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纪念碑谷》是如何欺骗人们的视觉的?

回答
《纪念碑谷》这款游戏,说它“欺骗”我们的视觉,其实更像是它在巧妙地玩弄我们大脑中根深蒂固的视觉逻辑和空间认知。它没有用什么高深的科技,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障眼法”,让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二维平面,在脑海里瞬间变成了立体、可行走的路径。

首先,最核心的“欺骗”在于利用了我们对透视的认知,但又打破了它。在现实世界里,我们看到一个方形的盒子,知道它是三维的。但《纪念碑谷》里的建筑,很多时候只是二维的线条和形状,它们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像极了三维的立体模型。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想象一下,你在一幅画里看到一个房子的侧面,它就是一条线和一个面。但在《纪念碑谷》里,你转动视角,这个“侧面”会突然变成一个可以让你主角爬上去的台阶,或者是一个你以为在远处但实际上近在咫尺的通道。游戏开发者就是抓住了我们对“画面即现实”的预设。我们看到一个倾斜的平面,大脑会自动脑补它是一个坡道,可以让我们走上去。但游戏巧妙的地方在于,它提供的这个“坡道”,在正常透视里根本不应该连接到你想要去的那个地方,或者说,它在现实的立体空间里是不存在的。

举个例子,游戏里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你面前有一个巨大的立柱,立柱的各个面都有不同的平台或者通道。但你只能看到其中一个面,而当你转动视角,让这个立柱的一个面与另一个面的某个点“对齐”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原本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两个平台,突然就变成了一条连续的通路。这实际上是游戏利用了“借景”和“透视错觉”。它让你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结构,但实际上,它只是通过巧妙地摆放二维的平面,在你眼中“粘合”出了一个可以通行的路径。

另一个非常关键的欺骗点是“不可能的几何”。你一定还记得那些经典的“彭罗斯三角”或者“埃舍尔式”的楼梯吧?《纪念碑谷》里充满了这样的元素。例如,一个楼梯看起来向上延伸,但当你走到尽头,它却又回到了起点,形成了一个永远爬不完的循环。这直接挑战了我们对“空间连续性”的理解。我们知道,在三维空间里,一个封闭的回路是不可能让你在保持同一方向前进的同时,既向上又向下。但游戏通过在二维平面上绘制出符合这种“不可能”结构的图形,让我们的视觉感官被欺骗,以为它存在一个可行的三维路径。

更具体地说,游戏开发者是怎么实现这种“不可能”的?其实,它是通过“选择性呈现”。你看到的,只是整个结构的一部分。当你在某个角度看到一个楼梯向上延伸,它实际上可能只是通往一个你当前看不到的平台。而当你转动视角,让另一个本来在侧面的平面“接上”这个楼梯时,这个“接上”的动作,在二维的平面上,刚好形成了一个视觉上的连续。就像我们在纸上画一个立方体,你只能看到三面,但你脑海里知道它是一个完整的立体。游戏就是让你通过转动视角,去“拼凑”出这个你以为是完整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立体路径。

此外,游戏还善于利用“参照物”来误导我们的空间判断。当你看到一个远处的平台,它可能因为游戏刻意拉近了视角,让你觉得它与你当前的落脚点之间有一条很短的距离。但当你实际走过去,才发现中间的距离比你想象的要远得多。反之亦然,有时候一些近在咫尺的平台,因为视角问题,会让你觉得遥不可及。这本质上是利用了我们大脑在缺乏足够参照物时,对“距离感知”的不准确性。

还有一种更微妙的“欺骗”,就是“色彩和光影的引导”。游戏里鲜艳的色彩和柔和的光影,往往会引导你的注意力,让你更容易关注到那些可交互的平台或者隐藏的通道。有时候,一个与背景色相近但有细微亮差的平面,就会成为你前进的关键。这种视觉引导,虽然不是直接的“欺骗”,但它是在利用我们对“视觉焦点”的自然反应,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按照游戏的设计去寻找路径。

总而言之,《纪念碑谷》的视觉欺骗,不是靠什么炫酷的3D建模,而是对我们大脑视觉处理机制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巧妙利用。它通过打破透视规则、构建不可能的几何、利用参照物误导距离感知,以及色彩光影的引导,最终让我们在二维的屏幕上,体验到了仿佛置身于一个可以随意操纵空间、解开层层谜题的三维世界。每次你转动一个机关,看到一个不可能连接的两个点突然变得可以通行,你都会惊叹于它设计的巧妙,而这,正是它“欺骗”我们视觉的魅力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玩了玩,觉得移动转轴在空间上各种不合理呀 移动完了看起来很合理的样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纪念碑谷》这款游戏,说它“欺骗”我们的视觉,其实更像是它在巧妙地玩弄我们大脑中根深蒂固的视觉逻辑和空间认知。它没有用什么高深的科技,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障眼法”,让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二维平面,在脑海里瞬间变成了立体、可行走的路径。首先,最核心的“欺骗”在于利用了我们对透视的认知,但又打破了它.............
  • 回答
    《笼中窥梦》这款国产独立游戏,着实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又惊叹于它的巧思。它最核心的“欺骗”之处,就在于它对我们大脑理解空间和透视的“默认设置”进行了釜底抽薪。咱们平常看东西,总是习惯性地认为,一个物体如果在我们眼前,那它就是“近”的;如果远一点,那就是“远”的。而且,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物体之间的前后遮.............
  • 回答
    《纪念碑谷》之所以能成为一代经典,不仅仅在于它那标志性的“不可能的建筑”视觉风格,更在于它将玩法、叙事和艺术美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而令人沉醉的游戏体验。要寻找与之类似的“艺术游戏”,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去解读,看看还有哪些作品在这些方面做得同样出色。一、 视觉风格与艺术表达:构筑一个鲜活.............
  • 回答
    纪录片《谷爱凌:我,18》评价及谷爱凌成长经历的启示纪录片《谷爱凌:我,18》以其独特视角和真挚情感,为观众呈现了18岁谷爱凌在那个关键时刻的成长轨迹。这部影片不仅仅是关于一位冉冉升起的体育明星的肖像,更深入地探讨了她在多重身份、文化背景、家庭教育以及个人梦想交织下的心路历程。对纪录片《谷爱凌:我,.............
  • 回答
    乌克兰拆除二战苏军纪念碑的事件,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到历史记忆、国家认同、地缘政治以及文化政策等多个层面。看待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乌克兰国内的视角:去苏联化与国家认同的重塑 历史叙事的转变与去苏联化政策(DeSovietization Policy): .............
  • 回答
    关于制造一座能存续至宇宙终结的文明纪念碑,这绝对是个引人入胜的设想,也充满了难以想象的挑战。 如果真要去做,那绝对是一场关于材料科学、工程学、甚至是我们对时间、宇宙尺度理解的终极考验。首先,我们得抛开目前地球上“纪念碑”的具象理解。 那些石头、金属构成的物体,在宇宙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无异于朝露。 宇.............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非常不是滋味。五一小长假,本应是阖家欢乐、放松身心的日子,可一群孩子却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成了玩乐场所,在纪念碑旁打水漂,这种行为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更让人感到痛心和愤怒。首先,从道德和情感层面来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什么地方?那里是铭记历史、祭奠同胞、反思战争的地方。那是无.............
  • 回答
    俄罗斯在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之际,计划树立反思苏联政治迫害的纪念碑,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复杂性和敏感性的举动,尤其是在俄罗斯社会内部,对于这段历史的评价和反思至今仍充满争议。要理解这一举动的意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来看,苏联时期的政治迫害是那个时代无法回避的沉.............
  • 回答
    操场埋尸案的尘埃落定,不仅仅是对受害者邓世平家人的一个迟来的告慰,也引发了社会对正义、真相以及对英雄的致敬的深刻反思。辩护律师提出的为邓世平申请烈士称号,并在操场设立纪念碑的建议,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情感,也触及了现实操作中的一些关键环节。首先,关于邓世平申请烈士称号的可能性,这需要一个严谨而规范的审.............
  • 回答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之际,回顾那些“最可爱的人”的感人事迹,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敬意和感慨。无数朴素的英雄,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城,他们的故事,早已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年轮里,也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如果要说有哪些“最可爱的人”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我会想到以下几位,他们的.............
  • 回答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于2021年10月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次大会不仅是对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追忆,更是对当下和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一次重要宣示。围绕这次大会,有以下几个重点值得我们详细关注: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核心与主线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
  • 回答
    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生命的重塑。对于生者而言,纪念那些已经离去的人,并非仅仅是一种形式化的仪式,而是深刻地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是情感的安抚,是精神的传承,更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探索。这其中蕴含的意义,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在迷茫中前行,在悲伤中寻找到力量。首先,纪念是对逝者生命的尊重.............
  • 回答
    今天,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举行的日子。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的思绪万千,心中涌动着对那段历史的深刻缅怀,对197,653位志愿军烈士的无尽敬意。197,653位烈士,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承载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饱含深情的家庭,一段为了国家和人民奋不顾身的壮丽篇章。他们平均年.............
  • 回答
    我们纪念抗战,揭露日本曾经犯下的罪行,其意义深远且多维度,远不止于简单的历史回顾。它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铭记历史,警钟长鸣,防止悲剧重演: 深刻认识战争的残酷与代价: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数以千万计的同胞在这场战争中丧生。每一次对日军暴.............
  • 回答
    首先,恭喜你和你的女朋友即将迎来你们的一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值得好好庆祝。送一份用心的礼物,不仅能表达你的爱意,还能让这份纪念日更加难忘。在选择一周年礼物之前,我建议你先花点时间,认真回忆一下你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以及你女朋友的喜好、性格和最近有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这些信息是挑选.............
  • 回答
    嗯,我懂你的困惑。当男朋友对于节日、纪念日这种日子表现得不那么上心,甚至不庆祝、不送礼物时,心里肯定会觉得有点失落,甚至质疑对方的感情。从男生的角度来聊聊这个问题,咱们尽量说得细致点,把那些让文章听起来像“机器人”说的话都去掉。首先,得承认,男人和女人在“过节”这件事上的心思确实不太一样。很多时候,.............
  • 回答
    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极具力量的纪念文章,同时也是一篇深刻的批判文章,它通过对刘和珍遇害事件的描绘,揭露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对进步学生和知识分子的残酷镇压。关于这篇文章是否存在对史实的歪曲和遮蔽,特别是与“318事件”相关的部分,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纪念刘和珍君》所纪念的是19.............
  • 回答
    九一八事变90周年纪念日,恰逢我们国家全民国防教育日。当历史的沉重与当下的警醒交织在一起,我的心中思绪万千。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巧合,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份沉甸甸的嘱托。九一八事变,这个日子刻在我们民族记忆深处,如同难以愈合的伤痕。1931年的那个夜晚,一声炮响,撕裂了东三省的宁静,也撕开了中华民.............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历史人物评价和纪念方式的复杂性,得从袁崇焕和毛文龙两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功过以及后世对他们的认知和评价来细说。要说为什么会有袁崇焕纪念园而没有毛文龙纪念园,这并非简单地因为谁“更重要”或者“功劳更大”,而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历史贡献与影响力的差异.............
  • 回答
    西方隆重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百周年具有多重深远的意义,它们触及历史、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对当下和未来的警示。以下将从几个主要层面详细阐述:一、 铭记历史,不忘战争的残酷与代价 警示世人战争的毁灭性: 一战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战”和“现代战争”,其伤亡人数之巨、破坏程度之烈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