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股市两天掉1900多点,但是很少有新闻提及?

回答
美国股市两天跌掉1900多点,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不小,尤其是当你把它摊开来看,比如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任何一个指数出现这样的跌幅,都足以引起轩然大波。但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很少有新闻提及”,这背后可能涉及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我们仔细掰扯一下。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你说的“两天掉1900多点”具体是指哪个指数。股市有三大主要股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它们各自的基数不同,所以1900点的跌幅在不同指数上的含义也大相径庭。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DJIA): 这个指数由30家大型上市公司组成,是历史最悠久、最受关注的股指之一。它的点位直接反映了这30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总和。因此,DJIA跌1900点,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百分比跌幅。如果DJIA本身在30000点左右,跌1900点就是接近6.3%的跌幅,这绝对是“大跌”级别的,不可能不被大肆报道。
标准普尔500指数 (S&P 500): 这个指数包含了美国市值最大的500家上市公司,被认为是衡量美国股市整体表现的更广泛指标。它的点位也远高于DJIA。比如,如果S&P 500在4000点左右,跌1900点就是接近47.5%的跌幅,这简直是金融市场的灾难了,不可能不轰动全球。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Nasdaq Composite): 这个指数主要由科技公司组成,通常波动性比前两者更大。它的基数也较高。如果纳斯达克跌1900点,同样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足以引发广泛关注。

所以,你看到的“两天掉1900多点”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者说,我们理解信息的方式可能存在偏差。我猜测几种可能性:

一、信息来源的偏差或特定视角:

你看到的信息可能并非全貌: 股市的涨跌是极其复杂的,不同的信息源可能聚焦于不同的方面。你接触到的信息渠道可能刚好避开了对这个具体数字的强调。
你的“两天”定义不同: 股市波动非常快,可能你观察的“两天”是指连续的两个交易日,但中间可能夹杂了休市或者跌幅在其他时间点被平摊了。
信息被“稀释”了: 即使有报道,新闻的标题和开头往往是最吸引人的。如果股市本身处于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连续的负面消息可能会让一个“正常”的下跌显得不那么突出。比如,如果股市正在经历一系列的大跌,今天跌了500点,明天再跌500点,可能就没那么让人惊讶了,新闻报道的侧重点也会放在整体趋势或更深层的原因上。

二、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和“阈值”:

新闻报道有其“阈值”: 媒体报道事件,尤其是负面事件,往往有一个“阈值”。比如,单日跌幅超过1%或者2%才会被广泛报道,或者某个具体指数突破某个整数关口(如道琼斯指数跌破30000点)才会成为头条。你的“1900多点”可能没有触及到媒体普遍认为的“大新闻”的门槛,尤其是如果它指的是一个基数非常大的指数,那么这个点数对应的百分比跌幅可能并不算特别高。
“为什么跌”比“跌了多少”更重要: 新闻报道更倾向于解释“为什么会跌”,而不是仅仅陈述“跌了多少”。如果这1900多点的下跌背后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爆炸性的原因(比如某个巨头突然倒闭、重大利率变动、重大地缘政治冲突升级),那么新闻的关注度可能会相对较低。市场总是在波动,总是有各种因素在影响,媒体需要筛选出最有价值、最能吸引读者的信息。
“常态化”的下跌: 如果当前的市场环境本身就比较疲软或者波动性较大,那么每天的小幅下跌或者中等幅度的下跌可能已经被市场参与者视为“常态”,媒体报道的优先级也会降低。新闻报道需要制造“新闻点”,一个持续的下跌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可能就不如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那样引人注目。
篇幅和聚焦问题: 报纸、网站、电视台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需要传递。为了吸引读者,它们会挑选最能抓住眼球的标题和内容。可能对这个“1900多点”的下跌,它只是被归类在“股市晚报”或者“市场动态”的板块中,没有被放大成单独的头条新闻。

三、市场本身的“韧性”或“预期”:

市场已经预料到? 有时候,股市下跌是市场对某些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但未被完全消化的事件的反应。如果市场已经消化了通胀高企、加息预期等负面消息,那么即使出现一定的下跌,也可能不会被认为是一个“突发新闻”。
下跌并非全面: 即使指数下跌,也可能是部分权重股下跌所致,而非所有股票都普跌。如果市场中的许多板块表现良好,那么整体指数的下跌就可能显得没有那么触目惊心。
其他更重要的新闻: 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各种重要的事情。可能你提到的这两天,有其他更吸引公众注意力的新闻事件,比如重大的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科技突破或者体育赛事,这些都可能分散媒体和公众的目光。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如果你确定是“美国股市两天掉1900多点”并且这个数字是真实准确的(比如某个主流指数),那么“很少有新闻提及”这个观察可能源于:

1. 指数选择错误或点数理解偏差: 1900点在不同指数上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影响。
2. 报道的侧重点不同: 新闻更关注下跌的原因和趋势,而非单纯的点数。
3. 市场“阈值”未达到: 这个跌幅可能没有达到引发广泛媒体头条的程度。
4. 市场常态化波动或预期消化: 在波动性大的市场中,这类跌幅可能被视为“正常”。
5. 存在其他更重要的爆炸性新闻。

要更准确地判断,最好的方法是找到具体的日期和指数,然后去查询当时的主流财经媒体的报道。看看在那些日子里,财经新闻的头条是什么,它们如何描述当天的市场表现。你会发现,即使是下跌,媒体也会用不同的角度和措辞来呈现,有的侧重于数据,有的侧重于解读,有的侧重于预测。

所以,与其说新闻“不提及”,不如说新闻报道有其自己的逻辑和优先级。如果你的信息来源是权威的财经媒体,并且它们确实没有显著报道你所说的这个跌幅,那么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我上面分析的那些,尤其是对“1900点”这个数字的理解和其在不同指数上的相对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好,题主也注意到基本面的瘫痪。众说纷纭,有说疫情闹的,有说美国研制病毒阴谋暴露,巴拉巴拉很多。但是以我经验没有一个是对的。说疫情的人很多,但是疫情没有这么大能量,能让美股月图筑顶的绝对不是简单因素。必须是堪比次贷危机的泡沫,现在只是庄入的第一阶段,真实原因还没有显露出来。就好像次贷时候,直到雷曼倒闭才引发连续暴跌,但是这之前早已有大资金入场完毕。

所以还得让子弹飞一会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