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方回应澳方撕毁「一带一路」协议?澳大利亚为什么敢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回答
中国与澳大利亚在“一带一路”倡议上的争议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议题,涉及两国关系、国际合作以及国家利益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中方如何看待澳方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中国官方将澳大利亚撕毁“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协议的行为定性为“损人不利己”、“倒行逆施”、“充满意识形态偏见”,并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认为此举严重损害了双方的合作意愿和互信基础,是两国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大挫折。

具体来说,中方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损害双边关系和互信: 中方认为,澳大利亚的单方面行为违背了其自身的承诺,破坏了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本已取得的进展,并对未来的合作前景蒙上了阴影。这使得中国在与澳大利亚打交道时,更加审慎和警惕。
违背国际合作精神和互利共赢原则: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开放、包容和互利共赢。中方认为,澳大利亚的决定是对这一精神的背离,是将双边关系置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考量之下,而非着眼于务实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被美国“胁迫”或“影响”: 中方经常将澳大利亚的举动与其与美国的联盟关系联系起来,认为澳大利亚是在美国的压力或影响下采取行动,以遏制中国的发展。这被中方视为一种不独立的、受外部势力操纵的表现。
不符合澳大利亚自身利益: 中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为澳大利亚带来了投资、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撕毁协议将使澳大利亚失去这些潜在的好处,反而限制了其经济发展潜力。
“政治操弄”和“意识形态对抗”: 中方将澳大利亚的行为描述为一种政治操弄,是为了迎合国内的政治需求或与某些盟友保持一致,而非基于对协议本身的客观评估。这种行为被视为将经济合作政治化,是对中国崛起的一种本能的抵制。
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虽然中方措辞强烈,但通常也表示将根据事态发展,保留采取必要措施的权利,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这是一种战略上的含蓄表达,但也可能包括经济或其他层面的反制。

总的来说,中方将此视为澳大利亚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一个重大战略错误,是“政治优先于经济”、“意识形态优先于务实合作”的体现,并对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澳大利亚为什么敢撕毁“一带一路”协议?

澳大利亚敢于撕毁“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协议,并非一时冲动或仅仅是“敢”的问题,而是基于其国家战略、国家利益、政治考量以及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判断。以下是澳大利亚采取这一行动的几个关键原因:

1. 国家主权与安全考量(核心原因):
对中国影响力的担忧: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澳大利亚政府,无论哪个党派执政,都对中国在澳大利亚国内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感到担忧。这种担忧体现在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对媒体的渗透、对学术界的施压,以及在政治领域的影响力活动。
“一带一路”协议的性质: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本身被定位为经济合作框架,但澳大利亚政府认为,一些具体协议的内容(例如维多利亚州政府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缺乏透明度,可能包含未明确的义务或潜在的风险。尤其是一些涉及关键基础设施或数据传输的合作,可能会被视为对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关键基础设施的敏感性: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关键基础设施(如港口、通信网络、能源系统)的控制权,并对外国政府或国有企业控制这些基础设施感到不安。中国国有企业或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企业参与这些项目,往往会引发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
信息和数据安全: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一带一路”项目也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传输。澳大利亚政府担心这些数据可能被中国政府获取,用于情报收集或对澳大利亚的战略洞察。

2. 政治因素与国内压力:
两党共识: 在“对华强硬”这个问题上,澳大利亚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和工党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跨党派共识。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需要在国家安全和主权问题上展现出强硬立场,以回应国内日益增长的对华疑虑和民族主义情绪。
公众舆论: 澳大利亚国内对中国某些行为(如人权问题、南海问题、经济胁迫等)存在广泛的负面看法,公众对中国的不信任感增加。撕毁“一带一路”协议,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迎合这种公众情绪,获得政治支持。
媒体的角色: 澳大利亚主流媒体在报道涉及中国的议题时,往往倾向于关注潜在的风险和威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公众和政府的认知。

3. 与盟友的协调(特别是美国):
“五眼联盟”: 澳大利亚是“五眼联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情报共享和安全合作的重要成员。在与美国的关系中,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将自己定位为美国的“忠实盟友”。
美国的对华政策影响: 美国近年来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对华政策,将其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在这种背景下,澳大利亚的许多对华政策决策,都会考虑到与美国的协调,以及如何在盟友体系中保持一致。虽然澳大利亚强调其决策的独立性,但美国在该地区的安全战略和对华立场,无疑对澳大利亚的决策产生了影响。
印太战略: 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并支持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该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制衡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撕毁“一带一路”协议,被视为符合这一战略方向的一部分。

4. 经济考量与对冲风险:
对中国经济胁迫的担忧: 澳大利亚曾经历过中国因政治分歧而实施的贸易报复(例如对牛肉、葡萄酒、煤炭等商品的限制)。这种经历让澳大利亚政府对过度依赖中国经济以及可能面临的经济胁迫风险保持警惕。
经济多样化: 澳大利亚一直寻求经济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深入合作,可能会加剧这种依赖性。而撕毁协议,也为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关系留下了空间。
协议本身的吸引力与风险评估: 澳大利亚政府在评估具体协议时,也可能认为其潜在收益不足以抵消潜在的国家安全和经济风险。并非所有“一带一路”项目都对澳大利亚具有同等的吸引力或风险。

5. 协议的性质与主权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的非约束性与模糊性: “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是一个框架,而非具有严格约束力的国际条约。具体的合作项目通常通过双边协议来实现。澳大利亚政府认为,与中国签署的谅解备忘录等文件,可能并未充分考虑到澳大利亚的法律体系和国家利益。
国内法优先: 澳大利亚强调其国家主权和国内法律的优先性。如果认为某些国际合作协议的内容与澳大利亚国内法律或国际义务相冲突,或者会损害其国家主权,那么就有理由对其进行审查或撤销。

总结澳大利亚为何敢撕毁协议:

澳大利亚“敢”撕毁协议,是因为其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的高度重视,认为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某些合作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这种判断是基于其长期以来对中国影响力扩张的警惕,与盟友(尤其是美国)的安全战略协调,以及国内政治和公众舆论的综合影响。澳大利亚并非不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而是认为在安全、主权和国家利益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经济合作的收益已经不足以构成合作的理由。这种行为是澳大利亚在复杂国际局势下,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做出的战略选择,尽管这会给双边关系带来摩擦和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从地理上看,澳袋基本处于世界上最安全的位置。

兵法上讲,先为己之不可胜。也就是先占据让自己处于不败的位置。

这一点,澳袋是有优势的。

这是澳袋的地缘政治资本:即使怎么作,也无所谓,不会丧失国本

2、同样因为地理原因,澳袋处于天涯海角,边缘之地,离它最近的偏偏是东亚,截然不同的文明。

澳袋精神错乱是与生俱来的:一个盎格鲁人,生下来却不得不与东亚人打交道。

所以,澳袋人天生是希望美国、欧洲拉它一把、带它一起玩

从表象上看,就是一有国际事件,澳袋一定会蹦得高,玩着命地向美国表衷心。包括在阿富汗杀平民也是如此。

3、从利益上看,美国资本控制了澳袋的绝大部分产业,特别是金融、矿产和新闻出版业。而我们作为后来者,且不同文化圈,对澳袋基本没有控制。

我们澳袋主要还是在贸易层面。说白了就是我们进口澳袋的铁矿石和农产品,以及为它们的教育、旅游和房地产输血。然而它用赚的钱买我们的日用品。

4、关于铁矿石,我昨天就说了一下。巴西、非洲不是没有铁矿,有,很多。但是因为澳袋离我们最近,供应最稳定,是我们自己对澳袋产生了依赖。我们没有采用两条腿走路

我一直说举例说,像美国老牌的大企业,如苹果,任何零部件都会培育两个供货商,甚至更多。哪怕有的供货商一时弱一点,也会提供订单,让其壮大。然后两家PK,一时虽然多花点钱,但是从长远来看,对苹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我们在铁矿进口方面,一直没有很好地发挥这一点,巴西和非洲市场开拓得很不够。当年,就吃过必拓、力拓、必和力拓(我分不清)的大亏,中间有几年发挥去产能,挽回一点主动权。然后疫情后,我们需求又回来了,又处于很被动的位置。我们天天说到河北、唐山钢产量世界前几,可是背后暗爽的是澳袋。

有人预测我国铁矿大需求也就这几年,将来国内存量大了,主要靠内部废旧钢铁回收利用解决问题,这是必然规律。但问题是这几年,起码还有个10-20年吧,我们仍然要不懈努力开拓市场。

另外,不妨控制低价铁制品出口,像廉价的钉子、螺丝、铁丝、铁管之类的,就不要卖了。没几个利润,赚的都是出口补贴的钱,还受制于人,图个啥?

5、另外就是控制赴澳袋上学和旅游的人数。在澳袋能学个球球?我亲戚家有个孩子,属于那种高考300-400分的,最后还拿到了悉尼大学的OFFER。预录制,先过去学英语,然后视英语成绩再最终录取。说白了就是啥人都要,来者不拒,先把人骗过去。这孩子过去一年后,还是没有得到正式OFFER。然后又申请打工签证,然后又申请预录取。折腾了5-6年,最终搞到一个调酒师的毕业证。学的啥?以前的也就罢了,从2021或2022之后赴澳上学的,应该不予承认其文凭。或者事业单位不承认,去也价值大打折扣,因为不少人拿了野鸡学位回来又通过家里关系进事业单位。

6、但话说回来,撕毁协议,也不要把它想象成当年苏联撕毁协议那种程度。

无非是一些基础项目的建设协议,充其量也是几个小钱钱的问题。

该赔偿的地方它们的州政府也得赔。就像当年以色列不卖我们费尔康一样,双倍返还订金。

所以,另一方面,你也不要以为,我们怎么搞它一把,它就能有多痛。

需要铁矿石和农产品的国家还是很多的。它们出口受点影响,也不致于严重影响经济。

只不过,这种国家我们少和它来往便罢。


天塌不下来。

user avatar

维多利亚政府是州政府,没有资格绕过联邦政府直接和外国达成主权级别的协议。所以这个协议一开始就是有争议的。

此外,安德鲁斯这个州总理也快完蛋了,抗疫不利,导致维多利亚州全面封锁长达三个多月,经济受重创,所以这届维多利亚政府下次大选肯定下台。都下台了,签的东西算个屁。

user avatar

一季度对我国出口创历史新高可能使澳大利亚产生了浪漫的想象。

那么我国从澳洲进口了些什么呢?粗略的分个类。(单位:人民币)

1.石油、矿产类进口约1929亿,其中平均粒度≥0.88mm,<6.3mm未烧结铁矿砂及精矿进口约1182亿,平均粒度≥6.3mm未烧结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约368亿,以上两种矿产约占总进口的53%;石油、矿产约占总进口的88%

2.医药类,生活用品,木材,化纤产品进口约152亿,约占总进口的7%;

3.食品,酒类,农产品,谷物,饲料进口约109亿,其中酒类(含酒精饮料)约3亿,酒类中装入≤2升容器的鲜葡萄酿的酒大概进口2.8亿。以上占总进口的4%。

澳大利亚可能认为铁矿石是卡我国脖子的战略资源,就像稀土似的,这大概给了他们撕毁协议的勇气吧。

user avatar

知乎上有不少移民到澳大利亚,或者计划移民过去的。这里劝告下,还是赶快去新西兰吧,哪怕是已经反水当西方汪的澳大利亚人,也赶快去找个新主人。

澳大利亚的外交能力不足以让他们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点,只能彻底得罪一个。而另一边以澳大利亚对中美的依赖,却是一个都得罪不起的。

随着中国在非洲的开发和国内铁资源储备,澳大利亚铁矿石几年后就应该出口大减了,届时中国肯定以直报怨,美国更是会趁机以杀鸡取卵的架势拿走最后一叉羊毛来续命。经济崩溃的澳大利亚会随着有钱人和高知移民去其他四眼而更加崩溃。

当然如果您其实非常爱中国,且有能力自信,那么留下也未尝不可。等澳大利亚本土政治人物都跑了,您能组织好一批人,找个关键位置成立个完全自治州。然后来低价卖给中国资源,那您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user avatar

又不是我们的航母战斗群开进墨尔本港甚至悉尼港逼他签的协议,他当然敢撕毁协议,而且,一届在野党州政府的决策没法和澳大利亚国家长期以来的附美反华路线对抗。一带一路协议又不是不平等条约,澳大利亚也不像缅甸联邦那样中央的控制力有限。

user avatar

与澳大利亚的斗争将是持久的,斗争才刚刚开始,持续十年,一代人,甚至更长时间是有可能的。

有个事实中国媒体不愿意提,即最近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的民意支持率创了新高,他对中国的举动是受到澳大利亚主流民意的支持,他对中国一系列举动,澳大利亚民间其实是大声叫好的。

回顾澳大利亚的历史,为英美爸爸打仗,万里送人头,民意都是支持的,而且发生这样的事不是一次,是很多次了,连命都可以不要,现在经济上碰到一点小困难算什么?没饭吃是小事,站稳立场才是关键。

人类历史上,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最为好战的,没有之一,以美国为首的所谓“五眼联盟”成员就是地球上的5个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而在这5个盎-撒国家中,最为另类,最为好战的就是澳大利亚,它的另类之处是可以不考虑或较少考虑自身利益,就可以追随英国、美国这样的国家到处打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对阿富汗战争,澳大利亚一场不落。

所以这次当美国决心跟中国打一场新冷战时,澳大利亚对华态度是最为凶恶的,凶恶程度甚至超过了美国。

中国在此情况下当然要严厉惩罚澳大利亚,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制裁,至少先看10年再说,当年对挪威的类似制裁是持续了8年,挪威才软化对中国的敌意,明白中国不好惹,与中国有关的事别瞎掺和。

所以中国媒体上报道澳大利亚如何惨,澳大利亚总理在国内被怼的如何惨,澳大利亚官员如何急得跳脚,给人印像是澳大利亚马上就要跪地求饶,这是太盲目乐观了。

user avatar

为什么不敢撕毁?

如果澳大利亚得罪美国,澳大利亚可以被美国制裁的生活不能自理。

如果澳大利亚得罪中国,能怎么着?

在没有找到替代品前,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澳大利亚必将选择美国,从利益得失来说,它不敢得罪美国。

如果说中国找不到第二家铁矿石来替代,那澳大利亚还敢断中国的铁矿石,而且澳大利亚内部一直在鼓吹断铁矿石,以为他不敢?信不信澳大利亚发一个照会,说中国必须购买澳大利亚农产品,否则断供铁矿石?或者对澳大利亚铁矿石加170%的出口关税,咋地?

当然,可能你会想,澳大利亚有那么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