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就让清军将领彭玉麟回答吧:
我本一介书生,知近世利器有枪炮,独少了捍御之法。昔日戚继光制刚柔脾,以漆牛皮蒙于外,而搓湖棉成团,更置头发于内,用来捍御枪炮。无奈炮子一来,无坚不破。回忆当年训练水师时,曾也到处寻求御炮子之法:以鱼网数层,悬空张挂,炮子一过即穿,一不能御。以絮被渍湿张挂,炮子一过即穿,二不能御。以生牛皮悬子船旁,以藤牌陈于船梢,三不能御。又作数层厚牌,以竹鳞排于外为一层,牛皮为一层,水絮为一层,头发为一层,合而成牌,四不能御。于是懂得戚氏之刚柔牌,决不能御炮子。就和军门杨载福等商量,索性放弃鱼网、水絮、牛皮等物,直以血肉之躯,植立船头,可避则避之,不可避则听之。因而麾下水师弁勇,有样学样,也相率直立直前,毫不畏忌。凭借矫捷之身手,与敏锐之眼光,相机行事,选择避免之方。由是感叹,打仗就是一个不怕死而已。
虽然彭玉麟掌管的是水军,但为什么不带盾牌,大家懂得都懂了吧……
看到古二爷的回答感觉非常有趣,我也来补充几个近代欧佬开脑洞的。
其实在火药时代,希望能从古人的智慧中找出提高军队作战能力办法的人并不少。
其中就不乏一些的军事思想家。
例如在拿破仑时期曾分别在俄法两军中服役过的A·H·若米尼其著作《战争艺术概论》中就提出,在技术兵器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也许可以考虑给士兵重新穿上15世纪的盔甲来提高其生存性。
当然除了有希望恢复古代盔甲防具的,还有提出想恢复冷兵器的。例如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就提出给大陆军引进长弓,并列出了六条理由。
如果说以上几位最多也只是脑洞,那下面这位在作战方式上试图将军队拉回冷钢突击时代的人却一度影响了当时法国军队的战术,并成为了时人在战争艺术史上的一次失败探索。
幸运的是,福拉尔的失败并不是没有成果。吉贝尔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其学派的中心思想,同时又提出一定的折中和改良:即由散兵、横队和纵队组成的混合队形,并要求将领在交战前自由变换和灵活部署。这种战术革新打破了传统,将火力和突击相结合,又获得了机动性的好处,最终在战争中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不过,即便如此,各位观众姥爷应该也可以看出,在军事历史的慢慢长河中,可谓是复古有风险,崇祖需谨慎啊~
PS:虽然以上几位的设想大多没有实现,但是幸运的是,在今天我们可以借助电子游戏来尝试这些脑洞。例如在《帝国时代3》中,玩家就有机会让让圆盾、长弓和15世纪盔甲出现在排队枪毙的战场上,既能与之对抗,又能相辅相成,去实现当年人们未竟的遗憾。(此处微软应该给我广告费)
要是能借助翻译看懂这个问题,蒙泰库科利(也有地方翻成蒙特库科利)元帅和萨克森(或者萨克斯)大元帅肯定有话说……不过要是再看完回答,这两位老兄大概已经无语了。
作为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公认的军事权威,蒙泰库科利直到法国大革命都享有极高声望,不过,他在1641年左右写的《论会战》(Sulle Battaglie)里对盾牌的看法倒是可能会惊倒一片中国围观群众:
第一列步兵装备手盾(targhe),第二列装备短枪,随后六列装备长矛……
手盾的效果实在是太妙了:要是距离比较远, 就能够挡住敌人成片打过来的火枪子弹,要是距离比较近,也能够挡住零星打过来的。等到长矛派不上用场之后,剑盾手可以从战友的矛杆下方跪地潜入敌阵,用宽阔的短剑劈砍敌人的腿部。长矛的功能是挡住敌人,手盾的首要功能却是格开前方的敌人并击败他。[1]
当然,蒙泰库科利写书的时候线式战术还没成型,不过萨克森大元帅就是彻彻底底的线式战术反叛者了,他在写于1732年的《我的遐想》(Mes rêveries)里是这么讲的:
不要害怕步兵超载,装备越多,就越稳定(黎塞留:你这是抄袭……)除去步枪之外,我还要加上一把带柄的二尺半刺刀——这可以当剑用——和椭圆形的长盾。盾牌能够带来诸多便利:不仅可以保护兵器,也可以在原地战斗时把它们传到最前方,瞬间组成护墙。两张叠在一起的盾牌就足以防住子弹。[2]
还好这俩是洋人,换成中国键盘侠发表上述观点大概已经被喷成军盲了……
火炮是战争之神
而除了火炮,苏沃洛夫只相信刺刀
这句话就是说,在线列时代,其实排枪打不死几个人,绝大部分伤亡来自敌方炮火和拼刺刀
火枪的威力已经很大,能挡住火枪的盾牌会极其笨重,然而挡住火炮是不可能的,极度笨重的盾牌近战也不占优势
此外,线列时代步兵横队就两三排,再加一排盾牌意味着再加一半/三分之一的兵力
这简直就是 耗费巨大,还降低核心作战能力。
所以线列时代堆单兵防护是很蠢的事情
但是堆防护却是很重要的。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挡子弹甚至炮弹还不耽误近战和机动,那么大伙一定会争相使用
这个东西就叫胸墙,和题主设想唯一的区别就是,这玩意搬不走,只能防御方修
我一直奇怪豸乎古代军事领域对洋人有啥申必理解啊,整天觉得洋人没见过这个没见过那个,古有基佬大帝长枪方阵没见过带秦驷马战车骑脸,之前又有线列步兵没见过死兵在前锐兵在后满洲战术,这回又来一个洋人没见过盾牌,我只能说一句,不要老觉得洋鬼子没见过这玩意,这都是欧洲佬曾经玩过和见识过的,但是早就被淘汰了,甚至没有挺到线列步兵时代:
胡斯战争总听过吧?胡斯战车比题主的理想还更进一步,人家直接用的车,防御力比盾牌强多了,甚至还被后来土耳其新军(Janissaries)学习,但是在欧洲日新月异的野战炮面前,这玩意跟靶子没啥区别,1521年文岑巴赫战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仅仅依靠野战炮兵就把这种看似坚固的防御打的稀巴烂,哪怕是后来奥斯曼土耳其的车营,也在赞塔会战中被奥地利重骑兵的下马排枪齐射打得粉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