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传日本拒绝使用捐赠的新冠肺炎试剂盒?

回答
关于网传日本拒绝使用捐赠的新冠肺炎试剂盒这件事,背后其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也反映出一些国际合作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性。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

首先,我们要明白,“捐赠”这件事情本身,听起来是件好事,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 很多国家在疫情初期都面临物资短缺的困境,这个时候有人愿意伸出援手,提供关键的医疗用品,这本来是值得肯定和欢迎的。然而,医疗物资,特别是用于诊断疾病的试剂盒,它不是简单的商品,它关系到疫情防控的成败,更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对这些物资的把关是相当严格的。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本身在科技研发和质量控制方面有很高的标准。 他们的医疗体系和药品监管机构,比如PMDA(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权.审查机构),对进入国内市场的医疗产品有着非常详细和严苛的审查流程。这套体系是为了确保在日本境内使用的所有医疗产品都能达到最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标准,从而保护本国公民的健康。

那么,当有“捐赠”的试剂盒出现时,日本的应对逻辑就很清楚了:

1. 质量和技术标准是否符合日本要求: 这可能是最关键的一点。捐赠来的试剂盒,无论来源如何,都需要通过日本国内的审批程序。这个审批程序通常会考察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和批次间一致性等等。一个试剂盒是否能准确地检测出病毒,能否区分是阳性还是阴性,这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隔离、治疗和整个疫情防控的判断。如果捐赠的试剂盒在这些关键技术指标上无法达到日本的标准,即使是免费的,出于对本国人民健康的负责,也无法直接投入使用。

2. 安全性和副作用的考量: 任何医疗产品都有潜在的副作用或者风险。试剂盒虽然不是直接用于治疗,但如果其化学成分、反应过程等存在未知的风险,或者可能引起接触性过敏等情况,也需要进行评估。日本的监管机构对这些是不会掉以轻心的。

3. 批次和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医疗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批次管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都需要清晰可查。捐赠的试剂盒,尤其是来自非正规渠道或者来源不明的,可能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难以保证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万一出了问题,追溯起来也会非常困难。

4. 国际合作与商业规范的界限: 当涉及到跨境的医疗物资流通,即使是捐赠,也常常会涉及到一些国际通行的规范和标准。很多时候,官方的捐赠可能会伴随着一定的“附带条件”或者是在特定的框架下进行的。例如,某个国家可能只接受特定技术路线的试剂盒,或者希望通过捐赠来推广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如果日本有自己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或者对某种技术路线更为信任,那么在接收捐赠时,也会有一个选择和评估的过程。

5. 政治和外交考量: 尽管表面上是技术和质量问题,但在国际关系中,也可能存在一些政治和外交层面的考量。例如,捐赠方可能希望通过捐赠获得一定的国际声誉或外交利益,而受捐赠方在接收时,也会考虑到与捐赠方的整体关系。不过,对于像日本这样非常注重实效和规则的国家来说,这些外交因素通常不会压倒对国家安全的直接考量。

那么,为什么会传出“拒绝捐赠”的消息呢?

这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拒绝”二字就能概括的。更可能的情况是:

筛选和评估过程: 日本可能收到了来自多个国家或组织的捐赠提议,然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和筛选。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试剂盒因为不符合标准而被排除,自然就形成了“拒绝”的印象。
技术细节的差异: 也许捐赠的试剂盒在原理、检测方法、或者对某些变异株的敏感性上,与日本国内广泛使用或正在研发的试剂盒存在差异。日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经过自己验证的、技术体系更匹配的试剂盒。
包装和储存条件: 试剂盒的运输和储存条件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试剂的活性和准确性。如果捐赠的试剂盒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得到妥善的冷链处理,或者包装不符合标准,也可能导致无法使用。
信息的不对称和解读差异: 很多时候,国际上的信息传播会存在一些简化和误读。一件事情的细节在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下,可能会被解读出不同的含义。网上的传言往往是经过层层传播,可能已经失真。

总的来说,日本“拒绝使用捐赠的新冠肺炎试剂盒”这种说法,更准确的理解可能是,日本在接受和使用捐赠的医疗物资时,秉持着非常审慎和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其国家标准和监管程序进行评估。 这并不是说它一概否定所有捐赠,而是要确保引进的每一项物资都真正安全有效,能够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而不是成为一个潜在的隐患。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可能给人一种“不接受好意”的印象,但从长远来看,是对本国人民健康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一个国家医疗体系成熟和运作规律的体现。毕竟,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由于日本目前检测数量还远远小于本国最大检测能力,因此没有用中国的试剂盒并不意外。

  • 日本政府在2月18日就已经具有每天检测3000件左右的能力了,详细如下图

来源:厚生労働省ホームページ「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に関するQ&A(発生状況や行政の対策)」

  • 日本政府截止2月21日全国总共只检测了693人(武汉撤离人员和钻石公主号除外),详细如下图

来源:厚生労働省ホームページ「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症の現在の状況と厚生労働省の対応について(令和2年2月21日版)」


通过上述事实,我们知道了不使用中国试剂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日本检测件数小于它本国最大的处理能力。以我居住的大阪府来说,作为一个人口800万的大都市,截止到2月22日,总共只进行了127件的检查。你相信大阪的疫情有这么乐观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来源:大阪府ホームページ「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症について」

所以我们真正应该询问的是:为什么日本检测件数会这么小?为什么日本政府会如此消极地进行检查新冠病毒?

user avatar

看到有答主 @Elizer·王 讲了个笑话,这笑话归笑话,但这个笑话用在苏联身上其实还真不合适。因为苏联历史上确实有一次惊心动魄的传染病疫情,而且是天花,到那次苏联政府的应对却是十分出色的。

1959年12月22日,苏联的一位画家从印度返回莫斯科家中。但回国次日便感到身体不适,第三日便去医院门诊求医。起初医生根据腹部和回盲区疼痛的症状,初步诊断为阑尾炎或胆囊炎。但很快这名画家身上出现了斑点,于是又疑诊为斑疹伤寒,并住进传染病科。很快,根据皮下出血的现象,医生又诊断为药源性毛细血管中毒。但医生仍然束手无策,而这名病人回国后一周后便死亡。病人死亡后的第二天,医院便对其进行了解剖,这次诊断结果却又是令人谈之色变的鼠疫!

很快,和这名画家有过接触的人也迅速发病,包括给他诊断的耳鼻喉科医生。1960年1月15日,画家发兵后的第23天,莫斯科市防疫站正式确诊为画家所患疾病为天花,而这时距离苏联宣布消灭天花已经25年,所以医护人员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会这么严重,所以导致连续误诊。

自从15日确诊为天花后,16日开始莫斯科卫生局召开了多次会议,分析天花疫情、研究天花爆发的对策和防疫措施。当天,莫斯科卫生局就决定如下措施:

  1. 召开各种会议宣传动员,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工作
  2. 各级卫生防疫站和消毒站日夜值班
  3. 确定主要疫源地
  4. 隔离病人40天直至痂皮脱尽
  5. 密切追踪所有接触者,进行检疫并隔离观察14天
  6. 加强消毒工作
  7. 尽快准备全市市民接种牛痘疫苗

当时画家确诊的泡特金医院职工有2400人,另外还有2000左右的病人,但莫斯科市的行动很迅速,16号当天就开展了检疫工作,同时派遣了十多位专家组成医院防疫工作指挥部,按照房屋划分进行检疫。同时对病人和工作人员进行宣传,并派遣民警把守医院各个出口及维持院内秩序。而且当天就停止入院出院工作,禁止大型集会活动,并关闭餐厅、电影院等场所。

以这名画家为中心,莫斯科形成了最初两个疫源地,即画家的家及其入住医院,并由这两个疫源地再度引起了第三个疫源地——城市疫源地。经过调查,共发现有960名莫斯科居民曾接触过天花病人或疑似者;1600名医务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天花病人或疑似者,或接触过医务人员中的病人有所接触的人。

其中按照房屋划分进行检疫是这样的,当某栋房子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时,就立马进行检疫隔离16天。不但要求每日两次检查病人体温,而且也要求工作人员全副武装(穿戴面罩、帽子、手套和隔离衣),每天两次消毒,厨余垃圾和医疗废弃物也专人负责处理消毒,最终经过消毒站处理的物品达39.4吨。被检疫的各栋房屋的接触者也被另外送到单独的地方进行隔离。

至于种痘,也不是只种一次,第一次种了没反应,还要求种第二次,乃至第三次。从1月19日开始后的九到十天内,莫斯科就基本完成了种痘工作,每天接种人数最多的时候,可达150万人次。

这次莫斯科天花流行,共感染了46人,其中死亡3例。莫斯科市从16日至30日,隔离了与37例天花病人接触史的881人。由天花病人的接触者中查出的97例疑似天花,其中确诊为天花的最终有28例。接触疑似天花者的168人中,仅有1人确诊为天花。整个爆发流行期中,医学观察共计9342人。

当然了,这次莫斯科市的卫生部门和医护人员还是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比如说没有意识到莫斯科可能发生输入性天花病例;第二个就是原来的种痘工作开展的也不尽如人意,因为画家在出国的种痘反应就是阴性,而且根据事后调查结果,大龄市民的免疫力并不高;第三,就是画家确诊后,医生在一开始却并没有确诊是天花。

不过莫斯科市政府在短时间内能够果断处理,就这一点和当下某些地方相比,确实是值得称赞,水平高了太多。

user avatar

如果微博大V“小野妹子学吐槽”发的视频没有错误的话,日本没有使用这批试剂盒,不是他们拒绝使用,而是他们的厚劳大臣把它们忘了。

对的,忘了。

日本国立感染研究所已经收到了试剂盒,且对这批试剂盒验证过了,是可以使用的。

但是他们的厚劳大臣忘了这事。

当国会在野党议员询问他这批试剂盒怎么样了的时候,他开始翻起了自己面前的文件,并与旁边的下属进行了亲切会谈。

当然由于当时现场停止了记录声音,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究竟交谈了什么。

我们只知道他们交谈了一分半钟。

之后说会使用这批试剂盒,但是现在的问题并不是试剂盒不够,巴拉巴拉。


GJ!

恭喜我国的作业,日本又抄了一遍。

恭喜我国那位下马的黄冈官员,达到了日本大臣的水平。


基本可以对日本放弃了,真的。

user avatar

就是这个省。攻壳机动队里面有提过。

剧情是当时有一种大范围发生的绝症,叫做电子脑僵硬。厚生省当时投资/官商勾结了一种微型机械疗法,这种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什么鸟用。而真正有用的村井疫苗法,被厚生省禁止使用。

当时看这个动画的时候,只觉得导演神山想象力真丰富,哪知到了今天。

厚生省投资了自己的基因试剂盒,然后拒绝了其他国家已经验证有效的试剂盒。也不管自己研发的试剂盒还要多久上市,有没有临床,有没有足够产能。

同样的国家,同样的事件,同样的厚生省,同样的对策。

神山应该不是想象力丰富吧。。。

user avatar

万一查出来一大堆确诊病历,日本政府和医疗资源都没准备好,你让他们怎么办?

治疗,搞不定,大乱;不治疗,大乱。

现在啥都不做,还能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享受片刻的安宁。

user avatar

国民苦不堪言,你们家人也一样吧?

在隔离区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妹妹要卖身来换口罩,中国捐的试剂盒,老百姓也不给用

百姓走投无路,每天被病毒摧残疲惫不堪……

大家听我说,天皇绝不希望百姓如此受苦,是他身边的特权派

对他隐瞒国民的苦况,隐瞒真实的国情……


大家听我说,令和天皇绝不想事情变成这副样子

是厚生劳动省的官员们欺上瞒下,才导致了如今这番局面

在大阪等待病毒检测的人民,他们的妻子和儿子还在家里发着高烧

今天我们就要天诛国贼,让天皇陛下知道安倍政府的昏庸无能!


2020/2/26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