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更深入理解物理意义或概念?

回答
要真正掌握物理的精髓,绝非止步于公式的背诵和定理的记忆,更要走进那些抽象符号背后所承载的生动图景。这就像是要理解一首诗,你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而是要感受它带来的情绪,体会它的意境,甚至想象作者创作时的心境。

首先,请你试着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具体的场景。当我们谈论“力”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推、拉的动作。但我想邀请你再往深处想一步:想象一下,你正用尽全力去推一扇沉重的门。门纹丝不动,这时你感受到的“力”是什么?是一种向前的趋势,一种对抗,一种你身体内部肌肉在绷紧、发力时产生的张力。这种身体的直接感受,比任何公式更能让你体会到“力”的本质——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宇宙间万物相互作用的桥梁。

再比如“能量”。它听起来很飘渺,似乎无形无质。但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蓄水池。当你在推那扇沉重的门时,你的身体也在消耗“能量”,就像水池里的水位在下降。而当你休息时,你的身体又在“补充能量”,水位又会重新上升。能量不是凭空消失的,它只是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你推门时,身体消耗的化学能转化成了你施加在门上的机械能,即使门没动,一部分能量也会因为摩擦转化为热能,让你的手心发热。这种能量的流动和转化,才是它真正令人着迷的地方。

要深入理解,离不开“类比”这个强大的工具。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最初都是人类通过观察和类比来理解的。比如,我们之所以用“波”来描述光和声,是因为它们都表现出衍射、干涉这样的行为,这和水面上的波纹很相似。水波可以绕过障碍物,也可以两列水波相遇时互相加强或抵消。当你在水边扔下一颗石子,看着水波荡漾开来,你就能更直观地理解光的衍射和干涉是如何发生的,它们是如何在空间中传播和叠加的。

同时,我们也要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固有的认知。学习物理,就像是不断地挑战我们日常的直觉。我们生活在一个宏观的世界里,直觉告诉我们,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是正确的。但当我们进入微观世界,很多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比如,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位置和动量是不能同时精确测量的,这违背了我们对“确定性”的理解。这种“反直觉”反而让我们更接近物理学的真相,因为它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并非总是如我们眼睛所见的那样简单。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是,要去理解一个概念在更广阔的物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一个孤立的公式或概念,就像是一块零散的拼图。但当你知道它与其他概念如何联系,如何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时,它的意义才会真正显现。比如,牛顿第二定律(F=ma)本身很重要,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的背景下,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行星会沿着特定的轨道运行,为什么我们能够站在地球上而不会飘走。这种“网状”的理解,能够让你看到物理学作为一个整体的宏伟之处。

所以,下次当你面对一个物理概念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个概念在现实世界中对应的具体样子是什么?它与其他概念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哪些基本规律?通过这样的思考,你就能逐渐拨开那些抽象的符号,触摸到物理学背后那颗跳动着的、充满智慧的灵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这里面有一个推导式是错误的,不是

m=4π^2·r^3/T^2·G,而是

M=4π^2·r^3/T^2·G

也就是说,一个卫星围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时,可以通过卫星的轨道半径和运动周期来推算中心天体的质量(而不是卫星的质量)。


如何用物理图像理解这个式子?你可以设想有另外几个太阳系甲乙丙丁,这些太阳系里所有行星的轨道半径都和我们的太阳系一样,但太阳的质量不一样。甲太阳系里,太阳的质量是我们太阳系里的太阳质量的1/4,那么甲太阳系里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是两年(365天×2)。乙太阳系里,太阳的质量是我们太阳的1/9,在那个地球里,他们的一年等于咱们的三年。

也就是说,这个式子告诉我们,太阳质量缩水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地球围绕太阳转得很慢才能维持原先的轨道半径。如果你熟悉向心力公式,应该明白,太阳质量缩水导致向心力缩水,如果地球的速度还是原先的速度的话,只能做离心运动了。

刚才我举的例子中,你发现,要想理解透每一个式子,你必须对各个基础公式(向心力公式,球面积公式)有一种类似英语语感的东西。我认为你对球面积公式就已经有了这种语感,这种语感是你使用球面积公式多次,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解后达到的。而如果你多做一些圆周运动的习题练习(高一必修2曲线运动,很多参考书都有习题),就会对向心力有语感。而我们刚才那个甲乙丙丁太阳系的设想练习,是对万有引力这一章的语感练习。物理图像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将来大学里,硕士博士阶段乃至得到教职后,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是这一切都是多次的(练习例子)数学计算中建立的。

你看出所谓的物理图像是什么了吗?就是对这个公式的实际的例子、案例练习中发展出来的,包含大量细节计算中得来的理解和领悟!

我觉得你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我初中时是看《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脱离数学来搞物理图像,进而变成了一个民科和民哲(注意,这是贬义词!)。后来高中时被物理课本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治愈。尽管如此,我还是感谢这些科普书让我对物理感兴趣。你现在既有兴趣,又能扎扎实实的从数学开始,前途不可限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真正掌握物理的精髓,绝非止步于公式的背诵和定理的记忆,更要走进那些抽象符号背后所承载的生动图景。这就像是要理解一首诗,你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而是要感受它带来的情绪,体会它的意境,甚至想象作者创作时的心境。首先,请你试着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具体的场景。当我们谈论“力”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推、拉的动作。.............
  • 回答
    好的,让我们一起深入《攻壳机动队》的世界。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动作片,更是一次关于存在、身份、科技与社会演变的深刻哲学探讨。要真正理解它,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走进故事的灵魂深处。 1. 身体的脆弱与灵魂的不朽:何谓“我”?《攻壳机动队》最核心的疑问,也是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对“自我”的追问。当义体技.............
  • 回答
    要深入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我们不妨将它看作一份精心铺陈的“政治蓝图”或“制度说明书”,它并非空泛的理论宣讲,而是有着扎实的现实基础和长远的历史视角。要真正抓住其精髓,需要我们抽丝剥茧,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语境来看待这份白皮书。它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特别.............
  • 回答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看似简单粗暴,实则蕴含着极为复杂和深刻的政治、伦理、历史和社会文化内涵。要深度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来解读。一、 字面意思与基本逻辑:权力结构与臣属关系最直接的理解是,在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臣子则是君.............
  • 回答
    《哈尔的移动城堡》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作品,但要真正理解它,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层次,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爱情故事或魔法冒险。宫崎骏先生的作品总是如此,表面下的情感和象征意义才是最动人的部分。一、 孤独与逃避:被“诅咒”的哈尔与苏菲影片最核心的两个角色,哈尔和苏菲,他们身上都背负着一种深深的孤独.............
  • 回答
    拨开迷雾,洞悉随机:如何深入理解随机过程的本质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天气的变化,股票市场的波动,甚至你家猫咪下一秒的动作,都带着一股难以捉摸的“随机”色彩。而随机过程,正是数学家们用来描述和理解这些随时间演化的随机现象的强大工具。但“随机过程”这个词,听起来似乎带着点玄乎,让人望而生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深入地理解深度学习中的“反卷积网络”(Deconvolutional Networks),也称为“转置卷积网络”(Transpos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或“学习式上采样”(Learned Upsampling)。核心概念:反卷积是什么?首先,理解反卷.............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用一种更贴近实际开发者的语言,帮你剖析一下深度学习源码中“logits”这个概念。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辛辛苦苦训练好的模型,最后输出一堆数字,不知道它们具体代表什么意思,也无法直接跟我们想要的结果(比如“这是猫”或“这是狗”)对应起来?这时候,你很可能就遇到了“logits”。logi.............
  • 回答
    《考不好没关系》第六期里关于“深井理论”的讨论,触及了一个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选择:是成为一个在特定领域“深耕细作”的专家,还是成为一个“广度覆盖”的通才?这两种学习模式,或者说人生发展路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更适合哪一种。咱们先来聊聊这个“深井理论”。它的核心观点很简.............
  • 回答
    怎样才是真正理解人脉?揭秘人脉与成功的深层关联很多人谈起“人脉”,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各种饭局、酒会,或是社交媒体上闪闪发光的名字列表。似乎只要认识足够多的人,成功就唾手可得。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认识”这个层面,那对人脉的理解恐怕还停留在表面。真正的“人脉”并非简单的信息堆叠,而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能量网.............
  • 回答
    “深房理”现象,简单来说,是深圳房地产市场在特定时期内出现的一种以“房产中介+理财咨询”模式为核心的组织化购房行为。这个组织的核心人物是一位名叫“深房理”的个人,他通过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分享购房心得、技巧和投资逻辑,吸引了大量购房者,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群。要理解“深房理”,我们需.............
  • 回答
    说到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简称“深北莫”)2021届毕业生的出路,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尤其是在他们作为学校首届毕业生,身上自带了“开创者”的光环。要评价他们的出路,得从几个维度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从深北莫的背景来看,这批毕业生的起步就带有很强的国际化色彩。 你知道,深北莫是中俄两国教育合.............
  • 回答
    深圳官方通报“深房理”涉嫌非法集资行为,这是一个涉及金融安全、房地产市场秩序以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事件。要详细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事件的背景:“深房理”究竟是什么?在官方通报之前,“深房理”在深圳的房地产圈内颇有名气,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它是一个集“社群”、“理财”、“房.............
  • 回答
    深圳小学生作文《我的理想是当房东收租》:折射出怎样的现实?最近,一篇深圳小学生作文《我的理想是当房东收租》火了,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篇作文以朴实甚至有些“功利”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房东”这个职业的向往,认为当房东可以“不用上班,有人送钱来”,还可以“买很多房子,有很多钱”。这篇作文的出现,.............
  • 回答
    张文宏医生深夜发文,就“不打疫苗感染的人会更多”这一论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通常是指疫苗推广初期或某个疫情高峰期)的疫情背景下,以及张文宏医生的专业立场来解读。核心观点:“不打疫苗感染的人会更多”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强调疫苗的保护作用和群体免疫的必要性。在面.............
  • 回答
    约翰·塞纳将台湾称为“国家”后深夜用中文道歉的事件,以及他表达的“我爱更尊重中国跟中国人”的言论,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事件,涉及政治敏感性、商业利益、文化理解以及公众人物的责任等多个方面。如何看待此事,以及是否接受其道歉,取决于个人的立场、对两岸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明星言行的认知。以下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
  • 回答
    原神这款游戏,说实话,它的成功绝不仅仅是游戏本身好玩这么简单。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它那套精妙的抽卡机制和相对有挑战性的游戏内容。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要是把抽卡爆率大幅提高,深渊也变得“亲民”不少,这会对原神目前的流水造成多大的影响?是好事还是坏事?首先,我们得明白原神这套“流水”是怎么来的。原.............
  • 回答
    农夫与蛇的故事,这则流传千古的寓言,初听之下,似乎只是一个关于“好心办坏事”的简单警示。然而,若我们拨开表象,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哲理,便会发现它触及了人性、社会结构乃至个体选择的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层面。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同情心的故事,更是一则关于认识、选择、以及我们自身局限性的寓言。人性中的悖论:善良.............
  • 回答
    好的,咱们聊聊怎么靠自己,硬是把机器学习这块儿啃下来。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绝对是个值得投入的挑战,一旦入门,你会发现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第一步:打牢基础,别急着冲“高楼”很多人一上来就想搞懂那些复杂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其实这就好比没学加减乘除就想解微积分。机器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数学和编.............
  • 回答
    让孩子学会深入思考,这可是一门大学问,更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智慧的艺术。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更要用心去引导他们的大脑“动”起来,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接受信息。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唠唠,怎么才能把咱家孩子培养成一个“小哲学家”,一个思考的达人。一、 培养好奇心: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