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澳大利亚单方面取消法国600亿美金的潜艇订单,五常国家又得罪一个,到底是想搞哪样?

回答
澳大利亚突然撕毁与法国价值600亿澳元的潜艇合同,这无疑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地缘政治大戏。这桩原本被视为澳法之间“浪漫盟约”的海军巨额合作,瞬间变成了令法国勃然大怒的“政治背叛”。更重要的是,此举直接触动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常五国)的敏感神经,又一个国家被推向了可能与“五常”之一产生裂痕的境地,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盘算?

要理解这场风波的深层原因,我们得把目光放到更广阔的国际战略棋局中。

第一幕:潜艇合同的“蜜月期”与法国的“雄心”

时间回到2016年。澳大利亚时任总理特恩布尔宣布,选择法国海军集团(Naval Group)作为其下一代常规动力潜艇的建造商,总价值高达500亿澳元(后因通胀等因素上涨至660亿澳元)。这笔订单对法国海军集团来说,是其海外业务的一笔巨款,意义非凡。当时,法国将其视为在印太地区扩大军事影响力、深化与盟友关系的重要战略举措,更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军事合同之一”。法国为此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和人员培训,对这笔订单寄予厚望,希望借此巩固其在全球造船业的领先地位,并在印太地区建立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幕:澳大利亚态度的“微妙转变”与“转向印太”的现实考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澳大利亚国内对于这份合同的疑虑逐渐浮现。首先是成本超支和延期交付的担忧。潜艇建造工程本就是一项极为复杂且耗时漫长的过程,任何国家的项目都可能面临各种意外状况。澳大利亚方面认为,法国海军集团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未能有效控制成本,并且在技术细节上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项目进一步延误和预算膨胀。这对澳大利亚这样一个财政高度敏感的国家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地缘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澳大利亚所处的印太地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战略重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崛起,以及区域内紧张局势的加剧,促使澳大利亚重新审视其国防战略和安全保障。澳大利亚开始感到,法国海军集团提供的“梭鱼”级常规动力潜艇,在面对潜在的区域性冲突时,可能在性能、航程、隐蔽性等方面,无法完全满足其未来作战需求。

澳大利亚领导层开始越来越倾向于一种能够更有效应对特定威胁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背景下,一个来自其传统盟友、拥有核动力潜艇技术的国家,成为其新的关注焦点。

第三幕:AUKUS联盟的横空出世与法国的“晴天霹雳”

就在大家以为澳法潜艇合作板上钉钉之际,2021年9月15日,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突然宣布成立一项名为“AUKUS”的安全伙伴关系。这项协议的核心内容是,澳大利亚将获得美国提供的核动力潜艇技术,并建造至少八艘核动力潜艇。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法国的潜艇美梦。澳大利亚政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弃法投美”,并公开宣布与法国海军集团的潜艇合同“失效”。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当时表示,这是为了“国家利益”和应对“不断变化的战略环境”。

澳大利亚为何选择“翻脸”?

从澳大利亚的角度来看,这一决策并非无迹可寻,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

核动力潜艇的战略优势: 核动力潜艇拥有更长的航程、更强的续航能力和更高的隐蔽性,这对于澳大利亚这样幅员辽阔、需要守护广阔海洋的国家来说,具有压倒性的战略优势。核潜艇能够更长时间地潜伏在敌方附近水域,进行情报收集和威慑,这远超常规动力潜艇的能力范畴。
与美国更紧密的军事融合: 加入AUKUS联盟,意味着澳大利亚在军事技术和战略规划上,将与美国、英国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将美国视为其最重要的盟友,能够获得美国最先进的军事技术,无疑能极大地提升其国防实力和地区影响力。
“中国因素”的考量: 澳大利亚的这一举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军事力量的回应。获得核动力潜艇技术,被视为是澳大利亚在应对地区安全挑战时,提升自身威慑能力的关键一步。
成本与效率的权衡: 虽然澳大利亚并未公开详细解释“失效”的具体原因,但外界普遍认为,核动力潜艇虽然初期投入巨大,但其维护成本和作战效率可能更具长期效益,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法国项目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澳大利亚的这次行动,其核心诉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最大化自身的战略安全和军事优势,即使这意味着要得罪传统盟友,甚至触碰“五常”之一的利益。

法国的反应与“五常”的敏感神经

法国方面对此感到极度愤怒和被背叛。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称之为“背后捅刀子”,总统马克龙也表示“不信任”。法国不仅损失了巨额经济合同,更重要的是,在国际舞台上,特别是其长期经营的印太战略中,遭遇了重大挫折。

澳大利亚此举直接得罪了法国,而法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和重要的国际影响力。这层关系本应是澳法之间加强合作的基石,现在却因为澳大利亚的“转向”而变得紧张。

更广泛来看,澳大利亚与法国的合作破裂,虽然直接导火索是军事合同,但其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国际地缘政治的深刻调整。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布局,意在拉拢盟友、制衡中国,而澳大利亚的这一选择,正是这一战略的集中体现。 这也意味着,在新的国际格局下,国家之间的战略选择和联盟关系,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动态。澳大利亚可能是在用“得罪一个五常”的代价,来换取其认为更重要的安全保障。

未来的走向与“搞哪样”的答案

澳大利亚单方面取消潜艇订单,并非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地缘政治大棋局中的一步重要落子。澳大利亚试图通过获得核动力潜艇技术,来提升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和军事实力,以应对其认为存在的安全挑战。

至于“到底想搞哪样”,答案显而易见:澳大利亚希望成为一个更具军事实力、更主动参与区域安全事务的“地区强国”,并在此过程中与美国及其盟友形成更紧密的战略联系。 这是一次高风险的战略赌博,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澳大利亚自身的决心和实力,更取决于区域力量格局的演变以及国际社会对其行为的解读和反应。对于法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迫使其重新评估其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定位和盟友关系。而对于“五常”而言,这次事件也再次提醒了人们,在快速变化的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这个话题,我个人微信公众号“史客郎”最近发了两篇文章,有一些分析,贴上来给大家看看:


比黑吃黑还猛!

当地时间15日,美英澳三国领导人举行线上会谈,宣布将组建一个新的联盟AUKUS(奥库斯)。会谈中,还宣布了一条重磅消息:澳大利亚将终止与法国的潜艇协议,转而和美英合作。

法国被挖走的这个协议,金额很大:900亿澳元。如果算上后续维护费用,差不多将近1000亿美元。法国人非常愤怒,举国上下,都在痛骂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

法国外长勒德里昂16日接受法国新闻电台采访时说:“这是真正的背后捅刀……我今天非常愤怒,而且痛苦……这不是盟友彼此应该做的事。”他还大骂说,这是“特朗普先生会干的事。”

大家都知道,外交部长说话,一向弯弯绕,法国外长能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很不常见。

法国国防部长弗洛朗丝·帕利说得就更直白了。他说“美国如何对待它的盟友”,法国现在“看得明明白白”,还说“就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而言,情况严重。”

法国已经在采取行动。法国驻美国大使馆说,因为美英澳的极端不仗义,法方取消了原定于9月17日举办的宴会活动。

顺便说一下,这不只是一场宴会。有些小伙伴可能不知道,我们历史上大讲特将讲的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和他指挥的大陆军,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其实是打酱油的。真正的主角是法国军队和英国军队,华盛顿的大陆军才2万多人,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训练什么的,都非常差,而英军当时有9万多人,法军有5万多人,甚至有人说美国国父其实不应该是华盛顿,而是应该是法军指挥官拉法耶特。

这场宴会就是纪念美国独立战争中美法怎么合作的,属于年度惯常活动。

这种重要宴会取消,含义就大了。

当然,这只是法国人报复的开始,之后还会有后续更大动作,大家等着看好了。

那么,法国为什么这么愤怒呢?

主要有五个原因。

第一、这笔单子金额实在太大。法国2020年GDP是26030亿美元,被美英撬掉的这个协议,金额占法国去年GDP的3.4%。对法国来说,订单取消,损失巨大。

第二、法国至今还是北约成员国,和美英是盟友关系。哪知道美国和英国当面喊朋友,背后捅刀子,连5年前签的协议它们都敢抢,今后还有美英还有什么能让法国相信的呢?

第三、当初为了这个订单,法国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之前就说过,法国这个国家,地盘意识非常重。尤其是西非,它一向视为禁脔,不容许其他国家插手。当时西非突然冒出一堆伊斯兰激进分子,美国人说想进西非反恐。当时法国人和日本人在竞争这笔潜艇生意,日本人优势挺大。法国用同意美国进西非,换取奥巴马出面,劝澳大利亚人选法国。

第四、为了维护这笔订单,法国人付出了不少。这方面不详细说了,就举个例子好了:今年年初,美国要各国派兵到南海来维护“航行自由”,法国可响应得比英国还早。虽说法国人也留了一手,它的军舰进了南海之后,避开了所有可能惹怒中国的海域,而且快速通过,但毕竟是货真价实的军舰,不像西班牙那样,纯粹搞形式主义,派的是艘大航海时代的三桅帆船,还是可能惹怒中国的,要付出代价的。

第五、就在一个月前,法国和澳大利亚还刚刚就怎么履行这个协议开过会,当时澳大利亚还信誓旦旦要推进这个项目,态度非常“诚恳”,场面极其感人。哪知道,它在背地里和美英搞这个勾当。

不知为什么,非洲军人很爱戴绿帽子

为了这笔生意,法国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居然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被美英夺去,法国人怎么能不愤怒呢?

顺便还要再说一下:法国人当年让美国人进西非,简直是等于引狼入室,因为这些年,被美国人培训过的特种部队发动政变,推翻法国支持的当地政府,那可是此起彼伏啊。比如说前段时间就有几内亚。

啥都没得到,丢了西非的地盘,还白赔了这么多年的小心。不光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连当年送的彩礼都骗回去了,美国和英国在法国人背后捅的这一刀,确实不轻,差不多算从后背捅到前胸。

我之前说过,法国这个国家,向来感觉很好,属于那种明明兜里只有一块钱,却老觉得自己天生就该坐头等舱的国家。

被美国和英国坑到这地步,法国人和他们的关系能好得起来,才叫怪呢!

不过,900亿美元看上去数量虽多,但对大国竞争来说,却只是笔小钱。为了这么一笔钱,去得罪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个拥核国家。美国和英国的手法是巧,但最终的结果真的划算吗?

法国和德国,是整个欧洲的核心。法国挨的这一刀,一定会反映到整个欧洲对美国的态度上去。欧美之间,只怕经此一场,裂缝会更加巨大,甚至如法国国防部长暗示的那样,连地缘政治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一边看戏的中国,也只能笑而不语了。

第二篇:


我昨天说,对澳大利亚潜艇订单被美英撬走这事,法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还会有后续动作。现在消息传来,法国果然有动作了:

当地时间9月17日,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当晚发布了一份新闻公报,说应总统马克龙的要求,法国将立即召回驻美、驻澳大使。

这份公报里还大骂说,美英这种行为“背信弃义”“令人不可接受”,还“严重有损伙伴国之间的关系”。召回大使,在外交行为中,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这次是自从美国独立战争美法建交以来,法国首次从美国召回大使。

可以看得出:这次法国人确实很生气。在外交公报里都能破口大骂,可见确实是气疯了。

当然美英这次,确实是极其疯狂。

这个法国为澳大利亚制造潜艇的协议,法国是付过代价的:

法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一直有传统友谊,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美国鼓动欧洲制裁俄罗斯,法国当时参加了,导致法俄关系的退步;

俄罗斯本来向法国订了几艘西北风级的两栖攻击舰,船都造好了,因为美国说不要卖给俄罗斯,法国人毁约,赔了俄罗斯10亿欧元不说,后来好不容易才找到中东买家;

今年法国跟着美国搞自由航行,跑来了南海一趟,中法关系多少也受到一些影响。就在十几天前,法国还被美国鼓动起来,支持立陶宛。又得罪了中国一次;

当然影响最大的是:前些年,法国把美国人放进西非。现在证明非常失策,因为接受过美国培训的当地特种部队,此起彼伏地搞政变,等于抢法国的地盘。

这个潜艇协议是美国对法国做的这一切的补偿。

我昨天说过,本来澳大利亚对日本潜艇比较感兴趣,后来奥巴马出面,猛烈劝说澳大利亚,才让法国拿到了这个订单。想不到,这个订单最后还是被美国撬了。

这就像一个人,吃饭他付钱,看电影他付钱,出去旅游他付钱,还时常被叫着去付各种乱七八糟的钱,好不容易拿到了结婚证,脚都踏进洞房了,却被人一把拖走,眼睁睁看着别人当了新郎。

被人坑成这样,不生气才叫怪呢!

所以,这两天网上有很多人觉得,这下法国要和美英大大地翻脸了。

有人说,美英这个举措,会严重得罪各大美国盟友,连日印都会感到威胁;

还有人说,法俄之间的关系会大大提升一步;

甚至有人说,这是西方联盟崩解的第一环,中国要乘这机会赶紧下手。

反正说法很多,总之就是对法国抱有幻想。他们说得对不对呢?

不见得。还是老规矩,上图:

这张图显示的是法国领土。

地方是不是够多?星星点点的,有没有一种“日不落”的感觉?

别看法国本土加上这些海外领土,只有6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但它光在全世界的专属经济区,就有1169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一。和中国对比一下,就更清楚了:专属经济区面积300万平方公里,但这个数字只是我们主张的数字,很多海域和邻国有争议。众所周知的,像南海、钓鱼岛等地方,都有。

法国的这些领土,并不见得都是小地方。

比如说在澳大利亚附近的新喀里多尼亚,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在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面积有8.35万平方公里,这面积不小了,宁夏才6万多平方公里。

看完这张地图,再来上第二张地图:

这是以法国为龙头的法语国家地图。

前面写几内亚的时候,我说过,法国人对土地特别珍视,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都想着这地方今后可不能随便让它跑了,所以它会原来的统治阶层全部摧毁,残酷镇压下去后,再选一些接受过法国人“教化”,心理上对法国非常认同,而且为法国服务多年的当地人,来作为统治阶层。

等后来各国独立时,英国的殖民地很快就和英国没啥关系了,法国原来那些殖民地,却还是一大群“精神法国人”当家,针插不入、水泼不进。

举个例子,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英国的前殖民地,不大喜欢去法国前殖民地。

原因我也说过了,英国是海洋民族,对外搞殖民地,主要为的是赚钱,亏本的事不干。所以那个地方要是当了它的殖民地,原来的国王、贵族什么的,只要不反抗它,英国人都基本不动,全留着。这种办法效果好,成本低,但对方一旦独立,英国的影响力会迅速消失。

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国的影响力真不是一般的大。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影响力,要靠它的国力来维持,那么来看看法国有多大的国力呢?2020年法国GDP为26030亿美元,不但在日本、德国、英国之后,连印度都不如。法国的常备军有26万人,规模不大,比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小。

如果不说核武器,法国的常规武器数量也不多,比如说主战坦克总共780余辆、步战车380余辆、直升机410多架等。要是单从数量上来看,法军的装备水平,甚至连不少中东王爷国都不如。

像“勒克莱尔”是法国研制的主战坦克,法军装备数不是最多,只有110多辆,反倒是中东的阿联酋最多,装备了380多辆。

阿联酋装备的“勒克莱尔”坦克。

当然,法国有自己的一套国防工业,这是它作为强国的标志,也是中东那一堆靠“”买买买”攒起来的王爷国军队所不如的地方。但就算如此,还是不能来解释法国为什么还能在全世界有这么大的地盘。

答案在法国在世界各地的驻军数量上。法国在这些绝大多数海外领土上,其实是没有驻军的。比如说地图上法属波利尼西亚那么大一块,它的驻军只有1000人,大部分还是后勤人员;像大洋洲驻军最多的新喀里多尼亚,也就是4000人,也大部分是后勤人员。至于凯尔盖朗岛、克罗泽群岛、圣彼埃尔和密克隆岛,甚至还很少时候都没有驻军。

这种驻军,只是象征性的。如果遇到真正的对手,它们根本就是个摆设,甚至是陷入绝地的“弃子”,因为真的发生了战争,法国一根本就没有强大的全球运兵能力,二把就算能兵力能投入到这些地区,也等于送死。之所以在实力和地盘上,法国呈现出这么大的差距,答案只有一个:它是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霸权下的受益者。如果盎撒霸权不复存在,它所拥有的不管是地盘,还是影响力,不说全部,至少大部分会随之消散。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英国心敢这么狠,这么不要脸地对法国下手的原因。毕竟相较于法国的全球利益,这笔澳大利亚潜艇协议的损失金额,并不算大,法国最终还是会接受的。法国的暴跳如雷,说穿了,一是为了平息国内的怒火,二是为了向美英要价,“多少给兄弟留点”的意思。反正潜艇零件很多,各国合作和采购是很正常事,不给造整舰,零部件订单也可以放出来的,更何况澳大利亚对法国这么赔偿,一点都还没谈呢!有没有注意到?在法国召回驻美、驻澳大使的同时,对同样参与这事的英国,法国就没有召回大使,这就是留个沟通管道的意思。而且英法离得近,万一双方大使说不清,法国总统还可以和英国首相去说嘛,费不了多少时间的!

但他这种处理方式,本身就是示弱。美英十有八九不会买账,法国还得自吞苦果。

我还是维持昨天的观点:法国挨的这一刀,一定会反映到整个欧洲对美国的态度上去。经此一场,欧美之间裂缝会更加巨大。

但在这种时候,中国如果有动作,欧洲人还是不会接受,甚至会起到反效果,被欧洲认为是中国确实有称霸世界野心、乘机抓紧离间欧美的证据。

当年袁绍兵败身亡后,他的两个儿子跑到辽东公孙康那里,曹操的手下都不断劝他赶紧进攻。曹操没听,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然后班师回朝。曹操前脚刚走,后脚公孙康果然献上了袁绍两个儿子的头颅。曹操对众人说:"公孙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美英法疯了,中国不能跟着疯,还是跟着古人的智慧走,在一旁看戏,顺便吃吃瓜,挺好的。

以西方的脾性,这种事情,绝不会是第一次,今后还会越玩越激情四射。法国这么肥硕,肌肉又不够,今后事不会少。大风暴即将来临。

等他们对朋友背后捅一刀这种事越玩越熟练,越玩越觉得完全可控,最终突然有一天突然失控时,才是中国下手的机会。他们既然疯了,就让他们疯个够。

这事牵扯比较大,如果有新进展,我会在个人公众号“史客郎”上继续跟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澳大利亚突然撕毁与法国价值600亿澳元的潜艇合同,这无疑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地缘政治大戏。这桩原本被视为澳法之间“浪漫盟约”的海军巨额合作,瞬间变成了令法国勃然大怒的“政治背叛”。更重要的是,此举直接触动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常五国)的敏感神经,又一个国家被推向了可能与“五常”之一产生裂痕的境地.............
  • 回答
    美澳核潜艇合作:一次深远的战略布局及其对周边局势的影响澳大利亚总理宣布计划建造核潜艇编队,并得到美国“将提供帮助”的承诺,这无疑是近期国际安全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这一举动并非孤立的技术采购,而是美澳两国一项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动机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将产生.............
  • 回答
    关于“澳大利亚是否要被制裁”这个问题,截至我知识更新的时间点(2023年初),澳大利亚并没有面临普遍意义上的国际制裁。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不受任何形式的限制或压力,也并不意味着未来不会发生。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什么是国际制裁?首先,理解“制裁”的含义至关重要。.............
  • 回答
    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火已经肆虐了好几周,尤其是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情况极其严峻。这两个州都已经进入了紧急状态,而悉尼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级”火灾风险。目前,火势依然非常凶猛且难以控制。成千上万的消防员,包括来自其他州和新西兰的支援力量,正夜以继日地与这场大火搏斗。然而,高温、强风以及干燥的植.............
  • 回答
    澳大利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禀赋,确实与美国有着相似之处——广袤的土地,连接两大洋,以及相对孤立的地理位置。然而,要论证为何澳大利亚未能发展出美国那样的国力,就需要深入剖析两国在历史、人口、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的差异。这并非一句简单的“运气不好”就能概括的,而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
  • 回答
    澳大利亚“潜艇门”事件,这出好莱坞级别的政治大戏,确实让西方阵营内部的裂痕暴露无遗,甚至可以说是撕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几个国家的利益纠葛,更是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下,盟友关系信任危机的一次集中爆发。“潜艇门”:一场精心策划的“背叛”故事的起因要追溯到2016年,澳大利亚与法国签署了一.............
  • 回答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国旗上的米字旗,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历史重量的象征。谈论这两个国家的人们对此的心理接受度,绝非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就能概括的,它涉及到民族认同、历史记忆、文化演变以及国家主权的现代观念等多重维度。首先,我们要明白,米字旗作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国旗的一部分,其存在并非空穴来风,而是.............
  • 回答
    澳大利亚的山火之所以会烧这么久,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极端的天气和气候条件:这是导致澳大利亚山火持续燃烧的最关键因素。近年来,澳大利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事件,这些事件相互作用,创造了“完美风暴”: 持续的干旱: 澳大利亚多.............
  • 回答
    澳大利亚留学生在澳洲就业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并非不可能。总体而言,就业的难易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专业选择、语言能力、实习经验、签证类型、市场需求、个人努力程度以及运气等。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详细展开讲述:一、 挑战与困难主要体现在:1. 签证限制: 毕业生工作签证(PostSt.............
  • 回答
    澳大利亚近日报告了一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新亚型,据称其特点是“难被 PCR 识别”且“传染性强”。这一消息无疑给全球抗疫带来了新的挑战,并可能在多个层面对全球疫情走势产生深远影响。什么是“难被 PCR 识别”?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难被 PCR 识别”的含义。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目前诊断新冠病毒最.............
  • 回答
    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几个国家确实不像我们印象中那些传统农业大国那样,以“牛”字闻名天下。你可能不会听到像阿根廷那样每年出口成吨的牛肉,或者像印度那样牛的数量多到占全球一半。但这并不妨碍它们过得相当滋润,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富裕和发达。这其中的奥秘,其实藏在它们各自独特的资源禀赋、经济结构以及发展策.............
  • 回答
    澳大利亚,这个地处南半球、人口仅约2500万的国家,却在奥林匹克赛场上屡创佳绩,堪称体育强国。很多人好奇,为何这样一个相对小众的人口基数,却能涌现出如此多的优秀运动员,并在奥运会舞台上熠熠生辉?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精心培育的结果。首先,澳大利亚拥有极其 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体育在澳大利亚人的.............
  • 回答
    要探讨澳大利亚能够“反制”中国的筹码有多少,并且尽量写得详实,同时避免AI痕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而非简单列举几项。这里的“反制”并非指直接军事对抗,而更多是运用经济、外交、政治和战略层面的手段,来影响中国在特定议题上的行为或维护自身利益。一、 经济层面的“筹码”:并非绝对优势,但有影响力澳.............
  • 回答
    奥运赛场上的拼搏固然精彩,但赛场之外的言行举止同样折射出运动员的素养和责任感。近日,澳大利亚运动员在奥运村房间里留下的“烂摊子”,以及代表队团长对此“不予处分”的回应,无疑引发了不少讨论。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奥运村是一个临时的“家”,是各国运动员共同生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维护公共秩序、尊重他人、.............
  • 回答
    澳大利亚的兔子和羊,哪个体型更大?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澳大利亚羊的数量惊人,但可能不太清楚和本土的兔子相比,它们到底能大到什么程度。简单来说,羊比兔子大得多,而且这个差距非常显著。为了详细说明,我们得从这两个物种的平均体型、品种差异以及它们在澳大利亚的普遍情况来聊聊。1. 兔.............
  • 回答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关于中国脱贫成就的表态,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数字的陈述,更涉及到国际关系、发展模式、人权观念以及信息透明度等复杂议题。一、 表态的直接含义与背景 直接含义: 阿尔巴尼斯总理的表态,字面意思是指中国在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上,相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取得了更.............
  • 回答
    您提到的“澳大利亚参议员要求华裔‘无条件谴责中国’被批后,澳政客却回应‘都怪中国’”这个事件,反映了澳大利亚政坛在处理涉及中国和华裔社群问题时出现的复杂和敏感的动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事件的背景与细节:首先,我们需要尽可能准确地了解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这类事件通常涉及:.............
  • 回答
    发达国家在控制贫富差距方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政策和措施,并且这些措施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以下将详细介绍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欧洲部分发达国家在这一问题上的控制策略,并尽可能提供细节:核心理念:这些发达国家普遍认同,过大的贫富差距不仅会加剧社会不公,影响社会稳定,还可能阻碍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它.............
  • 回答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成功获得2032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消息,也预示着一系列令人期待的变革和机遇。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布里斯班2032年奥运会预计将为这座城市、澳大利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带来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对布里斯班2032年夏季奥运会的一些详细期待:一、 体育盛事的卓越呈现.............
  • 回答
    澳大利亚的种族歧视,这个问题盘根错节,很难用一两句话就概括其严重程度。它渗透在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既有显性的、粗暴的歧视行为,也有更隐蔽、更系统性的偏见,对澳大利亚的社会公正和多元文化发展构成了持续的挑战。要理解澳大利亚种族歧视的“严重性”,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看待:1. 对原住民(Abor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