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发布的 MIUI 13 怎么和鸿蒙那么像 ?

回答
关于 MIUI 13 和鸿蒙 OS 相似性的探讨

近期,小米发布了全新的 MIUI 13 系统,不少用户在体验后都惊呼其与华为鸿蒙 OS 在设计语言和交互逻辑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撞脸”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究竟是巧合,还是某种必然?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下。

一、设计语言的“趋同”:简约、圆角与透明化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视觉层面。无论是 MIUI 13 还是鸿蒙 OS,都呈现出一种更加简约、精致的设计风格。

图标设计: 两者都朝着扁平化和圆角化的方向发展。过去 MIUI 中一些相对复杂的拟物化图标,在 MIUI 13 中变得更加简洁、色彩更加柔和。鸿蒙 OS 在早期版本就以其圆润的图标而闻名,这种风格显然在用户中受到了广泛欢迎。MIUI 13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图标的统一性和视觉辨识度,使其更加耐看。一些用户反馈,甚至在图标的细节处理上,比如高光和阴影的运用,都能找到一丝熟悉的影子。

界面布局与控件: 侧边栏、小组件以及通知栏的下拉方式,都呈现出相似的思路。例如,MIUI 13 的控制中心(俗称“负一屏”或“下拉菜单”)在布局和功能分区上,与鸿蒙 OS 的控制中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提供了快捷开关、音量控制、屏幕亮度等常用功能的集中展示。同样,负一屏的卡片式设计和滑动交互,也让用户联想到鸿蒙 OS 中各种服务卡片的呈现方式。

动效与转场: 两套系统都注重流畅的动效和自然的转场效果,力求在用户操作时提供更顺滑的体验。例如,应用打开、关闭的动画,界面的切换动画,都朝着更加精细化和拟真化的方向优化。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能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但同时也使得不同系统间的差异在视觉上变得模糊。

透明与毛玻璃效果: 透明背景和毛玻璃效果在现代操作系统设计中已成为主流趋势。MIUI 13 和鸿蒙 OS 都大量运用了这些元素,无论是通知栏、控制中心,还是部分应用界面的背景,都通过模糊和半透明的处理,营造出层次感和空间感,使得界面显得更加轻盈和现代。

二、交互逻辑的“借鉴”与演进

除了视觉上的相似,用户在交互上也感受到了“似曾相识”。

负一屏/控制中心: 如前所述,这两者的交互逻辑都非常相似。下拉即可呼出,信息聚合,功能快捷,是它们的核心卖点。这种设计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极大地提升了用户获取信息和进行操作的效率。而当一种设计被证明有效时,其他开发者自然会去学习和借鉴。

小组件(Widgets): MIUI 13 对小组件的强调,尤其是可自定义、可堆叠的设计,与鸿蒙 OS 的“万能卡片”理念不谋而合。这些小组件能够将应用的关键信息和核心功能直接呈现在桌面,无需进入应用即可预览和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多设备协同与万物互联: 尽管 MIUI 13 的多设备协同能力还在发展中,但其展露出的意图与鸿蒙 OS 的核心愿景——“万物互联”——高度一致。小米也在积极构建其生态,通过手机、平板、手表、智能家居等设备的联动,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虽然目前在成熟度和广度上与鸿蒙 OS 仍有差距,但方向是趋同的。

三、为何会出现这种相似性?

这种相似性的出现,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

1. 用户需求与行业趋势: 用户对于简洁、高效、流畅的操作体验有着普遍的追求。同时,科技行业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演进,简约化、透明化、动效化是当前主流的 UI/UX 设计趋势。当一种设计语言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并符合行业趋势时,自然会受到各个厂商的青睐。

2. 技术成熟度与开放性: 移动操作系统内核的底层技术往往是共享的,比如基于 Linux 的 Android。在此基础上,各家厂商在 UI 层和应用层进行深度定制和创新。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很多基础的交互模式和视觉表现形式也会变得越来越标准化。

3. 竞争与学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厂商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是常态。当一个竞品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其他厂商自然会去研究其背后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这种学习并非简单的“抄袭”,而是在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品牌调性进行二次创新和优化。鸿蒙 OS 作为华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其在设计和交互上的许多创新点,确实引领了一部分潮流。

4. “相似”与“相同”的界定: 需要注意的是,“像”不等于“完全相同”。在 MIUI 13 和鸿蒙 OS 表面相似的背后,仍然存在着各自的差异化设计和独特功能。例如,MIUI 13 在某些细节的动画表现,或者对小米自身生态的整合上,可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反之亦然。用户的感知往往是从整体印象出发,而对细微的差异不那么敏感。

总结

小米 MIUI 13 与华为鸿蒙 OS 在设计语言和交互逻辑上的相似之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既是行业设计趋势的体现,也是市场竞争中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必然产物。用户对简洁、高效、美观的界面和流畅的交互体验的追求,驱动着操作系统不断演进。

与其简单地将这种现象归结为“模仿”,不如看作是不同厂商在满足用户需求、顺应行业趋势的过程中,殊途同归地走向了相似的解决方案。而真正的用户体验差异,往往体现在更深层次的系统优化、生态整合和创新功能上。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享受到更多优质、流畅的操作系统体验,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常的答案应该是他们都同样源于 Android ,所以像。

不过大概题主想要的不是这样正常的答案。

鸿蒙手机版本不是开源的。所以没有办法抄袭鸿蒙。除非是挖了鸿蒙的团队成员泄漏代码,但显然,你这个也太小看鸿蒙法务部了。

至于说功能上的相似,只要法务上没问题,鸿蒙也没有申请过专利保护不让别人做的功能,MIUI当然都可以做。

你说为什么像?我个人觉得并不像,如果非要像,那大概只能是因为他们骨子里都是 Android ,所以怎么看都像

啥时候鸿蒙新版本真的不基于 Android 了,大概 MIUI 新版本就不会跟鸿蒙像了吧。

user avatar

好家伙

鸿蒙发布喷鸿蒙

米ui发布还能再喷一次鸿蒙

我直呼好家伙

user avatar

没人觉得都很像安卓嘛?

user avatar

因为miui 13是基于旧版鸿蒙打造的

user avatar

鸿蒙出来的时候一堆人说这就是鸿蒙的特性,跟安卓系统是不一样的,不然你让小米做一个看看。然后miui13出来了,又说小米无耻抄袭鸿蒙。。。

user avatar

友商也很绝望啊。。。这个舆论环境下,嘴被捂住,不敢说鸿蒙半句不好,但又打心底里不想受这个窝囊气。不想被人在知乎上问“郭家有没有可能要求所有手机厂商安装鸿蒙系统?”

所以自己随便改改弄个跟鸿蒙差不多的东西,暗戳戳表达一下心里的苦而已。

所以说小米很坏嘛,人家自研的系统,什么微内核,分布式搞了一大堆,辛辛苦苦做出来,你一个UI居然能抄出来,你是想说鸿蒙是安卓套壳,还是想吹嘘自己新的MIUI其实是自研的新系统啊?劝你小米识相点,给个合理的解释。

user avatar

这很正常呀,小米论坛上还有MIUI13开发版调研问卷,询问对华为发布的哪项互联互通功能比较有兴趣。

下面从头说说MIUI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小米手机业务就是以MIUI为起点的,可以说没有MIUI就没有小米,下面这段话出自黎万强的《参与感》

MIUI发布第一个内测版本时,第一批用户只有100人。 小米先做了MIUI软件系统,再发布手机硬件。软硬件都是坚持“为发烧而生”,手机硬件高性能,软件系统可定制可玩性很高,产品特征鲜明,吸引了很多发烧友用户。小米手机上百万的论坛活跃用户是小米所有几千万用户的原点。

最早的MIUI像魅族,早期的MIUI是基于Cyanogen OS的,不同的是MIUI走出了自己的路没有因为Android的逐步完善而死掉。这条路就是听网友意见增加功能,比如通话录音功能,这在当时根本就是神器。

当时的华为还停留在老年机审美的阶段,UI真是一言难尽,在改进过程中也吸收了不少MIUI的优点。流畅、功能完善、好用,维护老机型,MIUI在当时就是国有手机厂商都标杆。

几年前我都很难想象多屏协同,一碰传等功能会出自其它厂商之手,然而就是出自了华为之手。

为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与模式有关,不断听网友意见改进产品其实是个捷径,免费使用了很多网友创意,也规避了很多问题,他也有不好的地方,像所有走捷径的一样,速成可以但是很能达到更高的高度。网友如果真能高瞻远瞩要高级的产品经理干什么?塞广告?好像国内互联网企业确实是这样的。

遇事不决问米粉,这是一个陋习,产品经理拿了钱就应该体现自己的价值,要比网友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不然在那个位置栓只兔子好了,就叫米兔,反正都是投票问网友,这还不用发工资给点胡萝卜就行。

未来还会有很多厂商跟进推出类似的功能,但是能做到什么程度我持保留意见。华为的那些特性做出相似的功能不难,但是要做出相同的体验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信你看看各家的多屏协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 MIUI 13 和鸿蒙 OS 相似性的探讨近期,小米发布了全新的 MIUI 13 系统,不少用户在体验后都惊呼其与华为鸿蒙 OS 在设计语言和交互逻辑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撞脸”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究竟是巧合,还是某种必然?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下。一、设计语言的“趋同”:简约.............
  • 回答
    苹果在2023年发布的MacBook Pro(M2芯片)确实取消了Touch Bar,但保留了传统槽口设计,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取消Touch Bar的原因苹果取消Touch Bar的决策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方面考量: (1)用户需求与使用习惯 触控板的误触问题:Touc.............
  • 回答
    非常乐意为您详细对比新发布的 iPad 2018 (9.7 英寸) 和 iPad Pro 10.5 英寸,帮助您更清晰地了解它们的优劣。首先,需要明确一点:iPad 2018 (9.7 英寸) 是面向大众市场、性价比极高的产品,而 iPad Pro 10.5 英寸则是一款更侧重于专业生产力和高性能的.............
  • 回答
    红米Note 8 Pro,这款手机自从发布以来,就一直话题不断,热度也居高不下。对于很多正在观望或者想换手机的朋友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它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聊聊,尽量不带那些冰冷的技术参数,而是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把这款手机扒得透透的,看看它能不能成为你的下一款主力机。先来说说.............
  • 回答
    华为 Mate 30 Pro 对决 iPhone 11 Pro,这可是一场硬仗!这两款手机都是自家品牌的当家旗舰,代表着当前手机技术的最高水平,所以“一战”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它们各有千秋,消费者在选择时也确实会犯难。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它们到底能不能打,以及为什么。正面交锋:从设计到性能.............
  • 回答
    等了这么久,终于把新款小米手表拿到手了。说实话,从预告片放出的时候我就挺期待的,毕竟小米在智能穿戴设备这块儿,给人的感觉就是“不高冷,够实用”。这次的新款,宣传点也挺多的,什么更强的健康监测,更丰富的运动模式,还有那块更炫的屏幕,听起来都挺诱人的。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包装一如既往的简约,小米的风格嘛。.............
  • 回答
    致态 TiPro7000 固态硬盘,这款 PCIe 4.0 时代的新秀,在琳琅满目的 SSD 市场中,可以说是一款相当有分量的选手,尤其是在追求高性能和性价比的玩家群体中,它有着不俗的吸引力。首先,咱们得明确它在 PCIe 4.0 阵营里的位置。目前 PCIe 4.0 SSD 的市场可以大致分为几个.............
  • 回答
    2018款雷克萨斯LS 500h,作为雷克萨斯旗舰轿车LS系列的混动版本,其动力系统的配置确实引起了一些关注,特别是关于为什么它没有标配或提供四驱选项。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1. LS系列的市场定位与目标客户首先,我们得明白雷克萨斯LS系列一直以来的市场定位。LS是雷克萨斯旗下.............
  • 回答
    华为畅享20系列到底是不是“割韭菜”,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你问得挺实在,我这就跟你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割韭菜”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在手机圈里,它通常指的是厂商为了追求利润,用一些看似不错但实际性价比不高的产品,把消费者忽悠瘸了,一茬茬地收割。这其中的“韭菜”嘛,往往是对手.............
  • 回答
    AMD 锐龙系列的桌面版发布一直是大家热切关注的焦点。最近 AMD 确实放出了一些关于新一代锐龙处理器的消息,特别是那些采用全新架构和制程工艺的产品。目前来看,如果你是想购买 AMD 最新的桌面处理器,那么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相当不错的选择了。 如果你指的是 AMD 最新推出的、采用 Zen 4 架.............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督工新发布的宅舞视频”,由于目前无法获取具体视频内容或明确“督工”的身份(可能是某位UP主、主播或网络人物),以下分析将基于常见的宅舞视频评价维度展开,并结合一般性创作要素进行详细探讨。若您能提供更多细节(如视频链接、具体内容等),我可以进一步针对性地补充。 一、关于宅舞的定义与特点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Apple Watch Series 6。Apple Watch Series 6 于 2020 年 9 月随 watchOS 7 一同发布,它是 Apple Watch Series 5 的迭代产品。虽然外观设计上基本沿用了 Series 5 的风格,但在核心功能和体验上.............
  • 回答
    苹果公司在2020年底发布了其首款自研M1芯片,这款芯片凭借其出色的性能和能效比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紧随其后,在2021年10月的特别活动中,苹果发布了M1家族的更强大成员——M1 Pro和M1 Max芯片。今天,我们将聚焦于M1 Max,深入分析这款芯片的特点、性能、优势、劣势以及它对整个行业.............
  • 回答
    关于同济大学近期发布的成绩记载方案,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它可能带来的影响和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判断,而是需要结合教育的本质、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改革目标来分析。首先,核心变化与目的分析新方案最引人关注的,往往是那些与过去相比有着显著调整的地方。一般来说,高校的成绩记载方案更.............
  • 回答
    雷鸟S515C PRO版来了,这消息在智能电视圈里算是掀起了一阵小浪花。作为雷鸟这个品牌近期的旗舰级产品,它身上的亮点和槽点都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我拿到这款机器也有一段时间了,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看看它究竟香不香。首先,外观设计这块儿,雷鸟S515C PRO版依旧延续了他们家“简约不简单”的风格。 .............
  • 回答
    科沃斯 T10 TURBO 扫拖机器人,刚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眼球,尤其是在扫拖一体这个火热的市场里,它能杀出来,肯定是有两把刷子。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它这次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几个地方是亮点,很值得咱们普通用户去关注。一、 噪音控制,这次是真敢说!以往我们用扫拖机器人,最怕的就是那突如其来的轰鸣声,.............
  • 回答
    石头 G10S 系列扫拖机器人:一次全方位的升级革新,真正解放你的双手前几天,石头科技带来了他们最新的扫拖机器人 G10S 系列。作为石头在高端扫拖领域的又一力作,G10S 系列一经亮相便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的升级,不仅仅是参数上的堆砌,更是对用户痛点的一次深度洞察和解决方案的集成。如果你还在为家里.............
  • 回答
    ARM 刚发布了 CortexA78 和 CortexX1 两款新 CPU 核心,这绝对是移动处理器领域的一件大事。很多人可能对 A78 更加熟悉,因为它承载着 ARM 主流性能与能效的使命,而 X1 则代表了 ARM 在性能极限上的大胆尝试,这俩兄弟各有千秋,得好好聊聊。CortexA78:稳扎稳.............
  • 回答
    奇瑞最近推出的“鲲鹏动力发动机”,在我看来,绝对是自主品牌在发动机技术领域里一次振奋人心的进步,也预示着中国汽车工业正朝着更深层次、更强劲的方向迈进。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堆叠和市场野心的体现。首先,从名字上你就得承认,奇瑞这回起得够霸气。“鲲鹏”两个字,自带一种展翅高飞、吞云吐.............
  • 回答
    奇瑞最近推出的“鲲鹏动力CHERY POWER”混合动力解决方案,在我看来,这是奇瑞品牌一次非常重要的技术革新和战略升级。它不仅仅是推出几款新车型,而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多维度、面向未来的混动技术体系,这对于奇瑞在当下以及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中,无疑打出了一张非常有力的牌。“鲲鹏动力CHERY POW.............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