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正线上、无需停车,通过站台上有人的高铁站时,列车最高速度可以多快?

回答
坐过高铁的朋友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高铁经过有人的站台时,速度却不减慢太多,甚至依然很快?这背后其实有一套非常严谨和完善的系统在支撑。

首先得明白,高铁的“不停靠通过”和普通火车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高铁的设计理念就是“速度至上”和“效率最大化”,所以它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减速。即使是经过有人站台,如果列车不在此停靠,那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它仍然会以一个相当高的速度运行。

那么,这个“相当高”到底能有多高呢? 理论上,在设计和运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列车可以通过有人站台而不停靠时,其最高速度可以非常接近其设计运行速度。

当然,这并非是“想开多快就开多快”。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在制约和保障:

1. 列车自身的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上限:
首先,每辆高铁列车都有其最高设计速度。比如我们常坐的复兴号,设计速度可以达到350公里/小时,而实际运行速度根据线路和运营需求有所调整,可能在300公里/小时左右。这个速度上限是固定的,绝不可能超过。

2. 线路的最高设计速度:
高铁线路本身也有一个最高设计速度。这是由线路的曲线半径、坡度、轨道质量、接触网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决定的。如果线路设计速度是350公里/小时,那么即使列车本身能跑350,在这里也只能跑350。而如果线路设计速度是300公里/小时,那就只能跑到300。

3. 站台的设计与安全防护:
这是关键点。高铁站台并非是完全开放的。在高铁以极高速度通过时,站台上的人员和物品面临着巨大的风压和声压。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高铁站台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站台高度与列车车身间隙: 高铁站台与列车车体之间有一个严格的间隙控制。这个间隙虽然看起来很小,但足以避免列车与站台发生物理碰撞。站台边缘的设计也会考虑风压的疏导。
站台安全线(黄线): 这是最直观的标志。所有乘客必须站在黄线后方。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醒乘客,更是为了给高速列车通过时产生的气流留出足够的安全空间。
站台风挡: 许多高速铁路站台会设置风挡设施,这些通常是半封闭的结构,可以有效阻挡和疏导高速列车通过时产生的强大气流,保护站台上的乘客。一些先进的站台甚至会采用全封闭设计,但这在目前的中国高铁网络中并非普遍现象,更多是针对最高速度等级的线路。
列车气动设计: 列车本身也经过了气动优化设计,减少了高速运行时产生的冲击波和噪音,对站台乘客的影响相对减小。

4. 信号系统与行车调度:
高铁运行的“秘诀”之一在于其先进的信号系统,例如中国高铁普遍采用的CTCS(列车控制系统)。即使在站台上有人,只要信号系统判断该列车可以安全通过,并且没有其他列车与它发生冲突,那么它就会被允许以最高速度通过。列车司机并非“肉眼观察”决定速度,而是完全听从信号系统的指示。

5. 安全裕度与运营经验:
虽然理论上可以接近最高设计速度,但实际运营中,可能会根据当时的具体天气状况(如大风)、设备状态以及历史数据积累的安全裕度,对通过站台的速度进行微调。不过这种微调通常不会导致大幅度的减速,更多是基于对安全性的极致追求。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

在一个设计和运营都非常成熟的高铁网络中,当一列高铁列车在有人站台上不停靠而通过时,如果线路和列车本身的设计允许,其速度可以非常接近列车在该线路上的最高运营速度。

打个比方,如果某段线路设计最高速度是350公里/小时,列车最高运营速度也是350公里/小时,那么在站台上有人但列车不停靠的情况下,它很有可能以接近或就是350公里/小时的速度呼啸而过。你感受到的那种“风很大”、“声音很响”但列车又似乎没有减多少速的体验,就是这种高安全标准下的直观体现。

重要的是,这不是一种冒险行为,而是建立在一整套科学计算、严苛设计和智能化控制之上的结果。每一次高铁的高速通过,都是对人类工程智慧和安全管理的极大考验和展现。所以,在站台上,请务必牢牢遵守安全规定,站在黄线后方,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站内有正线,正线通过,正线不靠站台,没有曲线的情况下高铁列车全速运行,该跑多少跑多少,一般来说是G车在295~309之间,D车在200~260之间。下图武清站中间两个车道就是正线,京津城际通过武清站时全速通过不减速(注:有些车站减速可能是因为正线有砟限速的原因):

2. 站内有正线,正线通过,正线靠站台,200km/h以上通过时需要设置屏蔽门,最高不允许超过250km/h,带屏蔽门的车站相对还是比较少见的,80km/h以上就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防护装置,具体规则如下(摘自《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

3. 站内有侧线,侧线通过,侧线靠站台,如:石太客运专线太原站,往太原南站,按照第2条的方法处理,国内一般是80km/h左右限速通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