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发布的 Redmi Note 8 Pro 值得入手吗?

回答
红米Note 8 Pro,这款手机自从发布以来,就一直话题不断,热度也居高不下。对于很多正在观望或者想换手机的朋友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它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尽量不带那些冰冷的技术参数,而是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把这款手机扒得透透的,看看它能不能成为你的下一款主力机。

先来说说它最“硬核”的部分:性能和拍照。

很多人一提到Redmi Note 8 Pro,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个强大的联发科G90T处理器。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联发科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总觉得它跟“旗舰”、“流畅”这些词沾不上边。但G90T这颗芯,真的让我有点刮目相看。日常使用,点开APP、切换任务,甚至是刷刷微博、抖音,那都是行云流水,完全感受不到卡顿。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是个手游爱好者,那Redmi Note 8 Pro的这颗芯,绝对能给你带来惊喜。我平时爱玩《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开到高画质,帧率相当稳定,很少出现那种突然掉帧让你“吃鸡”变“送人头”的情况。而且,发热控制也做得不错,玩个把小时,温温的,但不会烫手,这点很关键,毕竟夏天快到了,谁也不想手机变成“暖宝宝”。

说完性能,就得聊聊这号称“6400万四摄”的相机了。现在手机相机像素大战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6400万像素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实际体验下来,白天光线好的情况下,照片细节还原得确实很到位,放大看文字也能看得清清楚楚。色彩方面,红米一贯的风格,比较鲜艳讨喜,拍出来的照片直接发朋友圈,不用怎么修图。

但是,别以为6400万像素就是万能的。在光线不太好的夜晚或者室内,照片噪点控制就显得有些吃力了。虽然有夜景模式,但跟一些自家高端机或者竞品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不过考虑到它的定位和价格,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而且那个超广角和微距镜头,玩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尤其微距镜头,能拍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小细节,挺有惊喜。

再聊聊大家关心的续航和充电。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手机没电简直是灾难。Redmi Note 8 Pro这块4500mAh的大电池,基本上能满足我一整天的重度使用。早上满电出门,到晚上回家,基本还有20%左右的电量。就算偶尔玩玩游戏,耗电也比我想象的要慢一些。

充电方面,它支持18W快充。虽然不是那种几十瓦的“闪充”,但充满这块大电池也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对于我来说,晚上睡觉前充上,第二天早上就满血复活了,白天也不会因为充电等待而耽误太多时间。如果对充电速度有极致追求的朋友,可能会觉得略慢一点,但综合续航来看,这个充电速度是可以接受的。

然后是屏幕和外观设计。

屏幕方面,这块6.53英寸的“水滴屏”,说实话,现在来看可能没那么惊艳了,毕竟很多新机都上了挖孔屏甚至全面屏。不过屏幕素质本身还可以,色彩显示鲜艳,亮度也够用。用来刷剧看视频,视觉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外观设计嘛,它有两种材质,一种是玻璃后盖,另一种是素皮版本。我个人比较喜欢玻璃后盖,颜值在线,手感也比较温润。素皮版本的话,如果你不喜欢沾指纹,或者追求那种商务范儿,也可以考虑。不过它整体的边框设计,相对还是比较宽一些的,相比一些更极致的全面屏手机,屏占比就显得不那么高了。

最后,咱们得谈谈价格和它的性价比。

Redmi Note 8 Pro最大的杀手锏,永远是它的价格。在同等配置下,它的价格可以说是非常有竞争力了。它满足了大部分用户对性能、拍照、续航的基本需求,并且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错,但价格却控制得相当到位。这让它成为了很多学生党或者预算有限的朋友的首选。

那么,它值不值得入手?我的结论是:

如果你是一个对手机性能有一定要求,喜欢玩手游,同时又不太挑剔相机在极暗光下的表现,并且预算有限的朋友,那么Redmi Note 8 Pro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它能给你带来流畅的使用体验,不错的拍照效果,以及持久的续航。

当然,如果你追求极致的屏占比,或者对夜景拍照有非常高的要求,又或者预算非常充足,想一步到位买顶级的旗舰机,那可能就需要再看看其他选择。

总的来说,Redmi Note 8 Pro就是一款“够用且够好”的手机,它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得相当出色,性价比高是它最大的标签。希望我的这番“唠叨”,能帮你更清晰地认识这款手机,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9/9/5 日补充,测试的几款SoC的情况:

简单评价:GPU比835弱,比730强。其他方面接近 845 水平。

应用体验高于 835,游戏体验低于 835,综合表现接近 835 。

如果是专门为了玩游戏,那么购买目前已经降价的 845 机型更合适(Mix2s,iqoo neo,黑鲨一代),如果考虑其他方面综合体验以及这款机型的起售价,那么这款机器还不错。

G90T跟810加起来,依然只能当845的弟弟,所以,只要高通肯拿845出来打压,什么斗争大概都是没戏的。

评论中的海军们热烈讨论着810能不能吊打,然而这毫无意义,因为无论810还是G90T,GPU性能都没有超过835,都被 835 吊打。而GPU性能就是实际测试游戏帧率得来的参数,反应的是实际游戏流畅度。因此他们也就只能止步于中端机的定位而已。

--

以下为原答案:

作为中端机,在米系产品线内是无敌的存在,可以说友(xiao)商(mi)压力很大。

其实我对这款机型没有过多关注,因为大家更多关注的必然是旗舰机。不过一群年轻知友跟我讲了讲它的特性,我发现这款机型确实可以说是妥协相当小的机型,首发6400万主摄,首次红米在千元档普及NFC而且依然保留红外。应该说,在NFC普及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我对NFC的渴求如此之狂热,以至于我一度认为小米只要肯在更便宜的机型中配备NFC,那就会是最值得入手的机型,哪怕专门当一个NFC刷卡器用也好。何况它还有6400万像素相机,嗯,这下子不但是完美的NFC刷卡器还是完美的二维码刷卡器了。

看看这个用户的回答,大家会发现,其实群众们对低端机不支持 NFC 还是颇有怨言的。

为何北京地铁和公交很少支持支付宝扫码乘车呢? - 轩于后来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252


--

让我觉得颇有看点的,恰恰是首次使用planA来发布联发科芯片,这件事其实意义大概不亚于荣耀9X。毕竟,之前的小米跟OV发布联发科其实都只是当做planB这样的,仅仅为了避免单一供应商来发布联发科芯片,而这一次,联发科并不是高通的备胎,而是主角。

不久之前,荣耀9X的810,作为一款中端机,首次在性能上挑战了高通中端芯片。我对荣耀9X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为这个行为堪比amd推出锐龙。AMD推出锐龙之后,intel马上推出了一系列利民措施,给大众造福,这就是最大的意义。我期待9X跟麒麟810也能实现它的意义。

可麒麟 810 的推出,并没有让高通推出肉眼可见的应对,让我不由得对高通的傲慢表示出离愤怒。显然,光一个麒麟 810 对高通的刺激是不够的,需要再有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来刺激高通不要继续在中端挤牙膏。

这个时候联发科 G90T 出现了。我期待着它能够与麒麟 810 共同完成对高通中端的刺激作用。最后对所有消费者造福。


G90T的亮点不多说了,它在参数上确实是跟麒麟810看齐的,两者都比麒麟970综合表现更强,两者都比骁龙835的cpu强,两者也都比骁龙835的gpu弱。可以说,G90T跟810这两款芯片都是介于 970 跟 835 之间的产品,并且都比高通中端730强,至于710更是不用比。

G90T的黑点,是联发科本身,而不是12nm。事实上放到高通系,14nm的660跟14nm的625都是一代神U,市场保有量极大,而且不存在任何续航问题。制程的最主要用途是超频,更先进的制程能更稳定的超频,所以 7nm 的810具有更好的超频潜力,如果你是玩超频的玩家,那么制程就是真理。

如果你不玩超频的话,既然 14nm 都没问题,12nm 本身更不该成为黑点,成熟的工艺跟技术其实足够让 12nm 提供可用的续航跟性能。真正的问题是,联发科这三个字的品牌价值很低,联发科在性能以及功耗控制等方面并不具备令人信服的历史,没有形成令人信服的口碑。

联发科历史上过于执着对 CPU 的折腾和追求,忽视了另外一个道理:手机上大多数高性能压力的场合,瓶颈都在 GPU 而不在 CPU 。正因为性能瓶颈往往都在 GPU,所以,即便 835 的CPU比不过810跟G90T,但 835 强劲的 GPU 依然奠定了它的江湖地位。联发科瞎折腾CPU而忽视GPU导致了一直以来功耗跟性能表现不佳,尤其是在游戏玩家眼中更是如此。

这次的G90T则是小米合作定制的,相当于小米跟联发科说,不要忽视GPU了,你特么 GPU 不够强劲再怎么折腾cpu都没用!主观上,联发科有一雪前耻的愿望。客观上,我认为联发科的GPU要达到高通旗舰的水平有困难,但跟麒麟GPU比一比还是可以的。

本来高通如果不挤牙膏,中端就没有麒麟联发科什么事。然而高通730挤牙膏,给麒麟联发科带来了很大的市场机会。在高通新中端芯片发布之前,性能级中端芯片将会是麒麟跟联发科的天下。

如果你是旗舰机的用户,那么好好吃瓜看戏就行,看看麒麟跟联发科两个中国厂家是如何斗高通,最终让所有消费者得利,岂不快哉?

如果你是中端机用户,那么这款产品从参数上几乎已经没有问题了,至于具体买不买,那要看你跟真机是否有眼缘罢,上手的感觉才是王道。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