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没有撕开西方阵营,法国能算西方阵营?
不是退出北约,就是在退出北约路上的国家,历史上还诞生了一大票“赤匪”,能算西方国家吗?
(大笑)
只能说拜登就像阴谋论里猜测的那样,完全就是个傀儡了,一点没有自己思考的能力了,能做的仅仅是在公众面前发个言,签个下面递上来的方案,其他什么也做不了,狂饮adrenochrome也没用了。
拜登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一个三环外交的劣质copy。
之所以说是三环,是可以看出拜登政府中的一些人,打算核心是美英特殊关系,第二环是昂撒国家,第三环是一些西方国家,用来包围假想敌的。这说实话确实不新鲜,太古墓了。丘吉尔抛出这个东西的时候铁人同志还没死呢。
但是之所以说是劣质的copy,是因为和丘吉尔相比拜登政府只重视前两环,并不重视第三环:联合的欧洲: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美国长期没有给欧陆国家适度的制度性补偿,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无论是法国被禁止出售给俄罗斯西北风还是后面美国在北溪2号上面搞事,或者是到今天截胡法国核潜订单这个事情上,民主党政府都没有给欧陆像样的补偿,甚至现在连样子都不装了。
不然为什么欧盟27国外长今天在纽约集体支持fa国?法国在欧盟里是政治发动机,德国在欧盟是经济发动机,民主党的奥巴马政府和拜登政府连着把政治发动机和经济发动机得罪了而且不肯谈补偿,那以法德为主导的欧盟会和民主党政府穿一条裤子?
川普的对外政策,按照国关行话说是:不承担全球治理义务,也不负担全球治理成本。换句话说就是我不给钱,但是我也不要求你们负担多少义务。
民主党的政策,按照国关行话说是:名义上承担全球治理义务,但不负担全球治理成本。换句话说就是不光不给钱,而且还要求别人承担巨大的义务。
这行为在EVE里我们有个黑话叫“税猪政策”。猪不仅创造税收,而且还要自我抵押贡献税收,在必要的时候武装保卫联盟高层的利益,最后还要被高层杀掉卖肉。
而在这个问题上,最大的问题如何应对北约的大西洋裂隙问题。拜登政府的这个政策,实际上是将北约搞成了“东约”和“西约”,西约就是美英两个昂撒英语国家,东约就是各类欧陆国家。
从地缘文化上来讲,俄国人对法国人德国人而言,比英国人可信而且亲切的多。只有蠢猪一样的英语世界不用文明的ananas而用野蛮的pineapple来指菠萝。
在冷战时期,唯一能勉强维持西欧和中欧国家不倒戈的因素就是苏东集团比山还高的重装备和满地图的共谍,就这法国也懒得和英美废话该政治上退出北约照样退出北约。
再说为什么这个事情基本把拜登政府的欧洲政策一勺烩了。
第一,加速了欧陆本土思潮的扩散速度。法德今明两年都在大选换届,拜登政府搞这么一出,马克龙要想继续留在爱丽舍宫就必须展现出其强硬的一面,对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听之任之。默克尔已经甩锅走人了,无论谁接过总理大位都要思考美俄之间选边站的问题,俄国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品倾销地之一,而且又是重要的原料供应国,闹僵了德国企业就甭想在俄国赚一个子儿。但是在新冠疫情下,法国人和德国人还没有挑三拣四的资格。
第二,出口管制机制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被严重削弱。法国本身在军售上就不老实,天天和俄国眉来眼去眉目传情,只是限于北约和欧盟的出口管制框架而不敢光明正大的东食西宿。现在拜登政府不光暴露了口惠而实不至的本质,还暴露了比特朗普更赤裸的美国优先。
拜登政府这一行为无异于公开表明在北约内部军售一样存在三六九等,欧陆国家只能出售那些美国不能生产或者不屑于生产的武器装备。而更深一步的是,这些依靠在特定细分国际市场上吃饭的小欧洲国家,面临着和法国类似的困境:一旦本国赖以维持发达国家地位的支柱产业被美国政府宣布因防止资敌而进行严厉的出口管制,那么他们的利益谁来保障?
这就等于变更了北约出口管制框架的性质,从集体性的防资敌机制变成了霸权国的牟利机制,那这个框架瞬间就完全丧失了在成员国中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更不要提东约和西约矛盾和投票权上的差异,这个出口管制框架很有可能面临被欧陆北约成员国实际上架空的危险。
从国际组织内部的机制来看,美英的事实投票权可能大于其他所有国家的事实投票权,但是理论层面会有差异。但是在欧盟委员会那情况就不一样,特别是在27国外长联合表态支持法国后,欧盟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架构的修改早晚要提上日程,如果美国政府真的没有拿出诚意来补偿的话。
第三,抗俄、限俄、弱俄政策基本破产。该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俄罗斯无法从任何外部势力获取到先进技术,第二,鼓动其他所有周边国家与俄罗斯展开正面对峙;第三,切断俄罗斯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那么现在情况很明显:第一,北京不会像1970年代一样再去坑莫斯科,两国战略互信等级极高,和中国市场保持联系就等于和世界市场保持联系;第二,巴黎、马德里、罗马和柏林也不准备严格遵守美国主导的制裁和出口管制体系。第三,拜登政府的环保价值观使清洁能源价格狂涨,俄罗斯依靠天然气和核电设备出口获利颇丰。
于是欧洲局势又有点类似上世纪20世纪20年代了:俄国刚从帝国崩解中缓过气来(沙俄崩溃VS苏联解体),面临则严重的制裁,几个国际体系中的半边缘人互相抱团取暖(德+俄vs法德俄),即将到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及经济危机带来的出口管制放松。
实力不够,苟退来凑!
1,欧、美本质上是产业竞争关系。军备出口也是重要的出口项。航天、汽车、核能之类的也都是竞争产业。
2,欧、美所剩的优势产业也不多了,这边多吃一口那边就少吃一口。
3,澳袋原本是盎格鲁的边缘人。地缘上没有天敌,最大的愿望就是美英带它玩。
自以为美国把西太交给它了。以前对西太岛国是颐指气使的。
最近有点不灵验了。所以得了失心风。
4,核潜艇这玩意,个人不看好澳袋能玩转。
即使澳袋全力割肉喂鹰,也就想当于美国增加了5%的军力。我国晚一年超越。
5,美国在核技术上玩双标,纵容印度,又放水澳袋。早晚得不偿失。
6,如今,最着急的是印尼。
美澳此举有利于疏远东盟。今天〈华盛顿邮报〉说把法国卖澳袋的潜艇买过来,送给越南,一举两得。怎么可能?!搞笑。
7,欧陆主要国家还是很郁闷。
不过很快就会过去。
今天,法国议员还在做我们的妖(东南小岛)。所以说,法国也是冥顽不灵。没什么好可怜的。
8,美国此举虽说占了点便宜,但是,也反映了实力不够、苟退来凑的现象。
最新消息,法国投降了,坚持了不到一周。。。。。。。。
马克龙:一请圣君拿破仑
二请贞德上我身
三请武帝戴高乐
先祖显灵扫妖氛
左手白心三色旗
右手金刚大法棍
黑绿圣母齐助我
诛灭昂撒大恶人!
神助拳,骑士团,只因盎撒抢欧元 如不信,仔细看,英美如今俱发难 请下基督弥赛亚 ,圣徒附体把艺传 扒高铁,拆基站,海中零购航母船 大法国,敌胆寒,英美匪帮哭连连 盎鬼子,尽除完,法兰克一统靖江山
------------------------
转自网上段子,大伙看着图个乐呵
西方阵营残酷内卷开始的标志。
澳大利亚为啥要毁约,除了摆在台面上的国家战略目标要配合美国所以需要用核潜艇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法国人在中标后的项目的进度并不顺利,目前看首艇服役时间已经推迟到2036年,距离签约成功的2016年足足有二十年之久。
法国的短鳍梭鱼潜艇,实际上是在其梭鱼级核潜艇基础上,将核动力改为常规动力后的大型常规潜艇。按照原来的计划,梭鱼级首艇应该在2017年完成,全部潜艇完成应该在2027年。按照理想中的进度计划,作为其常规改进型,短鳍梭鱼级的改进工作应该在梭鱼级首艇服役后正式开始。按照目前报道,梭鱼级应该是每两年开工一艘,有三艘在同时建造,那么顺利的话,应该在预计梭鱼级第四艘完成后的2023年开建短鳍梭鱼级,常规潜艇应该比核潜艇建造速度更快些,大概能赶得上澳大利亚原来要求的项目节点2026年开始完工,至少也不会低于2030年。十二艘潜艇,至少可以保证瑟堡船厂在梭鱼级后续级别潜艇投产前的十几年时间里都有活干,这也是为什么法国这么愤怒,饭碗被人砸了,谁都会愤怒。
以上是计划书中的理想情况,但现实是法国的梭鱼级2019年才竣工,2020年11月才正式服役,也就是说,给澳大利亚研发短期梭鱼的计划,还没开始就就被直接推迟了三年,现在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开始。澳大利亚明白,自己潜艇的优先级肯定是要排在梭鱼级后面,梭鱼级每一次延期都代表自己的潜艇的服役时间又要向后推,手里了柯林斯级日渐老迈,即使是经过延寿,也几乎坚持不到新潜艇入役。此外澳洲潜艇安装大量美式武器,需要解决和法国潜艇的兼容性问题,历史上,法国武器和美国武器的兼容就很困难,需要美方配合,如果美国不配合,只靠法国人,这潜艇的工期恐怕又要往后拖。
这时候美国人伸出了橄榄枝,要卖核潜艇给澳大利亚,这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几乎是不需要犹豫就可以做出的选择。至于用哪一种核潜艇,个人估计,把退役的较新的洛杉矶级翻新以下卖给澳大利亚的可能性最大。
为什么说是残酷内卷呢,首先,法国那么工期跳票说明西方阵营在尖端武器制造这个代表工业顶级发展水平的这个标志上,技术发展速度开始减缓乃至停滞(不过按照西方的标准梭鱼级的进度还算是相当顺利的),当然,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量的积累带来了质的变化,以至于同属西方阵营的美国不惜打破多年来的默契,用政治力量侵夺欧洲军工集团已经到手的肥肉。冷战之后,西方阵营的武器在世界上可以说横行无忌,几乎所有购买方国家都没有很大的选择权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军工集团也因此赚的盆满钵盈,但高额利润并没有让他们产生发展更高水平的技术武器的动力,随之带来的是各种武器发展计划的不停的延期乃至于失败。直到不经意间,中国发展已经是到了用常规武器难以遏制的地步,但美、欧军工集团各自的逐利天性并没有自我克制,为了维持原来的利润水平,资本就如同嗜血的盲目鲨鱼,如果敌人那里吃不到肉,从同类身上吃到肉,也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于是美国开始打破潜规则的用二手退役装备侵占欧洲军工集团已经到手的大单,这是鲨鱼内部互撕的开始,而且肯定不是结束,后面还会有更大的案例出现。
另外,如果真的如美国作势的要与中国开展新的冷战的话,那么欧洲的军工集团作为盟友,其产能是应该被保护的,而且澳大利亚刚开始要买的常规潜艇,本身也是美国已经退出生产的武器领域,现在新冷战刚刚开始就公然的砸自己盟友的饭碗,可见,在中国越来越大的追赶压力下,西方阵营内部冷战不成,会越来愈多的出现内卷的案例。
哪来的什么西方阵营,不过是高卢人、昂撒人和日耳曼人的多边联盟。
你以为魔力森是反水,他只不过是从大联盟龟缩回了小联盟,重新拥抱既是自己爷爷也是自己父亲还是自己兄弟的英美。
目前的消息是不仅潜艇没了,飞机订单也没了,马克龙暴怒之后还是决定找机会跟拜登通话。
恰逢法国大选临近,高卢黑鸡的问题十分严重,接下来继续妥协那就得被一打到底,要是决定支棱起来就看法国怎么操作了。
PS:科普一个冷知识,不要觉得法国真的支棱不起来。
最热衷乳法的带嘤和造成全名乳法的德国,现在境内都有美国驻军。
唯独法国退出北约再加入,一直没有美国驻军在国内。
回到这个问题,法国人这么暴怒也情有可原,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高卢人为昂撒人承担的苦果已经够多了。
一战高卢人跟昂撒人一起同日耳曼人斗争,打光了一代人,打空了老巴黎正白旗的国库,然后呢?
然后就是英美联合找法国讨债,同时大力扶持德国,让德国继续制衡法国。
二战期间法国人做的确实不地道,但英美一战后这么多年何尝做过人事?
希特勒的军政府就是美国人一步步养起来的,没有华尔街精英们的大力资助,德国经济和工业都发展不到那个水平。
亨利福特的十字勋章还在歪脖子树上挂着呢,美国华尔街那帮人拉到德国全部抬成镶黑旗,没有一个受之有愧。
到了二战带嘤还指望着法国现流干一代人的血然后自己再上,没想到维希这次躺平了,只有戴高乐站了出来。
更别提美国期间两头卖军火,如果不是小日本失心疯他肯定继续作壁上观。
好了,没成想二战之后受伤的还是法国。
中欧贸易条约被搅混了,跟俄罗斯的军火被叫停了,带嘤哭着跑出了欧盟,但跑完了之后还想着享受欧盟成员国待遇。
恰逢新冠爆发全球经济不景气,法德本身就心累。
这笔潜艇出售的单子从500亿涨到了900多亿,还不算配套武器设施,全算下来一千多亿轻轻松松。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还能指望着保养维护什么的每年吃他几个亿。
要知道法国的军费一年才500-600亿,这笔订单直接带来两年的军费外加几十年固定的额外补贴,现在潜艇订单没了,飞机订单也没了。
他不暴走才怪。
潜艇到澳,进行服役,预计时间是20多年之后,当然如果天下太平,以西方国家的尿性,大的工程项目拖延的概率非常高;如果出现变化,军工提升也很恐怖——这需要极大的压力才行。20多年后中国的军力是什么样子不好说,但是澳大利亚依靠未来的武器来谋求当前的利益,有点炸胡的感觉。
问题关键是澳方从常规潜艇一下子跳到了核潜艇,跨步太大了。虽然一开始通过法国的常规潜艇建立了部分潜艇生产线,后期有核改进的可能,现在直接签合约引进核潜艇了,澳军方会笑的开心。
而且核潜艇的反应堆之所以能功率超大,且待机时间长,原因就是内部核燃料是武器级的,不是核电站的民用级(铀235丰度4%左右,核潜艇反应堆一般是丰度90%以上)。所以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对理由是用的反核扩散。拥有核潜艇,基本上可以认为拥有了核武器。上手难度上核潜艇还更高一些。全球拥核国家不少,能有核潜艇的就五常加印度,而且印度的是俄罗斯帮忙造的。
澳大利亚的邻国,新西兰存在感比较低,而且同文同种,问题不大;印尼就比较惨,还有领土争端,宗教还对立(穆斯林对基督),如果澳真的拥核了,印尼会如坐针毡;其他岛国基本上就是配头,没什么声音。另外就是以印度洋主人自称的印度,大概又只能到墙角画圈圈了。
最后说一下法国和欧洲,英国退欧之后,法德就非常尴尬,实际上欧盟本身就尴尬至极,本身的安全受到美国的掌控,俄罗斯从苏联解体出来之后,对欧洲的压力已经小的不得了,他们自己难以脱离政策惯性;美国坑欧元,肢解欧洲高科技公司;打压欧洲企业;监听政要,输出价值观如快乐教育等等。法国呢,本身作为五常国家,已经是跟不上美俄中了,和英国排到一起去了,现在英国能随时靠着美国继续干他们从立国之初就学会的事情——干涉欧陆,而法国呢,没有任何它靠得住的盟友,自身也不够强大。德国又不能放开手脚,再次雄起(那谁都怕)。欧洲其他国家呢,北欧在养老;东欧在卖女人;西欧在吸收难民;南欧遇到了土鸡和希腊。
穷挪恶闹
坐等俄罗斯入欧盟……
24年前,我的大学老师曾经说过,中国未来最有力的武器,绝不是军事,也不是外交,更不是什么路线啊,体制啊,主义这些更高屋建瓴的东西。而是最实打实的东西,钱,也就是经济。
他说,中国的经济,最后一定会逼迫美国跟我们做利益切割,因为我们的经济跟美国结合的太紧密,在美国强盛,我们衰弱的时候,美国会吸我们的血,但是一旦我们强盛起来,而美国逐渐走向衰败,我们就会反过来吸美国的血。更主要的是,我们会把从美国身上吸出来的血,再输送给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
这最后会造成一个非常奇怪的局面,美国为了斩断中美之间的脐带,会越来越反华,其他西方国家出于文化、制度、外交、经济、军事等等原因,开始时必然会跟美国站在同一阵线上。但是,他们却依旧依赖从中国身上获取利益,他们拿来反华的飞机大炮,还要靠从中国身上赚的钱来造。
所以,当中国从美国吸回来的血减少的时候,中国也将大大减少对西方其他国家输血,将经济模式更多的向内部循环调整。此时其他西方国家就会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他们越跟着美国反华,他们自己从中国能够获得的利益就越少,而美国却可以从他们身上反而吸到更多的血。这个局面,最终会导致美国无法组织起有力的反华阵营,反而会因为反华产生的连锁效应造成西方内部的分裂。
当时我想,这老头可能是个疯子,赶紧退休吧。多少年后,看到法国澳大利亚的新闻,我赶紧去查了一下,啊,老头子不但没驾鹤西游,还返聘了。
针对评论区的留言说明几个问题。
第一,我老师是24年前说过这样的话,并不是我24年前上学的时候他说过这样的话。
第二,他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刚刚博士毕业不久,我是看他当年写的东西,我上学的时候是十多年前,那时候他已经有些年纪了。
第三,他当时的话并不是什么惊天之言,如果大家好好回顾一下90年代末、2000年初,会发现,那其实是一个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封神论并驾齐驱的年代。
第四,我的老师是研究经济的,不是研究政治的,他后来确实参与了入世相关的一些工作。
暂时是“撕开”长期来看是“整合”或者说是“吞并”。
你就看西方这些国家,国防上能够自主的国家还剩几个?就一个法国。没有独立的国防工业,独立国防就是无源之水。但一个独立的国防工业是很烧钱的。中国是部分牺牲了福利和人员待遇。法国行吗?他就得靠外贸。600多亿美元,直接没了,法国国防工业起码得喝一年西北风。法国国防工业一旦垮了,那么他就只能被美国整合,在国防上全面依赖美国。
国防不能独立,其他方面你想独立?呵呵,全看美国心情。
==================
看了高赞答案,我觉得他太乐观了。未来欧洲全面受美国控制是很难避免的。小事上欧洲可以撒个娇,假装自己还能说“不”。大事上,比如美国监听你国家领导人的时候你敢放过半个屁吗?
想象一下这个问题:一旦欧洲的国防工业解体,那么欧洲的国防靠谁,武器买谁的?买中国的J35是不是有点太魔幻,向中国出口一台光刻机你都不敢,直接买中国的战机?但是,买谁的武器就受谁的钳制。
关于这个话题,我个人微信公众号“史客郎”最近发了两篇文章,有一些分析,贴上来给大家看看:
比黑吃黑还猛!
当地时间15日,美英澳三国领导人举行线上会谈,宣布将组建一个新的联盟AUKUS(奥库斯)。会谈中,还宣布了一条重磅消息:澳大利亚将终止与法国的潜艇协议,转而和美英合作。
法国被挖走的这个协议,金额很大:900亿澳元。如果算上后续维护费用,差不多将近1000亿美元。法国人非常愤怒,举国上下,都在痛骂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16日接受法国新闻电台采访时说:“这是真正的背后捅刀……我今天非常愤怒,而且痛苦……这不是盟友彼此应该做的事。”他还大骂说,这是“特朗普先生会干的事。”
大家都知道,外交部长说话,一向弯弯绕,法国外长能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很不常见。
法国国防部长弗洛朗丝·帕利说得就更直白了。他说“美国如何对待它的盟友”,法国现在“看得明明白白”,还说“就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而言,情况严重。”
法国已经在采取行动。法国驻美国大使馆说,因为美英澳的极端不仗义,法方取消了原定于9月17日举办的宴会活动。
顺便说一下,这不只是一场宴会。有些小伙伴可能不知道,我们历史上大讲特将讲的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和他指挥的大陆军,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其实是打酱油的。真正的主角是法国军队和英国军队,华盛顿的大陆军才2万多人,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训练什么的,都非常差,而英军当时有9万多人,法军有5万多人,甚至有人说美国国父其实不应该是华盛顿,而是应该是法军指挥官拉法耶特。
这场宴会就是纪念美国独立战争中美法怎么合作的,属于年度惯常活动。
这种重要宴会取消,含义就大了。
当然,这只是法国人报复的开始,之后还会有后续更大动作,大家等着看好了。
那么,法国为什么这么愤怒呢?
主要有五个原因。
第一、这笔单子金额实在太大。法国2020年GDP是26030亿美元,被美英撬掉的这个协议,金额占法国去年GDP的3.4%。对法国来说,订单取消,损失巨大。
第二、法国至今还是北约成员国,和美英是盟友关系。哪知道美国和英国当面喊朋友,背后捅刀子,连5年前签的协议它们都敢抢,今后还有美英还有什么能让法国相信的呢?
第三、当初为了这个订单,法国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之前就说过,法国这个国家,地盘意识非常重。尤其是西非,它一向视为禁脔,不容许其他国家插手。当时西非突然冒出一堆伊斯兰激进分子,美国人说想进西非反恐。当时法国人和日本人在竞争这笔潜艇生意,日本人优势挺大。法国用同意美国进西非,换取奥巴马出面,劝澳大利亚人选法国。
第四、为了维护这笔订单,法国人付出了不少。这方面不详细说了,就举个例子好了:今年年初,美国要各国派兵到南海来维护“航行自由”,法国可响应得比英国还早。虽说法国人也留了一手,它的军舰进了南海之后,避开了所有可能惹怒中国的海域,而且快速通过,但毕竟是货真价实的军舰,不像西班牙那样,纯粹搞形式主义,派的是艘大航海时代的三桅帆船,还是可能惹怒中国的,要付出代价的。
第五、就在一个月前,法国和澳大利亚还刚刚就怎么履行这个协议开过会,当时澳大利亚还信誓旦旦要推进这个项目,态度非常“诚恳”,场面极其感人。哪知道,它在背地里和美英搞这个勾当。
不知为什么,非洲军人很爱戴绿帽子
为了这笔生意,法国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居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被美英夺去,法国人怎么能不愤怒呢?
顺便还要再说一下:法国人当年让美国人进西非,简直是等于引狼入室,因为这些年,被美国人培训过的特种部队发动政变,推翻法国支持的当地政府,那可是此起彼伏啊。比如说前段时间就有几内亚。
啥都没得到,丢了西非的地盘,还白赔了这么多年的小心。不光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连当年送的彩礼都骗回去了,美国和英国在法国人背后捅的这一刀,确实不轻,差不多算从后背捅到前胸。
我之前说过,法国这个国家,向来感觉很好,属于那种明明兜里只有一块钱,却老觉得自己天生就该坐头等舱的国家。
被美国和英国坑到这地步,法国人和他们的关系能好得起来,才叫怪呢!
不过,900亿美元看上去数量虽多,但对大国竞争来说,却只是笔小钱。为了这么一笔钱,去得罪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个拥核国家。美国和英国的手法是巧,但最终的结果真的划算吗?
法国和德国,是整个欧洲的核心。法国挨的这一刀,一定会反映到整个欧洲对美国的态度上去。欧美之间,只怕经此一场,裂缝会更加巨大,甚至如法国国防部长暗示的那样,连地缘政治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一边看戏的中国,也只能笑而不语了。
第二篇:
我昨天说,对澳大利亚潜艇订单被美英撬走这事,法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还会有后续动作。现在消息传来,法国果然有动作了:
当地时间9月17日,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当晚发布了一份新闻公报,说应总统马克龙的要求,法国将立即召回驻美、驻澳大使。
这份公报里还大骂说,美英这种行为“背信弃义”“令人不可接受”,还“严重有损伙伴国之间的关系”。召回大使,在外交行为中,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这次是自从美国独立战争美法建交以来,法国首次从美国召回大使。
可以看得出:这次法国人确实很生气。在外交公报里都能破口大骂,可见确实是气疯了。
当然美英这次,确实是极其疯狂。
这个法国为澳大利亚制造潜艇的协议,法国是付过代价的:
法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一直有传统友谊,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美国鼓动欧洲制裁俄罗斯,法国当时参加了,导致法俄关系的退步;
俄罗斯本来向法国订了几艘西北风级的两栖攻击舰,船都造好了,因为美国说不要卖给俄罗斯,法国人毁约,赔了俄罗斯10亿欧元不说,后来好不容易才找到中东买家;
今年法国跟着美国搞自由航行,跑来了南海一趟,中法关系多少也受到一些影响。就在十几天前,法国还被美国鼓动起来,支持立陶宛。又得罪了中国一次;
当然影响最大的是:前些年,法国把美国人放进西非。现在证明非常失策,因为接受过美国培训的当地特种部队,此起彼伏地搞政变,等于抢法国的地盘。
这个潜艇协议是美国对法国做的这一切的补偿。
我昨天说过,本来澳大利亚对日本潜艇比较感兴趣,后来奥巴马出面,猛烈劝说澳大利亚,才让法国拿到了这个订单。想不到,这个订单最后还是被美国撬了。
这就像一个人,吃饭他付钱,看电影他付钱,出去旅游他付钱,还时常被叫着去付各种乱七八糟的钱,好不容易拿到了结婚证,脚都踏进洞房了,却被人一把拖走,眼睁睁看着别人当了新郎。
被人坑成这样,不生气才叫怪呢!
所以,这两天网上有很多人觉得,这下法国要和美英大大地翻脸了。
有人说,美英这个举措,会严重得罪各大美国盟友,连日印都会感到威胁;
还有人说,法俄之间的关系会大大提升一步;
甚至有人说,这是西方联盟崩解的第一环,中国要乘这机会赶紧下手。
反正说法很多,总之就是对法国抱有幻想。他们说得对不对呢?
不见得。还是老规矩,上图:
这张图显示的是法国领土。
地方是不是够多?星星点点的,有没有一种“日不落”的感觉?
别看法国本土加上这些海外领土,只有6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但它光在全世界的专属经济区,就有1169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一。和中国对比一下,就更清楚了:专属经济区面积300万平方公里,但这个数字只是我们主张的数字,很多海域和邻国有争议。众所周知的,像南海、钓鱼岛等地方,都有。
法国的这些领土,并不见得都是小地方。
比如说在澳大利亚附近的新喀里多尼亚,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在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面积有8.35万平方公里,这面积不小了,宁夏才6万多平方公里。
看完这张地图,再来上第二张地图:
这是以法国为龙头的法语国家地图。
前面写几内亚的时候,我说过,法国人对土地特别珍视,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都想着这地方今后可不能随便让它跑了,所以它会原来的统治阶层全部摧毁,残酷镇压下去后,再选一些接受过法国人“教化”,心理上对法国非常认同,而且为法国服务多年的当地人,来作为统治阶层。
等后来各国独立时,英国的殖民地很快就和英国没啥关系了,法国原来那些殖民地,却还是一大群“精神法国人”当家,针插不入、水泼不进。
举个例子,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英国的前殖民地,不大喜欢去法国前殖民地。
原因我也说过了,英国是海洋民族,对外搞殖民地,主要为的是赚钱,亏本的事不干。所以那个地方要是当了它的殖民地,原来的国王、贵族什么的,只要不反抗它,英国人都基本不动,全留着。这种办法效果好,成本低,但对方一旦独立,英国的影响力会迅速消失。
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国的影响力真不是一般的大。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影响力,要靠它的国力来维持,那么来看看法国有多大的国力呢?2020年法国GDP为26030亿美元,不但在日本、德国、英国之后,连印度都不如。法国的常备军有26万人,规模不大,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小。
如果不说核武器,法国的常规武器数量也不多,比如说主战坦克总共780余辆、步战车380余辆、直升机410多架等。要是单从数量上来看,法军的装备水平,甚至连不少中东王爷国都不如。
像“勒克莱尔”是法国研制的主战坦克,法军装备数不是最多,只有110多辆,反倒是中东的阿联酋最多,装备了380多辆。
阿联酋装备的“勒克莱尔”坦克。
当然,法国有自己的一套国防工业,这是它作为强国的标志,也是中东那一堆靠“”买买买”攒起来的王爷国军队所不如的地方。但就算如此,还是不能来解释法国为什么还能在全世界有这么大的地盘。
答案在法国在世界各地的驻军数量上。法国在这些绝大多数海外领土上,其实是没有驻军的。比如说地图上法属波利尼西亚那么大一块,它的驻军只有1000人,大部分还是后勤人员;像大洋洲驻军最多的新喀里多尼亚,也就是4000人,也大部分是后勤人员。至于凯尔盖朗岛、克罗泽群岛、圣彼埃尔和密克隆岛,甚至还很少时候都没有驻军。
这种驻军,只是象征性的。如果遇到真正的对手,它们根本就是个摆设,甚至是陷入绝地的“弃子”,因为真的发生了战争,法国一根本就没有强大的全球运兵能力,二把就算能兵力能投入到这些地区,也等于送死。之所以在实力和地盘上,法国呈现出这么大的差距,答案只有一个:它是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霸权下的受益者。如果盎撒霸权不复存在,它所拥有的不管是地盘,还是影响力,不说全部,至少大部分会随之消散。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英国心敢这么狠,这么不要脸地对法国下手的原因。毕竟相较于法国的全球利益,这笔澳大利亚潜艇协议的损失金额,并不算大,法国最终还是会接受的。法国的暴跳如雷,说穿了,一是为了平息国内的怒火,二是为了向美英要价,“多少给兄弟留点”的意思。反正潜艇零件很多,各国合作和采购是很正常事,不给造整舰,零部件订单也可以放出来的,更何况澳大利亚对法国这么赔偿,一点都还没谈呢!有没有注意到?在法国召回驻美、驻澳大使的同时,对同样参与这事的英国,法国就没有召回大使,这就是留个沟通管道的意思。而且英法离得近,万一双方大使说不清,法国总统还可以和英国首相去说嘛,费不了多少时间的!
但他这种处理方式,本身就是示弱。美英十有八九不会买账,法国还得自吞苦果。
我还是维持昨天的观点:法国挨的这一刀,一定会反映到整个欧洲对美国的态度上去。经此一场,欧美之间裂缝会更加巨大。
但在这种时候,中国如果有动作,欧洲人还是不会接受,甚至会起到反效果,被欧洲认为是中国确实有称霸世界野心、乘机抓紧离间欧美的证据。
当年袁绍兵败身亡后,他的两个儿子跑到辽东公孙康那里,曹操的手下都不断劝他赶紧进攻。曹操没听,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然后班师回朝。曹操前脚刚走,后脚公孙康果然献上了袁绍两个儿子的头颅。曹操对众人说:"公孙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美英法疯了,中国不能跟着疯,还是跟着古人的智慧走,在一旁看戏,顺便吃吃瓜,挺好的。
以西方的脾性,这种事情,绝不会是第一次,今后还会越玩越激情四射。法国这么肥硕,肌肉又不够,今后事不会少。大风暴即将来临。
等他们对朋友背后捅一刀这种事越玩越熟练,越玩越觉得完全可控,最终突然有一天突然失控时,才是中国下手的机会。他们既然疯了,就让他们疯个够。
这事牵扯比较大,如果有新进展,我会在个人公众号“史客郎”上继续跟进。
因为这是当前世界核心矛盾的一次尖锐爆发
当前世界的核心矛盾
是美国与中国 以及美国与全世界的矛盾
是美国霸权与人类和平发展之历史潮流的矛盾
由于美国的自私性非正义性 军火集团的嗜血性
这一根本矛盾迟早是要爆发的
而美国在这一矛盾斗争中必然是要失败的
美澳毁约之所以如此具有撕裂性
就是因为它是这一矛盾尖锐而集中的爆发
美国人这么干一点也不奇怪,我奇怪的是澳大利亚人这么干图什么。
先前澳大利亚政府不惜损害经济利益也要屡次硬怼中国,这个操作已经是非常的迷了。但是考虑到意识形态因素,为了政治原因损害经济利益也不是很少见的事情,终归可以理解。
但是这次澳大利亚把法国也得罪死的操作属实让人看不明白。
澳大利亚和中俄的关系非常糟糕,再把法国得罪了也只剩下英美的大腿可以抱了。作为一个孤悬海外的昂撒国家,澳大利亚对自己的安全肯定是时刻发虚的。
所以,我只能理解为澳大利亚已经在昂撒联盟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不惜牺牲国家利益也要做这个先锋。
出头的椽子先烂,这句话虽然是中国谚语,但是澳大利亚人也不是不懂的。能够为了昂撒联盟的利益不惜披肝沥血,出入水火,澳大利亚人已经是彻底all in了,什么叫做赌国运啊,这才叫赌国运。
话说回来,一旦哪天亚洲版的门罗宣言上演,美国人被迫撤离亚太,那澳大利亚的地位估计会更加尴尬。我们都知道,澳大利亚的正道是应该是主动融入亚洲,但是现在看来澳洲人放不下昂撒白人的身段来委曲求全。所以索性赌国运,主动站上了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对此我只有一句话评价:很勇敢,但是很蠢。
“她么?”卫若婆子高兴的说,“现在是交了好运了。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坳的贸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
“阿呀,这样的婆婆!……”四婶惊奇的说。
“阿呀,我的太太!你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那有这一注钱来做聘礼?他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山里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唯独肯嫁进深山野坳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
“祥林嫂竟肯依?……”
“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
——鲁迅《祝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