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与蛇#
有一些被人广泛认为是“过度美德”造成的“失败案例”,只不过是犯了错误定性的逻辑错误。
例如“农夫与蛇”。
你要救一条蛇归你要救一条蛇,防蛇咬归防蛇咬。为什么救一条蛇,可以直接有效的推论出“你可以放心的不防蛇咬”?
因为有另一则寓言或者“圣训”说过“知恩当图报”?
问题是,“知恩当图报”,又不是“知恩会图报”,甚至也不是“受恩必知恩”啊?
这完全没有任何一环挂得上钩啊?
所以在救蛇的时候,你从哪里得出“因为救了蛇就可以解除防蛇咬的措施”的结论的?
不防蛇咬而被蛇咬,犯的并不是“过度包容”的错,而是自认为“行善等于免疫一切威胁”的乡愿以及“缺少安全意识”的错误。
语文不好,逻辑好不了——因为极其容易因为语言的匮乏而产生危险的佯谬。
从“农夫与蛇”的故事推出“不可过度仁爱“的结论就属于经典的错误典范。
你不妨稍微顺着“过度包容”论往前略想一下,就会发现一种神奇的结论——如果以此为确实教训,那么“正确的仁爱”要以什么为前提?
以“绝对正确的判断受救助者在一切可见的未来均不可能对自己造成任何危害”为前提吗?
按照从“农夫与蛇”里总结出的“不可过度仁慈”论,任何受过你的仁爱的人只要在将来造成你任何的损失,岂不是都意味着你的仁爱是愚蠢的吗?
难道把时间拖延到不是蛇苏醒后就咬,而是到第二年春天咬了,按照那一观点,农夫就算“非过度仁慈”?
还是说没咬死,只是咬了个涂紫药水的小伤,“过度仁慈”论者就会同意农夫就是“非过度仁慈”?
还是说农夫救了一个看起来软萌的兔子,结果兔子活了生了一大窝,吃了农夫几亩地的白菜。就因为小白兔看起来没有毒蛇那么有害的明显,“过度仁慈”论者就真的会同意这位没能正确预料小白兔的危害的农夫是非过度仁慈?
于是过度不过度不是看结果,而是全看你当时的判断是否被“过度仁慈”论者认可?
那么ta隔壁的过度仁慈论者立刻批评ta革命不彻底,立场太投机,属于“修正主义过度仁慈论”的异端——
你要听谁的呢?
过度的“度”在哪?
人能有什么手段去绝对正确的预知自己救助的任何一个对象将来会不会造成你的损失?莫非对方是植物人?还是可以对对方下思想锁?
人就比蛇安全吗?
人真的就比蛇肯定更感恩图报吗?
如果蛇就是显然过度危险的,那么人类还有任何一个可救的吗?
你怎么知道你救活的那个冻僵的人类,就不是一名乔装打扮、穷途末路的在逃杀人犯?
还是说,那名为“过度仁爱是错误的”的结论真的说的是只有“过度仁爱”是愚蠢的吗?
还是事实上是在说“任何仁爱都是愚蠢”的?
看到了吗?
表面上这种归纳法是想总结出不可“过度”仁慈,实际上通过这种有意无意的“解释“,它是在否定一切仁慈。
因为它有意隐瞒或无意忽略了那“不值一提的、针尖大的小问题”——这里其实并没有那个传说中的神奇的“度”。
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难说得很,
但是针尖上可是能站魔鬼的。
任何绝对的美德,都有大堆的在剧情中包含了它而当事人下场很惨的经典小故事。
寓言也罢、“真实案例”也罢,它们都在孜孜不倦的告诫你,美德是好的,但是“过度美德”是不好的。
嗯,对呀,不是“啥事过度都不好”吗?你从小就听过了一万遍吧?
这时候你一定要记得瞪大无辜的双眼,用最萌最亮的星星眼,问ta们“度在哪”。
毕竟,没有“度”的“过度”岂不是在忽悠人吗?
(以下内容完全胡诹)
可以理解为罗马衰亡的象征。
-----------------
这个故事有着深层次寓意的话,我觉得是表述罗马文化(神话)在吞噬希腊文化(神话)中遭受到了文化的反噬。最后的罗马下场大家都懂了吧。
农夫是一个男性的形象,很明显他是务农的。让人不由得想到罗马的农神(对,就是《农神食子》这幅画中的农神):萨图恩。
而蛇不由得让人想起希腊神话中,盖亚生下来的各种奇怪的妖兽。
萨图恩虽然为罗马的主神,但是随着朱庞特的兴起,以及朱庞特与宙斯的融合后,祂的形态与希腊神话中的克罗诺斯融合,从而变得邪恶与黑暗。
你看,农夫(萨图恩)在于蛇(盖亚诞下的各种奇怪的、带蛇的泰坦)的互动下;农夫(罗马文化、以及萨图恩本身形象),被蛇(希腊文化、以及盖亚为代表的希腊神话)咬了(被邪恶化、渗透)一口。
果然,罗马变了。不再是罗马人的罗马,后来变成“上帝之城”,现在不知道消逝到哪儿去了。
可以理解为一个颠倒黑白的故事:
农夫捕蛇,因不了解蛇的生理而被咬死。
一、冬眠的蛇一般不容易遇到
蛇是变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蛇会在温度低于一定程度去冬眠,而冬眠地点往往是比较隐蔽的地方。
比如穴居蛇类和一 些具有钻洞习性的蛇 类 , 能在原有缝隙基础上把洞扩展得更深 , 但大多数 蛇 类却只能利用天然 的裂缝或其它动物造好的洞穴过冬[1]
因此,农夫在正常情况下,遇到冬眠的蛇可能性极低。因为蛇在15℃左右就开始要准备迁徙过冬了(毕竟这个时候还能动),低于10℃,蛇的活动性能已经大受影响了,这个时候蛇也往往找到了冬眠场所开始筹备冬眠了。
而冻僵的蛇,那估计在4℃以下了,蛇早就冬眠老半天了,怎么会跑到野外去?
极有可能是农夫去蛇冬眠的地方去挖蛇了。
正因为如此,农夫才可以遇到蛇。
二、冬眠的蛇失去运动能力
一般温度低于10℃,蛇就会进入冬眠,冬眠的时候,蛇类等变温动物的活动能力几乎为0 ,大概在4℃左右就会冷麻痹,低于0℃,许多蛇会出现不可逆的冻死。
农夫与蛇的故事里提到蛇冻僵,很有可能是在4℃附近左右捕捉到了蛇,这个时候蛇是完全没有行动能力的,因此理解为冻僵。
三、温度回升,变温动物恢复运动
接下来,农夫把蛇装到怀里。
其实,事实上,当农夫用手抓蛇的时候,已经给变温动物一个温度传递了,接下来放入怀里,更是可以让蛇这种变温动物温度迅速回升。
结果就是蛇恢复了运动能力。
而蛇类本身是有领地行为的,农夫这样子和蛇密切接触,自然会视为进攻行为,于是攻击了人类。
结论:农夫捕蛇,蛇升温后恢复运动能力,攻击人类。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结论是:不要讨论事实,要学会讲故事。只要你会讲故事,哪怕颠倒黑白,也是无所谓的。
[1] 黄美华,曹毓敏,屠传经,张华珍.蛇类冬眠时野外洞穴热工环境的分析[J].科技通报,1991(05):278-28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