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俄罗斯21631型暴徒-M级护卫舰?

回答
俄罗斯的21631型“暴徒M”级护卫舰,在俄语中被称为“БуянМ”,是俄罗斯海军小型水面舰艇部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现代海战中日益增长的精确打击能力以及俄罗斯在地区海洋安全中的战略需求。要评价这艘舰艇,我们需要从设计理念、武器配置、性能特点以及在俄海军中的定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设计理念与定位:

“暴徒M”级护卫舰的设计,是俄罗斯海军在苏联解体后,重新调整其海军力量结构的一个缩影。在苏联时期,大型水面舰艇是海军的基石,但这些舰艇维护成本高昂,数量有限。进入21世纪,面对成本效益和灵活性的考量,俄罗斯海军转向发展数量更多、成本更低、但火力强大的小型舰艇。

“暴徒M”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主力舰队护卫舰,而是被定位为一艘多用途的轻型护卫舰。它的主要任务包括:

海岸巡逻和区域防御: 保护俄罗斯的海岸线、专属经济区以及重要海军基地。
反舰作战: 装备有强大的反舰导弹,能够对敌方水面舰艇构成严重威胁。
对陆攻击: 利用其巡航导弹,对敌方陆地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这是其最引人注目的能力之一。
反潜和防空: 尽管不是强项,但基本的反潜和防空能力也能满足区域作战的需求。

其设计理念的核心是“小船大炮”,即用相对较小的舰体,搭载与大型舰艇相当的打击火力,尤其是在巡航导弹方面,这是它区别于许多西方同级别舰艇的关键特征。

舰体与动力:

“暴徒M”级护卫舰的舰体相对紧凑,排水量大约在950到1200吨之间,这使得它能够轻松地在俄罗斯漫长的海岸线以及黑海、波罗的海、里海等内海或半封闭海域活动。较小的吨位也意味着其建造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更容易实现批量生产。

动力系统通常采用柴油机,提供了相对不错的航速,足以应对其执行的任务。但由于吨位限制,其远洋续航能力和抗风浪能力不如大型水面舰艇,更适合在相对平静的水域或近岸地区作战。

武器配置:

这艘舰艇最核心的优势,也是其“暴徒”之名的由来,在于其强大的打击能力,尤其是巡航导弹。

通用垂直发射系统(УКСК): “暴徒M”级最标志性的武器是其安装在甲板下方的8枚“口径”(Kalibr)系列导弹的通用垂直发射系统。这套系统赋予了它远超其吨位所能想象的打击力。
“口径NK”反舰导弹: 这是其主要的对海打击手段,射程可达数百公里,能够对大型水面舰艇构成致命威胁。
“口径PL”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这一点是“暴徒M”级最令人瞩目的地方。它能够发射带有高精度制导系统的巡航导弹,用于打击陆地战略目标,例如指挥所、雷达站、军事基地等。2015年叙利亚内战期间,里海的“暴徒M”级护卫舰就曾成功使用“口径”巡航导弹攻击了叙利亚境内的目标,展现了其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这在当时是许多国家海军中小型舰艇所不具备的。
舰炮: 通常配备一门AK190或AK630近防炮系统,用于近距离的对海和对陆支援火力,以及作为舰艇自身的点防御武器。
防空武器: 装备有“针”系列便携式防空导弹和一些近程舰载防空火炮,如AK630,用于拦截来袭的飞机、反舰导弹和无人机。
反潜武器: 配备有线导反潜鱼雷发射管或火箭发射器,以及用于搜索的声纳系统。但其反潜能力相对有限,更多的是自卫和区域反潜。

性能特点与评价:

“暴徒M”级护卫舰的优点非常突出:

1. 强大的打击能力: 如前所述,其最大的亮点在于装备了“口径”系列巡航导弹,特别是对陆攻击能力,这使得其成为一种极具威慑力的平台,尤其是在其活动区域内。
2. 高成本效益: 相对于大型舰艇,其建造和维护成本更低,能够实现更大规模的部署,对于资源有限的俄罗斯海军来说,这是重要的战略优势。
3. 多用途性: 尽管在特定领域(如反潜和防空)可能不如专门设计的舰艇,但其集成的反舰、对陆攻击、防空和反潜能力,使其成为一个非常灵活的平台,能够执行多种任务。
4. 隐身性设计: 从外观上看,舰体线条较为简洁,有利于降低雷达反射面积,但其隐身设计水平与西方先进舰艇相比仍有差距。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

1. 航行性能: 由于吨位限制,其在恶劣海况下的航行性能和续航能力相对较弱,不适合在远洋或长期部署。
2. 区域限制: 主要活跃于黑海、波罗的海和里海等相对封闭的水域,其在开阔大洋的作战能力受到限制。
3. 防御能力相对薄弱: 虽然配备有防空武器,但面对现代饱和式攻击,其点防御体系可能显得不足。

在俄罗斯海军中的作用:

“暴徒M”级护卫舰在俄罗斯海军的战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弥补了大型舰艇数量不足的空缺,提供了强大的区域拒止和精确打击能力。在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的海事冲突中,这类舰艇可以作为前沿部署的利器,迅速对敌方目标施加压力。

它的成功建造和部署,也标志着俄罗斯在开发和生产能够装备先进导弹的小型水面舰艇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对于提升其海军的非对称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俄罗斯的21631型“暴徒M”级护卫舰,是一艘“以小搏大”的典型代表。它用相对较低的成本,装备了强大的远程打击武器,特别是“口径”巡航导弹,使其成为俄罗斯海军在区域作战中的一把“利剑”。它在现代海战中对精确打击和成本效益的追求,体现了俄罗斯海军在力量结构调整上的务实和创新。尽管在航行性能和防御能力上存在局限,但其独特的作战能力和战略价值,使其在俄罗斯海军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不是一艘能横行四海的主力舰,但它是一艘能在特定区域内,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投射强大力量的“暴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俄国早已实现“五海通航”,但是运河对舰艇吨位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里海、黑海、波罗的海服役的舰艇以中小型舰艇为主。该护卫舰是用来替代苏联时代的遗留舰艇,可以用于保持对内海水域的控制权。其独特之处是可以使用“口径”巡航导弹,实际是规避了条约对中程导弹武器的制约,使得俄军除了空中轰炸机外,又获得了一种可以长期保持执勤战备状态的中程制导武器系统。

user avatar

代替苏联时期1124型,还能打远程巡航导弹,这玩意就超值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的21631型“暴徒M”级护卫舰,在俄语中被称为“БуянМ”,是俄罗斯海军小型水面舰艇部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现代海战中日益增长的精确打击能力以及俄罗斯在地区海洋安全中的战略需求。要评价这艘舰艇,我们需要从设计理念、武器配置、性能特点以及在俄海军中的定位等多个.............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于2023年签署的《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也称为“联盟国家”协议)是两国在地缘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加强合作的重要标志性事件。这一协议的签署不仅反映了两国在乌克兰危机后的战略同盟关系,也揭示了俄罗斯在东欧地区重塑影响力、应对西方制裁的深层动因。以下从背景、内容、影响及国际反应等方面进行.............
  • 回答
    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关于出兵乌克兰是为了帮助其摆脱国际资本主义压迫的声明,在国际政治和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篇声明,我们需要从其意识形态基础、历史背景、政治现实以及其声明内容本身进行多角度的分析。1. 意识形态基础:俄罗斯共产党的核心主张与当前实践的脱节俄罗斯共产党(KPRF)作为俄罗斯.............
  • 回答
    俄罗斯人对北约东扩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其背后交织着历史记忆、国家安全关切、地缘政治现实以及民族自尊心等诸多因素。 简单来说,大多数俄罗斯人认为北约东扩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是西方国家背信弃义、企图遏制俄罗斯崛起的战略行为。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 回答
    俄罗斯科学家从北极永久冻土中成功复活了冰封约2.4万年的蛭形轮虫(Bdelloidea rotifer),这无疑是一项振奋人心的科学壮举。这项研究不仅再次刷新了我们对生命顽强力的认知,也为我们打开了探索古老生物世界的大门。如何评价这项研究?这项研究的意义深远,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生命力的极限挑.............
  • 回答
    评价俄罗斯当前的军事实力:一个多维度的审视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国家,其军事力量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关注的焦点。然而,要评价其当前的军事水平,绝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图景。1. 战略核力量:依然是全球顶尖水平,但面临更新换代压力.............
  • 回答
    俄罗斯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可以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其中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转折,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在疫情初期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抗疫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病毒刚刚开始在全球蔓延时,俄罗斯就.............
  • 回答
    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里,伏拉夫(原名 Kirill Remizov)无疑是一个极具话题性的名字。这位来自俄罗斯的青年,凭借着其阳光帅气的形象、流利的中文表达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推崇,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迅速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然而,对他的评价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既有赞誉也有质疑。一、 伏拉夫的崛起.............
  • 回答
    《俄罗斯最新历史著述暨评析(20072017年)》是一部旨在梳理和评价2007年至2017年间俄罗斯历史研究新动向的著作。这本书的出现,本身就反映了学术界对这一时期俄罗斯发展变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入反思。要评价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写作背景与目的: 时代背景: 20072.............
  • 回答
    俄罗斯历史学家罗伊·亚历山德罗维奇·麦德维杰夫(Roy Alexandrovich Medvedev)的评价罗伊·亚历山德罗维奇·麦德维杰夫(Roy Alexandrovich Medvedev,1923年11月14日 2021年9月4日)是一位在俄罗斯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极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公共知.............
  • 回答
    尤里·尼古拉耶维奇·朱可夫(Юр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Жуков),一位备受俄罗斯学术界关注的历史学家,以其对苏联时期历史的深入研究和独特的视角而闻名。他尤其擅长挖掘和分析政治精英的决策过程、幕后运作以及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为了更全面地评价他及其作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学术背景与.............
  • 回答
    评价俄罗斯前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任务,因为他在俄罗斯政坛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执政风格和政策选择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观点。要全面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政治生涯的起伏与特点: “太子党”形象与迅速崛起: 梅德韦杰夫出身于列宁格勒.............
  • 回答
    俄罗斯重返G7的可能性以及普京“希望在莫斯科相见”的表态,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先回顾历史,理解G7的性质,以及当前国际政治的格局。一、回顾历史:俄罗斯曾是G8的一部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俄罗斯与这个俱乐部曾经的关系。这个俱乐部最初是G6(法国、德.............
  • 回答
    俄罗斯在2016年圣诞节(实际上是12月25日)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将首批4架苏35战斗机正式移交给中国,这标志着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对地区乃至全球军事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评价:一、 事件背景与意义: 打破技术壁垒: 苏35是当时俄罗斯最先进的第四代++.............
  • 回答
    评价俄罗斯目前的军事实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不能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强”或“弱”。俄罗斯作为一个在军事领域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国家,其军事实力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的特点和考量点:一、 战略核力量:依然是俄罗斯军事实力的基石不得不承认,俄罗斯在战略核武器方面的实力依然是其军事威慑的“压舱石.............
  • 回答
    评价俄罗斯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话题,因为两国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对外政策都充满了值得探讨的维度。我将尽量从多个角度来解析,希望能够呈现一个相对立体和深入的视角,而非僵硬的陈述。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从历史角度讲,美国是一个建立在理想.............
  • 回答
    俄罗斯帝国对亚洲的领土扩张,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地缘政治议题,其最终塑造了今天的北亚乃至中亚的部分格局。简单地说,俄罗斯之所以能够最终占据北亚,并一路向东延伸至太平洋,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作为东斯拉夫国家,在地理位置、政治制度、军事能力以及历史机遇上都具备了独特的优势,而其东方的邻居们,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
  • 回答
    评估俄罗斯军队夺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控制权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考量,它不仅是军事行动的一部分,更牵涉到核安全、国际法以及地缘政治的深远影响。这场行动的复杂性在于其多重含义和潜在后果。军事与战略层面:从军事角度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地理位置确实具有一定的战略价值。它位于白俄罗斯边境附近,是连接乌克.............
  • 回答
    俄罗斯电影《勒热夫战役》:一部史诗般的战争挽歌俄罗斯电影《勒热夫战役》(Ржев)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军事历史片,以苏联红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上最惨烈、最血腥的战役之一——勒热夫战役(也称为“勒热夫绞肉机”)为背景,讲述了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苏联士兵们所经历的炼狱般的岁月。评价这部电影,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