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暴徒砍人,明知自己不会受伤情况下,前往夺刀救人,并砍死暴徒,算不算犯罪?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况,涉及到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过当防卫等一系列法律概念。要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对具体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在中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有明确的判断标准。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明知自己不会受伤” 这个表述在现实场景中几乎是不可能完全确定的。在面对持刀的暴徒时,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人,也无法百分之百保证自己毫发无损。但如果我们姑且按照这个设定来讨论,可以进一步分析。

核心问题: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在中国刑法中,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要构成正当防卫,需要满足几个关键条件:

1. 存在不法侵害: 暴徒持刀砍人,显然构成严重的不法侵害,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这一点毋庸置疑。
2. 制止不法侵害: 前往夺刀救人,以及后续砍死暴徒的行为,都是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3. 时间上的紧迫性: 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暴徒还在砍人,这是非常紧迫的情况。
4. 性质上的正当性: 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本身必须是合法的。

关键争论点:防卫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有一个重要的限制,那就是“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对于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其刑事责任。” 这里的“必要限度”是判断关键。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所采取的手段和强度,不能明显超出制止该侵害所必需的范围。
“明知自己不会受伤”下的夺刀救人: 如果真的能做到“明知自己不会受伤”的情况下夺刀,这说明行为人具备很强的能力和冷静的判断。在制止暴徒继续行凶这一点上,这是非常积极的行为,属于制止不法侵害。
“砍死暴徒”是否超过必要限度: 这是最核心的争议点。

如果暴徒在被夺刀后,仍然持有刀具,或者以其他方式继续实施不法侵害,甚至试图夺回刀具再次攻击,那么在激烈的搏斗中,为彻底制止其危险行为而致其死亡,可能被认为是在必要限度内的。 尤其是在人多嘈杂、情况混乱的场合,行为人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暴徒是否已经完全丧失反抗能力,为了保证自己和被救助者不再受到二次伤害,采取了更强硬的措施。
然而,如果暴徒的刀已经被完全夺走,并且已经失去了反抗能力,或者已经被控制住,此时再继续攻击导致其死亡,就可能被认定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就可能构成防卫过当,甚至故意伤害致死或过失致死罪。

“明知自己不会受伤”的解读

这个前提对判断至关重要,但现实中难以实现。

一种理解是: 行为人具备超常的格斗技巧,或者当时有其他辅助条件(如武器、环境配合),使得他非常有把握在不受伤的情况下夺下刀具。这不代表他没有冒任何风险,只是说他的能力让他相对有把握。
另一种更严格的理解是: 行为人对自身安全有着绝对的把握,没有丝毫可能受伤。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他采取的制止行为,在法律评价上可能更偏向于“有恃无恐”。

紧急避险的可能考量

虽然正当防卫是主要方向,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也可能涉及到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超过必要限度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适用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

简单来说,如果行为人面临的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困境,并且他采取的措施是为避免更大的危害,这也可能在法律上有一定的解释空间。

法律的考量要素

在实际案件中,法院会综合考虑以下要素:

现场录像、证人证言: 详细记录了事发过程,包括暴徒的攻击方式、行为人的夺刀过程、后续的搏斗情况等。
行为人的主观意图: 是为了制止犯罪,还是有其他恶意?“明知自己不会受伤”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其主观上是为了救人,而非寻衅滋事。
造成的损害结果: 暴徒死亡的后果。
行为人当时的认知能力: 在极端压力下,行为人能否做出完全理性的判断。
相关证据(如行为人的训练背景): 如果行为人是专业武术运动员或特种兵,其“明知自己不会受伤”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被采信,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不考虑必要限度。

总结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夺刀救人本身: 绝对属于正当防卫,是值得提倡的英雄行为。
砍死暴徒的行为: 关键在于判断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如果行为人是在暴徒仍有攻击能力,或局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为彻底制止不法侵害而采取了必要措施,导致暴徒死亡,这很可能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尤其在中国法律实践中,对于正当防卫的认定,在保障公民生命安全不受侵害方面,会相对倾向于保护正当防卫者。
但如果暴徒已经完全丧失反抗能力,且行为人仍执意继续攻击,导致其死亡,那么就很有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例如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明知自己不会受伤”的这一前提,虽然加强了行为人制止犯罪的决心和能力,但并不能完全免除对“必要限度”的考量。 法律更看重的是行为人在当时那种紧急情况下,所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社会普遍接受的“制止暴力”的合理范围。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案件。在没有更多细节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根据法律原则进行推演。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制止极端暴力侵害时,法律会给予正当防卫者最大的支持和保护,但这种保护并非没有界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算。如果是明显的恐怖活动的话则不算。还是会有一些见义勇为的嘉奖的。

说点不相干的,很多人都在吐槽正当防卫相关的法律。作为有过“见义勇为”,也有过面对流氓进过局子(当然关的是对方一群人)经历的我来说,对国家的这些法律是有一些不一样的理解的。

从大局出发,这些法律只是为了社会更安定而已,并没有任何鼓励犯罪的意思。而“正当防卫”反而会催生更多腐败和冤假错案,以及社会不安定因素。比如很常见的街头有人挑事,被惹急了的出手反杀,算不算正当防卫?把仇家邀请来家里谈判,逼急他后出手反杀,能不能轻松诬告?一般,死人都没有办法为自己辩解的。

我承认现在的“薛定谔的猫防卫法”有一些漏洞,但是自己来说,真的想不到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大多数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刑事案件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况,涉及到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过当防卫等一系列法律概念。要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对具体细节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在中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有明确的判断标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前提:“明知自己不会受伤” 这个表述在现实场景中几乎是不可能完全确定的。在面对持刀的暴徒时,即使是训练.............
  • 回答
    香港在2019年11月11日确实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当时一名男子在马鞍山因与示威者发生争执,被示威者泼洒易燃液体并点燃。这起事件引起了香港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事件经过:当时正值“全港三罢”(罢工、罢市、罢课)期间,香港街头多处出现示威活动。在马鞍山广场附近,一名据称是支持政府的男子与一.............
  • 回答
    这种情况下,关于你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以及哪几下属于正当防卫,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需要具体分析的问题。法律上,正当防卫的认定非常讲究“必要限度”和“时间性”。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正当防卫”的核心要素。在绝大多数法律体系中,正当防卫的成立需要满足几个关键条件:1. 存在不法侵害: 暴徒持刀砍人,.............
  • 回答
    “西装暴徒卡罗拉”这个梗,其实挺有意思的,它组合了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种反差和戏谑的方式火起来的。要说清楚它怎么来的,还得从头说起。首先,我们得拆开来看,“西装暴徒”和“卡罗拉”各自代表了什么。“西装暴徒” 是一种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文质彬彬,甚至有点儒雅、斯文,但实.............
  • 回答
    聊起“西装暴徒”这个词,脑海里立马就会跳出几个身影,但要说最符合这个标签,并且还能让人念念不忘的,我觉得还得是约翰·沃伊特在《午夜狂奔》(Runaway Train)里饰演的Manny。为什么是他?因为他把“西装暴徒”那种看似衣冠楚楚,实则内心狂野、暴力因子随时可能爆发的气质拿捏得太绝了。电影里,M.............
  • 回答
    这起事件,如果属实,着实令人感到荒谬且令人担忧。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无论一个人对动物有多么热爱,多么觉得它们无辜和需要保护,这都不能成为他们凌驾于法律之上、采取暴力手段的理由。尊重生命,热爱动物,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情怀,但这种情怀一旦被扭曲,变成了一种偏执和不顾一切的“正义感”,那后果就非常可怕.............
  • 回答
    宜宾这起事件,围绕着“暴徒持钢钎袭警、警方开枪自卫、嫌犯因自身行为导致救援延迟而死亡”的几个关键点展开,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从多个角度来剖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事件的复杂性。事件的发生过程(基于公开信息推测):1. 起因与冲突升级: 根据报道,事件发生在宜宾的某地。具体原因需要结.............
  • 回答
    在美国的公共交通系统中,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暴力事件并非孤例,而最近一起备受关注的事件更是将亚裔群体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反向歧视”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这起事件中,一名华裔女性在美国地铁上遭到殴打,然而,后续的爆料称该受害者竟是“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简称BLM)运动的支持.............
  • 回答
    俄罗斯的21631型“暴徒M”级护卫舰,在俄语中被称为“БуянМ”,是俄罗斯海军小型水面舰艇部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现代海战中日益增长的精确打击能力以及俄罗斯在地区海洋安全中的战略需求。要评价这艘舰艇,我们需要从设计理念、武器配置、性能特点以及在俄海军中的定位等多个.............
  • 回答
    苹果公司下架一款名为“香港暴徒好帮手 App”的应用,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这件事,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其复杂性。首先,苹果公司此举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应用商店的审查政策。 苹果公司一直强调其应用商店拥有严格的审核标准,以确保应用的合规性、安全性以及不涉及非法内容。根.............
  • 回答
    付国豪事件,说实话,是个挺复杂的事儿,里面掺杂了太多东西,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要评价他那句“我支持香港警察,你们可以打我了”,得把当时的情境、他的身份、这句话的含义,以及这件事后续的影响,都拆开来看。首先,得说说当时的情境。那是在2019年8月,香港正经历着持续不断的示威游行,而且一些冲突事件也.............
  • 回答
    安重根是否是民族英雄还是恐怖主义暴徒,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不同立场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了解历史背景、安重根的动机、行为本身及其后果,并认识到“民族英雄”和“恐怖主义”这两个标签的定义本身也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我们先从安重根及其行为的背景和动机说起: 历史背景: .............
  • 回答
    川普总统在2020年5月28日针对明尼阿波利斯市发生的反种族歧视抗议和骚乱发表推文,其中使用了“When the looting starts, the shooting starts”这样的措辞。这番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要理解和评价这一言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川普言论的背景和语.............
  • 回答
    阿米尔·汗的新片《印度暴徒》(Thugs of Hindostan),从上映前就备受瞩目,毕竟他主演的电影,几乎就没有失手的。结果呢?这回的“印度队长”似乎翻车了,口碑和票房双双扑街,让不少期待的观众大失所望。首先,咱们得说说这电影的野心。影片想打造一个宏大的历史史诗,故事背景设定在18世纪末,东印.............
  • 回答
    洪晃的这个说法非常具有争议性,并且将极简主义与纳粹德国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且可能带有误导性的类比。要详细探讨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理解洪晃的“极简主义者都是暴徒”的逻辑是什么?要理解洪晃的观点,首先要猜测她可能想表达什么。她可能是在强调一种对“极简主义”的负面解读,或者是.............
  • 回答
    面对持刀暴徒,长兵器确实能在保持安全距离方面占据优势,但“不会吃很大亏”这话说得太绝对了,毕竟实战情况复杂多变。即便如此,有些长兵器确实比短兵器更适合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自保。这里我们主要聊聊那些 “能够有效拉开距离、格挡、反击,并且相对容易上手” 的长兵器,以及它们在对付持刀暴徒时的优势和需要注意的地.............
  • 回答
    对于香港部分激进分子扯下国旗并将其丢入海中的行为,并因此被逮捕,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事件,在香港社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如何看待这一行为? 从法律和秩序的角度看: 许多人认为,任何损坏或侮辱国家象征的行为都是对法律的挑战,破坏了社会秩序。国旗在许多国家都被视为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故意.............
  • 回答
    2019年8月13日,香港国际机场发生的围殴、拘禁内地游客及《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的事件,无疑是香港回归以来一场令人震惊和痛心的冲突。这件事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暴力事件,它深刻地折射出当时香港社会弥漫的紧张情绪、对立心态,以及事件背后复杂而多层次的政治和社会因素。事件经过:那天,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大楼.............
  • 回答
    所罗门群岛总理梅纳西·索加瓦雷(Manasseh Sogavare)近期发表的言论,指称“与中国大陆建交后,外部势力怂恿我国暴徒制造骚乱”,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敏感话题。这番话背后可能牵涉到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国内政治动态以及国家发展方向的选择。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关键信息点,我将尽可能详细地.............
  • 回答
    关于“推特、脸书会过滤对香港暴徒不利的信息”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话题,背后涉及平台内容审核政策、言论自由、政治立场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部分来分析。一、 平台的内容审核政策与实践首先,像推特(现已更名为X)和脸书(Meta旗下)这样的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