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国内上映的《龙女仆 2》版本出现了诸多遮挡与修改?

回答
国内上映的《龙女仆2》(即《小林家的龙女仆S》)版本出现了诸多遮挡和修改,这是一个让很多粉丝感到失望和不满的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包括内容、原因、影响以及粉丝的反应。

一、 出现的遮挡与修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粉丝的反馈和媒体报道,国内引进版《龙女仆S》的遮挡和修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暴露画面的处理: 这是最常见的修改之一。
泳装、浴袍等衣物细节的遮挡: 很多角色在洗澡、泡温泉或穿着泳装的场景,原版中相对清晰的身体曲线、胸部轮廓等,在引进版中会通过后期添加衣物、阴影、模糊或旋转镜头等方式进行遮挡。例如,原版中可能只有简单的浴巾包裹,引进版可能会给角色加上额外的背心、裤子,或者通过放大画面来模糊细节。
其他服装的修改: 即使不是暴露场景,一些本应展示角色身材或风格的服装,也可能因为尺度问题而被修改,比如裙子加长,领口加高等等。
性暗示或擦边球画面的处理:
动作和表情的微妙调整: 一些被认为带有性暗示的动作、眼神或表情,可能会被微调,例如角色互动的距离拉远,或者眼神的焦点改变。
对话和音效的修改: 即使画面没有直接的遮挡,原版中的一些旁白、对话内容或者音效,如果被认为可能引起不良联想,也可能被删减或修改。
暴力或血腥画面的处理(相对较少,但也有): 虽然《龙女仆S》整体风格偏向日常和治愈,但偶尔也会有一些非写实的、夸张的暴力元素,这些在引进版中也可能被和谐处理。
弹幕和字幕的审查: 虽然不是画面本身,但粉丝在观看时也会发现,在一些讨论区或视频平台,可能出现的“不当”弹幕或字幕也会被删除或屏蔽。

二、 出现遮挡与修改的原因分析

国内引进版动画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修改,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国内动漫审查制度: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中国对动画内容的审查有明确的标准,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止不良内容传播。这些标准通常对以下内容进行限制:
色情、低俗内容: 包括过度的裸露、性暗示、低俗笑话等。
暴力血腥内容: 虽然《龙女仆S》的暴力程度不高,但过于血腥或写实的暴力场面也会被限制。
宣扬错误价值观的内容: 例如宣扬拜金主义、不健康的婚恋观等。
其他可能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
引进方在将日本动画引入中国市场前,必须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查。为了顺利过审,引进方往往会主动对可能存在问题的画面进行修改,以规避风险,减少审查的麻烦和延误。
引进方的考量与成本:
规避风险,避免被禁播: 对引进方来说,将一部动画作品成功引入并合法销售或播放是商业目标。一旦作品因审查问题被禁播或处罚,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影响。因此,主动修改是降低风险的“保险措施”。
节约审查成本和时间: 自主修改比等待审查部门逐一指出问题并要求修改更有效率。一次性的修改可以加快整个引进流程,让作品尽快上市,抓住市场时机。
目标受众的定位: 虽然《龙女仆》系列拥有一定的成人粉丝基础,但其主要受众仍然是青少年。引进方在商业考量下,可能会倾向于将作品调整到更适合更广泛年龄段观看的版本,以扩大市场。
日本动画制作的预判性: 日本动画制作方在制作过程中,也可能考虑到出口到中国等市场的需求,会制作一些“国际版”或者在制作时就有一定的自我审查,预判哪些内容在中国可能会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完全迎合,许多日本动画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格,并将修改的责任留给引进方。

三、 遮挡与修改带来的影响

这些遮挡和修改对《龙女仆S》这部作品及其观众都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影响观感和艺术完整性: 《龙女仆》系列以其独特的萌系画风、轻松幽默的日常和角色之间的互动为主要看点,而角色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造型设计和一些具有表现力的动作上。过度的遮挡和修改会破坏画面的流畅性,降低角色的吸引力,让原本精彩的画面变得突兀和不自然。
例如,某些泳装场景的修改,可能让观众觉得“该有的地方都没了”,失去了原有的视觉冲击力或萌点。
镜头的大幅度旋转或放大,也容易让观众出戏,影响沉浸感。
引发粉丝不满和争议: 对于《龙女仆》的忠实粉丝来说,他们更关注作品的原汁原味。对引进版的遮挡和修改感到失望和不满是普遍现象。
粉丝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吐槽,甚至制作对比视频,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种不满情绪也可能影响对引进方的品牌认知和信任度。
对作品评价的分化: 一部分观众可能更看重内容的“纯净度”,认为修改后的版本更适合在公开场合观看,对引进方表示理解或接受。但另一部分观众则认为这是对作品的不尊重,宁愿寻找原版观看。
“盗版”与“正版”的模糊边界: 当正版引进内容被大幅修改,而粉丝为了追求原汁原味而去寻找未经修改的原版时,某种程度上也可能模糊了“正版”和“盗版”的边界,让一些观众觉得“为了看原版而看盗版”似乎是“合理”的。
创作自由度的挑战: 这也反映了国内动漫引进在内容审查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创作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的“出口性”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的多样性。

四、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看待国内上映的《龙女仆2》版本出现的诸多遮挡与修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和评价:

理解法律法规的必然性: 从一个法律和监管的角度来看,引进方是遵守了国内的法律法规,以合法合规的方式将作品呈现给中国观众。审查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这点本身有其合理性。如果引进方不进行修改,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后果,比如作品被下架、罚款甚至禁止未来引进作品。
认识到“原汁原味”的稀缺: 对于追求“原汁原味”的粉丝来说,这些修改无疑是遗憾。这也凸显了在特定市场环境下,获得未经过大规模修改的优秀作品的难度。
呼吁更精细化的审查与分级制度: 一些观众和评论者认为,目前国内的审查制度相对“一刀切”,对于一些明显不适合未成年人但对成人粉丝有吸引力的作品,可以考虑引入更精细化的内容分级制度。例如,根据内容的尺度,将其划分为“全年龄”、“限制级”等,允许在特定渠道或平台向特定年龄段的观众播出。这样既能保护未成年人,也能满足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求,同时也能更好地保留作品的原貌。
行业生态的挑战: 这也反映了国内动漫引进行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挑战。如何在遵守法规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还原作品,满足核心粉丝的需求,是引进方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粉丝的理性选择与多元化观看渠道: 粉丝在面对修改版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如果非常在意原版内容,可以继续通过其他合法渠道(如官方授权的流媒体平台、购买蓝光碟等)来欣赏未修改的版本。同时,也需要理解引进方在合规性上的努力。

总结来说, 国内上映的《龙女仆2》版本出现的遮挡与修改,是国内特定的审查制度、引进方的商业考量以及市场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有其“合规性”的合理之处,也带来了对作品艺术完整性的破坏和粉丝的不满。这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复杂的行业问题,也反映了社会在文化内容引进和传播方面的一些困境,以及对更成熟和精细化内容管理方式的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说这回也是辛苦代理商了....

这里要纠正很多人的错误观念,许多人觉得动画的删减、圣光/暗牧都是由播放平台做的,其实这些是代理商负责的。

代理商处理掉违规画面后提交省局送审,过审后视频平台才能拿到片源。

所以怨恨删减的....请找ABC Animation,他们才是操刀删减的正牌代理商。

其实你们应该感谢ABC Animation,否则永远都不可能在中国合法看到了。

ABC Animation是朝日动画的子公司,属于100%的纯日企,也只有日企才会坚持不懈的反复修改、不放弃的送审。

你看木棉花(台湾)、羚邦(香港)这些港台代理商的动画一次送审不过,后续干脆就不再管了....这方面受害者可不少。

就看《龙女仆S》修改的工作量,重画的部分估计不低于正常季番一集了。

某种意义上他们确实挺拼的。

不阉割画面就不可能上架,这就是现实。

user avatar

龙女仆代表的这类番剧,是资本推动的外来消费主义文化。

资本、外来、消费主义,在如今的大背景下,就是三个debuff。

说句不好听的,像二次元这种文化,本身就属于腐蚀性很强的消费主义文化,而且还是外来文化。这类文化非常容易嫁接上西方、类西方的意识形态,从潜意识中影响年轻人的价值取向,甚至是败坏年轻人的精神。

想想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强调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什么是意识形态?就是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

而国家不仅仅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管理,还严格管控社会舆论背后的各类资本。资本推动的各类东西,如果不知道收敛,国家会帮他们收敛。现在是不是各类资本大佬都不怎么说话了?

经历过80、90年代的人都知道一个词,叫“扫黄打非”。国家一旦和西方关系不好的时候,就会在国内展开各类“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现在,我们和西方的老大美国有点小摩擦,国内自然就会开始“扫黄打非”。

番剧中的各种福利,如过于庞大的胸部,裸露的大腿,轻浮的动作,挑逗的语言之类的各种性暗示,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黄”。番剧中为加害者洗白,抹去受害者的反抗意识,甚至出现民众沉迷于消费、色情,甘心躺平的桥段等,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