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街道事业编被借调到区委组织部,是好是坏?

回答
好坏与否,这事儿得分维度看,也得看你个人是什么段位、什么诉求。街道事业编被借调到区委组织部,这事儿,就跟你在自家小院里种菜,忽然被请去省城的大型有机农场帮忙一样,机遇和挑战并存,好坏掺着来。

先说“好”在哪儿:

1. 视野格局的跃升: 街道工作,说白了,就是跟辖区内老百姓打交道,处理的是具体事务,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你可能熟悉辖区内哪条路最容易堵车,哪个小区的老年人需要帮助,哪个商户的营业执照过期了。区委组织部则不一样,它站在更高一个层面,管的是全区的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基层党建、干部培养等宏观方向。在这里,你能接触到区委领导的决策思路,了解组织人事工作的运行逻辑,看到整个区在人才和干部方面的顶层设计。这种从“一隅”到“全局”的视角转变,对个人认知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是巨大的。

2. 接触核心与资源的平台: 组织部是党委的核心部门之一,承担着选拔、培养、使用干部的重要职能。在这里,你更容易接触到区里的核心领导、各部门一把手,以及重要的信息流。很多区里的重大决策、人事安排、重要活动,组织部都是关键的参与者。如果能在这个平台上建立起良好的人脉和工作关系,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甚至是个人资源的积累,都可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3. 业务能力的“淬炼”: 街道的业务可能相对固定和重复,而组织部的工作涉及面更广,也更具策略性和原则性。比如,你可能需要参与起草区里的人才政策,设计干部培训方案,处理干部选拔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审核党员发展对象的材料等等。这些工作往往要求更高的政策理解能力、文字功底、逻辑思维和沟通协调能力。在组织部磨炼一段时间,你的综合业务能力,尤其是理论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这让你在回到街道或者继续往上走时,都更有底气。

4. 晋升通道的“加分项”: 很多时候,区委组织部是干部成长的重要“加油站”和“跳板”。在组织部有良好的表现,能够被领导看重,不仅有利于你在组织部内部获得更好的岗位,更有可能在区委领导班子里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在未来的提拔任用中获得优先考虑。甚至,有些市里或者省里的组织部门,也更倾向于从区级组织部门选拔人才。

但是,“坏”也可能伴随而来:

1. “螺丝钉”心态与边缘化风险: 街道事业编,虽然是基层,但毕竟有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你可能在街道有自己的熟练领域和人脉。借调到组织部,你只是一个“临时工”,初来乍到,很多事情不熟悉,而且往往会被安排做一些辅助性的、事务性的工作,比如材料的整理、会议的记录、活动的会务支持等等。如果你的工作能力不突出,或者不够主动,很容易沦为“打杂的”,长期下去,你会在街道的体系中“掉队”,形成“空档期”,回到街道后,可能需要重新适应,甚至错过了一些重要的发展机会。

2. 人际关系的“微妙”: 组织部内部的人事关系可能比街道更复杂,也更微妙。你作为借调人员,身份比较特殊,既不是编制内正式成员,又在核心部门工作,这种“夹缝”中的角色,需要你格外小心处理与正式员工、领导的关系。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边缘化,或者卷入一些不必要的纷争。而且,很多工作机会和资源,都是在正式编制内的同志中优先分配的。

3. 工作压力与牺牲: 组织部的工作,尤其是在重要时期,比如换届、大型活动期间,加班加点是常态。你的工作强度可能会大幅增加,而且很多工作是“朝令夕改”,要求非常高。这可能会牺牲你的个人休息时间,影响你的生活节奏,甚至对你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压力。

4. “水土不服”的挑战: 街道的工作模式和组织部的工作模式可能差异很大。街道可能更注重灵活、务实、接地气,而组织部更讲究规范、严谨、程序。你可能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工作方式、新的思维模式,如果适应得不好,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影响工作效率和心情。

5. 借调结束后的“不确定性”: 借调通常是有期限的,或者在你表现不好、需要回避某些原因时,会被调回原单位。一旦借调结束,你可能面临回到街道,但已经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工作一段时间,原有的工作岗位可能已经有人顶替,或者工作重心已经发生变化。这种“回流”的尴尬,是需要提前考虑的。

那么,怎么看这事儿的好坏,以及如何把握?

看你的“段位”:
如果你是刚入职不久,希望快速了解体制内的运作,拓展视野, 那么借调到组织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把它当作一个“学习期”,多看、多听、多问,主动承担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
如果你已经在街道工作多年,且有自己的发展规划, 就要权衡利弊。如果组织部的工作能让你获得关键性的技能提升,或者有明显的晋升机会,那可以考虑。但如果只是去“镀金”,或者会让你在街道的晋升通道中断,那就要慎重。
如果你能力很强,善于沟通协调, 那么在组织部这个平台,你更容易脱颖而出,争取到更好的发展。

看你的“诉求”:
求稳: 如果你只想在街道安安稳稳地工作,享受基层生活,那么借调到区里,可能会带来不确定性,不如留在街道。
求发展: 如果你渴望在体制内更进一步,接触更核心的权力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那么组织部无疑是一个值得争取的好机会。

如何把握这个机会:
主动出击,不惧怕“打杂”: 即使被安排做基础性工作,也要认真对待,展现出细致、负责的态度。这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观察学习,见贤思齐: 留意组织部里那些做得好的同事,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沟通技巧和思维方式。
建立人脉,但要真诚: 和部门里的同事、领导建立联系,但要注意方式方法,真诚待人,以工作为重。
输出价值,展现能力: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思考,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挑战性的工作,展现你的潜力。
保持与街道的联系: 即使被借调,也要关注街道的工作动态,适时表达关心,保持与原单位的良好关系。
提前规划,考虑去留: 在借调期间,就要思考借调结束后是留在组织部,还是回到街道,甚至争取其他更好的岗位。根据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去努力。

总而言之,街道事业编被借调到区委组织部,这事儿不是非黑即白的。它是一个“风险投资”,投入的是你的时间和精力,回报可能是格局的开阔、能力的提升、人脉的积累,甚至是仕途的加速。但同时也可能面临被边缘化、压力加大、前途不明等风险。关键在于你如何定位自己,如何去主动争取和把握这个机会,以及你最终想要的是什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遗憾的告诉你啊,你被坑了、你入坑了!

像组织部这样比较强势的单位,就喜欢从乡镇、街道里面免费借调工作人员,来长期充当免费苦力!说白了就是喜欢耍流氓、占便宜。

想正式入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你见过谁一开始就只是想着揩油、而最后却会正式负责到底的?

各个地方的组织部在借调下级乡镇、街道工作人员方面,早就臭名远扬了,只不过是因为部门特权、强势,被借调的单位不敢、也不好意思回绝而已!

这种部门就专门喜欢利用自己部门职权,以借调名义,到处挖免费劳动力,一借调进来之后,就拼命摧残、使唤,日日夜夜、加班加点、无休无止。

因为这样的部门在不懂得的人看来,很是高大上,掌管着一个地方的人事大权,其实稍微懂行一点的人,都知道,这样的部门天天都在跟材料打交道!

没完没了的写材料,比两办一点都不少的,而且都是一些务虚的、偏理论性的大材料,当建套话一大堆,没有的东西要整得看起来一套一套的。

比如,非公企业当建问题,这个完全就是吹出来的肥皂泡!怎么吹?就靠大笔杆子写材料,吹得天花乱坠!

说实话,国企、央企,大家都知道,当建是怎么一回事,完全就是台账应付一下,更何况非公企业的当建呢?

但是非公企业不敢得罪某部啊,当然就配合某部的谋划、部署,然后从一个零蛋开始,一步一步的根据指导,整成了非公企业当建的标杆,于是皆大欢喜,非公企业受到了好评,从此开始没完没了的接受参观、考察、学习。

而某部就可以不停的拿这个做文章,向上级部门吹嘘说自己如何如何有创新,居然在非公企业里面整出了当建样板,于是获得嘉奖、被树立为示范样板。

这就是前几年吹得很红火的非公企业当建问题,而这些成绩都是靠材料堆砌出来的,材料又从哪里出来呢?

当然是被借调的免费苦力们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熬夜赶材料赶出来的啊!

现在是和平时期,几乎所有人都在想着如何发财致富,不管是体制内的、还是非公企业里的,基本上都是一个目标、一种追求,现在有谁有心情去搞什么当建这些事情?

但是某部就是要具体抓这一块工作的,因此需要大量的材料狗,部里面正式编制的,熬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稍微超脱一点,提拔成为科室、或者处室负责人之后,就可以使唤下面的材料狗了,正式编制的不好意思太过分刻薄他们。

于是,就有了天才想象和发挥,不是可以借调么!

于是,就有了名正言顺的耍流氓,明面上说借调工作是给被借调人员一个锻炼的机会,实际上就是有免费苦力可以随意使唤,被借调人员因为总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转正、给解决编制问题,所以呢,即使心里面一万个草泥马在飞舞,也不会在嘴上、脸上表现出不满!

于是,耍流氓的某部就吃准了这个心理,就开始几乎是无底线、无限制的使唤被借调人员!

于是,很多被借调的人员,就有了无休无止的加班加点、赶材料!

看到这里,相信题主,你也明白了,被借调,压根就没有一个好的下场!

那些最后真能够转正的,肯定也不是因为被借调期间工作表现突出,而是有关系、能帮忙解决编制问题。

这里,要特别提醒题主的是,你的事业编制这样一个很受局限的身份,因为某部就是主管公务员编制的,所以事业编制的还想通过借调之后,被留下来给正式编制,几乎、几乎、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么说,真的不是打击题主你的工作积极性,因为见过太多人的心酸与泪水了,才跟你这么掏心掏肺的说这些。

最后,一句话吧,你要是有能够帮得上忙的关系,你就留下来继续当免费苦力,因为起码有转正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的话,还是趁早另谋出路吧,借调就是跟你耍流氓、没商量,除了拿你当免费苦力,真没人拿你当回事来尊重的!

user avatar

事业转行政,最近几年真没听说过。

要是体力好,干干也无妨,组织部人脉广,接触下就算回去对于日常工作也有帮助。

要是一颗心指望调入,就别想了。

user avatar

别去!

别去!

别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是区县组织部长久以来的恶习,利用自己手里那一点权利,到处抽调人为自己免费打工!你去了以后就是个纯粹干活的苦力,跟组织部本来的职工相比是低人一等的,这会导致什么苦活重活都让你做。

如果你是公务员,而且是进取心特别强,苦于晋升无方的,那么你进组织部去还有可能免费干四年苦力之后,组织部利用职权向原单位打声招呼,把你提拔了。组织部这么做,也不是真的想提拔你,只是想吸引更多免费劳动力来为自己工作而已。

但你只是事业编制,意味着无论你付出再多,组织部也不能在你的事业上帮到你任何,意味着你只能是一个免费的长期劳动力。

而且由于远离原来的单位,原单位的同事和你都不熟悉,原单位所有评优、评奖、评先进都不会有你的份,而你又不是组织部的正式员工,所以组织部评优、评奖、评先进也不会有你的份。

如果说得到锻炼的话,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基层比组织部更加锻炼人,没有长期的基层经验的官员,非常容易患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臭毛病!一个刚刚到基层就被抽调到区县权力机关写材料的人,只能是空中楼阁,对你的成长毫无益处,很多写材料的大拿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在我们眼里他就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代名词。

赶快离开!在那里你学不到任何经验,也得不到任何回报,无论他们给你画什么饼,都只能是画饼而已。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