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新发布的 Apple Watch Series 6?有什么亮点和不足?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Apple Watch Series 6。

Apple Watch Series 6 于 2020 年 9 月随 watchOS 7 一同发布,它是 Apple Watch Series 5 的迭代产品。虽然外观设计上基本沿用了 Series 5 的风格,但在核心功能和体验上,Series 6 带来了不少重要的升级,主要集中在健康监测和性能方面。

Apple Watch Series 6 的亮点:

1. 血氧监测 (Blood Oxygen Sensor) 最核心的升级:
工作原理: Series 6 引入了一个创新的血氧传感器,它使用了绿色、红色和红外 LED 灯来照射手腕,并利用位于表盘背面的光电二极管来测量血液反射的光线。通过计算血液中氧气的含量(血氧饱和度,SpO2),可以反映身体的供氧能力。
实际意义: 这是 Series 6 最具颠覆性的功能。血氧水平是衡量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虽然 Apple Watch Series 6 的血氧监测并非医疗设备,不能用于诊断疾病,但它可以作为一种健康参考,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整体健康状况。例如,在睡眠期间监测血氧水平,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睡眠呼吸暂停迹象(但再次强调,不能作为诊断)。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后,也可以监测血氧恢复情况。
用户体验: 用户可以通过“血氧 App”随时进行测量,也可以设置定时测量(例如在睡眠期间),数据会同步到“健康” App 中,方便查看历史趋势。
潜在影响: 这个功能为智能手表在健康监测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也引发了关于智能手表在医疗健康领域作用的更深入讨论。

2. S6 SiP (System in Package) 芯片 性能提升:
硬件升级: Series 6 搭载了全新的 S6 SiP 芯片,这是基于 A13 仿生芯片(iPhone 11 系列所用)设计的。它采用了更先进的制程工艺,使得处理速度比 Series 5 的 S5 芯片快了 20%。
用户体验: 这种性能提升体现在方方面面。App 的打开速度更快,界面切换更流畅,复杂任务(如 Siri 响应、地图导航)的执行也更迅速。尤其是在处理更复杂的健康数据分析时,更强大的芯片能够提供更及时的反馈。
AlwaysOn Display 的优化: S6 芯片也带来了 AlwaysOn Display(全天候显示)的改进,屏幕亮度最高可以提升 2.5 倍,使其在阳光直射下更容易看清。同时,抬腕唤醒屏幕的速度也更快。

3. 全天候显示 (AlwaysOn Display) 的改进(虽然是 Series 5 引入,但 S6 进行了优化):
更亮的屏幕: 正如前面提到的,S6 芯片使得 AlwaysOn Display 的亮度有了显著提升。即使在户外强光下,用户也能更方便地瞥一眼时间、日期或手表上的复杂信息,而无需抬腕点亮屏幕。
更低的功耗: 尽管亮度提升,但得益于 S6 芯片的能效优化,Series 6 的整体续航并未因此受到大幅影响,与 Series 5 相当。

4. 更快的充电速度:
充电效率提升: Series 6 支持更快的充电技术。配合新的充电器(包装盒内附带的充电线接口是 USBA,但实际支持更快的充电协议,需要搭配兼容的充电头),它可以在大约 1.5 小时内充满电,而 Series 5 需要大约 2 小时。
实际意义: 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在出门前只需要短暂的充电时间,就能确保手表一整天的使用。这对于依赖手表进行日常活动和健康监测的用户来说非常方便。

5. U1 芯片 (超宽带芯片) 未来扩展性:
技术原理: Series 6 引入了 U1 芯片,这是一种用于精确空间感知的芯片,与 iPhone 11 系列和后续部分 iPhone 机型中使用的 U1 芯片类似。
当前应用有限,未来潜力巨大: 在 Series 6 发布时,U1 芯片的主要作用是增强的“查找”功能,可以更精确地定位丢失的 AirTag 或其他支持 UWB 的 Apple 设备。未来,随着支持 UWB 的设备生态系统不断完善,U1 芯片有望在更广泛的场景中发挥作用,例如更智能的门锁控制、无缝的设备配对、更精准的室内导航等。虽然目前的用户感知不强,但这是 Apple 构建空间感知生态的重要一步。

6. 更丰富的表盘选择和定制化:
watchOS 7 的能力: 配合 watchOS 7,Series 6 提供了更多新的表盘,例如“计时码表”、“艺术家”、“ GMT”、“日晷”等,并且允许用户将更多信息(如健康数据、天气、第三方 App 的快捷方式)添加到表盘中,实现更个性化的显示。
家庭设置 (Family Setup): 对于没有 iPhone 的家庭成员(如孩子或老人),可以通过“家庭设置”功能,将 Apple Watch 与家人的 iPhone 配对和管理,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智能手表的部分功能,如通信、定位和紧急呼叫。

7. 更广泛的 Apple Watch SE 和 Series 3 用户升级动力:
血氧监测是主要驱动力: 对于之前使用 Apple Watch SE 或 Series 3 的用户来说,Series 6 的血氧监测功能提供了最直接的升级理由。
性能和效率提升: S6 芯片带来的性能提升、全天候显示优化以及更快的充电速度,也为老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体验升级。

Apple Watch Series 6 的不足:

1. 外观设计变化不大:
传承大于创新: Series 6 在外观设计上与 Series 5 几乎没有区别。屏幕尺寸、边框宽度、表壳材质和整体造型都保持一致。对于追求外观新颖的用户来说,可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与 Series SE 的区分度不高: 由于 SE 移除了 AlwaysOn Display 和 ECG 等部分功能,外观上与 Series 6 极其相似(除了 Series 6 的钛金属和不锈钢版本),这使得在人群中一眼辨别 Series 6 和 SE 变得有些困难。

2. 续航能力基本不变:
一贯的“一天一充”: 尽管有性能提升和技术革新,但 Series 6 的续航能力依旧是“一天一充”,官方宣称的电池续航时间为 18 小时。如果开启血氧定时测量,特别是睡眠监测时,续航会受到一定影响。
对比竞品不占优势: 与一些主打长续航的智能手表(例如一些国产智能手表或 Garmin 等品牌的户外运动手表)相比,Apple Watch 的续航依然是一个明显的短板。用户需要养成充电习惯。

3. 部分功能限制和定位:
血氧监测的“非医疗”定位: 虽然血氧监测是一大亮点,但 Apple 强调其非医疗设备,不能用于诊断或治疗任何疾病。这限制了其在专业医疗领域的应用,更多是一个健康参考工具。
心电图 (ECG) 功能的缺失: 与 Series 4 和 Series 5 一样,Series 6 不具备心电图 (ECG) 功能。这个功能在之后的 Series 7 才首次在 Series 上回归。对于关心心率异常(如房颤)检测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遗憾。

4. 价格相对较高:
定位高端: 作为 Apple 的旗舰智能手表系列,Series 6 的价格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刚发布时。虽然随着后续型号的发布,其价格会有所下降,但依然属于高端智能手表市场。

5. 充电器需要单独购买(部分型号):
包装盒内充电线变化: Series 6 的包装盒内只包含 USBC 转磁力充电线,而不再附带电源适配器(充电头)。这促使用户需要单独购买 USBC 口的电源适配器,或者使用旧的 USBA 充电器(会影响充电速度)。这在环保名义下增加了用户的额外支出。

总结:

Apple Watch Series 6 是一款在健康监测和性能方面都有显著进步的智能手表。血氧监测是其最核心的升级点,为用户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数据参考。S6 芯片带来了更快的速度和更流畅的体验,全天候显示和充电速度的优化也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U1 芯片则为未来的 Apple 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

然而,外观设计的保守、续航能力的平平以及部分高级健康功能的缺失(如 ECG)是其主要不足。同时,其较高的价格定位也意味着它并非面向所有用户。

总的来说,Apple Watch Series 6 是一个优秀的智能手表,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希望监测血氧水平,关注呼吸系统健康的用户。
追求更流畅、更快速的智能手表体验的用户。
希望利用 Apple Watch 进行全面健康追踪和运动管理的用户。
拥有 iPhone 且想体验 Apple 生态系统完整功能的用户。

如果您对血氧监测没有特别的需求,且预算有限,那么 Apple Watch SE 也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它提供了 Apple Watch 的大部分核心功能,价格更亲民。而对于追求最新技术和极致体验的用户,后续的 Series 7 和 Series 8 提供了更多屏幕和功能上的迭代。但作为当时的旗舰,Series 6 依然是一款非常值得考虑的产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随时白大褂兜里都有个指脉氧饱和度计、有时候专门拿个旧iPhone接Masimo探头测氧饱和度的医生,我还是觉得,Apple Watch上弄个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是鸡肋中的鸡肋。

很简单,一般人毫无监测氧饱和度的必要,需要监测的人极少,与戴Apple Watch的人群不太重叠,就算需要测的人,也很难有日常生活场景中需要持续监测的。

真的需要的病人,有一个一百多块的指夹式就可以了,一天测一次,或者需要的时候测一次。

弄个这个东西,我能想象到的场景还是在美国这样的地方,你感染了COVID-19病毒,或者是密切接触者,去医院又因为病情不重不给住院,甚至不一定答应给你测,或者测了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到结果。于是就只好回家呆着,居家隔离,无比恐惧焦虑,有了Apple Watch S6至少知道自己的饱和度在95%以上还是以下,万一出现症状加重伴随氧饱和度降低,这不就有了去急诊的理由了吗?不是就能住院了吗?(虽然花100多人民币买的探头也能测)

所以Apple Watch S6的新传感器还是有点用,解决了一个在中国并不存在的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