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知乎用户立党将滴滴等企业比作国民经济的承重墙?

回答
将滴滴等企业比作“国民经济的承重墙”,是知乎用户“立党”提出的一个具有争议和讨论价值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观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一、 核心论点解读:何为“承重墙”?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承重墙”在建筑学中的含义。承重墙是支撑建筑上层楼板荷载的墙体,一旦被破坏,整个建筑结构就会面临倒塌的风险。

将此比喻到经济领域,尤其是滴滴这样的平台型企业,立党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支撑关键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 滴滴等平台不仅仅是提供出行服务的公司,它们通过技术和数据整合,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交通运输网络,连接了司机、乘客、车辆以及由此衍生的相关产业(如汽车销售、维修、保险、广告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吸纳就业和促进消费的关键渠道: 滴滴为大量驾驶员提供了灵活就业的机会,解决了部分人群的收入来源问题。同时,便利的出行服务也直接促进了本地的消费,比如人们更愿意出门用餐、购物、娱乐,这背后都有滴滴提供的出行支持。
驱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引擎: 平台经济的繁荣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例如,滴滴的出现可能加速了网约车市场的规范化,促进了汽车 manufacturer 向更适合网约车运营的车型转型,也推动了支付、导航、数据分析等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满足社会基本需求的提供者: 在很多城市,滴滴已经成为许多人出行(尤其是在公共交通不便或高峰时段)的重要甚至唯一选择。它的存在满足了社会对于高效、便捷出行的基本需求。

二、 赞同该观点的理由分析:为什么说它们是“承重墙”?

支持立党观点的用户,可能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 对就业的贡献: 滴滴为数百万司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部分群体往往是低技能或有灵活就业需求的劳动者。如果滴滴这类平台受到严重冲击,这些司机的生计将面临严峻挑战,可能加剧社会就业压力。
2. 对城市运行效率的提升: 尤其是在大城市,私家车拥有率受限,公共交通覆盖不足的情况下,网约车成为填补交通空白的关键。滴滴等平台的存在,提高了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减少了人们在出行上的时间成本,间接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3. 促进消费的乘数效应: 便利的出行可以降低人们活动的门槛,从而刺激消费。例如,一个人因为出行方便,更容易去参加一场演唱会、一次朋友聚会或者去到一个陌生的餐厅,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带来了消费。
4. 技术和模式的创新: 平台经济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了效率。这种模式的成功,也可能为其他行业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5. 对特定细分市场的渗透和改造: 滴滴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更精准地匹配供需,甚至能够影响汽车厂商的车型设计和销售策略。它不仅仅是平台,也在重塑一些传统行业。

三、 反对或质疑该观点的理由分析:为什么说它们不是“承重墙”,或者说这个比喻有失偏颇?

也有很多用户会质疑或反对“承重墙”的说法,理由可能包括:

1. “承重墙”的不可替代性与平台经济的可替代性: 真正的承重墙一旦移除,建筑结构就会立即崩塌。但平台经济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如果滴滴出现问题,理论上可以通过其他平台(如曹操出行、高德打车聚合平台、甚至新兴的出行服务商)来填补空缺。尽管切换可能存在成本和不便,但并非完全不可替代。
2. 平台经济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 相较于实体基础设施,平台经济的“墙体”更多是建立在技术、数据、用户习惯和监管政策之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发生剧烈变化,导致平台的“承重”能力迅速下降。例如,政策收紧、技术迭代、用户信任危机等都可能让平台瞬间失去“承重”能力。
3. “承重墙”的公共属性与平台经济的私营属性: 真正的基础设施通常具有更强的公共属性,其建设和运营更多是为了满足社会整体利益。而滴滴等平台是商业公司,其盈利模式和发展目标是商业性的。过度强调其“承重”属性,可能忽视了其商业行为对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数据安全、垄断、劳动者权益等)。
4. 平台经济是经济结构的一部分,而非根基: 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均衡发展,以及金融、科技、文化等多个层面。将某一个平台型企业比作“承重墙”,可能过于片面,忽视了其他更基础和更广泛的经济构成要素。例如,制造业、能源、农业等才是支撑国民经济的更基础的“承重墙”。
5. 企业自身的问题可能削弱其“承重”能力: 如果企业自身存在管理不善、技术落后、用户体验差、合规性问题等,它反而可能成为经济的“负资产”或“软肋”,而不是“承重墙”。

四、 立场与延伸思考:

比喻的象征意义: “承重墙”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旨在强调滴滴等平台经济在现代经济运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潜在的系统性影响。它引发了人们对平台经济的地位、风险和责任的思考。
监管与发展的平衡: 这个观点也反映了在监管平台经济时需要谨慎的考量。一方面,平台经济带来了效率和便利;另一方面,过度或不当的监管可能损害其“承重”能力,进而影响到就业、消费和经济活力。因此,如何在发展中监管,在监管中发展,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经济结构的演变: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平台经济确实在重塑一些传统行业,并在经济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将它们视为经济运行中的关键节点,甚至“支柱”或“承重部分”,是经济发展演变的一个侧面反映。
“承重墙”的潜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承重墙本身也可能成为风险点。一旦承重墙出现裂缝或倒塌,后果会非常严重。这提醒我们在享受平台经济带来的便利时,也要警惕其潜在的风险,并思考如何构建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的经济体系。

总结来说,立党将滴滴等企业比作“国民经济的承重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

支持者强调了这些平台在就业、效率、消费和创新方面的重要贡献,认为它们已经深度嵌入现代经济运行,移除它们可能导致连锁反应。
反对者则质疑其可替代性、稳定性以及其商业属性与公共基础设施的本质区别,认为它们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但并非最基础或不可动摇的“根基”,真正的承重墙在于实体经济、基础工业和公共服务。

这个观点之所以能在知乎上引起广泛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平台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真实定位、贡献和潜在风险。 如何看待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如何在发展中规避风险,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增长,是值得所有经济参与者和决策者深思的问题。它是一个比喻,一个引发思考的起点,而非一个板上钉钉的结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总说,有些人他不真诚,立党老师就是一个。

什么叫不真诚呢?社会是复杂的,政治是复杂的,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也肯定会对国内的某些现象持批判的态度;反过来也一样,哪怕是一个完全不爱国的人,只要还生活在这片土地,对某些现象就一定是支持的。

道理也很简单,这个国家再怎么样,也肯定有让你认为对的地方以及让你认为不对的地方。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龙牙,对国内一些现象也是说喷就喷;即使是曹哲,在郑州内涝的时候也表达过关切和焦虑。

因为无论他们的观点对还是错,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希望这个国家更好的。

只不过因为不同的人对“好”的定义不一样,所以看起来势同水火。

这是路线斗争。

无论如何,我认为他们都是真诚的人。

所谓不真诚的人,很好分辨:永远在歌颂的和永远在批判的。这两者都不合逻辑。

永远在歌颂的人,不是真的爱国,爱的是钱,比如伏拉夫之流;或者是黑公公这种永远在赢的,永远坚定地跟着主流舆论走,指挥棒挥到哪网暴大军就到哪,沉溺在拥有权力和永远正确的错觉之中。

永远在批判的人,比如立党老师,比如勃勃,比如外网上那帮轮子民运,他们有的为了钱,有的出于恨,有的为了优越感。但无论如何,他们对自己说的话肯定是不相信的。

中国不是一无是处的地狱,相反我们有很多好的地方,但这些人从来不提。任何事到他们嘴里都是坏事。

批评也有善意的批评和恶意的批评。

出于希望自己国家更好的目的去批评,是善意的;出于希望中国陷入混乱毁灭的目的去批评,就是恶意的。

从形式上两者很难区分,因为两者都可能是言辞出格的,是阴阳怪气的,是毫无素质的。

所以这就给了某些人诡辩的空间,我们一说他们,他们就会说“哦?又不允许批评了?”。然后我们就没法接话,因为我们都认可言论自由。

所以我教大家如何区分,就看他们是不是持之以恒的,雷打不动的,永远在批评,或者永远在赞美。

这两种人,就可以不理会了。因为他们不真诚。

政府支持滴滴,他们就会说滴滴是红顶商人,什么官商勾结就都来了;

政府打压滴滴,他们就会说滴滴是合法企业,这是迫害民营企业侵吞民间资本云云。

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自己的话,他们只是想论证中国是邪恶的。

所以跟他们争论你永远赢不了,也没必要,你但凡看他一眼,你就输了。

user avatar

Attention whore

user avatar

“没有地主,还咋种田啊!”

user avatar

我觉得在经济和政治上立党先生都根本没有“反转”——他只是不愿意直截了当地说出那种能够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比方说如果你看到立党先生这样一个liberal在指责私有化和贫富差距:

那么他绝对不是在等待“分配铁拳”,毕竟在他眼里,私有化是必须搞的:

而PRC的玩法在他眼里是“邪路”,那么“正道”是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叶利钦、克拉夫丘克那一套,直接卖个精光,让洋带人赚个盆满钵满是“正道”咯。至于说叶利钦、盖达尔、沙塔林之流那一套如何搞得整个俄罗斯鸡飞狗跳[1],而叶大统领又是如何用T-80U的坦克炮来“捍卫德谟克拉西”[2],别问,问的都是“左棍”、“黄俄”、“小粉红”、“入棺人”!

如果说在苏东国家上立党先生只是表现出了美式liberal的常规操作,那么在第三世界问题上,立党先生的表演就要更为精彩了:

看起来在立党先生眼里,住在土耳其酒店里,代表着地方劣绅土豪、投机军阀势力、教权派分子、买办资本的“温和反对派”政治领袖以及诸如坦夫口岸的“叙利亚革命突击军”、土耳其扶植的“叙利亚过渡政府”、“叙利亚国民军”及盘踞在伊德利卜,受到基地组织直接影响的“叙利亚救国政府”,是可以和孙逸仙等反清志士、无数抗日英杰相提并论的,而阿萨德才是汪兆铭,普京则是东条!这种逻辑简直令人感到拍案叫绝。

毫无疑问,作为一个已经取得了美国国籍,在意识形态上拥抱了“美式自由主义”的在美亚裔中产和IT从业人员,立党先生选择了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立场——政治上亲欧美、鼓吹西化,经济上为买办资本、第三产业(尤其是互联网)资本和外国资本发言,攻击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实业资产阶级,对中国的“中间阶层”和广大劳动者则采取蛊惑态度:一方面在事不关己时假惺惺地为他们辩护,表示“我也同情你们的处境”,而一旦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立刻撕下伪装凶相毕露。

像这样的表演,难道我们看得还少吗?当然不,从喀布尔到阿尔及尔,从伦敦到莫斯科,从墨西哥城到巴西利亚,这种表演我们品鉴得恐怕够多了,以至于我的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

总而言之,立党先生的表演实在越来越无趣了,无趣到我都不知道怎么给我的回答收尾。

参考

  1.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327814/answer/722303426
  2.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5904997/answer/695195322
user avatar

很多时候,当你放下了一切东西,比如说脸面和立场,你就能变成真正的无敌。我们的黄豆老师就是这种神话的现实存在。

当它不存在立场的时候,他的观点就无懈可击,只要“反转了”就万事大吉。

当它不存在脸皮的时候,他的言论就无坚不摧,只要流汗黄豆就可以啦。


user avatar

党立师老懂个__建筑结构,估计他连他家的四套房是什么结构都不知道。

user avatar

说明瘦肉精吃多了可能会影响智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