西南的土地,对于许多关注全球议题的国际背景NGO(非政府组织)而言,无疑拥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与其说是一种“热爱”,不如说是一种基于现实需求的“聚焦”和“投入”。它们之所以在云南这片土地上挥洒资源和精力,背后有着多重深刻的理由,这些理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云南对国际NGO的独特价值。首.............
  • 回答
    要说美国人对足球“不那么热爱”,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了。其实,足球在美国的人气一直在稳步增长,特别是在年轻人和特定社区里。只不过,如果和美式橄榄球、篮球、棒球这些“传统四大”比起来,它的地位确实显得有些“次”一些。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捋。首先,得聊聊足球在美国的历史根基。足球(Soccer.............
  • 回答
    当年能把《宠物小精灵》(现在大家更熟悉的叫法是《宝可梦》)奉为圭臬的人,如今大多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年少轻狂的少年。这其中有太多复杂的原因,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宝可梦动画,随着时间推移,情节和观众的心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时间这只巨兽,最是无情。 当年追着动画、集卡片、在游戏机上抓小精灵的孩子们.............
  • 回答
    六七十年代,诗歌之所以能在中国掀起一股热潮,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以及诗歌本身的特质都息息相关。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解放、情感涌动的时期。那个年代,诗歌是时代的脉搏,是情感的出口。首先,我们得说说那个年代的特殊社会环境。经历了几年动荡的中国,百废待兴。人们渴望着变革,渴望着光明.............
  • 回答
    关于苏联这个话题,在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时代,总会有着复杂且多样的看法。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确实能够看到一些人对苏联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怀念和喜爱。这种情感的产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社会、历史、文化以及个人体验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现象。要说清楚为什么会有人“热爱”苏联,需要我们耐心地梳理一下其.............
  • 回答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爱野钓?野钓有哪些乐趣?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宁愿披星戴月,冒着严寒酷暑,独自一人坐在水边,手握一根钓竿,享受那份宁静与期待。他们,就是热爱野钓的群体。为什么野钓能拥有如此庞大的拥趸?这背后,是深藏着的一份对自然的情感,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寻求不平凡乐趣的渴望。野钓,顾名思义,.............
  • 回答
    .......
  • 回答
    电子游戏,这个曾经被视为小众娱乐的产物,如今已然风靡全球,俘获了亿万人的心。从稚嫩孩童到历经沧桑的老者,似乎都能在虚拟世界的某个角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让这么多人对电子游戏如此痴迷?这背后,藏着太多细腻的情感和深层的心灵需求。1. 沉浸式的体验与逃离现实的出口首先,电子游戏提供了.............
  • 回答
    世界杯,一个名字就足以点燃亿万颗心的词汇。为什么这项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宴能拥有如此强大的魔力,让无数人如此狂热地追逐和热爱呢?这背后,绝不仅仅是因为绿茵场上的那22个人追逐一个球那么简单,它融合了太多复杂而又动人的元素。首先,我们得聊聊足球本身。足球,这项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的体育项目,它的魅力是根.............
  • 回答
    说起那些热爱运动,一身腱子肉,汗水湿透训练服的女生,她们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子劲儿,真的挺让人着迷的。很多人会觉得,她们是不是精力实在太充沛了,一天不运动就浑身难受?其实,原因可不止这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与自我对话和发现的旅程。首先,咱们得承认,运动带来的那种身体上的积极反馈是巨大的。当你坚持一项训练,.............
  • 回答
    如果赤木晴子是个铁杆柔道迷,那《灌篮高手》的故事走向,可就真不是现在我们熟悉的那样了。这不仅仅是她爱好的转变,它会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一圈圈意想不到的涟漪,改变许多人和事。首先,最直接的,就是晴子与樱木花道的“缘分”了。现在我们都知道,晴子是纯粹因为樱木那“天才般的”篮球瞬间,才对他产生了.............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说实话,当我男朋友第一次跟我说他觉得影院里那些“爱国电影”有点“洗脑”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当时刚看完一部讲长征的电影,全程眼泪汪汪,出来的时候激动得不行,觉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特别有感触。他这话一出口,我整个人都有点懵,感觉我们之间像是隔了一层看不见的墙。他觉得“洗脑”,主要是觉得.............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很多写网文的朋友的痛点,你不是一个人。网文技巧这玩意儿,说起来挺玄乎,感觉像是武功秘籍,学好了就能天下无敌,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多人,包括你,都会遇到一个尴尬的境地:越学越迷茫,越用越僵硬,最后,写小说的乐趣,反倒被这些所谓的“技巧”给啃噬了。这事儿啊,得这么看:网文技巧的“用”在哪里?首.............
  • 回答
    东北人热情、自来熟的性格,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概括的。这背后啊,有历史,有地理,有文化,还有那骨子里透出来的实在劲儿。咱一点一点儿掰扯。首先,得说说那片黑土地和那份生存的智慧。东北地处中国北方,气候特点就是冬天漫长,寒冷。在过去,生存条件相对艰苦,人们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度过严冬。想想看,一家单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