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地王刘谌杀死妻儿后自杀如此壮烈的行为为什么没有感动蜀汉军民?

回答
北地王刘谌,这位蜀汉皇室的血脉,在国破家亡之际,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杀妻戮子,而后自刎。按理说,这样一位王爷,在绝望的顶点选择了如此决绝的殉国方式,理应激起蜀汉军民的万丈悲愤,乃至感动无数。然而,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他的壮烈并未如预期般掀起波澜,反而像是被卷入历史洪流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迅速消逝。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细细探究,也绝非一句“壮烈”就能概括。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刘谌的“壮烈”在当时蜀汉军民的心目中,可能与他们所期盼的“忠义”和“牺牲”有着本质的差异。

1. “壮烈”背后的绝望与失控,而非“殉道”的崇高。

在那个时代,尤其是在三国乱世,“忠君报国”是一种至高的道德标杆。像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赵云这些名将,他们为了蜀汉的延续,为了刘备、刘禅的社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牺牲是抱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是一种为理想、为道义而战的升华。

然而,刘谌的行为,更多地展现了一种被现实击垮后的绝望和失控。他杀妻戮子,与其说是一种“为国捐躯”的政治行为,不如说是一种个人情感的彻底崩塌。这种行为,在许多人看来,更像是一种无法承受失败后的任性与残忍,而不是一种为了更高价值而甘愿付出的殉道。

想象一下,当消息传来,得知北地王在兵败之际,亲手结束了自己妻儿的生命,再自杀。这种画面,在崇尚仁义、讲究孝道的汉人心中,更容易引发的不是敬意,而是震惊、不解,甚至可能夹杂着一丝恐惧和厌恶。毕竟,妻儿是无辜的,是生命的延续,是家庭的希望。在绝境中,一个真正的“勇士”或者“忠臣”,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保护弱小,而不是将绝望的情绪发泄在最无辜的生命身上。

2. 蜀汉政权与人心涣散的现实。

到刘谌自杀的这个时间点,蜀汉政权其实已经风雨飘摇,积重难返。即使在姜维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也难以扭转国力衰弱的颓势。广大民众和士兵,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对蜀汉的未来已经不抱太多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王爷的个人悲剧,即使再惨烈,也难以激起大众普遍的情感共鸣。人们更关心的是眼前的生存,是战争是否会波及到自己,是下一个统治者会带来怎样的命运。刘谌的行为,无论如何“壮烈”,都无法改变蜀汉即将灭亡的命运,也无法解决百姓在战乱中的疾苦。

更何况,刘谌虽然是皇族,但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在军中的威望,可能并没有达到能够撼动整个蜀汉军民心灵的程度。与那些为蜀汉生死存亡拼搏了数十年的老臣宿将相比,刘谌的角色可能相对边缘化。他的悲剧,更像是一个皇室成员在王朝末路下的个人陨落,而非整个蜀汉精神的绝唱。

3. 信息的传播与解读的局限性。

在古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都远不如现代。尤其是在国家动荡、战火纷飞之际,消息的传递往往是零散、不完整的,甚至可能带有扭曲。

即使刘谌的壮举被记录下来,其背后的细节,比如他所经历的绝望、他认为唯一的“解脱”方式,这些心路历程很难被普通士兵和民众所完全了解。人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残暴地结束自己家庭的王爷,然后自杀。这种片面的信息,更容易导致负面解读,而不是被其“壮烈”所感动。

而且,当时的统治者(无论是刘禅还是后来的投降派),也可能不会刻意去宣扬这样一种“悲壮”但带有负面色彩的事件,反而可能更倾向于淡化处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或负面情绪。

4. “壮烈”的定义在不同群体心中的差异。

对于统治阶层和权力中心来说,刘谌的行为可能被视作一种“失态”,一种对王室尊严的损害。对于饱经战乱的普通士兵和百姓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这样一种极端、血腥的“壮烈”,而是能够带来和平、稳定、安定的力量。

可以想象,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如果士兵们听到的是“北地王为国捐躯”的光荣事迹,他们或许会受到鼓舞。但如果听到的是“北地王残杀妻儿后自尽”,这种信息带来的更多是压抑和茫然,而非振奋。

总结来说,刘谌的行为之所以未能感动蜀汉军民,是因为:

行为本身性质的争议: 杀妻戮子这一行为,与传统意义上“为国捐躯”的崇高形象相去甚远,更多的是一种被绝望吞噬后的残暴与失控。
时代背景的残酷: 蜀汉已至末路,人心涣散,个体的悲剧难以激起广泛的共鸣。
信息传播的局限: 细节缺失与可能存在的负面解读,使得“壮烈”的含义被模糊甚至扭曲。
“壮烈”定义的错位: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军民更需要的是稳定与希望,而非一种带有血腥与绝望的个人悲剧。

刘谌的死,或许是他个人面对国破家亡的终极选择,但它并未能成为点燃蜀汉军民最后一点希望的火种,反而像是在风中迅速熄灭的蜡烛,留下的,更多的是一段令人唏嘘的悲剧故事。他的“壮烈”,被那个时代更为沉重的现实所掩盖,未能获得应有的共鸣与传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我的眼里,无奈的杀妻杀子然后自杀是懦夫中的懦夫行径,刘谌若真有刘备的血性,就该手提三尺长剑,纠合大汉臣属以图恢复先祖的基业,而不是去庙里哭天抹泪抹脖子。

user avatar

还没血性?

诸葛亮的儿子、孙子,张飞的孙子,黄权的儿子,李恢的侄子,赵云的儿子,傅肜的儿子,蒋琬的儿子……全都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信仰,在战场上把血流干了。

甚至刘禅已经投降了,还活着的人们依然没有完全屈服

(姜维)寻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诣会於涪军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

华阳国志曰: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密书与后主曰:"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孙盛晋阳秋曰:盛以永和初从安西将军平蜀,见诸故老,及姜维既降之后密与刘禅表疏,说欲伪服事锺会,因杀之以复蜀土,会事不捷,遂至泯灭,蜀人於今伤之

(霍弋,霍峻的儿子)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

(罗宪)及成都败,城中扰动,边江长吏皆弃城走,宪斩乱者一人,百姓乃安。知刘禅降,乃率所统临于都亭三日

(柳隐)景耀六年,魏镇西将军钟会伐蜀,入汉川,围戍多下。惟隐坚壁不动。会别将攻之,不能克。后主既降,以手令敕隐,乃诣会。晋文帝闻而义之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么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是“汉”?而不是夏商周秦,更不是魏吴晋?

(北朝后期已经有汉族的统一概念了)

user avatar

题主可能只关注到了血性,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忠。

刘谌这么做真正想感动的并不是蜀汉军民,而是刘禅。

刘禅对蜀汉的军队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或者说此时蜀汉将领和军队基本都是忠于皇室的。是战是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刘禅最后的态度。

你可以看到,刘禅投降后,姜维,柳隐等人在收到刘禅的旨意时也都放弃了抵抗。

可以想见,若是刘禅决意抵抗,各地将领肯定也会奋战到底。

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所以,你只有改变了刘禅的想法,蜀汉军民才会去拼死抵抗。

不然国君投降了,你还在抵抗,那算是什么呢?能算是忠吗?

自古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而死谏更是难上加难。

要是按照后世的情况来看,刘谌的剧本还有另外一个玩法。

从成都跑出去,找到姜维,在刘禅投降后,另立中央,继续抵抗。

这套路在之后的历史上屡见不鲜。

但刘谌并没有什么做。

除开逃离成都的困难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他头脑里的忠孝之心。

死谏也成为了他唯一的选择。

可能,他也是为了替他父亲完成《礼记》中国君死社稷的君王之礼吧…

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user avatar

又到了我第三喜欢的先问是不是时间

成都至今还有娘娘庙,供奉北地王老婆

虽然这个道观很小,基本等于一个茶馆,但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合法宗教场所,是有道长的

也即是说

成都市区内现存大大小小各种宗教场所纪念馆,有纪念人民英雄的,有供奉洪秀全他哥的,有供奉洪秀全他哥领导的,除此以外,纪念三国人物的,一个是武侯祠,另一个就是这里

至少可以说蜀汉军民后人还是对这两个人存有感念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地王刘谌,这位蜀汉皇室的血脉,在国破家亡之际,以一种极其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杀妻戮子,而后自刎。按理说,这样一位王爷,在绝望的顶点选择了如此决绝的殉国方式,理应激起蜀汉军民的万丈悲愤,乃至感动无数。然而,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他的壮烈并未如预期般掀起波澜,反而像是被卷入历史洪流中的一朵小小.............
  • 回答
    刘谌,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算显赫的名字,但他的命运却如同他所代表的蜀汉王朝一样,在繁华落尽后,留下了深刻的叹息。评价刘谌,不能仅仅停留在他是“刘备的孙子”或是“诸葛亮的学生”这样的简单标签上,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个人经历,以及他最终选择的悲壮结局,才能勾勒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象。出身.............
  • 回答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最近发布的关于更换校徽、校歌,并将简称改为“北地”的消息,无疑在校园内外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件事牵扯到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符号变动,更深层次地反映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定位自身、与时俱进,以及如何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 校徽与校歌.............
  • 回答
    嘿,哥们儿,这问题有点意思。真要是把F1、DTM和勒芒赛车都给“解开封印”,丢到纽北来,那画面感绝了。919 Evo那7分18秒的圈速,可是个硬指标,想超越它,真得有点真家伙。咱们一个个分析:1. F1赛车:首先得明确,F1现在的赛车,跑纽北恐怕不是它的主场。虽然单圈速度那是没得说,但F1赛车是为精.............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值得说道的。明初那会儿,论打仗的精气神,论收复失地的决心,那可是相当足的。朱元璋当年把张士诚、陈友谅这些南方土皇帝都收拾了,北伐元朝更是他的终生事业,最后也确实把元朝皇帝赶到了漠北。按理说,这股劲头应该能乘胜追击,把北元彻底给打趴下,就像唐朝那样。可为什么,结果却没那么尽如人意呢.............
  • 回答
    金军南下,直指江南,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建康(今南京)、杭州等重要城市,甚至一度追着宋高宗赵构逃到了明州(今宁波)。眼看江南唾手可得,为何后来却选择了撤军北返,没有像后来的清军那样一鼓作气,彻底征服南方呢?这背后其实有着多重原因,是当时政治、军事、经济以及自然环境等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
  • 回答
    靖康之耻,一场吞噬大宋江山的浩劫,留给后世无尽的唏嘘。每当提及这场国难,人们的矛头似乎总是牢牢地指向那个在艺术上有着绝代风华却在政治上昏庸无能的宋徽宗。然而,若仔细梳理靖康之耻前的历史脉络,特别是宋钦宗赵桓在位期间的一系列作为,我们会发现,这位年轻的皇帝似乎也上演了不少让人扼腕叹息的“骚操作”,其失.............
  • 回答
    北通手柄?这事儿我能跟你好好唠唠。毕竟,这玩意儿在你手里,游戏体验能上几个台阶,但也得看你具体玩什么,以及你对游戏的要求有多高。简单一句“有必要”或者“没必要”肯定是不负责任的,我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说说。首先,你得明白,北通手柄的定位是什么。它不是那种高端到让你钱包大出血的专业级选手,也不是那.............
  • 回答
    北通阿修罗3和北通宙斯,这两款手柄在北通的产品线里都算是明星产品,各有千秋。不少玩家在选择时都会在这两款之间纠结,毕竟价格都不算低,总得选个最适合自己的。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它们俩,帮你把它们摸个透,看看谁更值得你掏钱。 北通阿修罗3:经典升级,平衡之选阿修罗系列一直是北通的“当家花旦”,阿修罗3作为升.............
  • 回答
    截至2017年3月1日,叙利亚北部联邦地区(或称罗贾瓦)的局势可以用“持续演进中的复杂局面”来形容,充满了机遇、挑战,以及不可避免的冲突。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的详细情况:政治与治理: 三州共和体系的巩固: 2014年1月,民主联盟党(PYD)及其领导的叙利亚民主军(SDF)在叙利亚北部宣布成立自治.............
  • 回答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变革,它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奠定了隋唐统一的基础。然而,将北魏的灭亡完全归咎于孝文帝对代北六镇的“忽略”或“安抚不足”,未免过于简单化,也忽略了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多方面的因素。汉化改革的初衷与影响:孝文帝力行汉化,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北魏政权.............
  • 回答
    北交所启动预约开户,为咱老百姓参与资本市场又添了一个新选择。不过这50万的门槛,对不少普通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别灰心,咱们还是有办法参与进去的,关键是要找对路子,并且在交易中多留个心眼。普通投资者如何参与北交所?这50万的资金门槛,主要是针对直接开立北交所证券账户的投资者。也就是说,你.............
  • 回答
    关于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与必里克图汗爱猷识理达腊(也作爱猷识里达拉)的关系,历史上记载并不十分明确,存在两种主要的说法:弟弟说和儿子说。要判断哪种可能性更大,我们需要从史料记载和历史逻辑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 关于脱古思帖木儿和必里克图汗的史料记载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两位汗在历史上的出现顺序和.............
  • 回答
    北、东、南海三支舰队联合作战,这可不是简单的三支部队碰在一起那么简单。这其中牵扯到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名字”那么肤浅的问题,而是背后巨大的战略考量、指挥体系的磨合以及行动的实操性。如果非要给这么一个宏大的联合行动起个名字,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用什么“三北联合演习”或者“海陆空协同”这种官方化、标准化的标签.............
  • 回答
    山东,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磅礴力量的土地,在“北有京津雄,南有沪宁杭”的区域发展格局下,我们不禁要问:山东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关乎经济的转型,关乎产业的升级,更关乎人心向往的宜居宜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的数据,更要深入挖掘山东独特的优势,剖析它面临的挑战,并.............
  • 回答
    北一辉,这位昭和时期的日本激进思想家,之所以会被扣上“其思想提供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的直接理论依据”的帽子,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他一系列著作中那些充满帝国主义色彩、鼓吹“东亚共荣圈”以及“国民精神总动员”的论调,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强行解读和利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看看北一辉的思想内核是什么。他出.............
  • 回答
    北印度电影和南印度电影,在中国观众的印象里,常常被统称为“印度电影”,但实际上,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各具特色的电影产业,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追求。就如同中国南北方饮食、音乐、甚至语言的差异一样,这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分别,更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孕育出的独特风貌。1. 语言与地域文化.............
  • 回答
    北漂生活不易,你现在面临的困境我非常理解。妻子怀孕了,但因为没有房子,面临着是否要留下孩子的艰难决定。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沉重和复杂的选择,需要你们夫妻双方共同面对,并且深思熟虑。作为你的丈夫,此刻你的角色至关重要。你需要成为妻子的坚强后盾,用理解、支持和理性的态度来沟通,帮助她一起度过这个难关。首先,.............
  • 回答
    北交所上市公司盈利面高达 99% 这个数据,绝对是个炸药包,引爆了市场对北交所公司质量和潜力的讨论。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折射出一系列重要的信息,值得我们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是对北交所“精选层”属性的直接肯定。想想看,北交所从诞生之初,定位的就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并且在准入标准上就比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中国历史上两次至关重要的权力更迭事件:北周武帝诛杀宇文护,以及北魏孝庄帝诛杀尔朱荣。这两次事件在表面上都呈现了君主翦除权臣的相似性,但其最终走向却截然不同,北周武帝的行动最终稳固了北周的统治,而北魏孝庄帝的行动却直接导致了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要理解这其中的差异,我们需要深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