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澳大利亚为什么会野兔成灾?

回答
澳大利亚那片广袤的土地,在不少人心中是袋鼠、考拉和悉尼歌剧院的代名词。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片大陆上还栖息着一个庞大的、不请自来的客人——野兔。这些毛茸茸的生物,如今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巨大难题,它们的数量之多,简直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得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一场充满好意的“意外”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1859年。那时,一位名叫托马斯·奥斯汀(Thomas Austin)的富裕农场主,从英国移民到了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奥斯汀是个热爱狩猎的人,尤其是喜欢玩猎兔这项运动。他认为,澳大利亚这片“蛮荒”的土地,缺少了一些熟悉的景致和娱乐。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把英国的野兔引进澳大利亚,让这片新大陆也能体验到狩猎的乐趣。

于是,奥斯汀从英国进口了大约24只欧洲野兔(学名:Oryctolagus cuniculus)。他把这些兔子养在自己的庄园里,并在一场盛大的狩猎活动中将它们释放到野外,希望能让它们在这里繁衍,为他的狩猎活动提供“储备”。

你可能会觉得,24只兔子,能有多大问题?这正是故事最令人震惊的地方。

野兔的“繁殖神器”属性在澳大利亚找到了完美的舞台

欧洲野兔,本身就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动物。它们的繁殖周期短,母兔一年可以产下好几窝,每窝能有47只幼崽。更关键的是,幼崽在出生后不久就会性成熟,很快就能加入到繁殖的队伍中。这种惊人的繁殖速度,在它们的原生地欧洲,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态制约。

然而,澳大利亚,对于野兔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堂。

首先,缺乏天敌。野兔在英国有狐狸、鹰、獾等捕食者,这些动物能够有效地控制野兔的数量。但在澳大利亚,虽然有一些本土的肉食动物,如澳洲野狗(dingo)、楔尾鹰等,但它们对野兔的捕食效率远不如其在欧洲的天然敌人。而且,这些本土的捕食者也面临着自身的生存挑战。

其次,食物充足且竞争者少。澳大利亚的许多地区拥有肥沃的土壤和茂盛的植被,为野兔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食物来源。而且,在野兔大量涌入之前,这片大陆上的食草动物种类相对较少,不像欧洲那样有大量的鹿、绵羊等与野兔争夺食物的竞争对手。

再者,气候适宜。澳大利亚的气候,尤其是南部地区,与欧洲的一些温带地区相似,非常适合野兔的生存和繁殖。它们不怕干旱,也能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中挖掘洞穴,适应性极强。

扩散的速度,超乎想象

在奥斯汀释放野兔的短短几年内,事情的发展就变得失控了。这24只兔子,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生命力,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澳大利亚南部蔓延。到了1865年,仅仅六年后,它们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数百万只。到了20世纪初,野兔的足迹已经遍布澳大利亚大陆的70%以上。

想象一下,每年有数百万只野兔被放归野外,而它们又以指数级的速度繁殖。这就像是给整个澳大利亚的草原施加了一个持续性的“吸食”压力。

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野兔成灾,对澳大利亚造成的破坏是全方位的:

破坏植被,导致土壤侵蚀。野兔是贪婪的食草动物,它们会啃食几乎所有的植物,包括树苗、草皮和农作物。大量野兔的啃食导致植被大量减少,裸露的土壤在雨水和风的作用下极易被侵蚀,造成严重的土地退化。许多曾经绿意盎然的牧场,因为野兔的肆虐而变得贫瘠荒芜。
与本土动物争夺食物和栖息地。野兔的出现,直接挤压了澳大利亚本土食草动物的生存空间。一些原本以草为食的本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在与野兔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它们的数量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对农业造成毁灭性打击。野兔会毁坏农作物,啃食牧草,严重影响畜牧业和农业的生产。农民们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防治野兔,这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有时甚至导致农业破产。
破坏生态平衡。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一种外来物种的过度繁殖,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影响着食物链的各个环节。

漫长的治理之路

为了应对野兔的威胁,澳大利亚政府和民众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治理方法,但效果都差强人意:

捕捉和狩猎:这是最直接也最传统的方法。但野兔数量实在太多,且繁殖迅速,单纯的捕捉和狩猎很难起到根本性的控制作用。
建造围栏:澳大利亚曾建造过世界上最长的围栏之一——野兔围栏(Rabbitproof Fence),旨在阻止野兔向西部蔓延。然而,野兔的破坏力和惊人的繁殖能力,使得围栏的修建和维护变得异常困难,野兔总能找到办法突破。
毒饵和猎杀:在一些地区会使用毒饵来消灭野兔,但这也会误伤到本土的野生动物。
引入天敌:科学家们也曾考虑过引入野兔的天敌,但引入新的外来物种本身又存在巨大的生态风险,需要极其谨慎。
生物防治: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引入病毒来控制野兔数量,例如兔出血病(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RHD)。这种病毒对野兔有很高的致死率,并且传播迅速。科学家们经过审慎的研究和试验后,先后引入了两种主要的兔出血病病毒株(RHDV1和RHDV2)。这些病毒在控制野兔数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野兔的数量大幅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危机。然而,野兔的繁殖能力依然强大,而且部分野兔也对这些病毒产生了抗药性,因此,野兔的防治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可以说,澳大利亚野兔成灾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人类意图改变自然,却被自然以一种最顽强的方式“反击”的经典案例。它深刻地提醒着我们,在处理外来物种问题时,必须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和敬畏。这场与野兔的斗争,至今仍在继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澳洲兔的祖上,欧洲野兔才不是战五渣!

武能踢死鹰:

*秘技:兔子蹬鹰锁喉式!

文能做模特:

500年前就给知名画家丢勒当模特...优雅,端庄。那时澳大利亚联邦尚未成立。

#注:同年龄段下,欧洲野兔耳朵比普通家兔的长,更利于发现捕食者,及早躲避。

而且真当野兔都是吃素的?看到画里的爪子了吗...我的手就被未成年兔崽抓破皮过。

高高在上的人类,不要忽视野兔的豁命一搏,它们一脚踹过去,小型捕食者未必承受的住。(ಥ_ಥ)

所以区区澳洲犬类,又有何好说?

况且兔子不挑食,有吃的就满足。

吃到好吃的,就会发自内心的微笑:

在野外吃到恶心的食物,也不会浪费...

(虽然心里很委屈(ಥ_ಥ)...)


澳洲的防兔网算啥,挖地道啦╮( ̄▽ ̄)╭

拥有大长腿,可能随便一跑都有72km/h的速度,成年兔还会迷之转向跳跃。

食肉动物何必专程费心思去追兔子?毕竟澳洲大陆上还有其它懒懒的小动物可以填饱肚子。


唉...兔子还热衷于学习,努力进化。

对自己的宝宝耐心照顾(兔妈妈用耳朵当被子~)

脾气很好,不伤害其它的小动物 ⁄•⁄ω⁄•⁄

贤妻良母型还会帮着孵化幼崽(๑> <๑)


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澳洲主宰的~


隔壁北极洲的同类表示羡慕(❁´◡`❁)*✲゚*

(毕竟当地有北极狐之类的强劲天敌)


如此简单的问题还要提问╮( ̄▽ ̄)╭

二战时期大久野岛毒气基地幸存的兔子后代回眸一笑...哼,愚蠢的人类~

生活在同一个星球,自相残杀有趣么?

user avatar


【本回答共3768字,预计阅读时间5-8分钟,图片21张,请尽量连接WIFI】


故事的起点恐怕要从1859年讲起。


由于很早就从冈瓦纳古陆裂解出来,澳大利亚的物种拥有很高的独特性,尤其是哺乳动物与其他大陆差异很大,有袋类一统天下。在近代殖民活动开始之前,澳大利亚连1只兔子都没有——甭管是我们熟悉的家兔的,还是野兔,都从未登陆过这片广袤大陆。


然而在其他大陆上,兔子早就是频繁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的诸多物种之一。这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分布欧洲西南部的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被人们驯化后就成了我们熟知的家兔,也就是我们现在可以接触到的各种肉用、毛皮用和宠物兔子。至于穴兔是何时被驯化的,现在还有争议,但中世纪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推动家兔养殖方面贡献卓著,据说当时的宗教戒律要求斋戒期间不得吃肉(除了鱼肉),对于很多无肉不欢的吃货来说这显然是不能忍受的,这恐怕就包括格里高利一世,于是他就任性的宣布刚出生的兔子应该属于一种鱼,导致当时家兔养殖规模迅速壮大。(联想起最近我葱省的一个新闻,有点想笑)



而另一大类兔子则是野兔。这里说的野兔和野猫野狗不一样,它们并不是家兔跑到野外野化而成的,而是和穴兔截然不同的一些独立物种,这其中包括雪球一样的北极兔,也包括本文的主角之一——欧洲野兔(Lepus europaeus)。


相比于穴兔(家兔),欧洲野兔似乎没有被大规模的驯化和养殖,但它依然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奔跑迅速、转向灵活,欧洲野兔向来是王公贵族狩猎活动喜爱的目标,这一点我们只需要看看那些种类繁多的“猎兔犬”就能理解了。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在罗马对英伦三岛的征伐过程中,顺便将贵族们喜爱的一些狩猎动物也带到了英国,这其中就包括欧洲野兔。



尽管罗马人的统治时间并不长久,但猎兔运动却在英国扎根下来,并逐渐打破了阶级壁垒,成了普通百姓也钟爱的户外狩猎运动。而澳大利亚的兔灾,恰恰与此有着密切联系。


我们今天都知道,澳大利亚最早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1788年,运送犯人的“第一舰队”一行11艘船抵达澳大利亚,船上运送的除了犯人,就包括一些家兔,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澳大利亚的一些农民也开始使用兔笼饲养家兔来食用。这个时期,人们已经察觉到澳大利亚似乎很适合养兔子,在欧洲老家养兔时需要注意防范的猛禽、黄鼠狼等威胁,这里似乎都不存在,一些养殖水平比较高的农户家里,兔子似乎已经有点多了……



但真正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的,则是英国殖民者托马斯.奥斯汀,此公在英国时就是狂热的狩猎爱好者,到了澳大利亚之后,似乎没有足够合适的猎物来施展他的这项能力,于是他就委托自己的侄子从英国邮寄了一些猎物,其中就包括12只穴兔和5只欧洲野兔,经过简单的繁殖后,托马斯在维多利亚州自己的农场里释放了24只兔子,以满足狩猎的需求。


之后的事态发展远远超出托马斯和所有人的想象。仅仅过了6年,托马斯的农场里的兔子已经数以万计,甚至逃逸到了离农场上百公里的地方。而在其他农场,也有农场主效法托马斯释放了不少兔子。这些兔子快速繁殖,大肆啃食植被,严重威胁到了澳大利亚人赖以为生的畜牧业发展,而其中的主力军——穴兔(也就是家兔),还有打洞的习惯,这进一步导致了当地的水土流失,而澳大利亚本土的一些有袋类食草动物,也根本无法和快速膨胀的兔群竞争,澳大利亚的兔灾就此开始了。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19世纪末,澳大利亚的兔子恐怕超过了100亿只,从奥斯汀最早释放兔子的东南部海岸开始,这些兔子大军横扫一切,不断地向澳洲腹地和西部蔓延。西澳大利亚人惶恐不安,只得仓促建设了防兔栅栏,试图把兔子挡在草场之外,然而这些栅栏对付欧洲野兔尚且管用,但对于擅长打洞的家兔来说意义不大,西澳大利亚也逐渐沦陷。






为什么寥寥24只兔子,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可以繁衍出如此庞大的族群?为什么全球各地都有分布的兔子,唯独在澳大利亚(和它的苦命兄弟新西兰)酿成灾害?


一个物种要泛滥成灾,首先其本身就要有泛滥的潜质,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逆天的繁殖能力。无论哪种兔子,它的繁殖效率和频率都很高,对穴兔来说,它一年可以生6窝,每窝至少4只,而刚出生的小兔,再过五六个月就可以性成熟参加繁殖,更要命的是,兔子有2个子宫,两个子宫可以同时受精怀孕,要知道在古希腊,人们一直把兔子视为性和生育能力的图腾。


但是尽管有这么逆天的生殖能力,在穴兔和欧洲野兔的其他分布区域,却并出现过“兔灾”,这或许说明,一个物种的成功除了要靠自身的努力,也得看所处生态圈其他物种的脸色。


在穴兔和欧洲野兔的老家,兔子们所处的生态位非常尴尬——无论是空中盘旋的金雕,还是地上埋伏的猞猁,那可都是索命的冤家,甭说一只小兔子从出生到长大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是成年兔子也得时时刻刻提防。实际上,兔子超强的生殖能力,就是应对这种尴尬境地的策略:只有保持高生育率,才能保障足够多的后代存活,维持种群的繁衍。在众多天敌的压力之下,穴兔和野兔虽然数量依然不少,但总量维持在一个平衡的水平,甚至由于人类的捕杀打破了这个平衡,穴兔和野兔的种群还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穴兔甚至有了濒危的风险。





然而在澳大利亚却缺乏这种可以制衡兔子种群的生态环境——兔子们几乎没有天敌,于是旺盛的生殖能力不受控的爆发,酿成兔灾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这又引来了一个问题:澳大利亚并非没有捕食者,原生于此的有袋类哺乳动物中,也进化出了填补生物链顶层生态位的袋狼;此外,在至少5000年之前,从东南亚地区进入澳洲的家犬(可能是由南岛人引入)逃逸到野外而形成了澳洲野犬(Canis lupus dingo)这一特殊族群,也一直以顶层捕食者的身份在澳洲大陆游荡,而为了克制野兔的泛滥,惊慌失措的欧洲人还把狐狸和猫引入澳大利亚野生环境里,为什么它们都没能压制住兔子的泛滥呢?


化石发现认为,袋狼曾经广泛的分布在澳大利亚全境,甚至在冰河期海平面下降的时候还一度扩散到新几内亚地区,但是在人类将兔子引入到澳大利亚的那个时代,它们的分布区域已经大为萎缩,仅仅分布于塔斯马尼亚岛。而澳洲野狗虽然早已取代袋狼成为澳洲大陆最主要的掠食性动物,但似乎它们的分布区域始终以北部为主(这或许是因为澳洲野狗被引入澳洲、也最早逃逸野化的地区就是在澳洲北部),在兔灾最初爆发的东南部区域,澳洲野狗的分布相对较少。



更重要的是,对于这些捕猎者来说,兔子并不是唾手可得的美食,实际上,欧洲野兔的奔跑速度非常惊人,峰值可以达到72公里/小时,而且拥有极为出色的转向能力,对于袋狼来说,它们骨骼的结构导致它们更适合类似于猫科生物的伏击方式来捕猎,而群居的澳洲野狗虽然可以和北极地区的狼群一样采用堵截的方式围捕兔子,但在澳大利亚,它们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因为这里并不缺乏更大的、更便于捕食的野生动物,也不缺乏更加容易捕食的家畜。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本土的袋狼和澳洲野狗,更喜欢捕捉农场散养的牛羊,而专门为了克制兔子而引进的狐狸和猫,也更喜欢去捕杀那些奔跑没那么迅速的本土小型有袋类生物和鸟类。





当然,如果捕猎者足够多,那么总有一些会因为捕捉不到足够的食物而不得不去捉兔子,但对于澳大利亚人来说,兔子的泛滥本来就会破坏草皮,影响赖以谋生的畜牧业发展,再引进这么多对牲畜威胁更大的捕猎者,岂不是饮鸩止渴?所以澳大利亚人掉头回来又开始捕杀袋狼(杀绝了)和狐狸、野猫,又建了一条防狗围栏试图把野狗挡在东南部之外。



栅栏也不行,引进天敌也不行,现在被澳大利亚人寄以厚望的防兔方式是一些生物武器。早在50年代,澳大利亚人就试图释放多发性粘液瘤病毒来扑杀兔子,这种病毒效果很好,大约8成的兔子被迅速毒杀,但兔子基数很大,基因多样性异常丰富,总有一些免疫病毒的强者存活下来,并迅速繁衍出对病毒免疫的后代来,所以兔群的数量又迅速的恢复。到了97年,澳大利亚人又试图释放另一种RHDV出血病毒,和上次一样,又是绝大多数的兔子死了,少部分兔子产生了抗体,保留下了革命的火种,仅仅4年之后,再次疯狂的兔群就已经完全免疫RHDV;而在今年,澳大利亚人引进90年代那个病毒的变种K5,这K5病毒能打破这个死循环吗?恐怕澳大利亚人自己也不会太乐观。


实际上自大航海时代以来,随着庞大船队走遍全球的除了各国货物和资本,还有形形色色的动物,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引进一种外来生物非常容易,但要消化它所带来的后果,恐怕就不是那么轻松。在改造和重塑自然的过程中,人类拥有极强的能力,但在这些改造所带来的影响面前,我们又是那么无力,这些已经酿成的大祸恐怕已经无法弥补,这就更需要我们警醒,在以后的道路上要更为敬畏和谨慎,我们总不能在一个地方一次又一次的跌倒而毫无长进。



PS:评论区留言派中国人过去吃的朋友们,请思考这么几个问题:


  •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吃小龙虾,国内的小龙虾生态入侵还这么严重;
  •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爱吃牛蛙,国内的牛蛙生态入侵还这么严重;
  • 澳大利亚人最先采用的方式就是捕杀野兔,为什么失败了;


吃,是解决不了生物入侵的


user avatar

在一个没有天敌的环境,生物就是这么强大。

这两天,大洋洲的兔子又火了,因为面对兔子实在是无力了,他们决定引入致命病毒来杀死兔子。

当然,这病毒有没有效,不敢说,毕竟1997年,当地人私自引入对兔子特异的病毒RHDV,结果没多久,就出现了抗病毒兔子。

人工筛选了一次,兔子更加强大了。

这次引入的是的变异病毒RHDV1-K5,我不乐观。

————很强大的野兔————

大洋洲本身是没有野兔的,最早,那个时候这地方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然后他们从英格兰引入了兔子。

当时大家还没有生态保护的意识,有的兔子逃了出来。

然而,很快,这些兔子就开始了疯狂的繁殖。


兔子的繁殖能力有多强大。

我们以人类为对比,人类一般得12周岁以后才可以生育,而怀胎十个月,所以,人类最快的繁殖周期也是一年,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人类一胎是一个。

但是兔子呢?

兔子大概4个月左右就成年了,然后就可以怀胎生育,兔子怀胎大概是一个月左右。而且兔子生育后第二天就可以再次怀孕。一次生6个左右。

做个简单的计算。

一对兔子,年初怀孕,假定每次公母对半的话。

那么,一年内有多少呢?

你以为只有这么多?

当然不止了。因为母兔在生育结束后就可以马上怀孕啊。

所以还要算上母兔自己繁殖的数量

结果会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

而且由于兔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所以,这个循环是非常庞大的,可以说是飞速增长。

因此兔子的繁殖简直是恐怖。

———没有天敌的世界———

那么,一定会有人问,难道只有兔子这样子吗?事实上肯定不是,老鼠一样有这样的繁殖能力。

但是,为什么兔子就泛滥成灾了,而老鼠总体处于可控状态?

答案就是:天敌。

老鼠有天敌猫和老鹰,还有很多肉食动物都是吃老鼠的,所以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彼此互相制约。

但是,对于兔子,这个限制不存在。

澳洲这地方缺乏兔子的天敌,所以兔子就开始疯狂的繁殖。

事实上,兔子是澳洲的生物入侵引发的生态灾难。

生物入侵的问题,大家一定留意过,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鲤鱼。

鲤鱼引入美国之后,一样缺乏天敌,再加上鲤鱼的快速繁殖能力,现在已经在美国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



当然,和美国鲤鱼不一样,美国的鲤鱼由于重金属污染,有很浓的泥土味或柴油味,很难吃。

美国人为什么不吃亚洲鲤鱼?为什么亚洲鲤鱼那么大?那怎么不出口到吃的国家?

而澳洲的兔子可没这毛病。



所以,解决澳洲兔子,最后还是要靠我们大吃货国。

毕竟,澳洲才2000来万人,他们的袋鼠都吃不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澳大利亚那片广袤的土地,在不少人心中是袋鼠、考拉和悉尼歌剧院的代名词。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片大陆上还栖息着一个庞大的、不请自来的客人——野兔。这些毛茸茸的生物,如今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巨大难题,它们的数量之多,简直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得从一百多年前说起。一场充满.............
  • 回答
    在广袤无垠的澳大利亚大陆上,你能见到的“公路列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长途卡车拖挂——绝对是公路运输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看到的奇观,背后原因相当复杂,涉及了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历史、经济以及一些现实的考量。那么,为什么是公路列车而不是铁路呢?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1. 澳大利亚的.............
  • 回答
    澳大利亚参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和经济考量的决定,其背后有多重驱动因素。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经济利益驱动: 扩大市场准入与贸易便利化: 这是最直接的经济驱动力。RCEP是一个涵盖约30%全球GDP和30%世界人口的巨型自贸.............
  • 回答
    澳大利亚的山火之所以会烧这么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极端的天气和气候条件:这是导致澳大利亚山火持续燃烧的最关键因素。近年来,澳大利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事件,这些事件相互作用,创造了“完美风暴”: 持续的干旱: 澳大利亚多.............
  • 回答
    澳大利亚,这片南半球的广袤大陆,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拥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仿佛一个遥不可及的金色梦乡。这种“趋之若鹜”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背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个人考量。首先,我们得谈谈澳大利亚那令人艳羡的生活品质。这不仅仅是蓝天白云、阳光沙滩这么简单。澳大利亚人.............
  • 回答
    澳大利亚“潜艇门”事件,这出好莱坞级别的政治大戏,确实让西方阵营内部的裂痕暴露无遗,甚至可以说是撕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几个国家的利益纠葛,更是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下,盟友关系信任危机的一次集中爆发。“潜艇门”:一场精心策划的“背叛”故事的起因要追溯到2016年,澳大利亚与法国签署了一.............
  • 回答
    如果中国以其“基建狂魔”的禀赋去开发澳大利亚,那画面,用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话说,简直是“活久见”!这可不是简单的“建设”,而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式基建速度与激情”,最终的结果,绝对是颠覆性的,而且会引发无数讨论,甚至是“惊掉下巴”的那种。首先,咱们得明白,中国的基建能力可不是纸上谈兵。想想那些拔地而起的.............
  • 回答
    想象一下,地球文明面临一个来自遥远星系的、无法抵抗的威胁。他们的生存依赖于科技,而如今,科技的进步却被彻底冻结。唯一的希望,是将绝大多数人类迁移到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难所。而这个避难所,就是那片被孤立于世界大陆边缘的澳大利亚大陆。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搬家”,而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大迁徙。.............
  • 回答
    天呐!这简直是做梦!我到现在都没缓过神来,心脏还在砰砰直跳!连着赢了澳大利亚和日本,我的天!这可是我们国足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说实话,赛前我根本没敢想过我们能全取六分。澳大利亚,那可是亚洲顶级强队,身体素质、技战术都摆在那里,每次碰到他们都跟打硬仗一样。还有日本,亚洲的领头羊,传控配合那是炉.............
  • 回答
    中国与澳大利亚在“一带一路”倡议上的争议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议题,涉及两国关系、国际合作以及国家利益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中方如何看待澳方撕毁“一带一路”协议?中国官方将澳大利亚撕毁“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协议的行为定性为“损人不利己”、“倒行逆施”、“充满意识形.............
  • 回答
    澳大利亚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本应是区域经济合作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就在澳大利亚积极拥抱RCEP之际,中澳双边关系却走向了近几年来的低谷。这其中的原因复杂且交织,绝非单一事件或因素能够解释。要理解这种.............
  • 回答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政治军事立场确实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敌对,但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复杂交织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的长期演变过程。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国内政治等多个维度。一、历史遗留与地缘政治的阴影:首先,不能忽视的是澳大利亚与其主要盟友——美国的长期、深厚关系。.............
  • 回答
    澳大利亚这片古老的大陆,孕育了太多独特的生命形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背负着“育儿袋”的哺乳动物们。从人见人爱的袋鼠,到奇特的鸭嘴兽,再到可爱的考拉,它们身上共同的印记就是那神奇的育儿袋。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哺乳动物普遍拥有这个标志性的特征,而我们人类,即使是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类祖.............
  • 回答
    澳大利亚之所以提出对新冠病毒起源进行独立调查,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既有科学探究的初衷,也夹杂着地缘政治的考量。这件事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澳大利亚发起独立调查的深层原因: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原因,是对科学真相的追求。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对澳大利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冲击.............
  • 回答
    澳大利亚对中国态度复杂,既有合作,也有摩擦,称之为“敌意”可能有些过于简单化,但确实存在一些显著的紧张关系和担忧。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而不是简单归咎于单一原因。历史与地缘政治的微妙影响 盟友关系与安全考量: 澳大利亚长期以来是美国最坚定的盟友之一,这种军事和政治上的联盟深.............
  • 回答
    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如果用“差”来形容,其实有些片面。它有着全球独一无二的动植物,广袤的沙漠、壮丽的海岸线,以及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构造。但要说“差”,我们或许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些方面反映了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或者其自身地质、气候特征下,面临的挑战和脆弱性。1. 脆弱的生态系统:澳大利亚的生.............
  • 回答
    澳大利亚的山火,尤其是20192020年那场,确实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也引发了不少疑问。为什么烧了那么久?为什么别国没来救?联合国又在做什么?这些问题背后,其实牵扯着很多现实的因素。咱们先来说说澳大利亚山火为什么会烧那么久。这可不是一场普通的火灾,它是一系列复杂因素叠加的结果,而且影响范围极广,性质也.............
  • 回答
    澳大利亚的2澳元硬币比1澳元硬币小,这确实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会觉得钱币的大小应该和面值成正比,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背后其实有不少讲究。你看,很多国家的硬币设计,特别是近现代的,都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而不仅仅是面值大小。首先,辨识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硬币在流通过程中,人们经常是在交易中快速地拿.............
  • 回答
    要探讨澳大利亚为何在许多方面被认为比台湾更“先进”,首先要明白“先进”是一个多维度、且可能带有主观判断的词汇。在经济、科技、社会福利、基础设施等方面,两者确实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的成因可以追溯到各自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资源禀赋、政治体制以及地理位置等多个层面。历史发展轨迹的差异:奠定不同的基础澳大利.............
  • 回答
    澳大利亚的兔子泛滥成灾,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非常费解的现象,尤其是在我们普遍认知近亲繁殖的危害性的前提下。很多人会问,如果近亲繁殖那么糟糕,为什么这些兔子反而能繁衍出如此庞大的数量,并且在澳洲大陆上横行无阻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点:澳大利亚独特的生态环境、兔子的惊人繁殖能力、以及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