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岂能忘了袁崇焕?
先来道开胃菜,
反清中的袁粉:
柳亚子: 江苏吴江人,祖籍浙江慈溪, 1906年在上海加入同盟会和光复会;1909年创办南社。1909年,他和陈去病、高旭发起成立南社。“它底宗旨是反抗满清,它底名字叫南社,就是反对北庭的标帜”。 他用新的观念阐释历史,激发革命思想。《郑成功传》把郑成功塑造成一位外抗列强、内反清朝的民族英雄:“我唯崇拜我郑成功,彼能使欧权鼻祖之和兰(荷兰)逡巡让步,彼能使满族余奴之汉种发奋争先。”
章士钊:湖南长沙人,1903年5月被聘为《苏报》主笔。该报被满清查封後,又办起了《民吁日报》,报名取“民不敢声,惟有吁也”之意,在长沙保甲巷彭渊洵家举行秘密会议。开始创建秘密反清革命组织华兴会。写过大量排满文章,比如“《驱满酋必先杀汉奸》”。
李济深:广西梧州人,籍贯江苏常州武进。
1911年李济深正在清政府控制下的保定军校学习,一得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爆发,他就与他的同校、同期、同班、同寝室、同一张床,骶足而眠的广东同学、同盟会会员何贯中一起直接投身到辛亥革命中去。武昌起义爆发的当夜,他们带领同学炸毁了保定附近的浏河铁桥,以阻止清军南下镇压革命运动。1911年12月,当他得知广东军政府组织北伐军讨伐清政府后,便与何贯中、张文等满腔热情赶到上海,找到了李在广东陆军速成中学的同学、同盟会会员、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要求参加战斗。此时,姚雨平正为缺乏军事人才而着急,李济深等军校专才的到来恰似雪中送炭,立即被姚雨平委任为北伐军司令部的作战参谋。姚雨平率领的广东北伐军是各省北伐军的主力,1912年1月正奉孙中山令沿津浦铁路向北进攻。在这次北伐中,李济深不但参与制定作战计划,还亲自到前线指挥、督战、冲锋,为广东北伐军连续取得了固镇、宿州和徐州三次大败清军战役的胜利,立下了重要战功,徐州一战,直接颠覆满清。
革命党人莫纪彭、林直勉、李文甫与黄侠毅等组织“醒天梦剧社”,在莞城、省城等地演出《熊飞起义》、《袁崇焕督师》、《张家玉会师》、《拿破仑血战欧洲》等历史剧,深受群众欢迎。孙中山先生特派黄鲁逸来莞邀往香港演出,场场爆满。
李文甫,反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莫纪彭,黄花岗起义,莫纪彭担任选锋队第三队队长,亲率队员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占领观音山阵地,巷战达旦。
黄侠毅,先后参加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香山起义、抗日战争,在1943年前往韶关视察军政要地时遭日机空袭牺牲,为民族而战,妥妥的抗战英雄。
林直勉,曾任孙中山的秘书,在广州新军起义反清时,林直勉变卖家产资助革命,被誉为“毁家报国”壮举。
伪满洲国罗振玉、郑孝胥是谁的粉丝?诸位比我还清楚,罗振玉这货,说日军攻破南京,是他那位偶像大帅显灵的,说复国有望,敢情南京大屠杀是他偶像大帅显灵攻助的。
网传乾隆为袁崇焕翻案,结果一查,乾隆一朝没有留下为袁平反翻案咨文,倒是出现于道光时端方的附录,及同时期的叶琯廷的自记文中,还有北京袁碑,还是两广仕人出钱建的。
乾隆四十七年,乾隆下令:“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时抒诚效命,所奏诸疏具见忠鲠。而其时主暗政昏,不惟不用其言,转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熊廷弼系湖北江夏人,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著传谕舒常等详悉查明遇便覆奏。”
后来,乾隆读明史说:“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乾隆对熊、袁,几乎同样一样的话,为什么袁崇焕就是黑崇祯?为什么熊廷弼就不是黑天启?
因为,乾隆背后为毛文龙大骂袁崇焕,为毛文龙保留平辽碑,所以,乾隆为毛大骂了袁,三毛粉就拿着乾隆的鸡毛当令箭,疯狂黑袁。
“袁崇焕虽稍有才略而粗自率用,前此平台召对已为大言不惭。至毛文龙虽慓悍不驯,初未显然跋扈……崇焕即欲加裁制,要有控驭之方,纵罪当诛,亦应请命于上,乃以礼节微嫌,辄行诱杀,其专擅之罪较张浚杀曲端为更甚 。——乾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14)。
网上到处吹乾隆捧袁崇焕!原来是这样捧的。
清修《明史》,作为曾经的老对手,满清对袁崇焕的评价是毁誉参半,总体上肯定了袁崇焕的忠勇,但同时认为他妄杀毛文龙,对此事采取否定态度。
“文龙力足牵制”
“大清恶文龙蹑后”
“岛弁失主帅,心渐携,益不可用,其后致有叛去者。”
“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
———《明史》卷259,
金庸《袁崇焕评传》:
“……在皇太极对朝鲜用兵之时,袁崇焕加紧修筑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的防御工事,派水师去支援皮岛的毛文龙,另派赵率教、朱梅等九员将领率兵九千,进兵三岔河,牵制清军,作朝鲜的声援。但朝鲜不久就和满清订了城下之盟,赵率教等领兵而回,并未和清军接触。
……该年闰四月,加袁崇焕太子太保的头衔,那是从一品,比兵部尚书又高了一级。到了下个月,便发生了杀毛文龙事件,这又增加了崇祯内心对他的不满和恐惧。
……毛文龙在皮岛,毕竟曾屡次出兵,骚扰满清后方,是当时海上惟一的一支机动游击队,满清对他也一直颇为重视忌惮。
……我也觉得袁崇焕这件事做得不对,过分的横蛮。将毛文龙逮捕,押解北京,交由皇帝去处置,才是合理的方式。”
第一个说宁远之战,不是大捷的人,就是金庸,别看金庸在前文说袁赢了三场,但后面,是否定宁远之战是大捷,说此战是政治仗。
三毛粉拿着金庸的话,四处黑袁,犹如阎崇年说明朝“天子守国门”一样,被明粉四处传,不过,明粉若知道三毛粉说明粉是痴儿、说朱元璋是马桶、说崇祯是汉奸,会是什么感受?不过,按明粉本性,还会点赞的。
贴吧崇祯吧主被三毛粉围攻,人肉到那吧主,甘愿当三毛粉的奴才,三毛粉骂崇祯黑明朝,他还是点赞了,然后,跟着三毛粉黑袁,这就是三毛粉厉害之处,现在,在知乎,三毛粉又玩这套,着实恐吓不少人了,在他们的诡辩及火力攻击下,不少人愿意当了他们的水军。
还有包衣查继佐,金庸祖先查继佐的《惟罪录》:
“按毛帅初岛捷似幸,祇以朝无知兵,意欲藉之大恢复,不无溢美,遂使气高,稍有擅动,从来边将往往如是,果知其不当扼要,早加衔,移镇重用,彼所部皆逸材,自能展一臂之用。而必杀之,在帝意以靡饷故,即阁臣钱龙锡意有崇焕,可无文龙,亦不定杀之。而崇焕以计斩疆场大臣,专以坚帝眷,则无法矣,其中不可问也。且十一罪皆非不赦,且万无不再勘一辞而定之理?致使难民走活登莱,以酿后变。崇焕之罪,谁能曲解以宽之?或曰:“调文龙御险,如矫抗,可杀也。”
三毛粉用包衣查继佐黑袁,结果,查继佐是毛文龙粉,是不是很可笑?都是三毛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颂袁崇焕的《边事小纪》,是明周文郁撰军事史,此书四卷,乾隆年间被列入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内,民国间影印本收入《玄览室丛书续集》。
《皇明四朝成仁录》:“崇焕以骑九千人从间道驰 至都下。十一月十九 日,奴营广渠门外,崇 焕督战,自辰至申转战 十余里,斩首千人,伤 第六王子,追至运河, 奴多溺死者。奴移营南 海子,游击祖泽润,横 冲敌阵匝日始还,敌锋锐顿挫”。
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在雍正、乾隆年间两次被禁毁,仅有抄本流传于世。
歌颂袁崇焕的屈大均死后几十年,被乾隆挖尸斩首,可见乾隆是多么虚伪,一边假意怜悯,去找袁的后人,一边又焚毁袁崇焕抗清事迹。
张二果《东莞县志》,文中有歌颂袁崇焕的事迹,
此志是乾隆修《四库全书》以后纂修的,因此将前志中的人物及著作有属禁毁者,悉抽出,其志例云:“向查办遗碍书籍时,府县志皆奉文铲削。今于列传、选举中删除净尽,遵功令也。”东莞南明抗清人物及清初具有反清思想的著作家不少,此志汰删之不收,其志例云:“人物细为增删,凡所厘正,悉以明史”。
《宁远捷》
边火鸣秋笳,惊秋高肥马。
冒顿入眼中,已无宁远城。
宁远城坚不可下,书生意气还凭陵。
抚循将与卒,劳苦如弟兄。
男儿七尺宁作格斗死,何当隐忍穹帐偷余生?
两尸夜攻不已,云楼折冲车起。
一炮发,震十里,名王血肉化泥滓,北人为号南人喜。
(出自今乐府,《今乐府》诗集,二卷。吴炎、潘柽章合著。《今乐府》一书中的不少作品流露出了潘、吴二人拥护明朝反对清廷的情绪。此诗诗题下公然标明“美袁中丞也”。此2人死于明史案)
与袁崇焕沾边的人,满清对死了的人,也不放过,或捧袁的也会被处死。
因为毛文龙真穷啊:自己死了不算,儿子一点都没出息,宁可在山里当野人,不接受毛文龙原部下的捐赠……
而袁崇焕不同:一个穷人,但致富有方:虽然官俸只有几十两,但抄家时,单单田产变卖就有五千两,惠及乡泽啊。同时袁崇焕的后代很有出息,不但是八旗子弟,而且当上了清朝的大官……
所以袁崇焕有纪念馆,毛文龙凭什么有纪念馆?
看了评论区几个大神的回答,深刻的感觉到十年前,在贴吧最流行的转进大法,现在在知乎上依旧非常流行,说不过就不断的避重就轻,换个话题,总有杠可以抬。
我就问一句,在不认识袁崇焕的前提下。有多少人是认识毛文龙的?
我知道袁崇焕的时候,好歹还是在正经的历史书里面知道的,而知道毛文龙却是来自于《鹿鼎记》,毛东珠的父亲,建宁公主的外公。
这么一个名气根本就不大的人,你指望着谁来给他建纪念园呢?除非那些毛粉自己来建吧。
当然,键盘党之所以为键盘党,就是因为他们最多是在电脑上面激昂慷慨,催人尿下,真的让他们在现实中花钱,那等于是白日做梦。
————
看到有人质疑我看过金庸的碧血剑,还有其袁崇焕评传,我要澄清一下。
不好意思,《碧血剑》我初中的时候才看过,而且我没有看过江华版的电视剧《碧血剑》,第一次听到毛文龙这三个字,是《鹿鼎记》里面九难尼姑提到过毛东珠的父亲毛文龙,当年在辽东被袁崇焕冤杀的事情。
能说出冤枉两个字,就说明老爷子也认识到毛文龙的作用,并没有全面吹捧袁崇焕是个完美的人。
明粉老爷们不要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定人,金庸老爷子再怎么厉害?说到底也就是个小说家而已。
所以他写的评传,虽然我在高中的时候也读过了,但是觉得不过是饭后消遣之物,也就没当回事儿,只有那一句“神宗皇帝,神经的很”记得特别清楚。
如果不是这两年知乎上面吵毛文龙和袁崇焕的事情,吵得太厉害。我压根就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一个人。
纪念园本身并非原则问题,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刚看了几个回答,乌烟瘴气的,忍不住要说两句:
建纪念园的动机,说一千道一万,不外乎宣传:有国家宣传的,比如袁崇焕、于谦、史可法、岳飞,这一类数不胜数;有民间组织宣传的,比如洪承畴纪念园;还有就是后人宣传的,比如尚可喜纪念园。从出资的情况也是这样,第一类是国家出资,后两类是民间组织和后裔族人出资。
所以,某位历史人物有没有纪念园,其原因主要在于有没有人宣传。第一类是政府宣传层面的需要,袁崇焕是国家认定的民族英雄,是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宣传的需要;第二类是行业组织层面的,比如洪承畴就是中国满学会意欲宣传满文化和满清历史作用的需要;第三类则是家族后裔意欲光宗耀祖的需要,即便祖先的历史评价很负面,他们也希望能做些改变甚至翻案的宣传,当然,前提是不突破国家文化宣传的红线。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历史和社会影响力,那些历史上近乎籍籍无名者,很难有人为其建园。毛文龙的历史作用别说跟袁崇焕比,也别说跟洪承畴吴三桂比,就算跟三顺王比都明显差了一个档次。毛文龙的活动时间和地点只限于天启和崇祯初年的辽南,也没对历史进程产生任何影响,三顺王至少还从东北一直打到华南呢。如果不是袁崇焕的话题,相信大多数历史爱好者根本都不会知道这个名字。
综上,有袁崇焕纪念园而没有毛文龙纪念园是很正常的事。对于题主的不理解,我再给你说详细点:
1、袁崇焕纪念园不是一般的纪念园,而是国家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官德教育基地,这样的规格是包括洪承畴纪念园这样民间组织背景的其他纪念园根本达不到的,更别说尚可喜纪念园这类个人背景的了。
2、国家之所以给袁崇焕纪念园与于谦、史可法、岳飞这些民族英雄墓园同样的地位,是因为在国家层面已经明确认定袁崇焕是与他们齐名的民族英雄。民族英雄这一称号只有政府才有资格认定,包括满学会在内的半官方民间组织都没有这个资格。
3、政府确定民族英雄的基础,是学界的公论。不论网上对袁崇焕的评价如何多极化,但在历史专业领域,袁崇焕的正面形象是没有争议的,争议只存在于具体事件的对错功过判断,以及人物本身的性格和优缺点这些细节。相反,同样在网上多极化评论的毛文龙,在学界的评价也是多极化的,这样没有学界公论为基础的历史人物,政府绝不会凌驾于学术界之上自作主张去给一个民族英雄称号或者汉奸败类的定性。
4、当今学界的公论,并不受前朝结论的影响。由于政治和统治原因,每朝每代都会有自己的学术结论,但年代越久远,结论就越趋近于真相。袁崇焕在明朝是钦定逆犯,满清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在淡化其历史作用基础上,给了他忠于职守的定性;民国因驱逐鞑虏的需要,肯定了袁崇焕的历史功绩。到了本朝,与明金都没有利益纠葛,加上享国七十余载,也不再需要彻底反民国了。所以,当今的学界有条件以不受政治影响的环境对明金历史进行客观分析,得出最近似于历史事实的结论。(这里我要多说一点,从推翻封建王朝至今,民国的学术环境其实是最纯净的。那些不积极参与政治的学者,他们的治学态度真的令人佩服。)
5、网上有这样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以某个学者甚至权威、或者某个时代的错误,彻底抹杀整个界的最终学术成果,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作为过来人,我很清楚某个荒唐年代的错误,比如对孔子的批判,除了部分继承“砸烂孔家店”历史,更多是基于“儒法斗争推动历史发展”这样的错误史观。但是历史的发展不会被错误长期阻碍,如今的历史研究并没有多少政治干扰,尤其是几百年前的历史真相,根本不是某些幼稚网友的脑补的那样“民族团结”背景能左右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想想,政府宣传袁崇焕的主要内容是宁远宁锦大捷,而不是与后金的和谈。宣传张扬的是袁崇焕不惧危险力克强虏的英雄事迹,这明明是破坏民族团结的宣传啊。
6、最后我要嘲笑一下某些黑子的“给钱说”。我不知道,他们的老师没教过鲁迅是怎么打“给钱说”的脸吗?袁崇焕纪念园是政府出资,而政府资金来自于全民税收。也就是说,袁崇焕纪念园的资金来源,是包括袁黑在内的每一个纳税人给的。如果要反对花钱宣传袁崇焕事迹,那么作为出资集合中个体的袁黑,是否应该以身作则?即便不自裁以协天下,也至少该离开中国吧?
早发石门驿
朝辞蓟门牛酒间,百里三河一日翻。
蓟州猿声啼不尽,胡马飞过万重山。
无题(三首)
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偷袭狼烟燃。
但使蓟门督师在,保准建奴傍京砖。
二
命我守边关,与奴把酒欢。
赐我尚方剑,边帅头来搬。
予我米粮谷,奴寇口边餐。
谁知天汗心,唯我袁崇焕。
三
城高炮远关门,奴骑四处掠奔。
谁敢进京擒王?唯我袁大将军
·怒崇祯帝冤杀袁督师
作者: 袁崇焕★督师
刚愎自用事未休,生性多疑将难求。
忠良杀尽奸佞在,伪明亡期亦临头。
无题
作者:覆育列国真正汗
其一
残阳何意照荒丘,冢中衣冠泪空流。
圣皇一日昭奇雪,英雄忠名耀千秋。
其二
孤忠碧血洒辽东,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南定中原日,家家香火祭英雄。
其三
辽海碧波漾千里,督师荒岛斩顽逆。
扫清统一绊脚石,迎来盛世万民喜。
其四
督师有后富明阿,血战长毛杵成河。
从龙英雄原有种,齐唱民族团结歌。
其五
武穆曰忠不尽忠,文山称义岂足义?
千古忠义谁第一?唯我东莞袁佳氏!
无题(一首)
作者:只是无聊20
城门紧闭复辽东,斩帅傍虏建奇功。
银弹肉弹刚捞饱,千刀万剐一场空。
无题(一首)
作者:ARTHUR
为破南蛮不惜身,金明池畔染胡尘。
朝持尚方斩敌帅,夜输钱粮报皇恩。
五年平辽偷天计,十万飞将越蓟门。
纵然零落齑碎去,白山黑水祀忠魂。
颂督师
作者:贾老六
督师万碎,犬清千古。
业界良心,东莞不哭。
中年儿童,随地便溺。
土地显灵,守辽抗奴。
丢粮弃岛,诱敌深入。
炮毙奴酋,长孙哈兔!
带头移镇,策反毛贼。
停拨插赏,坑死西虏。
吊孝议和,愚弄昏君。
顿兵三岔,静坐不出。
屯田锦右,再修三城。
辽将吃饷,漕米养胡。
冕旒金像,礼拜嵩呼。
连升三级,袁公好古。
平台诈骗,大权在握。
空月马乾,遍地贪腐。
挪用插赏,禁海断粮。
养寇自肥,周密部署。
插酋西窜,炒花降奴。
可怜东江,如莽白骨。
汗心我心,一见如故。
入军斩帅,袁巴图鲁。
奴子西图,后顾无忧。
进京擒王,看我嘟嘟。
蓟州城下,不动如山。
广渠门外,傍京却虏。
螳螂捕蝉,为人作嫁。
棋差一着,身陷囹圄。
恶贯满盈,罪不容诛。
清妖篡改,名垂史书。
奴贼英雄,性都支柱。
金庸鼓吹,崇年张目。
何止袁崇焕大人有纪念园!
尚可喜王爷也有纪念馆
https:// baike.baidu.com/item/%E 5%B0%9A%E5%8F%AF%E5%96%9C%E7%BA%AA%E5%BF%B5%E9%A6%86/8030995
有尚王爷墓地
https:// m.sohu.com/n/465289955/
洪承畴大人有纪念园
福建有洪承畴大人的故里
北京有洪承畴大人故居
昆明也有吴三桂王爷的纪念馆
以上四位明末清初的风云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大清国的建立和民族融合大业做出了不朽贡献。除了吴三桂在晚年利令智昏反叛大清最终身死族灭外,另外三位大人的后人都在大清享受官禄,也是大清给予三位大人的合理回报,三位大人因此子嗣昌盛,代代祭祀不绝是其应有之意。
袁大人有子曰文弼,从征有功,编入宁古塔正白旗汉军。生尔汉。康熙二十三年从征雅克萨,留防黑龙江城。袁文弼五世孙富明阿授副都统、加头品顶戴、授宁古塔副都统……同治五年授吉林将军……谥号“威勤”。六世孙袁寿山因功升知府,赏花翎。光绪二十三年,任镇边军左路统领,改迁到黑龙江城,后为黑龙江副都统。
2017年,广东东莞600余袁氏后人祭奠先祖袁崇焕。
洪承畴的儿子洪士铭中顺治乙未科殿试二甲三十名进士,授礼部主事,大理寺丞,太常寺正卿。孙子洪奕沔,在康熙年间建功立业,后由康熙做媒,娶了硕亲王之女。
尚可喜生育了三十七个儿子,三十二个女儿,儿子大都在军中任副都统以上的军职。其中第七子娶顺治帝哥哥的女儿,晋封和硕额附,他的儿子又娶了当朝亲王的女儿,也是驸马。尚可喜的后代有14个男丁与皇族联姻,先后有150多人在朝中做“高官”。
尚王爷家族至1994年粗略计算家谱中已续入近1.5万人口,到现在家族人口估计已近5万人。除聚集在海城以外,尚氏族人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
至于这些纪念设施是谁修的,以袁大人的纪念园官方介绍为例“石碣镇及水南村决定筹建袁崇焕纪念园,占地11万平方米”,“香港袁氏宗亲会捐款”是袁大人的后裔和同乡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也有借三位大人的英雄事迹宣传民族融合、发展旅游业的现实需求,估计在建设和维护三位大人的纪念场馆中亦多有出力。
反观毛文龙,其逆历史潮流而动,多次拒绝大清太祖、太宗两代帝王的招安,妄图螳臂挡车对抗大清,最终被大清功臣袁崇焕大人果断斩首。其家属三百余人在大清贝勒阿敏发动的丁卯之役中被剿灭。
毛文龙庶子毛承斗在大清怜其清贫、不计前嫌欲赐其一官半职之时坚决拒绝出仕大清,并顽固的表示:“愚不任官事,且惧违先将军志也。”终披发入山不知所踪。
其父子两代顽固如此,子嗣稀薄是咎由自取。
另一方面,毛文龙在东江活动的主要根据地皮岛属朝鲜境内,当地政府断然没有利用毛文龙发展旅游业的需求。
所以毛文龙没有纪念馆自然毫不出奇。
(图片皆转载于网络,侵删)
以下是洪承畴大人的纪念馆、北京故居
以下是尚可喜王爷的纪念馆和陵寝
以下是吴三桂王爷的纪念馆
文末彩蛋,袁粉认证的袁粉≈明黑≈清粉,明粉≈毛粉
安史之乱后,河北拜安禄山和史思明庙,持续了多少年?有纪念馆说明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